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1).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63521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色游戏(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角色游戏(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角色游戏(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角色游戏(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角色游戏(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角色游戏(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色游戏(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v1.0可编辑可修改大班角色游戏:我的家 教师:陈世双、游戏总目标:1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角色游戏活动,使之对角色游戏形成浓厚的兴趣。2 .能自主选择角色,学会用协商的方法分配角色,学会分工合作,与同伴 友好交往,分享游戏的快乐,学会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3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体验合作的快乐、礼貌待人、遵守规则 等良好的品德行为。4 .培养幼儿自觉地按要求归类、摆放和收拾游戏材料的意识和能力。第一次游戏: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下午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1)认识“我的家”,让幼儿了解家里的成员。(2)已认识我的家物品的名称及使用方法。2、物质准备:(1)家庭中常用的家

2、具、炊具、餐具、电器、日用品、食品。(2)提供幼儿自制或替代用的废旧物品或其他物品游戏过程:1 .以谈话形式引题,激发幼儿玩角色游戏的兴趣。2 .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角色,按意愿表演。3 .在游戏中引导幼儿主动、正确、自如地使用礼貌用语,让幼儿懂得互相 礼让,懂得有礼貌地与人交谈。4 .对今天在游戏中能够监守自己岗位、并能使用礼貌用语的幼儿予以表扬5 .引导幼儿收玩具。游戏情况分析游戏中,大部分孩子们都能互相商量,很快就定好角色了。角色冲突用石头 剪刀布来决定。看来孩子们都已经会运用一些办法来解决问题。幼儿兴致很高, 因游戏主题是幼儿最熟悉的家,所以许多的小朋友都喜欢扮演“爸爸、妈妈”的 身份。

3、还不时地要求“小宝宝”要多吃饭、乖乖睡觉等。可见幼儿大都模仿日常 生活中的爸爸、妈妈的角色进行游戏,游戏时,我发现家里的“爸爸、妈妈”在 组织活动内容较单调,如“炒菜”、“喂宝宝”。反思与推进:孩子们玩角色游戏是越来越投入了, 因为有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孩子们玩游 戏的情节也更加丰富了,孩子们能够说出开心的事,最喜欢和谁玩。但孩子们比 较没有想象力,不会利用替代物。看来老师的引导和提问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在下次游戏多组织幼儿讨论 ,平常在家里,爸爸妈妈都做哪些什么工作如:洗 衣服、给宝宝讲故事念儿歌等。第二次游戏: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下午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1) 了解家庭成员与邻

4、里之间的关系。(2)初步会使用各种炊具、餐具。2、物质准备:(1)家庭中常用的家具、炊具、餐具、电器、日用品、食品。(2)布置若干我的家的环境。游戏过程:1 .回忆上周游戏的情况,引导幼儿讨论:(1)家里爸爸、妈妈、宝宝还做些什么(2)爸爸妈妈经常带小朋友做些什么2 .启发幼儿分配角色,先让能力强的幼儿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能力弱 的孩子当小宝宝,并引导扮演爸爸、妈妈的小朋友组织开展各种活动。3 .提出规则:应该监守自己的岗位,不能乱跑。4 .师幼共同游戏,师观察爸爸妈妈的游戏能力。5 .评价幼儿的表现情况。评价爸爸妈妈是否关心、爱护小宝宝。6 .收拾场地结束。游戏情况分析经过讨论和回忆,

5、增强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对家的理解, 大部分孩子们都能互 相商量,很快就定好角色了。当家里来了客人也会很热情的去招待客人,孩子们 能够说出开心的事,最喜欢和谁玩。看来老师的引导和提问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反思与推进:本次游戏中,孩子们对邻里间的关系还是没什么概念,不懂得互相走动,而且较没有想象力,不会发展游戏情节。 在下次游戏时教师要以“客人”的身份 参与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引导幼儿大胆地模仿扮演角色, 动脑筋大胆地游戏。第三次游戏: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下午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1)谈话:平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为孩子做了哪些事(2)家里来客人了,大人们

6、是怎么招待客人的2、物质准备:(1)家庭中常用的家具、炊具、餐具、电器、日用品、食品。(2)布置若干我的家的环境。游戏过程:1 .幼儿看录像,讨论解决上次游戏时出现的问题。2 .幼儿分组,自主选择游戏,学会协商分配角色,合作布置游戏场所。3 .师以“客人”的身份参与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讲文 明,有礼貌,引导幼儿大胆地模仿扮演角色,动脑筋大胆地选择可用的替代物。4 .结束游戏,讲评游戏。(1)请幼儿说一说,你在玩游戏时有什么开心的事与大家分享。你最喜欢谁,为什么(2)说说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让幼儿思考,想办法解决,为下一次游戏做好 准备。游戏情况分析:幼儿能够先搬好椅子和桌子

7、,再去拿玩具;一些幼儿不能够自己解决一些遇到的小问题;大部分幼儿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监守好自己的岗位,不在教室中间奔跑;但幼儿游戏的声音较以往较小,仍需继续培养。反思与推进:孩子们玩游戏还是停留在已有的经验之上,没有动脑筋去创新,胆子还太小, 没有放开,不会选用替代物。下一次玩游戏时要重点引导孩子动脑筋去创新, 选 用替代物。 学会分工合作,与同伴友好交往,分享游戏的快乐。第四次游戏:2013年3月26日星期二 下午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1)幼儿对家庭成员的关系已理解。对幼儿进行礼貌用语的学习。(2)请能力强的幼儿进行情节表演。2、物质准备:(1)家庭中常用的家具、炊具、餐具、电器、日用品、

8、食品。(2)布置若干我的家的环境。游戏过程:1 .教师提出上次游戏出现的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娃娃家客人人太多,怎么办2 .提出本次游戏的要求:(1)应协商角色的分配。(2)游戏中注意和同伴轻声说话。3 .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1)进入各角色区,以各种角色身份询问幼儿角色,观察其履行角色职责情况, 引导幼儿正确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再现生活情景。(2)引导幼儿注意各角色的互相联系。(3)鼓励幼儿利用替代物进行游戏。(4)提醒幼儿注意游戏时的说话声量。4.游戏结束,组织幼儿评价。游戏情况分析:幼儿对于游戏主题已有较充分的知识准备, 但在游戏中仍有角色挣抢的现 象,在教师的协调下也能通过轮流的方

9、式得以解决。在游戏中,幼儿能与其他的游戏主题结合进行活动,特别是“娃娃家”的奶奶,带宝宝到“幼儿园”去上学, 我觉得他们已经能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实际去进行游戏,达到了游戏的目的。 反思与推进:教师作为观察者,通过游戏中幼儿的表现,随时观察、捕捉幼儿的游戏需要, 给幼儿具体的帮助、指导,利用相关的材料和空间的使用,以及亲自参与游戏、 承担“幼儿园的教师”,支持幼儿游戏中的主动、合作、创造性的表现。充分体 现幼儿以物代物,合作、创造性游戏的特点。、游戏反思:本阶段,投放材料较多,因此幼儿的兴趣比平时高出很多,我的家最重要的是需要创设家庭的温馨气氛,这样有利于幼儿的角色扮演与良好的情绪, 这次活

10、动通过观看录像图片等形式,给幼儿提供一些幼儿可扮演的内容,但在本阶段中, 也有不足的地方,如两个家附近有一个很大的煤气灶, 我因没划分好,没说清这 个煤气灶给哪个家,因此,这两个家的爸爸妈妈都要抢着这里做饭,总的来说, 幼儿的角色扮演比以往有进步,肯定了这样的活动方式。大班角色游戏:服装厂 教师:陈世双一、游戏总目标:1、初步懂得在老师的指导下布置场地。2、进一步学习扮演角色,增强角色意识。3、继续学习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主题之间的交往。4、游戏结束能迅速收拾玩具。第一次游戏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下午游戏准备:1、物资准备:(1)娃娃、炊具、日用品、食品、电话机等。(2)发动幼儿收集化妆盒、

11、洗发水瓶等废旧材料。2、经验准备:(1)利用晨谈空闲时间等丰富幼儿有关服装厂的简单常识及其服装设计师、剪 裁师的工作职责。(2)通过美工活动学习设计各种简单服装的技能。游戏过程:1、谈话“娃娃的衣服是怎么来的服装厂里有谁他们都做些什么工作建议喜 欢玩”服装厂的幼儿增设这一新主题。2、师引导幼儿提出游戏要求,如:(1)游戏时做到“三轻”(2)收拾玩具动作要迅速。3、幼儿分配角色时,教师可以建议请绘画技能教强的幼儿担任“设计师”,剪纸技能较好的幼儿担任“裁剪师”。4、幼儿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能否做到“三轻”,并指导“服装厂”的工 作人员进一步懂得角色职责。5、游戏评价:(1)幼儿评价“三轻”情况

12、及收拾速度。(2)请玩“服装厂”的幼儿说说他们当什么角色怎么玩游戏情况分析:今天小妹那一桌的小朋友都到“服装厂”来上班了,他们平时的手工水平都 较好,这次扮演这些角色,应该可以胜任。在我的建议下,孩子们进行了分工绘 画技能教强的幼儿担任“设计师”,剪纸技能较好的幼儿担任“裁剪师”。毕竟是 初次生产,“衣服”的大小及做工都有待改进,但看到孩子们忙的不亦乐乎的场 面,相信他们下次一定能生产出“好服装”的。反思与推进:为了提高孩子观察和对比的能力,在下次游戏时,可以多提供一些“服装面 料”,让“设计师”有更多的设计灵感。教师也可参与服装厂的生产,为幼儿提 供适时的帮助。第二次游戏2013年4月9日

13、星期二 下午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1) 了解服装的制作过程。(2)幼儿初步了解衣服的不同种类,服装与人类的关系。2、物质准备:(1)报纸、皱纹纸、塑料袋、彩纸、布、珠子、胶棒、乳胶、双面胶、及时贴(2)收集各种废旧材料。游戏过程:1、幼儿按意愿提出游戏主题,引导幼儿明确多种角色所需准备的玩具材料。2、帮助幼儿划分、布置游戏场所。3、幼儿游戏,师重点指导“服装厂”的不同角色所明确各自的职责:”设计师”一一设计服装图案;“剪裁师”一一负责剪衣服等。4、重点评价幼儿布置场地的情况。游戏情况分析:今天有更多孩子参与到服装厂的游戏中, 游戏时幼儿能利用百宝箱的材料进 行游戏,有的当设计衣服,有的当裁

14、剪师傅,有的当剪衣服,大家都认真在履行 自己的职责,但服装厂的工作人员出现浪费材料的现象, 潘健画了一张设计稿用 了 5张纸,剪裁师在装饰服装时,不懂得使用边角料。反思与推进:在这个游戏引导和观察中,我发现幼儿的角色意识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游戏 时不再那样随意走动,对自己的身份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 不再迷茫,游戏时的 常规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在下次活动中要重点提醒幼儿爱惜东西,不浪费设计纸。 师并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游戏,进一步观察幼儿的游戏,并适时给予指导。第三次游戏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 下午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1)知道服装的种类、质地以及用途。(2) 了解服装与人类的关系。2、物质

15、准备:(1)报纸、皱纹纸、塑料袋、彩纸、布、珠子、胶棒、乳胶、双面胶、及时贴(2)收集各种废旧材料、服装图片若干。游戏过程:1、师:服装厂做了那么多漂亮的衣服怎么卖出去呢建议“服装厂”开办一家服 装店.2、提醒幼儿爱惜东西,不浪费设计纸。3、幼儿游戏,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爱惜纸张,并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游戏,指导 “服装厂”的营业员模仿成人劳动,反映现实生活。4、表扬和“服装厂”这一主题交往的幼儿。游戏情况分析:游戏中幼儿浪费纸张的现象有所改进。娃娃家的“爸爸” 一直过来报告:我 们家的“妈妈”又不见了,她老是去买衣服,家里都没人煮饭啦!服装店吸引了 较多幼儿的参与,且多数是女生。超市的生意也冷冷清

16、清,“女人们”都去打扮自己了,造成游戏场地的拥挤,也影响了其他游戏的正常进行。反思与推进:游戏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的表现, 随时观察、捕捉幼儿的游戏需要,给 幼儿具体的帮助、指导,利用相关的材料和空间的使用,以及亲自参与游戏、支 持幼儿游戏中的主动、合作、创造性的表现。充分体现幼儿以物代物,合作、创 造性游戏的特点。下次活动师应重点观察幼儿安排游戏场地的情况,引导幼儿合理安排各游戏主题人员。第四次游戏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下午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3) 了解服装的种类、质地以及用途。(2)理解服装与人类的关系。2、物质准备:(1)报纸、皱纹纸、塑料袋、彩纸、布、珠子、胶棒、乳胶、

17、双面胶、及时贴(2)收集各种废旧材料、服装图片若干。游戏过程:1、师:“你今天想当什么角色你觉得怎么玩更好”引导幼儿逐步发展游戏情 节。2、与幼儿一起提出游戏要求。3、游戏进行时,教师巡视,指导各主题玩出和以前不一样的玩法。4、再现式评议:请能够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幼儿说说他们今天怎么玩。游戏情况分析:经过前几次的游戏,孩子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而,今天的活动过程 每个孩子都很积极投入,整个过程秩序井然。在游戏中我发现扮演服装设计师的 胜楠小朋友在设计完服装后发现服装店柜有许多人等着买衣服就主动过去帮忙。 孩子已经学会游戏而不是在等待游戏,知道如何去发展游戏情节。反思与推进:角色游戏是幼

18、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幼儿的反映带有一定的创造性, 也带有一定的模仿性,因此在通过数次游戏、讨论,使幼儿在游戏前或游戏后,都能进一步理解生活、感受生活。下次游戏时重点应放在角色轮换上。二、游戏反思: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已初步懂得较合理地安排、布置场地。幼儿进一步 明确角色职责及进行主题之间的交往,并且懂得运用更多的礼貌用语。游戏结 束后能较快收拾玩具,在下一阶段的游戏中,教师还应继续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 节,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大班 角色游戏:理发店 教师:陈世双一、游戏总目标:1、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丰富游戏情节,能较形象地模仿社会角色的语言、 行为。反映角色职责。2、按意愿选择角色;在教师

19、指导下,初步学会解决关于角色、玩具方面的 争端。3、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能为游戏选择替代玩具,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不同 的语言、表情、动作表现角色。4、培养爱惜玩具的习惯,游戏后会整理场地,收拾玩具。5、学习社会角色的良好品德行为。6、发展交往能力和初步合作能力,初步学会协商、轮流、合作、友好地游戏。第一次游戏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下午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1)请家长带幼儿参观理发店。(2)初步了解理发店。2、物质准备:(1)利用废物制成梳子、镜子、剪子、电吹风、卷发筒等游戏用的理发工具。(2)收集各种纸盒、废旧瓶子。游戏过程:1、谈话引入:你去过理发店吗理发店里有谁他们做些什么2 、

20、讨论平日里去理发店理发的情况。3 、引导幼儿协商分配角色,多人争执的角色采用“石头、剪子、布”等方 法。4 、教师提要求:(1)游戏完较快地把玩具收拾好。(2)游戏时要用礼貌用 语。5、师重点观察“理发店”主要的人数,角色协商及其扮演。6、师以“顾客”的身份去理发店,通过“顾客”和“理发师”的对话,了解情况,帮助幼儿整理已有经验,顺利地游戏。7、游戏评价。游戏情况分析“理发店”的角色及其扮演不尽人意,语言对话不完整,动作行为和实际不符, 说明幼儿对理发店的感受还不够深刻。反思与推进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取决于已有的经验,在下次游戏时应多途径地引导幼 儿熟悉了解理发店,增加感性认识,不仅知道理发店

21、是干什么还知道理发师及其 工作。第二次游戏2013年5月7日 星期二 下午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1) 请家长带幼儿去理发店理发丰富“理发店”的知识经验。(2) 了解理发店的用途及理发师是做什么工作的。2、物质准备:(1)新理发店内的用品玩具、模型、工作牌、布置理发店的环境(发型图、理发店标志、挂牌、窗帘等)。(2)增材料:发夹、橡皮筋、蝴蝶结。游戏过程:1、启发幼儿按意愿提出游戏主题,教师根据上次游戏的情况,直接进入游戏, 引导幼儿协商分配角色。2、让幼儿解决一些工具问题,如:用盒子盖当粉扑,自制玩具电风吹,用 手势模仿旋水龙头、洗发动作。3、提要求:收拾玩具要认真,迅速。4、幼儿游戏,教

22、师巡回,指导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5、教师参与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要礼貌对话,和遵守规则的习惯。6、组织幼儿认真较快地收拾玩具。7、表扬分配角色时协商好,玩具收拾块的幼儿。游戏情况分析:在活动中去“理发店”的顾客反映,服务员为他洗头,可没有水龙头(自来 水),感到很不舒服。反思与推进:从观察中不难看出,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在游戏中已表现出来、 替代玩具和材 料的需要和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替代玩具和材料,有 助于游戏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反之,将影响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展开。重视引导幼 儿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观察,熟悉各物品的外形特征和结构组合,同时要鼓励幼儿 大胆自制游戏玩具,想象和

23、发挥各种物体的功能,学会以物代物。引导幼儿掌握 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可减少幼儿面对问题的种种质疑而影响行为的进一步发展。教师虽不应去替代幼儿解决困难,却可为幼儿指点谜津。第三次游戏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下午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1)已了解理发店和理发师的工作。(2)会使用代替物。2、物质准备:(1)百宝箱:饮料瓶、积木(2)自制的水龙头、毛巾、洗头盆等。指导要点:1、引导幼儿谈谈今天想玩的游戏主题,怎么玩使游戏更有趣。2、幼儿商量分配角色。3、游戏进行时,教师重点观察并启发幼儿发展游戏情节。4、采用再现式评议:请理发店的幼儿说说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怎样玩。游戏情况与分析:开始的时候理

24、发店由于没有人光顾, 三个幼儿无所事事,没有进入角色,幼 儿之间的角色互动也很少,当老师介入游戏后,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特 别是老师用“如果就好了”的征询式的口吻给出新的建议,把幼儿从游戏的机 能性动作引入想象的情节,将独自性游戏引导到角色之间合作沟通的层次, 使之 成为幼儿主动游戏的行为。反思与推进:在下次游戏时引导幼儿利用百宝箱可操作和替代的材料,如:用饮料瓶替代“洗头膏”,用积木替代卷发筒,这样就使游戏的内容更丰富些, 在交流中让大家 充分发言,并寻找更多的符合游戏内容的方法,如: “理发店”怎样来吸引更多 的顾客,可以请大家帮忙出点子。教师在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适时介入能启发 幼

25、儿将主题情节深入下去,增强同伴间的互动和沟通。第四次活动: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下午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1)知道理发店和理发师的工作。(2) 了解理发店里的成员。2、物质准备:(1)发型图、理发店标志、挂牌、窗帘等。(2)新增材料:围脖、杂志、图书。游戏过程:1、请“理发师”和“顾客”谈谈自己上一次游戏的感受。2、师幼示范游戏,丰富经验,加深印象。3、组织谈话交流分享经验,扩大并加深幼儿对生活的理解。4、幼儿分组游戏。5、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幼儿游戏,必要时以简短的语言给与提示,强化幼儿的行为表现。6、评价本次游戏。游戏情况分析:理发店的“理发师”在游戏中手里拿着剪刀和梳子边给

26、“顾客”剪头发边嘴 里还跟“顾客唠哩唠叨说了很多。原来“理发师”就是这样的。游戏中一幼儿不满足现有的主题,当别的幼儿都“找到工作”后,他却无所事事,原来他是 一个“下岗工人”。反思与推进:随着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认知领域的拓展,幼儿对周围生活的人和 事怀有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只要是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经常有有意无意地在 游戏中加以模仿和表现,此时如能得到恰当指导,不仅能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按 意愿游戏,同时能促进幼儿的认知经验及游戏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下次游戏时、 重点引导幼儿丰富哪些经验、创设哪些环境条件,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反映是一 条重要的线条。第五次游戏:2013年5月28日星期二 下午

27、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1)熟悉理发店和理发师的工作。(2)知道理发店里的成员应该做什么工作。2、物质准备:(1)新理发店内的用品玩具、模型、工作牌、布置理发店的环境(2)新增材料:发型图片,百宝箱。游戏过程:1、根据游戏情况作相应的游戏导入。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会剪头发吗会洗头吗”以此来帮助幼儿提出自己想 玩的游戏主题。3、启发幼儿说说对游戏的想法。4、引导幼儿思考游戏需要的材料。5、教师重点应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在导入后的反应,幼儿是否受到启发, 并主动地去游戏。6、教师参与游戏,了解情况,适当的启发提示。7、游戏评价:(1)请幼儿详细介绍他们的游戏,以此来丰富每个幼儿的游戏经验。(2

28、)教师提出游戏中不足的问题让幼儿讨论,以他人的经验来丰富个别的幼儿。游戏情况分析:今天“理发店里”显的生意显得很忙,“一顾客”见没人给他洗头就走来走 去,一会儿动动梳子发火,一会儿玩起电吹风。“服务员”看见后大叫“不能乱动东西,不要你来玩。” 反思与推进:儿童的世界色彩斑澜,生活中各种体验感受都会在游戏中得到反映, 其中有 积极的同样会有消极的。通常教师习惯于用禁止和说教的办法来处理幼儿游戏中 表现的消极内容,但这种做法容易束缚幼儿,使幼儿产生更多的顾虑而不愿或不 敢大胆表现,甚至会压抑诸如情况之中幼儿所表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不急于阻止,看幼儿游戏的发展情况再作指导,也可以将问题放置在游戏

29、后的谈话中 师生共同讨论。第六次游戏: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下午游戏准备:2、经验准备:(1)熟悉理发店和理发师的工作。(2)知道理发店里的成员应该做什么工作。2、物质准备:(1)新理发店内的用品玩具、模型、工作牌、布置理发店的环境(2)发型图片,百宝箱。游戏过程:1、尝试提出游戏新玩法,动脑筋、想办法,大胆游戏。2、回忆幼儿已有的游戏生活经验,利用谈话、讨论,访问等多种手段加深幼儿 对想表现反映理发店的生活的印象。3、教师根据游戏的情况作相应的游戏导入。4、教师重点观察想出游戏新玩法,并主动地去游戏,情节的发展是否能主动地 把体验的生活创造性地反映等。教师也可参与游戏,以“顾客”的身份

30、加入游戏, 了解情况,适当的启发提示。5、游戏评价:请幼儿详细介绍他们的游戏,以此来丰富每个幼儿的游戏经验。游戏情况分析:经过前几次的游戏,孩子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而,今天的活动过程 每个孩子都很积极投入,整个过程秩序井然。在游戏中我发现扮演服务员的嘉丽 小朋友在招待完顾客后发现有许多人等着洗头就主动过去帮忙。孩子已经学会游戏而不是在等待游戏,知道如何去发展游戏情节。反思与推进: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幼儿的反映带有一定的创造性, 也带有一定的模仿性,因此在通过数次游戏、讨论,使幼儿在游戏前或游戏后, 都能进一步理解生活、感受生活。下次游戏时,重点应放在角色轮换上。二.游戏

31、反思:经过一阶段的游戏,幼儿已初步懂得较合理地安排、布置场地。幼儿进一步 明确角色职责及进行主题之间的交往。 并且懂得运用更多的礼貌用语。游戏结束 后能较快地收拾玩具,在下一阶段的游戏中,教师还应继续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 节,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大班角色游戏:我的家 教师:陈世双一、游戏总目标:1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角色游戏活动,使之对角色游戏形成浓厚的兴趣。2 .能自主选择角色,学会用协商的方法分配角色,学会分工合作,与同伴 友好交往,分享游戏的快乐,学会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3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体验合作的快乐、礼貌待人、遵守规则 等良好的品德行为。4 .培养幼儿自觉地按要

32、求归类、摆放和收拾游戏材料的意识和能力。第一次游戏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下午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1)认识“我的家”,让幼儿了解家里的成员。(2)已认识我的家物品的名称及使用方法。2、物质准备:(1)家庭中常用的家具、炊具、餐具、电器、日用品、食品。(2)提供幼儿自制或替代用的废旧物品或其他物品游戏过程:1 .以谈话形式引题,激发幼儿玩角色游戏的兴趣。2 .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角色,按意愿表演。3 .在游戏中引导幼儿主动、正确、自如地使用礼貌用语,让幼儿懂得互相 礼让,懂得有礼貌地与人交谈。4 .对今天在游戏中能够监守自己岗位、并能使用礼貌用语的幼儿予以表扬5 .引导幼儿收玩具。游戏

33、情况分析反思与推进:第二次游戏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下午游戏准备:2、经验准备:(1) 了解家庭成员与邻里之间的关系。(2)初步会使用各种炊具、餐具。2、物质准备:(1)家庭中常用的家具、炊具、餐具、电器、日用品、食品。(2)布置若干我的家的环境。游戏过程:1.回忆上周游戏的情况,引导幼儿讨论:(1)家里爸爸、妈妈、宝宝还做些什么(2)爸爸妈妈经常带小朋友做些什么2 .启发幼儿分配角色,先让能力强的幼儿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能力弱 的孩子当小宝宝,并引导扮演爸爸、妈妈的小朋友组织开展各种活动。3 .提出规则:应该监守自己的岗位,不能乱跑。4 .师幼共同游戏,师观察爸爸妈妈的游戏能力。5 .评价幼儿的表现情况。评价爸爸妈妈是否关心、爱护小宝宝。6 .收拾场地结束。游戏情况分析反思与推进: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