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绑上了孩子思维的翅膀.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40355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绑上了孩子思维的翅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别绑上了孩子思维的翅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别绑上了孩子思维的翅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别绑上了孩子思维的翅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绑上了孩子思维的翅膀.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别绑上了孩子思维的翅膀-小学数学论文-教育期刊网别绑上了孩子思维的翅膀江苏睢宁县双沟中心小学(221212) 房晓兰思维定式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会引发负迁移,而教师所采用的大量 的重复练习、肤浅的解题技巧是形成此现象的重要原因。在理解中立足、在对比 中巩固、在拓展中提高、在习惯中养成是防止思维定式引起负迁移的有效方式。【案例描述】十一月中旬我镇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教学调研活动。 四年级数学调 研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在直线、射线和线段中, ()能量出它的长度,() 没有端点,()只有一端可以无限延长。很明显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直线”、“射线”和“线段”三种图形基本特征的掌握情况, 第一

2、个括号内应当是填“线 段”。而我们班五十七人中竟有四十人填“刻度尺”, 另外几个班的情况也差不 多。这是什么原因?原来不久前,我们学校的一次质量调研中出现过这样一道题 目:线段的长度是()的,()能量出它的长度。显然许多学生是受了这一 题的影响。本次调研中还有另外一道题目:把一根绳子对折一次,在中间剪两刀, 这根绳子被剪成了()段。我校四年级有二百多人,只有不到三十人答对。原 来以前学生做过这样的练习:把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从中间剪两下,共剪成了() 段。不同的两道题目却折射出同一个问题: 思维定式引起了负迁移。迁移是一种学习 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有正负之分,影响是积极的,就是正迁移,影响是消极

3、 的,就是负迁移。思维定式在能发挥正迁移作用的同时会引起负迁移,表现为学生不能改变思维方向,不能多角度、全面地看问题。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本身 是正常的,但这两道题目的错误率之高,学生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之大,却是反常 的。就拿上面的第一个例题来说,学生只要亲自用纸折一折,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大吃一惊的同时我也陷入了沉思:学生的思维为何处于如此呆板的状态?我想到 了数学课堂中的两种现象。1. 大量的重复练习最近几年,教学成绩第一的口号在教师中的影响颇大, 特别是处于教学质量偏低 的农村小学。有一部分教师会围绕教材的重难点搞题海战术,同样类型的题目训练上好多遍,以防考试时失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的思

4、维趋于某种定式,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不能提高,反而会下降。例如在复习口算时,“ 25 X 4 ”这一题出现多次,在遇到“ 24 X 5 ”时,许多学 生就把积写成了“100 ”;再如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两个数和为一百的练习多次出现,像“和255,再出现“和535 ”时,学生也会得到和是“100 ”。旧知识经过反复练习,在学生头脑中的记忆痕迹较深,因而产生一 定的惯性力,阻碍了新知识的学习,形成了负迁移。2. 肤浅的解题技巧小学数学知识相对较简单,有的教师在肤浅理解的状况下就总结出一些所谓的解题技巧。例如“ 80 X()v 360 ()中最大填几”,一位教师顺口就总结出这样的规律:

5、用除法,商是几,()内就填几。在做“80 X 360 ()中最大填几”这一题目时,学生就填上了“4还有的学生在解答“(80 X360()中最小填几”时,也用这种方法去解答。把旧的经验形式机械地硬加到新知识中去,就会让学生在定式的作用下建立错误的条件联系,引起负迁移。那如何尽可能地克服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式所引起的负迁移呢?首先,理解中立足。基本概念、计量单位、计算法则、运算定律的教学,要让学 生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定式,利用正迁移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 教学比多比少和倍数问题时,一定要讲清以谁作为标准,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谁是谁的几倍。教师还可借助画图、列表、摘录条件等解决问题的策

6、略帮助学生 理解。其次,对比中巩固。小学生虽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但是有经验的教师应帮 助学生总结出这些错误。教师在教学前如果能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理解,通 过对比方法训练,也能有效地防止思维定式引起的负迁移。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可以设计下面题组:(1)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90平方分米,高6分米,求其表面积;(2)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10分米,高6分米,求其表面积;(3)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10分米,高6分米,求其表面积。知识相似或形同质异时,教师要善于组织分析比较,帮学生明确异同点,加强知 识的清晰度。再次,拓展中提高。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教师还要能“举一反三”、“融 会贯通”,通过拓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例如“认识周长” 一课,让学生对下面两种图形的周长进行比较: 能有效地防止了学生因思维定式引起的负迁移。可以再让学生对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进行比较:以上的拓展练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最后,习惯中养成。思维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时时重视学生良 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审题习惯、检验习惯、勤思习惯、敢问习惯等;我们要让 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养成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与思维的独创性。(责编金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