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建设的好载体.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31729 上传时间:2022-02-0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文化建设的好载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村文化建设的好载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文化建设的好载体.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乡村文化建设的好载体2011-02-14 05:16:00 来源:浙江日报(杭州)跟贴0条 手机看新闻 德清县村村建 和美 乡风馆”实践的思考陆琴芳近年来,德清县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 中国和美家园”建设活动,首次提出了全国首创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乡风馆”的设想,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 以馆藏为主要形式,以村落文化、古今精英、文明乡风、民俗民风、特色产业等内容为展示中心,力求将 和美乡风馆”打造成为村落文化的传承地、乡风文明的弘扬地与新型农民的培育地。实践表明,德清县村村建 和美乡风馆”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和美乡风馆”作为服务农村、凝聚农民、培育新风上的一个创新载体和有力抓手,通过

2、在行政村的推广建设,进一步充实了农村文化阵地,传承了农村特色文化,弘扬了文明乡风,提升了农民素质。具体地说,传 承民俗民风,村落文化得到了哺育和发展;传递文明乡风,社会文明风尚得到了展示和弘扬;传播先进理念和科学、法制知识,农民素质得到了培育和提升。结合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 和美乡风馆”建设,必须注重乡土文化特色,引入现代传播理念,创新管理运作机制,提升教化功能实效。深入挖掘,广泛收集 和美乡风馆”建设素材。村史、村落文化是传承历史文化信息,培养本 土文化传承的根基。一是通过村史和县志,挖掘古今精英、历史名人、专家学者、道德模范、 劳动模范、战斗英雄等先进人物的事迹;二

3、是对流传在民间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曲歌谣收集整理;三是广泛发动群众,收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体现农耕文化的农村生活、 生产用具;四是做好对历史遗存、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从而使和美乡风馆”成为各村历史文化和村落特色的展示基地。转化方式,有效提升 和美乡风馆”内涵建设。一是变 被动看”为主动建”。通过召开全县 和 美乡风馆”建设现场会,以已建成 和美乡风馆”的试点村为模板参照,调动行政村的建馆积 极性;二是变 一刀切”为 显特色”。每个村落都传承自己特有的文化,正是村落文化使村落 具有了相互区别的标识和特征。积极挖掘历史遗产,从中总结提炼出不同的特色,在和美乡风馆”建设中融入浓郁

4、的乡土文化特色,力争做到一村一馆一特色”。三是变 灌输式”为互动式”充分发挥村干部、 大学生村官、 五老”队伍的带头作用,以和美乡风馆”为基地, 培养一支和美乡风”讲解员队伍,促进群众进一步熟知本村的历史与文化,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传承优良美德的热情。创新运行,积极探索 和美乡风馆”长效机制。 和美乡风馆建成以后,还要在管理和运行上 下功夫,着力在 新”、活”、实”上做文章。一是宣传活动体现新。利用馆内集中展示的窗 口作用,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乡风文明宣传教育。二是树立典型人物体现活。馆内展示的乡风文明榜”也要与时俱进,随着各类评比活动的开展进行增补和删减,力求将最具有典型性和教育意义的人物展示出来。三是开展评比活动体现实。充分发挥道德评议队”的作用,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开展各类先进评比活动,如好婆媳、好邻里、好长者、好儿女等,有效激发农民群众参评参选的热情,在参与中培育昂扬向上的新农村精神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