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806070321.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417770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80607032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80607032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80607032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80607032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806070321.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历史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材料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第卷1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恩”国语鲁语上“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王国维殷商制度论“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左传高祖本纪A. 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 B. 分封制利于强化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C. 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D.

2、 分封制促进了东方各诸侯国的社会发展2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B.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C.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 D.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3史书记载,和受封者一同前往封地的人员,除其所辖的官吏、家族、亲朋外,还有周天子赏赐的奴隶。各诸侯国居民在族属上虽仍以周人为主,但已发生很大变化。这表明A. 分封制已无法维护周政权 B . 西周分封制有顽强生命力C.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形成 D. 封国制度有利于民族

3、融合4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赵简子率师伐齐,誓词中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这反映出A. 县郡设置在部分诸侯国已形成 B. 诸侯没有再分封的权力C. 按军功授爵是当时改革的趋势 D. 郡县制是临时地方制度5据成书于西汉中期的史记等文献记载,秦二世是靠矫诏篡位当上皇帝的。考古学家在一枚秦代竹简上发现,秦二世称“朕奉遗诏”继位,这一说法得到了记载秦始皇临终遗言的西汉初竹书赵正书的印证。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史记关于秦朝历史的记载不够准确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D. 考古发现能弥补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6.元狩

4、六年,汉武帝一方面强迫前帝所立的诸侯王分封子弟为列侯,另一方面在立自己的三子为王时故意文饰其分封之意,从而使得分封过程颇为曲折,经过霍去病等人的三次奏请,武帝下制曰:“立皇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汉武帝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A.汉武帝对诸侯王的素质要求高 B.汉朝同姓子弟之间的矛盾尖锐C.当时“推恩令”正在全面实施 D.汉武帝已完全解决了王国问题7下表是东汉和唐代部分卿职的职责对比,对其中变化趋势的认识正确的是东汉 唐代太常掌礼仪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礼仪及行事,常赞天子。太常掌邦国礼乐、郊庙、社程之事,以八署分而理焉卫尉掌宫门卫士,宫中檄循事。卫尉掌邦国器械、文物之政令少府掌中服御诸

5、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太府掌邦国财货之政令。太仆掌车马。天子每出,奏驾上卤簿用;大驾则执驭。太仆掌邦国厩牧、车舆之政令。A. 中枢权力职官分离趋势加快 B. 皇室与国家财政逐渐分离C. 中枢权力分工明确互相制衡 D. 实现从家臣到朝臣的转变8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后世流传: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后世流传的王安石科举经历从本质上反映出A.北宋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 B.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C.北宋时期皇权进一步强化

6、 D.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9.公元963年,北宋政府在江淮地区设置了包括盐业管理,以及控制对茶叶销售的专卖等为主要职责的转运使一职,965年“置诸路转运使”,以后又使转运使逐渐变为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的设置表明A. 宋朝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B. 转运使逐渐有监督知州之责C. 宋朝地方分权矛盾得到缓解 D. 转运使在当时地位举足轻重10.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A. 体现了山川行便的特点 B. 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C.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D. 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11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

7、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A. 转运使 B. 枢密副使 C. 知府 D. 兵部员外郎1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代内阁的历史叙述。据此可以推断,明代内阁A. 掌握最高行政权力 B. 权力因皇权需要而浮动C. 阁臣政治地位低下 D. 无法影响朝廷政局发展13康熙帝时将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理藩院的主要职责一是管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二是处理与俄国的关系。这反映当时A. 蒙古、新疆地区叛乱频繁不易管理 B. 满族主要依靠少数民族加强统治C. 理藩院基本承袭元朝宣政院职能 D. 清朝统治者的天朝上国观念浓厚14下表是明清时期土司地区有关科举制

8、度的规定。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时期规定明朝初期当谕诸酋长,凡有子弟皆令入国学受业,使知君、臣、父、子之道,礼乐教化之事明朝中后期凡土官嫡子许入附近儒学,并明令保护土著士子入学、充贡和应举,不准他处士民冒籍康熙时期土司子弟愿习经书者,准许就近府、县入学考试A. 利于维系民族间的和谐 B. 保障了人才选拔的客观性C. 促进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D. 消除了民族间的文化差距15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鸦片,时任英国商务监督的义律却要求所有英商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把鸦片交给林则徐。义律的决定被大鸦片贩子马地臣誉为“颇具政治家风范的大手笔”,“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

9、王陛下的圈套”。可见,义律此举的根本目的是A.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 为侵略中国制造借口C. 制造中英贸易争端 D. 实现中英两国平等贸易16“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17下图为义和团的卡秋莎(“卡秋莎”是火箭炮的代称)。该图片反映了义和团A. 对西方近代技术有了理性认识 B. 用新式军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C. 对外来文化持全面排斥的态度 D. 阻碍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181941年底,第

10、三次长沙会战爆发,中国长沙守军顽强坚守,不断挫败日军进攻。在多处给予来犯日军重大打击,最终来犯之敌狼狈逃窜,日寇重新退过新墙河,恢复战前态势此次会战为长沙数次会战以来首次全面胜利。中国军队的此次作战A. 全面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守态势 B. 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C. 提升了国人和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信心 D.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选举范围与选举办法上,剥削阶级及其代理人和家属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这种变化

11、A.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为了提高边区政府的参选率C. 开创了新型民主政治模式 D. 提升了中国政府的民主程度20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 主动顺应了世界潮流C. 满足了农民阶级的愿望 D. 兼具空想性和进步性21下图是19271928年中共党员成份构成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B.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C.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D.

12、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221946年,出席政协会议的代表共计38人。国民党代表8人,中共代表7人,民盟代表9人,青年党代表5人,无党派人士代表9人。会议过程中,中共代表与民盟代表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并团结其他爱国人士结成反内战、争民主的联盟。材料表明A. 民主党派和中共利益完全一致 B. 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得以落实C.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矛盾已消除 D.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较大231954年宪法确认的民主主体不仅包括了工农联盟,还包括了“可以合作的劳动人民”,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也不是整个资产阶级,而只是官僚资产阶级。由此可见当时A宪法确立的民

13、主具有广泛性B民族资产阶级仍具有革命性C新宪法强化了阶级矛盾D政治协商制度具有稳定性24.下图是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于1938年创作的漫画,该作品意在A. 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C. 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成果 D. 嘲讽日本侵略者不自量力25下图是清末漫画官场之活剧(廿三)捕风捉影,它表明A. 革命成为时代潮流 B. 青年学生成为革命主力C. 清廷统治岌岌可危 D. 革命党人广泛发动群众26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1953年,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计划;到1956年,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开始了。下列成就属于1953-1956年的是A.超额完成了第一

14、个五年计划 B. 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C. 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中国成为华约组织成员国27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6年9月18日,台湾岛内蓝背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且表示认同并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这说明A. 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B. 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C. 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 D. “一国两制”获得台湾各界认可28有的西方报纸说,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消除了国外人们头脑中一个“好战的”中国的形 象。他的发言代表了亚洲人的声音。美国本想在这次会议上孤立中国,但经过以周恩来 为首的中

15、国代表团的出色工作和斗争,反而使它自己陷于孤立。这次会议中国A.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 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 C.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提供了“安全先行”的合作模式29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301972年9月25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了中国。在访华期间中日两国领导人就两国邦交正常化问题举行了会谈。这一外交活动A. 受到美

16、国对华改善关系的影响 B. 使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得以恢复C. 标志着中国彻底摆脱外交困境 D. 促进了中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第II卷(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汉初期的宰相大都来自功臣列侯,这形成了初期皇权与相权较为稳固的局面。皇帝和宰相能较好地合作处理国家大事,宰相与皇帝之间的个人关系比较稳定,宰相与皇帝之间的权力(制度)关系明确,宰相制度逐步完善。同时,宰相制度适应了其他机构的发展和完善,御史大夫、太尉、内朝官以及地方王侯国等制度的设立和完善使宰相制度处于更为复杂的权力关系和制度环境当中。宰相制度本身比之秦朝也进一步发展,职权进一步明确、职权类型化更为明显、机构也日

17、益复杂化。摘编自张扬西汉初期宰相制度研究材料二首相是帝国唯一的大臣,主持帝国政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由议会选举。首相有权在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发起辩论,提出法案。表决失败,不能投不信任票迫使他辞职,因为他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其任期长短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意愿。首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各部都不是独立的机构,“部长”不是该部负责的政治人物,是首相的助手,称为“国务员”。因此,只要取得皇帝的赏识,首相便是帝国全部权力的化身。从1871年起到1890年,俾斯麦一直就是这个“帝国的监护人”。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绸(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汉初期宰相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

18、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德国首相和西汉初期宰相的不同点及其影响。(8分)32中日关系在近代历史中一直处于侵略与被侵略的状态中,循着历史的轨迹揭开这段历史,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是我们今天的责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自身有着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没有的一些特点:(1)它自古以来是一种弱势文明,因而它善于模仿和吸收其他文明的长处,但却又毫无感恩报答之心;(2)日本文化中没有“绝对正义感”,更多的是功利主义,一切都从自己的实际利益出发;(3)日本文化中还有一种非理性的鄙外主义心态,日本的鄙外主义其矛头往往首指中国。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材料二从近代历史的大背景看,一百多年来中日实力

19、有过两次“换位”。第一次是1894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清朝;第二次则是201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被中国超过,失去了连续保持40余年的“世界第二”地位。摘编自辛仲楚中日实力在甲午战争后发生第一次“换位”(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日本侵华的重要事件及由此给中国领土主权带来的影响。(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与中国的角度,分析中日两国这两次“换位”的不同背景。(8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马克思

20、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第十六章材料三 “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马克思中国纪事1862年(1)材料一、三体现了马克思对该农民运动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为马克思的评价提供历史依据。(5分)(2)材料二中所说

21、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什么?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斗争?(5分)9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试卷高二历史试卷答案1-5 BADAD 6-10 CDBAB 11-15 BBDAB 16-20 DACAD 21-25 BDABC 26-30 CCBDA31(1)宰相多来自功臣列侯,与皇帝之间关系较为稳定;适应了当时政治发展,不断完善;宰相职权明确,机构日益复杂化。6分(2)不同:与君主的关系:汉初宰相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德国首相无法制约德皇;权力汉初相权是国家制度赋予,德国首相权力来源于德皇。4分影响:汉初相权相对扩大,促使君主采取一系

22、列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举措;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不彻底,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4分32(1)事件: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2分影响: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中国被迫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6分(2)背景:第一次“换位”,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确立,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第二次“换位”,世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流。中国: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WTO等。8分33(1)从赞扬到否定。1分赞扬的依据: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2分否定的依据:利用宗教发动起义,没有先进理论作指导;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讧;农民起义只是改朝换代的工具。2分(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3分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