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期末试题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417699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历史期末试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一历史期末试题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一历史期末试题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历史期末试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历史期末试题汇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推荐- 初一历史期末试题一、选择题:1.毛泽东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这里的“始祖”是指A.禹B.舜C.尧D.炎帝和黄帝2.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它的建立者是A.炎帝B.黄帝C.禹D.启3.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4.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5.文物反映一定时朗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6.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A.齐桓公B.晋

2、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7.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C.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8.人们为了说明一个深奥的道理,常用讲故事的方式。仔细回忆一下“无为而治”这一成语故事,它最能体现下列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9.下列人物中有一位被秦始皇奉为自己的理论指导老师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韩非子10.“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

3、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11.七年级(5)班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A.颁布“推恩令”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D.商议开凿灵渠.12.对开辟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是A.汉武帝B.张骞C.班超D.甘英13.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C.西域都护的设置D.宣政院的设置14.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商汤灭夏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赤壁之战A.B.C.D.15.古人常用“学富五车”

4、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呢A.西周B.秦朝C.汉代D.唐代16.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17.右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江南经济发展B.北方文化繁荣C.专制统治加强D.国家统一完成18.和右边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相关联的是A.商鞅变法B.张骞出使西域C.北魏孝文帝改革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9.月球上和太

5、阳系中都有以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命名的山和星体,他最突出的贡献是A.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B.测算的一年的时间较准确C.写了一部数学专著缀术D.发明了骨算筹20.周杰伦创作的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哪位书法家()A.顾恺之B.司马迁C.祖冲之D.王羲之非选择题(共30分)21.和谐社会是对某种以人为本的、彼此合作与宽容而没有冲突的社会形态的美称,也是人类社会一直竞逐不息的理想追求。阅读下列材料:(5分)材料一:“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

6、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材料二: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请回答:(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如右图这位东方先哲,他的哪些思想观点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或值得借鉴的地方?(2分)(2)为了巩固政治统一,汉朝哪位皇帝开始用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1分)并在思想领域采取了什么措施使汉朝形成“大一统”的政治格局?(1分)(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儒家思想的精华是什么?(1分)22.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7、阅读下列材料:(10分)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1936.02)下半阙: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请回答:(1)中国历史上在哪一朝实现了第一次大统一?(1分)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2)材料中的“秦皇”为了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1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除称自己为皇帝外,还在中央政府主要设置了哪三大官职?(3分)(3)材料中的“汉武”为了加强政治上的统一,他采纳谁的建议实施了什么措施?(2分)(4)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1分)23.阅读下列材料:(6分)材料

8、一: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材料二: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北师大版教材请回答:(1)材料一中“商君”是谁?(1分)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2分)指出此次改革的性质。(1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实行这些改革的主要历史作用?(1分)(3)综合上述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24.阅读下列材料:(4分)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汉书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请回答:(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东晋时的江南与汉书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2分)(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