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分析.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21371 上传时间:2022-0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碳排放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碳排放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碳排放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碳排放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碳排放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碳排放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碳排放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碳排放分析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就此西方国家经常借气候变化“说事儿”,对我国经济发展施加压力。不过, 我们也认识到碳减排是迟早的事,我国需及早着手发展低碳经济,从而避 免陷入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为此,需要对我国的碳排放现状以及未来趋 势有个大致判断。1、碳排放轨迹中国统计机构对碳排放没有专门的统计数据,已有的文献数据一般来 源于以下四类:一是美国能源部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简称CDIAC公布的年度数据;二是美国能源情报署(简称 EIA)公布的年度数据;三是国际 能源总署(简称IEA)公布的数据;四是根据IPCC指导目录和其他方法测 算得到的数据。通

2、过对比,不同的数据来源从统计角度看不存在显著性差 异,基于此我们采用如下公式对中国碳排放总量进行估算:c 二刀 mi x s i(1)式(1)中C为碳排放量;m为中国一次能源的消费标准量;S i为i类 能源的碳排放系数。不同机构计算碳排放量时,确定能源消耗过程中的碳 排放系数不完全相同,但差别并不大,收集到的不同文献的各类能源碳排 放系数(表),然后取简单算术平均值为相应能源种类的碳排放系数,据此 可以得出碳排放情况。表1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数据来源煤炭消耗碳排 放系数(t(C)/t )石油消耗碳排放系数(t(C)/t )天然气消耗碳排放系数(t(C)/t )EIA0.7020.4780.38

3、9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0.7560.5860.449国家科委气候变化项目0.7260.5830.409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0.74760.58250.4435简单算术平均值0.73290.55740.44262、碳排放特征经济发展一般是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发生变化,时间体现了阶段性,所 以根据碳排放总量及其增长率情况和碳排放强度可以观察我国碳排放变动 的阶段性特征。碳排放总量在1978-1996年为迅速增加阶段,1996-2000年为平稳阶段, 2000-2012年为急速增加阶段。1990年以来,碳排放增长率的变化轨迹是, 1992年达到高点,增长为14.2%,之后增速出现持续下降,1999年为阶段

4、 性低点,增速为7.6%,从 2000年起,增速再度回升,到2007年达到高点, 为14.1%,之后回落为平稳增长,但 2010年出现了反弹。我国碳排放总量从碳排放强度(指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带来的碳排放量)看,中国 碳排放强度在1980-2011年之间基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在1980-1996年之间下降趋势较为明显,1997-2012年尽管总体趋势下降,但下降趋势不是 非常显著,其中2003年出现了反弹,2003 2007年的水平均高于2002年。碳排放增长1991 1994 1997 2000 2003 2006 2009 2012我国碳排放强度总的看,中国碳排放量演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能

5、源消费的增长是碳 排放总量急剧上升的重要特征。中国以工业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发展,推 动了碳排放量的急剧上升。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改变并不明显,但 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变动对碳排放变化速度有显著性的作用,即,尽管能 源消费结构多元化在短期内并不能判断是否对碳排放总量改变具有显著性 作用,但从实证看出,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可以使碳排放增长年均增长速度 放缓。同时,研究显示,制造业部门的直接碳排放量占总排放的一半。在直 接排放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类化石能源消耗较大产业的 碳排放量最大,由最终需求引致的总排放中,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 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类高技术产业的排

6、放量最大。3、发达国家碳排放规律对发达国家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碳排放的变化趋势研究显示,一国碳排 放总量的绝对数额与该国经济总量大小直接相关,同时长期内各发达国家 碳强度似乎也存在一个相类似的先增后降的倒U型趋势,即在工业化初期碳强度不断增加直至达到峰值,当高耗能的产业逐步向低耗能产业转变时, 碳强度又开始不断回落。当然,峰值阶段不尽相同,进入21世纪后,各国的碳强度均回落至0.15吨/美元左右的水平。碳排放总量、碳强度和人均 碳排放指标都随时间的推移呈现相类似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到,虽然显著 的经济增长开始的时间有先后差异,但其发展过程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表2主要发达国家碳排放指标出现峰值时间(碳强

7、度)出现时间峰值(千克/千美元)对应人均GDP(美元)工业产值比重(%美国1920786.3555236.4德国1920688.1279632.1英国1883692.5364331.6日本1973217.61143438.9法国1930359.1453226.5澳大利亚1986292.11564137.0西班牙1976174.5859937.7荷兰1973257.01308131.9资料来源:引自张晨栋、宋德勇:工业化进程中碳排放变化趋势研究一一基于主要发达国家18502005年的经验启示,生态经济2011年第10期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碳强度大都已经降至稳定水平,而人均碳排放 和碳排放总量仍位

8、居高位,处在高峰期末期或者回落期初期,仍有较大的 减排潜力。4、碳排放影响因素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现象的愈演愈烈以及温室气体减排呼声的日渐高 涨,我国所面对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也与日俱增。 2009年 11 月,我国政府 首次提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40%- 45% 的减排目标。而要实现目标,首先要搞清楚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并有针对 性地提出对策措施。(1)碳排放与产业结构 研究表明,我国碳排放总量与产业结构变化具有极大的相关性。第一、第二产业产值的增加都会增加碳排放,第二产业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更 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每增加1%

9、,碳排放量将分别增加 0.1176%、 1.1792%。从综合的结构指数看来,综合产 业结构变动 1 个百分点,碳排放就上升 0.8076 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提 高与碳排放之间正相关,虽然农业的发展可以吸收部分CQ但农业机械的使用会增加碳排放,致使农业发展的碳排放效应为正。第二产业比重的增 加显著增加了我国的碳排放。目前第二产业仍为我国的主导产业,且其碳 排放总量与强度都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使其碳排放弹性系数最高。数 据推算显示,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 1%,碳排放总量会降低约 1.27%。(2)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技术对能源节约、改善环境和气候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处于

10、世界领先地位,环境和经济发展都可以获得收益。因 此,如何将技术发展政策的制订过程与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结合 起来,着重发展一些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重大清洁能源开发、转换和利用 技术,使之既有利于能源环境发展,也有利于经济发展,是目前值得重点 关注的问题。(3)能源结构与碳排放清洁能源,如核动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不排放二氧化碳,而 依赖煤炭的火力发电却会产生高强度的碳排放。另外,同样是化石能源, 释放相同的热量,天然气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仅有焦炭的一半。因此,综合 能源的碳排放密度大小,不仅反映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的比例,还反映化 石能源的结构。5、碳排放预测依据能源品种需求结构,根据主要化石能源的排放系数,可以计算出 未来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初步测算表明,我国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但2040 年前碳排放总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40年之后,碳排放总量出现下降, 呈现年均负增长态势。表3碳排放预测碳排放总量(万t)年均增长(%碳排放强度 (吨、万兀)每十年碳排放 强度下降(%20202535092.260.38440.420303103062.040.25034.820403236520.420.16832.82050307134-0.520.11929.4(经济预测部胡少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