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146195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探究使学生明确公转的方向、周期、特点,进而明确四季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及参与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教学重点公转过程的理解、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教学难点四季的形成。教学方法实验操作,观察总结,讨论合作教学用具地球仪、三球仪、多媒体、手电筒、黑板纸。教学过程 导入:老师和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时常想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春、夏、秋、冬呢?为什么有的季节冷,有的季节热呢?同学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呢?(老师根据同学的回答,接着进入新课)。看来你们与老师少年时一样有许多迷惘、许多困惑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春、夏、秋、冬是怎样产生的。一、地球的公转请同学们先用5分钟的时间独自学习课本第P13“地球的公转”这一框题下的文字内容和图片内容。用5分钟小组讨论后回答。情景设置1.出示课件中的自转和公转模拟图 (1)以小组竞赛的形式问:哪一个模拟图是自转?哪一个模拟图是公转?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明确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倾斜、北极指向不变等特点)(2)分小组用地球仪或四人“用身体演示”法来说明所处在地球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太阳的直射情况(在赤道或南北回归线,节气和季节)。(3)做一个小实验,比较一下:“阳光直射地面获得的热量多,还是斜射地面获得的热量多?”同学们每四人

3、一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手电筒、有一张黑纸板,大家用手电筒垂直照射在黑纸上,再用同一手电筒,在同一位置,倾斜照射黑色纸板,比较哪块光斑大,哪块光斑亮。师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想到什么?生答:直射比斜射光环小,但亮度大,因此地球表面直射的地方得到太阳热量多,温度高;斜射的地方得到的热量少,温度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第P15活动2,得出夏季温度高,白昼时间长;冬季温度低,白昼时间短,这种温度高、低和白昼长、短的变化,决定了太阳光热多少的变化。出示投影:(认知结构)(3)同学们每四人一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手电筒、有一个地球仪,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直射点在赤道上,观察不同的纬线上亮度有何差异?你想

4、到了什么?(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师:所以根据地球表面得到太阳光热的不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是哪五带呢?学生回答: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师:地球上的五带是怎样划分的呢?二、五带的划分师:我们一起来看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同时打出投影片,投影片中有冬至、夏至、春秋分三幅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照示意图。)每个小组桌上都有这三幅图,请同学们注意:1.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的位置。2.太阳直射点的位置。3.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1)当地球位于冬至的位置时,大家对照桌上的冬至图,看这时太阳的直射点,这时极昼极夜的范围。(

5、2)当地球位于夏至的位置时,大家对照夏至日图,看这时太阳的直射点,这时极昼极夜的范围。(3)当地球位于春秋分的位置时,大家对照春秋分图,看这时太阳的直射点,这时极昼和极夜的范围。学生:学生完成下表,并由学生代表发言,全班评议。 学生完成表格如下:老师:根据上面我们的分析,从极圈以内到极圈到回归线之间再到南北回归线之间,热量有什么变化?我们划分热带的根据是什么?我们划分寒带的根据是什么?那么你能概括一下,我们划分五带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从极圈以内到极圈到回归线之间再到南北回归线之间,热量逐渐增高。我们划分热带的根据是有无阳光直射,我们划分寒带的根据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那么我们划分五带的根据是: (1) 各地获得热量的多少; (2) 有无阳光直射现象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地球的公转。教学板书 一、地球的公转二、五带的划分课堂检测:1.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产生于(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C.太阳的照射 D.地球不发光、不透明2.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是( )A.66.5 B.23.5 C.0 D.90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下列哪种现象( )A.昼夜交替 B.五带的划分C.四季的形成 D.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