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15761 上传时间:2022-02-02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1,中医药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2,中医药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气血津液,藏象学说, ,总论,各论,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配伍, ,解表药,清热药,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3,中医基础理论,绪 论历史悠久,丰富的经验总结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古代哲学思想影响和指导医学实践积累其他学科相互影响渗透,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4,一、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 中药、中药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及其摄生康复,具有独特理论理论体系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 把人体看成一

2、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从宏观角度来研究人体动态的各种内在联系,从而阐明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包括中医基础理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关于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养身和诊疗疾病的原则,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5,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一个整体系统,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传统医学体系,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6,中药:以天然物质为

3、主要来源,在中医药理论指导认识和使用下的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清代中后期出现 本草:又称本草学,是我国传统药学(中药学)的古代称谓,也指记载中药的书籍 中药学: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7,二、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8,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简称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

4、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以及人与自然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9,难经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扁鹊)撰。“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

5、经。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释。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10,伤寒杂病论伤寒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所谓六经,就是三阳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和三阴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金匮要略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

6、代表作。古今医家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 精选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11,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全书分三卷,载药365(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根据养生、治病、有毒无毒分上、中、下三品.总结了药物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等基础原则上品120种,无毒。大多属于滋补强壮之品,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可以久服。中品120种,无毒或有毒,其中有的能补

7、虚扶弱,如百合、当归、鹿茸等;有的能祛邪抗病,如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下品125种,有毒者多,能祛邪破积,如大黄、甘遂、巴豆等,不可久服,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12,2. 晋、隋、唐时期晋代王叔和:脉经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13,3.宋、金、元时期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力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用药多用寒凉,被称为“寒凉派”张从正传河间之学,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主张“邪去则正安”,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称为“攻下派”李杲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内伤学说,治疗重在升补脾阳

8、,被称为“补土派”朱震亨重视相火妄动,耗伤真阴,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被称为“养阴派”,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14,4.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温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术发展又取得了突出成就。吴又可创立了传染病病因学的“戾气学说”的新概念,提出了治疗传染病的较完整的学术见解,著成温疫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叶天士温热论,首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此期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温病学在证因脉治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温病学说和伤寒学说相辅相成,成为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两大学说,在治疗急性

9、热病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15,5. 近代和现代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西医结合 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 中医学的历史,是学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历史。此时期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及方法上均超过了历史任何时期。当代中医学理论的研究,以系统整理、发扬提高为前提,运用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多学科多途径地逐步揭示了中医学理论的奥秘,使中医学理论出现了不断深化、更新的态势,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16,三、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17,1.整体观念(1)含义: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

10、是一个大的整体 中医:关于人体自身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统一性的认识(2)内容:中医学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器官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周围环境等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又重视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18,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A.生理方面:其一,就形体结构而言,人体是由若干脏腑器官构成的。这些脏腑器官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相互关联的。每一脏腑都是人体有机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都不能脱离开整体而独立存在,属于整体的部分其二,就生命物质而言,气、血、精、津、液是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相

11、互转化,分布、运行于全身各脏腑器官,这种物质的同一性,保证了各脏腑器官机能活动的统一性其三,就机能活动而言,人体各个脏器、组织或器官,都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这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又都是整体机能活动的组成部分,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19,B.病理方面:内脏病变可反映到相应形体官窍,脏腑之间病变可相互影响,并可以影响整个整体C.诊断上:有诸内,必形诸外局部症状是整体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应,与全身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虚实有关,因此治疗时主张通过整体加以调治,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20,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与自然有着统一的本原和属性,人产生于自然,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必然受自

12、然界的规定和影响。人与自然的物质统一性决定生命和自然运动规律的统一性,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21,季节气候与人体:“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一年四时气候呈现出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节律性变化,人体也相应地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如“春弦夏洪,秋毛(浮)冬石(沉),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天气炎热,则气血运行加速,腠理开疏,汗大泄;天气寒冷,则气血运行迟缓,腠理固密,汗不出。这充分地说明了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气候剧变,超过了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或者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变化作出应性调节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有些季节性的多发病或

13、时令性的流行病有着明显的季节倾向,如“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素问金匮真言论)。此外,某些慢性宿疾,如痹证、哮喘等,往往在气候剧变或季节更替时发作或加剧,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22,昼夜晨昏与人体:人体随着昼夜的变化发生节律性的变化。如人体的阳气,随着昼夜阳气的朝始生、午最盛、夕始弱、夜半衰的波动出现规律性的波动。故有“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在病理上,一般而言,大多白天病情较轻,傍晚加重,夜间最重,呈现出周期性的起伏变化。故曰:“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为四

14、时),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23,地区方域与人体:一般而言,东南土地气候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体格多瘦削;西北地处高原,气候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体格多壮实 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应通过养生等手段,积极主动地适应自然。但一旦夕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个体适应调节能力较弱,不能对社会或自然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则人就会进人非健康状态,乃至发生病理变化而罹病,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24,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社会生态变迁与人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社会角色、地位的不同,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动不仅影响人们的心身机能而且疾病谱的构成也不尽相同。现代社会的“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征”

15、等的发生与社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25,2.辩证/论治 (1)含义: 症:即症状,是疾病的表面现象,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如头痛、发热、咳嗽等。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则称为体征,如舌苔、脉象等。广义的症状包括体征 病:疾病,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因正虚邪凑到之机体内外失调,阴阳失和,气血紊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或形态结构发生改变,适应能力下降的异常生命过程。表现为症状和体征,由证候体现 证: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能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26,辩证:将四诊

16、(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辨证的关键是“辨”,辨证的过程是对疾病的病理变化作出正确、全面判断的过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分析并找出病变的主要矛盾 论治: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 辨病论治 辩证论治 对症治疗,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27,(2)临床实践中常用辩证方法: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等 临床实践中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辩证论治的应用:同病异治 同一种病,

17、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体质有异,反映出证候不同,因此治疗不同异病同治 不同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可采用相同方法治疗,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28,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辨病为先,以辩证为主辨病:注重疾病发展全过程,提高辩证准确性 整体认识 辩证:注重疾病发展阶段性,具体体现了疾病发展过程中变化深化对疾病认识,使诊断更全面、准确,从而治疗才更针对性,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29,四、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2.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形体、官窍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8、3.中医对疾病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4.中医养身和治病原则,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30,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31,中医学的方法体系,从上向下主要分三个层次:中医的哲学方法:整体观念、精气学说、阴阳学说等中医的一般思维方法:比较、演绎、类比、试探等中医学中的具体方法:具体的理论研究方法,对疾病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哲学方法,一般思维方法,具体方法,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32,第一节 精气学说,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自然界寒、暖、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鼻子

19、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怒,或使人发怒:气恼、气盛、忍气吞声、 欺压:受气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33,哲学的气: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极细微物质。古人称为“无形”风水学中的气:“气”是风水学的核心,在风水学古籍中被反复提到。风水学认为“气”是生发万事万物的根基,“有气”的地方才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是“吉地”,所以,风水实践的最终目的就是寻找能够聚集或生发“气”的那个地点围棋中的气: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

20、棋子的“气”节气:农历有二十四节气。在节气里,前者为节,后者为气。节以定月,气以置闰:“立春”是节,雨水是气;惊蛰是节,春分为气;清明是节,谷雨为气;立夏是节,小满为气;依次而推,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34,精的基本概念:在古代哲学中,精,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精气又指气的一部分,即气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与气的概念是同一的,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35,中医学精的概念:又称精气,藏于脏腑中有形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

21、本物质中医学气的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不断运动无形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是物质和功能的统一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的存在形式,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36,精气:气中的精粹,生命产生的本原一、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2.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气机:气的运动。气运动的形式:升、降、出、入气化:通过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在气的作用下一切物质形态的变化。分为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变化和更新、气与气之间转化。形:凝聚状态存在,细小而分散的气集中凝聚在一起,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质3.精气是天

22、、地、万物之间联系的中介:联系并且相互感应4.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的生死为气的聚散,精气学说,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37,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本是一气,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又就阴阳中细分之则为五行。五气即二气,二气即一气” 。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总之,中国古代哲学用气一元论的单一物质概念,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本原,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

23、物质(气)的不同形态,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根源于物质(气)的,这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气一元论是中医古代哲学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宇宙观,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38,二、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精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是维持生命的根本2.精气足,则生命活动正常有序人出生之前,在母体中已获得先天之精所化之气人出生之后,通过肺吸入自然界之精气出生后,由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所化之气3.人体气的运动必须协调通畅4.精、气、神的关系,元气,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39,精的不同含义: 自然界无形之气中的净化或精粹部分 自然界的无形之

24、气,此精即气,又称“精气” 泛指人体中一切有用的有形物质,如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血和津液等 专指肾所藏之精,即肾精,即中医学精气神学说中所指之精,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40,神的不同含义: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内在规律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人看生物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诊断学中所指的“神气”专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心理活动,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41,精气神学说 主要阐释精、气、神的概念、相互关系及其在养身、防病、治疗中的作用 精:肾精 气:一身之气或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神: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42,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的

25、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体现出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的特殊精神 阴阳范畴引入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基本的医学概念。在中医学中,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标示事物内在本质属性和性态特征的范踌,既标示两种对立特定的属性,如明与暗、表与里、寒与热等等,又标示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如动与静、上与下、内与外、迟与数等,第二节 阴阳学说,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43,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44,一、基本概念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 1.阴阳是个抽象的概念:不特指某一具体事物的实体概念 2.阴阳只标注既相互关联又属性相反的事物

26、和现象: 凡属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的内部,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如天与地、动与静、水与火、出与入等,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45,3.阴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属于阳的范畴;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属于阴的范畴。由此可见,阴阳的基本特性,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 4.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 事物或现象的比较对象的改变,可引起其阴阳属性的改变 5.阴阳自身具有的特定属性绝对不变,不能随意改变,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

27、件,46,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1.阴阳交感互藏阴阳交感:阴阳相互感应而发生作用阴阳互藏: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藏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阴阳互藏是阴阳相互依存为用的基础和纽带阴阳互藏是阴阳消长和转化的内在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47,2.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对立:阴阳对立是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如天与地、上与下、内与外、动与静、升与降、出与入、昼与夜、明与暗等 阴阳相互制约:例如:在自然界中,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气候的变化,夏季本来是阳热盛,但夏至以后阴气却渐次以生,用以制约火热的阳气;而冬季本来是阴寒盛,但冬至以后阳气却随

28、之而复,用以制约严寒的阴。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这是自然界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结果 阴阳相互排斥,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48,3.阴阳互根互用 互根指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互根,是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和条件。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如天与地、上与下、动与静、寒与热等,不仅互相排斥,而且互为存在的条件。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有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都是如此相

29、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开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果双方失去了互为存在的条件,有阳无阴谓之“孤阳”,有阴无阳谓之“孤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一切生物也就不能存在,不能生化和滋长了 中医学用阴阳互根的观点,阐述人体脏与腑、气与血、功能与物质等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49,4.阴阳消长平衡 消长,增减、盛衰之谓。阴阳消长,是阴阳对立双方的增减、盛衰、进退的运动变化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阴阳对立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此盛彼衰、此增彼减的运动变化之中。其消长规律为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在疾病过程中,也存在着阴阳消长的过程。一方的太过,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及;一方不及,

30、也必然导致另一方的太过。阴阳偏盛偏衰是阴阳异常消长病变规律的高度概括。总之,自然界和人体所有复杂的发展变化,都包含着阴阳消长的过程,是阴阳双方对立斗争、依存互根的必然结果,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50,阴阳皆消和阴阳皆长:一般存在于阴阳的互根互用中阴阳平衡: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动态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平衡,人体才保持正常的运动规律。阴阳双方在一定范围内的消长,体现了人体动态平衡的生理活动过程阴阳消长和平衡的关系:消长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在绝对的消长中产生了动态的平衡和稳定,而动态平衡中又存在着绝对的运动和变化,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51,5. 阴阳相互转化 转化即转换、变化,指矛盾的双方经过

31、斗争,在一定条件下走向自己的反面。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的对立统一包含着量变和质变。事物的发展变化,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互变过程。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那么“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过程。阴阳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在阴阳消长过程中,事物由“化”至“极”,即发展到一定程度,超越了阴阳正常消长的阈值,事物必然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52,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阴阳对立统一体,人体内部充

32、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现象。人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阴阳学说对人体的部位、脏腑、经络、形气等的阴阳属性,都作了具体划分。如:就人体部位来说,人体的上半身为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体表的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按脏腑功能特点分,心肺脾肝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五脏之中,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心肺之中,心为阳,肺为阴;肝脾肾之间,肝为阳,脾肾为阴。而且每一脏之中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在经络之中,也分为阴阳。经属阴,络属阳,而经之中有阴经与阳经,络之中又有阴络与阳络。就十二

33、经脉而言,就有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之分、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别。在血与气之间,血为阴,气为阳。在气之中,营气在内为阴,卫气在外为阳等,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53,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可概括为阴精(物质)与阳气(功能)的矛盾运动。属阴的物质与属阳的功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的体现。营养物质(阴)是产生功能活动(阳)的物质基础,而功能活动又是营养物质所产生的机能表现。人体的生理活动以物质为基础,没有阴精就无以化生阳气,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地化生阴精。没有物质(阴)不能产生功能(阳),没有功能也不能化生物质。这样,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

34、于相互对立、依存、消长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说明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阳主升,阴主降。阳升阴降是阴阳固有的性质,阳降阴升则是阴阳交合运动的变化。人体阴精与阳气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气化活动的过程,也是阴阳的升降出入过程。气化正常,则升降出入正常,体现为正常的生命活动。否则,气化失常,则升降出人失常,体现为生命活动的异常,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54,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平衡的破坏意味着生病。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阴阳的平衡

35、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而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因此,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础包括偏胜、偏衰、互损 、格拒、亡失等。其中偏胜偏衰表现最常见。“阳盛则阴病”或“阴盛则阳病”,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55,4.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分析四诊资料,辨别疾病证候指导养身: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就可以延年益寿:因而主张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用于疾病的治疗: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用于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治疗疾病,不但要有正确的诊断和确切的治

36、疗方法,同时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根据治疗方法,选用适宜药物,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56,第三节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属多元素论的宇宙观,是一种朴素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所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五行学说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

37、57,一、五行的基本概念:木、火、土、金、水及其运动变化1.五行各自的特性:“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即能曲能伸之义。木具有生长、能曲能伸、升发的特性。木代表生发力量的性能 “火曰炎上”:炎,热也;上,向上。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火代表生发力量的升华,光辉而热力的性能。 “土曰稼穑”: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能的事物或现象,皆归属于“土”“金曰从革”:从,顺从、服从;革,革除、改革、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引申为肃杀、潜能、收敛、清洁之意 “水曰润下”:润,湿润;下,向下。水代表冻结含藏之意

38、,水具有滋润、就下、闭藏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就下、闭藏性能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水”,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58,2.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事物按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取向比类法: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或关系上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方法推演络绎法: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属性,推衍至其他相关事物,以得知这些事物的属性的推理方法,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59, 对事物的五行归类 自然界 五人体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行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液五脉 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泪弦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汗洪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涎缓商辛白收

39、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涕浮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唾沉长夏:夏之后,立秋到秋分。应脾,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60,“宫、商、角、徵、羽”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jue)等于3(Mi),徵(zhi三声)等于5(Sol),羽等于6(La)。但是这“宫商角徵羽”的名称是何时形成的呢?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61

40、,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了三分损益法,已计算出五声音阶的律度。三分损益包含两个含义,三分损一和三分益一。根据某一特定的弦,去其13,即三分损一,可得出该弦音的上方五度音;将该弦增长13,即三分益一,可得出该弦音的下方四度音。从一律出发,将上述两种方法交替、连续使用,各音律得以生成。三分损益法的记载最早见于管子地员篇,只算到5个音 , 到吕氏春秋音律篇时,用此法已经算全了十二律的长度规范。按三分损益法生律的次序,求上方五度音之律 ,古代称为“下生”;求下方四度之律,古代称为“上生”。从一律出发,下生5次,上生6次,便可得出十二律,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62, 五行相生相生规律:相生即递相资生、助长、

41、促进之意。五行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称作五行相生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把它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以火为例,生“我”者木,木能生火,则木为火之母;“我”生者土,火能生土,则土为火之子。余可类推,3.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生克制化,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63,五行相克相克即相互制约、克制、抑制之意。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五行相克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在相克的关系中,任何

42、一行都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黄帝内经称之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所以,五行相克的关系,又叫“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以土为例,“克我”者木,则木为土之“所不胜”,“我克”者水,则水为土之“所胜”。余可类推,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64,五行制化 五行中的制化关系,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结合。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化中有制),克中有生(制中有化),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相对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五行之间这种生中有制、制中有生、

43、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生克关系,称之为制化,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65,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66,五行乘侮和母子相及五行相乘,乘,即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度,使事物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关系。五行之间相乘的次序与相克同,但被克者更加虚弱五行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去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67,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68,母子相及 子母相及

44、:及,影响所及之意。子母相及是指五行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所出现的不正常的相生现象。包括母及于子和子及于母两个方面。母及于子与相生次序一致,子及于母则与相生的次序相反。如木行,影响到火行,叫作母及于子;影响到水行,则叫作子及于母,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69,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人体组织结构的分属:中医学在五行配五脏的基础上,又以类比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以六腑(实际上是五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为配合,支配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

45、体表组织(爪、面、唇、毛、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组织的结构系统,从而为脏象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70,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功能。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属土,脾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清肃之性,肺气有肃降之能;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属水,故肾主闭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中医基础理

46、论第一章课件,71,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脏之间既有相互滋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说明脏腑之间的联系: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72,说明

47、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 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 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 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73,说明人体与内外环境的统一: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除了将人体的脏腑组织结构分别归属于五行外,同时也将自然的有关事物和现象进行了归属。例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

48、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等相应,这样就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这种归类方法,不仅说明了人体内在脏腑的整体统一,而且也反映出人体与外界的协调统一。如春应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气主生发,万物滋生。人体肝气与之相应,肝气旺于春。这样就将人体肝系统和自然春木之气统一起来。从而反映出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整体观念,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74,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相生关系的传变:母病及子:从母脏传及子脏:与相生次序一致 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水不涵木,即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其临床表现在肾,则为肾阴不足,多见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等;在肝,则为肝之阴血不足,多见眩晕、消瘦、乏力、肢体麻木

49、,或手足蠕动,甚则震颤抽掣等。水不生木,其病由肾及肝,由母传子。由于相生的关系,病情虽有发展,但互相滋生作用不绝,病情较轻,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75,子病及母:从子脏传及母脏,与相生的次序相反,又称“子盗母气”,先有子脏的病变,后有母脏的病变 子盛母亦盛 子虚母亦虚 心属火,肝属木,木能生火。肝为母,心为子。如心火亢盛而致肝火炽盛,有升无降,最终导致心肝火旺。心火亢盛,则现心烦或狂躁谵语、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等症状;肝火偏旺,则现烦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等症状。其病由心及肝,由于传母,病情较重,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76,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和“反侮”两个方面相乘:相克太过为

50、病,如肝属木,脾(胃)属土,木旺乘土,即肝木克伐脾胃,先有肝的病变,后有脾胃的病变。由于肝气横逆,疏泄太过,影响脾胃,导致消化机能紊乱,肝气横逆,则现眩晕头痛、烦躁易怒、胸闷胁痛等症状;及脾则表现为脘腹胀痛、厌食、大便溏泄或不调等脾虚之候;及胃则表现为纳呆、嗳气、吞酸、呕吐等胃失和降之证相侮:称反侮,是反克为害,病邪从被克脏器传来。如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木火刑金,由于肝火偏旺,影响肺气清肃,临床表现既有胸胁疼痛、口苦、烦躁易怒、脉弦数等肝火过旺之证,又有咳嗽、咳痰,甚或痰中带血等肺失清肃之候,肝木太过,反侮肺金,病由肝传肺,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课件,77,3.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四诊:从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