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2.6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冀教版.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155553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上册 2.6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2.6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2.6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2.6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冀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2.6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冀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上册 2.6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上册 2.6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冀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6有理数的减法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二、教学重点: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三、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四、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加法运算之后,以初中代数第一册第53页的有理数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1、例2为课堂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五、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六、教具:幻灯片七、课时:1课时八、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索新知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学习总结课堂反馈师出示幻灯片一:1、计算(口答):(1) 1+(-2)(2) -10+(+3)(3) +10+(-3)2、出示幻灯片二:如图:北京-33这是2006年11月某天北京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教师引导观察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1、师: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10)-(+3)=7

3、再计算:(+10)+(-3),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10)-(+3)=(+10)+(-3)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是如何转化的呢?(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意学生的参与意识)2、再看一题:计算:(-10)-(-3)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问题:计算:(-10)+(+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10)-(-3)=(-10)+(+3)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式子,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教师总结:由以上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教师提问: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

4、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法则是什么?教师对学生回答给予点评,总结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个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a-b=a+(-b)3、例题讲解:出示幻灯片三(例1和例2)例1计算:(1)6-(-8)(2)(-2)-3(3)(-2.8)-(-1.7)(4)0-4(5)5+(-3)-(-2)(6)(-5)-(-2.4)+(-1)教师板书做示范,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步骤,(1)转化(2)进行加法运算。例2:小明家蔬菜大棚的气温是24,此时棚外的气温是-13,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

5、多少摄氏度?师巡视指导,最后师生讲评两个学生的解题过程。课后练习1、2教师巡视指导师组织学生自己编题1、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本节课涉及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什么教师点评: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要求同学们掌握并能应用进行计算。课堂检测(包括基础题和能力提高题)1、-9-(-11)2、3-153、-37-124、水银的凝固点是-38.87,酒精的凝固点是-117.3。水银的凝固点比酒精的凝固点高多少摄氏度?学生思考后抢答,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观察思考如何计算学生观察思考互相讨论学生口述解题过程由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第1小题学生抢答第2小题

6、找两个学生板演。学生回答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参与互动并给予鼓励性评价。综合考查学以致用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下基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学生通过一个问题易于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照顾不层次的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体验知识的应用性。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学生尝试小结,疏理知识,自由发表学习心得,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解题的能力板书设计:2.6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减法法则: (+10)-(+3)=(+10)+(-3)(-10)-(-3)=(-10)+(+3)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例1: 例2: 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在问题探索过程中,以提问的形式展现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讨论交流的气氛很热烈,解决问题后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