“课证融合”模式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03002 上传时间:2022-0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证融合”模式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证融合”模式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证融合”模式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证融合”模式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证融合”模式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证交融形式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证交融形式就是将课程教学与职业医师考试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对职业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现代医学形式的转变催进医学教育的转变,理论教学改革渐渐凸显重要性和必要性。课证交融教学形式的施行可促进学生实现知识技能、心智技能向策略技能转变,而职业资格证书持证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也是持证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同时又可以作为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根据。作为各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根底课程,其面对的专业学生广泛,教学内容需要面对各专业而有所偏倚,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医本文由搜集整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拟通过对病原

2、学与免疫学施行课证交融形式,讨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创新途径。一、课证交融的必要性与意义相关研究显示:医学院校的根底学科的教学具有培养目的明确、课程安排全面而紧凑、课程设置层次众多等特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根底医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连接根底与临床的重要桥梁,扎实的根底是临床医学生步入临床理论的必要条件,由于该课程内容庞杂,知识信息量大,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容易使学消费生厌学心理,加之当前存在的实训教学标准模糊、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条件缺乏、教师队伍转型滞后、教材开发混乱等现象对于教学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二、课证交融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施行课证交融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专业的培养目的和职业定位,所以

3、对卫生效劳或医疗单位人才需求进展深化调研是必要的,根据地区、行业和社会开展的人才需求,修订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医学人才培养目的和职业方向。三、课证交融教学改革的施行课证交融教学改革的落实,需要完好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科学的教学体系,还需相关负责指导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师资队伍建立、考核方式方面进展深化的教学改革。1.教学内容在构建改进型教学体系的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按照教学目的,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安排中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以学历教育为主,职业认证为辅,注重才能和素质培养,进展课程的整合,使课程构造涵盖整个职业资格标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与职业考证的内容、要求和时

4、间相一致,使课程内容具有前瞻性与适用性。2.教学方法与理论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等网络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自主动手才能,从而进一步进步课程教学质量。3.师资队伍建立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工作之余的进修学习,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完善教学质量的评选制度。通过医学相关单位进展亲密合作交流,加强与兄弟院校的科研合作,经历人才交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及老教授的学术传授讲座。4.考核方式施行该项改革后,要加大对理论教学特别是对学生职业操手的技术考核,不同课程在考核内容、工程成绩比重、考核层面等方面要做详细明确的硬性要求。我校通过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开展课证交融形式教学,改进人才培养方案,获得了一定的效果,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合格率达96.3%以上。学生普遍反映,学习目的更加明确,知识视野得到拓展,深化认知并开始设计自身职业规划。学校专家组认为,通过课证交融,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得到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培养了学生较强的综合职业才能和根本的医学文人素养,同时又掌握了比较纯熟的职业技能,对于将来职业的工作岗位有一定的适应性。本文档【“课证交融形式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更多文档欢迎访问wendang.chazidi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