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语文教学与专业培养的有机结合 .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31408 上传时间:2022-02-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高职语文教学与专业培养的有机结合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试论高职语文教学与专业培养的有机结合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高职语文教学与专业培养的有机结合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高职语文教学与专业培养的有机结合 .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试论高职语文教学与专业培养的有机结合 试论高职语文教学与专业培养的有机结合 摘 要:对语文教育与专业教学在内容与方法对接问题上的无视,成为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主要探讨高职语文教学如何与专业培养实行有机结合。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专业培养;有机结合 在职业教育大力开展的今天,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也要不断深化。改变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为难地位,最好的方法就是与专业相结合。高职语文教学要遵循“文化课为专业效劳的原那么,与专业有效整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一、语文教材的编选是首要问题 高职院校的教材应该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编写的专门材料。然而在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材

2、大都只注重通用性,没有紧密联系学科专业,缺少高职教育的特色。 首先,实现教材的通用性与专用性相结合。既要考虑到语文教育的主干内容对各专业的适用,又要考虑到各专业的特点。例如高职财经专业的语文教材,既要有一般的语言学知识,又要表达财经专业自身的特点。 第二,要实现教材的传统性与前瞻性的结合。我们要学习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不能忽略了高职语文教学的前瞻性,吸收一些现代的优秀作品。 第三,要实现教材的根底性。高职学生一般根底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太过晦涩的教材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精选与专业有关的教学内容 教材只是一个范本,因材施教原那么要求我们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高职专业特色,根

3、据专业的不同精选、调整、充实教学篇目,优化教学内容,将知识讲授与学生的技能、素质培养相结合,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旅游专业的学生,可在教学中选取描写山川景物、历史典故和游记方面的课文。酒店管理及烹饪专业的语文教学那么可选取阐释饮食文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文章;表演专业的语文教学那么可选取?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等一些词句优美、富有音乐节奏感的篇章,等等。 这样一来,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与专业结合的语文内容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调动学生的热情,进而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实践证明,寻找语文课与专业课内容的结合点,将专业知识引入语文课教学,可以拉近学生与

4、语文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得以实施。 三、不断创新与专业相结合的语文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语言文学应用能力是高职语文的教学目标,单纯的讲授教学法是行不通的,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会好。 语文教师应注意推陈出新,根据教学内容以及专业特点,综合地运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表演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来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专业能力的提升。课堂可以在教室、实习基地、企业、旅游景点,只要能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地方都可以。 比方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景点进行教学,可以把学校作为一个景点,要求学生作为导游进行介绍。师生关系也要灵活多变,有时可能是师徒关系,有

5、时可能是业主与雇工的关系,有时是领导与秘书的关系,有时又是游客与导游的关系。 另外,积极运用多媒体和其他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通过对课件的制作、视听媒体资料的运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拓展有限的教学容量和空间,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四、结合专业特点改革语文教学评价 高职语文对于学生的成绩考核,应该与本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相吻合,参照其专业特点,与学生学习实际状况相适应。考察中既表达一定量的知识性内容,又表达知识运用能力。 1.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传统“一张卷子定成绩的考试方法,不能全面反映高职学生学习水平,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

6、性。笔者所在的学校对传统考试方法进行改革,考试实行“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期末总成绩的方式,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这种过程性考核为主的形式,有利于克服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搞突击的弊病。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真正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2.重视听说能力。传统语文教学重写轻说,写作教学每学期有几次成绩,而“说一学期甚至一次成绩也没有。为此,在高职语文考核改革中,要着重提高“说的考核比例,对演讲、辩论、讨论课、分角色口语表演等等都要进行打分,提高学生口语训练的积极性 3.重视实践能力。高职语文课程担负着使学生适应社会、满足职业需要的使命。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就必须直面现实,调整考试结构,优化考试内容,紧密联系高职院校教学特点,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 总之,高职语文教师必须对事业、企业有更多了解,对专业相关的工作任务、技能要求更加熟悉,对工作过程、职业岗位有更多的实践经历。根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职业实践、根本技能等“三种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霞.高职语文“零距离对接课程改革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21,(02). 【2】滕晓婳.高职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整合初探J.今日南国,2021,(02). 【3】罗芳.谈高职语文教学与专业的结合J.职大学报,2021,(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