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文201806070226.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418606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文20180607022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文20180607022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文20180607022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文20180607022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题文201806070226.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天水一中高一级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历史试题(文科)(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 ) A. 贵族权重,世袭制巩固 B. 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C. 田地买卖,私有制确立 D. 田地交换,井田制动摇2.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己很普遍,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

2、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这一变化说明( ) A. 铁犁牛耕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B. 商鞅变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 各国变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 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3.晚清官员卞宝第认为,“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等良田于硗确(把良田当成用于种茶的山地),置耕织为缓图。”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西方对华经济侵略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B.外商操纵市场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C.洋商收购茶叶引起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变化D.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基本瓦解4.明朝

3、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 ) A. 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 出现雇佣关系 C. 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D.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5.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裁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 国家“重商”政策确立C.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 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6.清

4、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 ) A. 棉纺织业彻底衰败 B. 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C. 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D. 农产品开始商品化7.“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其中“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主要得益于( ) A.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 B.马关条约签订后的资本输入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 D.鸦片战

5、争后自然经济解体较快8.据统计,从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这一时期集中在上海的缫丝工业显著发展。这说明( ) A. 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 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D. 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9.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 ) A. 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 “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 军用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 近

6、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10.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在当时( ) A.充实银行,促进官僚资本的形成 B.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资金支持C.为改变民族工业布局提供政策支持 D.稳定金融市场,有效防止白银外流11.民国时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时期。下列符合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情况的是( ) 12.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面粉出口增长情况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面粉业在一战期间发展迅速面粉出口

7、增长是由于欧洲需求的增加面粉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重工业的迅速发展面粉业的发展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表现A BC D13.读下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19371942年西北工业发展情况表年代工厂占全国比重资本占全国比重工人占全国比重193719家0.48%305.2万元0.82%57871.26%1942546家20.56%16931万元8.8%3307413.7%A.西北成为我国近代工业重心 B国民政府主动调整工业布局C抗日战争促进了西北民族工业的发展 D中国近代工业布局趋于平衡14.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这

8、一现象说明了( ) A. 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B.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C. 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 思想解放是近代化先决条件15.下图是根据中国经济年鉴(19491959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关于此示意图所示状况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 A.国家投资侧重点的差异 B.新中国生产关系的变革C.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创新 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16.新中国某一期人民日报社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

9、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社论中( ) A.新的社会组织是指三大改造中的农业互助合作社B.这种新的组织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C.新的社会组织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这种新的组织实际上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17.下表是我国某一时期经济领域所有制结构情况。符合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 )所有制形式合作社经济国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例55%33%8%3%1%A. 土地改革运动 B. 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改革开放18.1991年3月2日,解放日报头版刊发评论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文章论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

10、系,指出:有些同志总是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在市场调节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幽灵。这一评论发表的背景是( ) A. 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B. 受苏东剧变影响国内改革停滞不前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 ) A. 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 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C. “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

11、0.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 ) A.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B.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C. 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 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21.“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同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康有为上书所要表达的思想是( ) A. 变革社会风俗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B. 变革经济,发展机器生产C. 变革政治,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12、D. “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22.同治年间,美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铁路,希望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但没有几天就被步军统领衙门拆掉了;英国工程师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汉口至上海等六条干线铁路,遭到拒绝。这些现象说明当时清政府( ) A.注重维护国家主权 B.在被动地向西方学习C.仍缺乏近代化意识 D.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23.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以后山东官报、济南日报等多种报纸在济南陆续出现,读报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它对人们的影响有( )开阔视野 关注国事 启迪民众 传播新知A B C D24.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

13、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 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25.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 A.手工工场生产形式 B.

14、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机器大工业生产 D.城市化生活方式26.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西班牙的大型帆船航行到了中国的港口,带来了非洲人在南美采集的银矿;西班牙的商人们则从墨西哥的中间商那边买到了中国的丝绸;而寻找消遣方式的有钱人,纷纷开始点燃从美洲进口的烟叶。据此可知“巨大改变”包括( )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人们的物质生活种类增加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欧洲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A. B. C. D. 27.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 ) A. 经济危机

15、来势汹涌 B. 经济危机破坏性强C. 危机导致局势动荡 D. 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28.l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多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其目的在于( )公共建筑新道路新桥梁新机场地下水道122万幢664万英里77万座285个24万英里A. 实现国家干预经济 B. 建立福利制度 C. 创造企业复兴条件 D. 缓解失业压力29.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A. 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 “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 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D. 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30.阅读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针对表中所反

16、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 )GNP年增长失业率物价指数年增长率1968-1972年43%32%48%1973-1975年24%53%94%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 B. C. D.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31.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为了获得足够的粮食、棉花、油料等产品,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和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就要对农副产品实行贸易垄断即统购派购的制度。为了确保在低价统购派购的条件下农民仍然能把资源投入到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农产品生产中,就要求作出一种

17、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使国家能够以行政力量直接控制农业的生产。按照这种逻辑,实行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之后,(1953年)农业集体化运动随之开始并不断加速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材料二: 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材料三: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胡锦涛考察安徽凤阳小岗村时的讲话 (1) 据根材料二,说明国家对农业进行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主要指什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6分)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

18、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6分) (3) 材料三的讲话中涉及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它有何重大意义?(8分) 32.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前的人群等待求职的失业者英国经济危机中汽车工人举行罢工荒芜的农田材料二 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材料三 1933年,美国

19、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4年美国众议员欧内斯特伦丁提出“失业保险议案”,要求国库支付救济金给所有18岁以上的被迫失业者。此外,参议员修伊P朗提出“共享财富”方案,主张对高收入阶层课重税,以便为全国所有家庭提供住房和其他生活必需品。1935年,社会保障法在人们提出各种社会保险方案的影响下通过。根据这项法律,联邦政府成立社会保险署,并规定社会保险将包括养老金、失业保险、老年保险、对盲人、需赡养儿童和其他不幸者进行资助等。至此,各方面的救济保险工作开始逐渐成熟起来。(1) 透过材料一你

20、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4分) (2) 针对材料一、二,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8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这样做的时代意义。(8分) 历史(文)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D D C C C B A D B B B D C A A D B B D A A C D C B A B D A B 二、材料分析题31.【答案】(1)对农副产品实行贸易垄断(统购统销,统购派购);农业集体化。根本目的:实现工业化。(6分)(2)1958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

21、产遭到极大破坏。1961年至1965年,粮食产量有所增长。原因: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6分)(3)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极大地推动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8分) 32.【答案】(1)1929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首先从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爆发;危机导致人们大量失业;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矛盾激化。(4分)(2)整顿财政经融;恢复工农业生产;建立福利制度,加强社会救济、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加强社会立法(8分)(4)特点:以立法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实行以工代赈;关注弱势群体,致力缩小贫富差距。(4分)意义: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分)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