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范本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16656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范本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最新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范本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最新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范本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范本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范本优秀名师资料.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范本)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篇一: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杠杆 (1)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 ?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 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表示。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

2、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画力臂方法: 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找支点;?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标力臂(大括号)。 (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 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 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 F1/F2=L2/L1。 解题指导: 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

3、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 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 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 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 ?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习题】 1.下列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原理的是( ) A.弹簧测力计 B.杆秤 C. 台秤 D. 托盘天平 2.如图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

4、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 . 变小 B . 变大 C. 不变 D.无法确定 3. (1)人要顺时针翻转木箱,请画出用力最小时力臂的大小。 (2)如图人曲臂将重物端起, 前臂可以看作一个杠杆。在示意图上画出F1和F2的力臂。 4. 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A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 A(F1 B(F2 C(F3 D(F4 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质量为56kg。身 体可视为杠杆,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每次俯卧撑他肩膀向上撑起40cm(g?10N/ kg) (1) 该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 (2) 在图中画出该同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5、并画出重力的力臂L1 (3)若0B= 1.0m,BC=0.4m,求地面对双手支持力的大小( (4)若他一分钟可完成30个俯卧撑,其功率多大, 1 4(应用: ?定义: 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 定滑轮的实质是: 等臂杠杆。 ?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习题】 1. 筷子是我国和部分国家特有的用餐工具。在正常使用筷子用餐时,筷子属于( ) A.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B.省力杠杆,且省距离 C.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D.等臂杠杆,即不省力也不费力 2.

6、 如图,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 1、F 2、F3,则三个力大小关系(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说明: 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习题】 1. 在镊子、钢丝钳、扳手、天平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属于等臂杠杆的有_。 2. 请你在图中画出使用剪刀时,杠杆AB所受动力F1的示意图及动力臂L 1、阻力臂L2。 2(动滑轮: 3(如图是人们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撬石块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以B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1,第二种是以A点为支点,在C

7、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2向上撬。(木棒自重不计) (1)在图中画出 F 1的力臂。 (2)若是石块压在木棒上的D点正好是AB的中点,你认为第_种方法更省力一些,理由是_。 ?定义: 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实质: 动滑轮的实质是: 动力臂为阻力臂( )倍的( )力杠杆。 ?特点: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1 ?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F=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 2 1 擦则,拉力F=(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 )倍的重物移动 2 二、滑轮 1(定滑轮: 的距离SG(或vG) 3(滑轮组 ?定义: 定滑轮

8、、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2 ?特点: 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 G。只忽略轮n 1 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 )倍的 n 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组装滑轮组方法: 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三、机械效率: ,、有用功: 定义: 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 有用,Gh(提升重物)=总,额=总 斜面: 有用= Gh 2、额外功: 定义: 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 额= 总,

9、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 额=f L 3、总功: 定义: 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 总=有用,额=FS= 有用, 斜面: 总= fL+Gh=FL 4、机械效率: ? 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有用 ? 公式: = 总 Gh斜 面: = 定滑轮: GhGh G = = = Fh F GhGh G= FS = 动滑轮: = F2h 2F GhGh G= = = 滑轮组 FS Fnh nF ?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

10、摩擦。 5、机械效率的测量: 有用 Gh ? 原 理: = = 总 FS ?应测物理量: 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器 材: 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步骤: 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 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结论: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3 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习题】 1.用一个动滑轮、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来匀速提升重物G(如图所示),已

11、知物重G=600N,拉力F=250N。求重物升高0.5m时。 求: (1)有用功、 (2)额外功、 (3)动滑轮的重、 (4)机械效率。 2、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3 m,小明用绳子沿斜面将重为300N的木块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大小为240N,绳重不计。 求: (1)小明做的有用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用60牛的拉力,使所受重力为200牛的物体,在1分钟内,沿着水平地面匀速移动了10米,求: (1)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2)拉力对物体做功时的功率。 4(.汽车以15米,秒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前进,受到的阻力为3l03牛, 求 ?汽车行驶5分钟做的功。 ?汽车的功率。 篇二

12、: 简单机械知识点 简单机械知识点归纳 一、杠杆 1、 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 ?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 鱼杆、铁锹。 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 表示。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

13、法: 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 找支点;?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标力臂(大括号)。 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杠杆平衡是指: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 实验前: 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 量出力臂。 ? 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 F1 / F2=l2 / l1 解题指导: 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

14、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 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 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 ?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说明: 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二、滑轮 1、 定滑轮: ?定义: 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 定滑轮的实质是: 等臂杠杆 ?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对理想的定滑轮( 不计

15、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 的距离SG(或速度vG) 2、 动滑轮: ?定义: 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转 载于:.SmHaIDA.cM 海达 范文 网: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实质: 动滑轮的实质是: 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杆。 ?特点: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则: F= 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F= 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 滑轮组 ?定义: 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特点: 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

16、力的方向 1 1 FF1 1 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n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n (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 装滑轮组方法: 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 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三、机械效率 ,、有用功: 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 有用,Gh(提升重物)=总,额=总 2、 额外功: 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3、 总功: 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4、 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有用

17、 (1)公式: = 总 (2)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 百分数 表示。 例如: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有用 Gh = = 5、机械效率的测 ? 原 理: 总 FS ?应测物理量: 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器材: 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还需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步骤: 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 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动滑轮重力大小和个数多少: 提升同一物体用的动滑轮

18、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而有用功不变,机械效率就越低。 B、物体的重力大小: 用同一滑能组所提升得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而额外功不变,机械效率就越高。 C、摩擦: 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机械效率相对就低。 D、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1 1 四、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1)斜面 ?有用=G?h ?额外=f?S ?总=F?S=G?h,fS (2)杠杆 ?有用=G物?h ?额外 ?总=F?S (3)定滑轮竖直方向提升重物(a) ?有用=Gh ?额外: 摩擦及绳重 ?总=F?S=F?h (4)定滑轮水平方向拉动物体(b) ?有用=f?S物 ?额外: 滑轮转动摩擦

19、 ?总=F?SF=F?S物 (5)动滑轮(a)及竖直方向滑轮组 ?有用=G物?h ?额外 ?总=F?S=F?nh=(G物,G动)?h (n为连接动滑轮绳子段数) (6)动滑轮(b)及水平方向滑轮组 ?有用=fS物 ?额外: 绳重及滑轮转动摩擦 ?总=F?SF=F?nS物 (n为连接动滑轮绳子段数) 注: a、所有机械克服自身摩擦做功均是额外功的组成部分,故对机械进行润滑一般都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b、所有的有用功均等于不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 c、对于所有机械均有 篇三: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杠杆和滑轮 一、杠杆 1、杠杆的定义: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

20、的硬棒就是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压井的把儿。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 注意: 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设计、解决有关问题,能进行简单计算。 4、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 L1,L2,F1,F2。 其动

21、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 (2)费力杠杆: 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 L1=L2,F1=F2。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

22、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注意: 二、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5、定滑轮定义: 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6、动滑轮定义: 轴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特点: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多移动一倍的距离。 7、滑轮组: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特点: 使用滑轮组会省力,可能会改变用力方 向,一定费距离。 8、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就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若动滑轮重不计,则F=G/n。 注意: (

23、,)要严格区别“用力”和“省力”,用力F=G物/n;省力F=(1-1/n)G物。 (,)数绳子段数可以用“隔离法”: 假想把定滑轮和动滑轮从中间隔断,再看隔离后,留在动滑轮及货物上相关线头有几个,就是几段绳子,如图所示,n=4。 9、知道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其特点是: 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例如盘山路。 规律方法指导 1(正确理解力臂的概念 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支点到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有关,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力的大小相同时,力臂是影响杠杆转动的物理量。 如图甲所示,若分别在杠杆的A点和B

24、点作用竖直向上的力F1和F2,使杠杆缓缓绕点转动,当然力F2较小,因为F2的力臂较大。 如图乙中,若先后在杠杆同一点A作用垂直于杠杆的力F1和斜向下的力F2,使杠杆缓缓绕转动,我们发现力F1较小,原因同样在于F1的力臂较大。 应用中必须留心力臂的画法。千万不要把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连线误认为是力臂。 图乙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若作用点不变,力的方向发生改变,那么力臂也会随着改变,F1的力臂是l1,F2的力臂是l2,而且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l2)。 2(正确理解杠杆平衡表示什么意思及平衡条件是什么 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能使杠杆分别按两个不同方向转动(常用顺时针或逆时针来区别),若杠杆保持静

25、止不动或匀速转动时,则我们说杠杆平衡了(根据实验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即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 应该注意所谓动力与阻力并无严格区别,比如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被测物对底盘的压力与砝码对底盘的压力根本无需分清哪个是动力,哪个是阻力,在这里区分动力与阻力目的在于区别使杠杆转动的方向不同而已。 3(怎样判断滑轮组的用力情况 使用滑轮组提重物时,若忽略滑轮和轴之间的摩擦以及绳重,则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 担,提起重物的力就等于总重量的几分之一,即清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总重。 。因此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 用“连动法”,弄清直接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的根数n,在图甲中我们以重物

26、和动滑轮为研究对象,n=4,有四根绳子承担动滑轮及重物,所以用力 。同理,分析乙图可知,提起重 物及动滑轮的力。 从上面还可以看出,同一个滑轮组,绳子的绕法不同,省力的情况也不同,绳端固定在动滑轮上比固定在定滑轮上更省力。 第二部分、功和功率 1、理解功的知识 要点诠释: 知道功是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功的公式是=FS,单位是J。 注意: 由功的定义和功的公式可知做功要满足的二要素是: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 离。能根据功的知识解释是否做功、用=FS进行简单计算。 2、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3、理解功率的概念 要点诠释: 知道单位时间做的功叫功率;它是

27、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P=,/t, 国际单位为瓦特,简称瓦(),常用单位为千瓦(K),换算关系为1K=1000。 注意: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而不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规律方法指导 如何判断物体的做功情况 1.理解判断的依据 依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重点:抓住力作用在物体上是否有“成效”。 2.明白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A.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此情况叫“劳而无功”。 B.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此情况叫“不劳无功”。 C.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

28、,此情况叫“垂直无功”。 3.在分析做功情况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当物体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垂直时,这个力就要做功。 B.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时,有一些力做了功,有些力没有做功.因此,讲做功必须指出是哪一个力对哪一个物体做功。 C.什么叫物体克服阻力做功:若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一个与此方向相反的力F的作用,我们通常说物体克服阻力F做了功。 比如:在竖直向上,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功的大小为,Gh; 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的大小为,fS。 对公式,FS的理解 1.公式 一般式 ,FS, 常用式 ,Gh(克服重力做功)或,f阻S(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2.单位 焦耳(J) 3.

29、注意事项 A.有力才有可能做功,没有力根本不做功。 B.F与S的方向应在同一直线上。(初中要求)(比如一个人提着一重物G,从山脚顺着一之字形的山路爬到山顶,此时人克服重力做功所移动的距离并不是山路的长,而是从山脚到山顶的高) C.做功的多少,由,Fs决定,而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 怎样理解功率的概念 1.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定义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定义式 P,/t 4.国际单位 瓦 5.注意事项 A.区别功与功率: 功率与功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则表示做功的“快慢”,“多少”与“快慢”的意义不一样,只有在做功时间相同时,做功多的就

30、做功快;否则,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也就是说:功率与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 B.由P,/t变形为P,F?v可知:功率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 类比法: ?由两种东西的一部分相似之处,推测其他部分也可能相似。 ?举例: 研究功率时,想到功率表示做功快慢、速度表示运动快慢这一相似性,推测功率在定义、定义式、单位等方面也与速度单位组成相似。 第三部分、机械效率 1(知道利用机械工作时对工作目的物做的功叫有用功;无用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总功是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例如: 用桶从井中打水。由于工作目的是打水,所以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人在整个提水过程中

31、做的功是总功。 2.知道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用公式 用 来表示,其中表示机械效率,有 表示有用功,总表示总功。 总小于 ,机械效率总小于1。 注意: 由于 3(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理解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对于这一个知识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会判断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知道我们需要的功叫有用功;在工作时,额外负担而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总功是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做功的目的来区分这三种功。 (2)知道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 根据公式可知: 如果有用功不变,我们可以通过减小额外功来增大机 械效率,(例如我们用轻便的塑料桶打水,而不用很重的铁桶打水,就

32、是运用这个道理);如果额外功不变,我们可以通过增大有用功来提高机械效率;(例如,在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我们会发现同一个滑轮组,提起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了,如果能在增大有用功的同时,减小额外功更好。 规律方法指导: 求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问题。由于计算中涉及到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等抽象概念,特别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题目中,同一滑轮组在不同负载情况下机械效率不同,有用功在具体情况中的形式不同,隐含条件的渗入,以及特殊形式的滑轮组等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常感觉困惑,易造成错解。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同学们要搞清楚以下几点: 要对机械效率

33、公式进行归类细化 根据对 、的具体理解,可以将机械效率的定义式进行如下归类: 篇四: 初三物理人教版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杠杆 一、杠杆 1、定义: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1)“硬棒”不一定是棒,泛指有一定长度的,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 (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何形状的。 2、杠杆的七要素 (1)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表示。它可能在棒的某一端,也可能在棒的中间,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的。 (2)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4)动力

34、作用点: 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5)阻力作用点: 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6)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l1”表示。 (7)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l2 ”表示。 注意: 无论动力还是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一般情况下,把人施加给杠杆的力或使杠杆按照人的意愿转动的力叫做动力,而把阻碍杠杆按照需要方向转动的力叫阻力。 力臂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的,其力臂为零,对杠杆的转动不起作用。 3、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1)根据题意先确定 支点; (2)确定动力和阻力并用虚线将其作用线 延

35、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并用l1和 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所示,以翘棒为例。 第一步: 先确定支点,即杠杆绕着哪一点转动,用字母“”表示。如图甲所示。 第二步: 确定动力和阻力。人的愿望是将石头翘起,则人应向下用力,画出此力即为动力用“F1”表示。这个力F1作用效果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而阻力的作用效果恰好与动力作用效果相反,在阻力的作用下杠杆应朝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是石头施加给杠杆的,方向向下,用“F2”表示如图乙所示。 第三步: 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将力的作用线正向或反向延长,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并标明相应的“l1”“l2”, “l1”“l2”分别表示动力臂

36、和阻力臂,如图丙所示。 1、杠杆的平衡: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 1 (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l1和l2恰好重合,这样就可以由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力臂食物大小了,而图甲杠杆在倾斜位置平衡,读力臂的数值就没有乙方便。由此,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我们才能够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因此本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螺母。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 3、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杠杆如果在

37、相等时间内能转过相等的角度,即匀速转动时,也叫做杠杆的平衡,这属于“动平衡”。而杠杆静止不动的平衡则属于“静平衡”。 三、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 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使用时可省力(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却费了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并且比不使用杠杆,力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移动的距离大)。 2、费力杠杆: 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叫做费力杠杆。使用费力杠杆时虽然费了力(动力大于阻力),但却省距离(可使动力作用点比阻力作用点少移动距离)。 3、等臂杠杆: 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

38、=F2,这种杠杆叫做等臂杠杆。使用这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即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时不存在的。 (一)基本方法 对于滑轮或滑轮组的拉力(F)或机械效率(),一般分为三种状态: a. 理想状态: 即不计滑轮的重()、绳重()、摩擦力(),此时,拉力,机械效率 。b. 半理想状态: 只计,不计,此时拉力,机械效率。 c. 实际状态: 只计G动、G绳、Gf,此时拉力,机械效率。 (二)滑轮组打捞问题 如图所示,设动滑轮对重物的拉力为T,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半理想)则 (1)物体在水中,有 (2)出水前有 (n为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出水后,有 2 (3)物体在水中拉力做的有

39、用功 (4)机械效率: (其中是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为物体上升的高度) (三)“倒下”的滑轮 1. 使用动滑轮,要搞清谁是动力,谁是阻力。当使用动滑轮拉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设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f,若拉力作用在绳的自由端,有 轴上,有,则可省力一半,如图(a)所示;若拉力作用动滑轮 ,如图(b),这时反而费力。可见,对水平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一定要注意动力作用在何处。 2. 绳子的自由端和动滑轮移动的距离关系和速度关系为: 的距离、速度,其中分别指绳的自由端移动分别指动滑轮或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是指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3. 当滑轮沿水平方向拉物体时,可忽略动滑轮重。 4.

40、求机械效率时,有用功一般指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即。 5(在使用滑轮组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平均功率。 (四) 根据要求设计滑轮组 (1)根据要求确定动滑轮上绳的段数。 (2)根据绳的段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 一个动滑轮可拉2段绳,还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也可以拉三段绳,但就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了。 nn个动滑轮和个定滑轮。穿绳组装时,绳的固定端要固定在滑22 n?1)个定滑轮。 轮下的挂钩上(这叫做“偶定”),若不改变力的方向,还可少用一个定滑轮,即(2 n?1如果n为奇数,则需要个动滑轮和同样数目的定滑轮,穿绳时,绳的固定端要拴在动滑轮上方的挂钩上2 n?1(这叫做“奇动”),这不能改变用力方

41、向,如果还想改变用力方向,就应再加一个定滑轮,即个定滑轮。 2设想如果需要n段绳(n为偶数)那么就需要 上述方法叫“奇动偶定”。 3 图 6 图7 例 5.如图8所示,某打捞队的工人用滑轮组把底面积为 体的密度为,水的密度为、高为2m的实心圆柱体从水下提起,已知圆柱,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0%。(g取10N/kg,滑轮和绳子的重力忽略不计)求: (1)圆柱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2)若圆柱体从H,16m深处被缓慢地匀速提起,到刚露出水面时,绳子自由端拉力F所做的功。 (3)如果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N,则物体被提到露出水面多高时,绳子恰好被拉断, 图8 图9 4篇五: 第十二

42、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杠杆 1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 ?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 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表示。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 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实验前: 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

43、在()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可以方 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达标检测: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前, (1)将杠杆放在水平面上后,发现右端比左端低,这时,应将右端螺母向_边调;实验中是靠移动 来改变力臂的,靠增减 来改变阻力和动力的大小的。 2、(如图3所示,B为一轻质杠杆,为支点,A=0.3m,B=0.4m,将重30N的物体悬 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 _ N的拉力,这是一个 _ (选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图3 3、下列工具中: (1)镊子; (2)羊角锤; (3)铡刀; (4)理发剪刀; (5)裁衣剪刀;

44、(6)天平;(7)大扫帚;(8)筷子;(9)剪铁皮的剪刀;(10)道钉撬;(11)火钳;(12)起重机的起重臂;(13)撬棒;(14)汽车的脚踏板(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 _,属于等臂杠杆的是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 _(填序号) 二、滑轮 1(定滑轮: ?定义: 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 等臂杠杆。 ?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定义: 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实质: 动滑轮的实质是: 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特点: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11 ?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F=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 22 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滑轮组 ?定义: 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特点: 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1 ?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n 1 拉力F=(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