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案新部编本.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34512 上传时间:2022-02-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园林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教案新部编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教案新部编本.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一学期任教学科:任教年级:任教老师:xx市实验学校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第 13 课 苏州园林教案 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2认知目标: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教学设想:1学习重点: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2教学方法、手段:利用幻灯等直观式教学手段,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对学生掌握总分式结构进行学法指导。课堂教学力求讲练结合。3预习要求:( 1) 粗

2、读课文,给预习提示中加点的字注音,标注小节。( 2) 思考问题:故宫博物院一课介绍御花园时称“进入苏州园林” ,由此可见苏州园林地位如何?(从文中找答案)教学时间: 3 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过 故宫博物院 ,其中介绍皇家御花园时称 “进入苏州园林” , 为什么皇家园林要和小小苏州城的园林相仿?今天我们学习的 苏州园林 会给 大家一个答案。 (板书课题、作者)集体朗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介绍:叶圣陶,苏州人,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体会。2苏州园林的特点:富有诗情画意,是艺术品。3学习重点:说明语言严密生动,运用总分式的结构。展标:总分式的结构,严密

3、生动的语言(分行板书教学目标) 。2、 检查预习:1字词注音:请同学顺序读出,用幻灯片打出正确答案,集体朗读两遍,标注到课文(补充的当堂注音)轩榭、重峦叠嶂、丘壑、嶙峋、镂空、蔷薇。补充:相间、斟酌、模样、对称、庸俗、阑干。2回答思考问题,导入课文学习: (预习布置粗读课文)请学生回答思考问题,也就是我上一课就提出的问题,请学生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3、 分析总体结构1上面同学回答的很正确,就是课文第一小节听这句话板书:各地园林的标本。这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地位。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这一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课文最后一节说“不止这些”却又“不再多写了” ,为什

4、么?开头总领全文。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板书:不止这些。2那么苏州园林有什么独特之外,可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我们学过说明一个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请同学们集体朗读第二节,找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务必使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板书: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从哪向个方面说明: (四个“讲究” ) 。板书: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映衬近景远景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这样力求完美,目的是什么?愿游览者“如在图画中” 。3请同学们速读3 6 节,看看依次写了什么?和我们刚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3 6节依次照应第 2 节中的四个“讲究” 。4仅从大处讲究能称得上

5、是“完美”的图画吗?不能,还要从小处注意处处体现画的完美。速读7 9 节看看要注意什么?7 节:图画美8 节:图案美9 节:色彩美 (板书)5从3 9 节 4 个“讲究” 、 3 个“注意”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哪种结构形式?总说分说第二课时4、 精读 4.5 两节:1根据图片看课文是怎样表现出苏州园林的特点, ( 4 5 节为主) 。( 1) 这一节说明了什么?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 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这是哪种结构形式?1 句、 2 3 句、 4 11 句,总分式。( 3) 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处处写“画”

6、 。( 4) “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调换。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 5) “雷同”能否用相同“相同”替换,为什么?不能替换,感情色彩不同。小结:总分式结构(中心句支撑句) ,说明语言的严密性(板书在教学目标上)2自读第五节回答问题(不讨论,根据第四节为例做)( 6) 结构形式?(怎么找出来的?)总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说了栽种和修剪两部分) 。( 7) 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描写、议论、说明。这些体现了说明语言生动性。5、 总结: (回应教学目标,时间允许完成练习)1根据说明事物的特征安排结构。2说明语言的多样性体现在:以说明为主兼顾其他表现形式;运用概括和描

7、述性的句子;用准确、周密、精确。练习:课后练习三、四。6、 作业:抄写字词注音,完成课后练习一。第三课时教学要点弄清文章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结合思考和练习, 做几项练习,扣住基础知识,提高理解词义的能力和掌握几种语言表达的方法。 最后一个环节是写作。 不要简单地让学生做一个现成的题目,而应进行意在锻炼思维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三步:弄清总写与分说之间的内在联系。问: 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那样明确, 但作者为什么在句子中加上一个状语 似乎呢?岂不矛盾?老师明确后,学生讨论。问: 第七到第九自然段是第三段的后半部分, 它与前半部分, 与第二段的关键句在结构上的联系怎样?学生口述后,老师明确。板书设计:苏州园林叶圣陶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色彩的的谐美总分教学后记: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把握得还不错,对文章的写作层次也有较深的印象,但对园林“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境界理解得不是很透彻。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