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_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__康熙课件人民版选修4201806052188.ppt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410711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_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__康熙课件人民版选修4201806052188.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_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__康熙课件人民版选修4201806052188.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_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__康熙课件人民版选修4201806052188.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_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__康熙课件人民版选修420180605218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_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__康熙课件人民版选修4201806052188.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预习导引,知识点一 少年天子 11661年即位,年号康熙,四大臣辅政。 21669年智除严重威胁皇权的鳌拜,稳定了朝廷秩序。,知识点二 平定三藩 1背景 (1)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等三藩势力日益膨胀,严重影响了全国的军政统一和清王朝的安危。 (2)康熙决意削除三藩, 收到撤藩令后,公开举起了 叛旗。 2经过:16731681年,康熙帝先后平定了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的叛乱。 3影响: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统一的趋势,也加 强了 制度。,吴三桂,中央集权,深化拓展 平定三藩叛乱 平定三藩叛乱,消除了大一统国家潜伏的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

2、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有助于消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知识点三 统一台湾 1背景 (1)1661年, 率兵驱逐荷兰殖民者,光复台湾,台湾 同清廷处于对峙状态。 (2)康熙亲政后,采取了攻抚兼施的方针,筹划统一台湾。 (3)1681年,康熙派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着手进取台湾。,郑成功,2概况 (1)军事进攻:1683年,施琅率水师从福建出发,攻下澎湖岛,促使郑克塽奉表投诚。 (2)政治管理:在台湾设立 ,隶属福建省。 (3)影响: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强固了东南海上防务,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知识拓展 台湾府的设置 清朝设置台湾府,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及对台湾的开

3、发,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统一,巩固了东南海防。,台湾府,知识点四 抗击沙俄 1背景: (1)沙俄扩张:从16世纪中叶开始,沙皇俄国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2)康熙筹划:两次亲赴塞外,视察东北,做好了抗击沙俄的准备。 2过程 (1)1685年,清军进兵 ,俄军被迫投降。 (2)1686年,俄军卷土重来,康熙派军重创俄军,俄军被 迫同意讲和。,雅克萨,1689,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南,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误区警示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不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

4、。这些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我国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但有压迫与反压迫、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维吾尔,乌兰布通,沙皇俄国,(2)经过:康熙亲征,取得 战役的胜利,平定噶尔 丹叛乱,举行 会盟,实行 制度。 (3)影响: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与 的关系,对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乌兰布通,多伦,盟旗,喀尔喀蒙古,2其他贡献 (1)治理: 水患、改革 、减免赋税、厉行节俭。 (2)重视文教,进用文士,组织编写 。,黄河,赋制,康熙字典,深化拓展 唐太宗和康熙帝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 唐太宗:以平等友好为主;康熙:

5、主要是武力平叛。时代特征:唐朝,封建社会繁荣时期,中国全面领先于世界;清朝,封建社会日益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中国落后于西方。,主题一 康熙在位时面临的复杂形势及应对举措 【史料探究】 史料一 过去,一个王朝的建立,多半是通过一、二次决定性的大战争而解决问题的,清朝则不是这样。清朝是在入关以后,经过了短时期的大规模战争,长时期的小规模战争,将近二十年才逐渐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清初的军事时期较长,而军事行动又反映了民族矛盾。比如:满清剃发易服,就是用暴力手段剥夺汉族男子穿民族服装的权力。 清代前期的政治和经济,史料二,史料三 1960年4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毛泽东与老舍先生论及康熙。毛

6、泽东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过伟大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是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请回答: (1)据史料概括康熙时期面临哪几方面的矛盾? (2)列举康熙帝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突出贡献。 (3)康熙帝是如何运用统一战线政策来团结各民族并巩固清朝在全国的统治的?,答案 (1)满洲贵族与汉族人民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

7、者的矛盾。 (2)平定三藩之乱,维护西南稳定;三征噶尔丹,控制西北;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国家主权。 (3)学习和创新,尊重中国各民族文化传统(或具体答:全面学习和继承汉文化,尊孔崇儒;重视与藏、蒙等民族的团结)。,【史论归纳】 1康熙初年面临的内外形势 (1)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 (2)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有待驱逐。 (3)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 (4)满洲贵族入关后造成的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 (5)辅政大臣鳌拜骄横跋扈,威胁皇权。可以说,康熙帝执掌着根基未稳的江山。,2康熙亲政时面临的三类民族矛盾 (1)满洲贵族和中原汉族的

8、矛盾。 (2)清朝中央政府与所辖边疆地区民族的矛盾。 (3)中华民族和西方殖民势力之间的矛盾。,3康熙解决矛盾的举措与影响,主题二 对康熙一生的综合辩证认识 【史料探究】 史料一 康熙不论对传统文化还是对西学,不论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传教士,都没有偏见。他的这种对待各种文化、不同种族的平等心态,来自于其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史料二 康熙对孔孟程朱那一套的迷恋与提倡几乎超过任何汉人皇帝,实在基于对儒家消极方面的偏爱,并由此造成了清代窒息改革的沉闷政治局面汤若望、南怀仁的天文历算虽然精确,却只用来为宫廷迷信服务;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人花费三十多年测绘出了皇

9、舆全览图,全国印刷业、测绘业却未趁此而改进;南怀仁造出的西洋火炮虽受到康熙帝的夸奖,却既未推广,也未引起对军火工业的重视;科学著作翻译过来了,而府州县学仍在以八股取士。 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思考 (1)史料一、二在康熙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根据史料概括指出这种不同。 (2)有人认为是阎崇年过人的学问成就了康熙过人的业绩,你认为正确的人物评价方法有哪些? 答案 (1)史料一认为康熙具有民主、平等精神和科学态度,史料二认为康熙未能顺应世界潮流,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最佳时机。 (2)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一分为二、客观地评价,要看主流,要看历史人物是

10、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顺应时代潮流。,【史论归纳】 1功绩杰出的封建帝王 (1)八岁即位,十六岁智擒鳌拜,稳定了朝廷秩序。 (2)巩固统一:平定三藩,三征噶尔丹,统一台湾,抗击沙俄,加强对西藏的统治。 (3)经济:重视农业,治理黄河,改革赋税(更名田和摊丁入亩),厉行节俭,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4)文化:重视文教,重用文士,利用儒学,维护统治,编撰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2过失专制统治,延误了历史的进程 (1)政治: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西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2)经济: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西方重商主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文化: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

11、专制政策,钳制了思想。(西方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4)对外: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世界潮流,为近代中国落后埋下隐患,所谓“康乾盛世”只是落日余辉。(西方在新航路开辟后,对外殖民扩张,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总评 (1)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拉开了长达130多年的“康乾盛世”的序幕。 (2)康熙帝作为封建社会的君主,继续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对外闭关锁国,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同时期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逐步进入工业文明社会,而中国仍在封建社会徘徊,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大潮中开始落伍,这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