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必修二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19950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必修二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最新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必修二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最新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必修二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必修二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必修二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优秀名师资料.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必修二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2016?江苏单科?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知识点】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演变 【试题解析】材料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表明灌溉工具是翻车使用的是人力不是农具自

2、动化故A项错误,翻车是灌溉工具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故B项正确,标志着灌溉技术成熟的是筒车故C项错误,材料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可看出农业生产对自然还是有依赖的始终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6?浙江文综?17)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小农户个体经营, 【试题解析】材料佃则有田?说明土地没有

3、过度集中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没有涉及土地兼并现象没有反映有田者无力可耕?故B项错误,材料讲的是江南乡村社会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的农业经济状况故C项正确,材料讲的是佃户租地主的土地耕种地权和劳动者没有契合故D项错误。 【答案】C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汉代庄园经济, 【试题解析】此图反映的是集体劳动的场景而非个

4、体农户分散的生产劳作状态故A项错误,此图没有反映出耕作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不能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汉代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故C项错误,此图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宋代土地政策调整,不抑兼并?导致租佃制普遍发展, 【试题解析】宋代经济较唐代有进一步发展没有出现严重衰退

5、故A项错误,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高度集中租佃制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的现象故B项正确,坊市制度崩溃主要与商品经济关系密切但与农民租种土地并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谈到的宋代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与宋代实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有关不能表明政府管理失控而是政府对土地政策的调整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

6、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明末租佃制,江南农村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对佃户的影响, 【试题解析】意思是讲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的雇工即佃户由勤劳、柔顺到懒惰、骄纵雇工本身的劳作态度雇工对地主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使佃户对地主的依赖关系松弛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会吸纳周边农村地区大量人口的就业会导致农业生产人口的大量下降农村会出现用工荒?因而农村雇工的地位提高了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佃户社会地位的提高未涉及重农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佃户地位的变化未体现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

7、主体是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而不是强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无)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1(2016?浙江文综?15)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 ?秦汉始置州 ?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 ?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 ?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 B(? C(? D(?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试题解析】州的设臵始于西汉故?错误,唐朝私营作坊兴起定州富人何明远家有绫机五百张故?正确,定州定窑是宋朝的五大名窑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故?正确,定州属河北在元朝河北属腹里?为

8、中书省所管辖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1(2016?浙江文综?14)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 ) (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 【知识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试题解析】九市开场货别隧分?出自于汉朝班固的西都赋写的是当时长安的商业经济九市?的情况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贝锦斐成濯色江波?出自魏晋左思的蜀都赋写的

9、是成都的织锦与商业无关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出自于唐朝元稹的估客乐写的是当时各地的所产商品均汇聚的长安城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出自于元末明初孙蕡的广州歌写的是当时的广州的商船和商人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2016?天津文综?2)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 ?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 B(? C(? D(? 【知识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纸币发展, 【试题解析】题中给

10、出的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是印刷纸币的模板它的存在能反映出北宋发行了纸币故?正确,从铜版拓片的内容可知当时印刷技术水平故?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纸币拓片不是纸币实物材料故?错误,从纸币出现和拓片上文字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繁荣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3(2016?天津文综?4)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 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 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 D(奥斯曼土耳其人 【知识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丝绸之路, 【试题解析】古代中国实行重农抑

11、商政策中国商人的活动很少能到达欧洲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通过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到达中亚、西亚地区再由阿拉伯人经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阿拉伯人是传播四大发明和中国物产到欧洲的桥梁故B项正确,由于交通工具和地理因素的限制欧洲人到达古代中国很艰难而且马可波罗是元代才来到中国游历并不是促进两地物种传播的主要途径故C项错误,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的是地中海东西方贸易商路不利于中国与欧洲往来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16?北京文综?1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 ?农产品大量进

12、入商品流通领域 ?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 B(? C(? D(?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商业明代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 【试题解析】材料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表明农产品在当时大量进入了商品流通领域故?正确,积累了巨额财富?不是用来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购田臵地?说明了当时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故?正确,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反映了食盐贸易依然控制在政府手中故?错误,材料反映了一个徽商最初经营农产品、后来经营食盐、发家致富的过程没有涉及社会地位提高的信息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5(2016?江苏单科

13、?21)(12分)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

14、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6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3分)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主要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做法据材料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得出取消关卡和禁令也就是允许自由经商,第二小问成效据材料一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得出商业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第三小问目的结合

15、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得出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第四小问影响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得出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据材料二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得出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据材料二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得出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据材料二以末致财用本守之?得出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得出抑商和惠商是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一直奉行的经济政策惠商是阶段性的抑商和惠商在某一阶段同时存在。 【答案】,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 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

16、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1(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

17、制制度的加强 【试题解析】族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题干材料谈到的只是清代很多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与族谱编修无关故A项错误,族谱是同宗共族的血缘家族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按照中国人认祖归宗的传统清代乾隆年间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现象增多恰恰说明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只是提及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并不能说明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福建不能代表所有的内地宗族故C项错误,材料中提到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说明两岸居民正常往来没有受到阻碍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6?新课标全国?卷

18、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知识点】,1,古代中国的经济清代中期人口膨

19、胀 【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可得出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据材料一清朝取消了人头税?可得出税收制度的变革,据材料一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可得出农业的精耕细作,据材料一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可得出高产作物的推广,据材料一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可得出带来耕地面积增加。第二小问影响一分为二的分析一方面缓和了人地之争同时也导致环境恶化人口大量增加带来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

20、矛盾加剧。 3(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25分)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

21、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 【知识点】,1,明清时期救济制度,近代英国济贫制度 【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目的从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等方面概括根据材料一收孤苦无靠者?、收养流浪贫民?和材料二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送入教养院?得出救济弱势群体

22、,根据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可知救济弱势群体尤其是流浪者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同时还能促进政权认同。第二小问异同相同之处从救济主体、方式、内容、保障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一依赖于政府财政?和材料二英国颁布济贫法?得出政府主导根据材料一明初设养济院?、设栖流所?和材料二教养院?、 贫民习艺所?得出设臵救济机构根据材料一明律规定?、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和材料二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得出立法保障根据材料一主要有灾荒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和材料二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得出因类而异,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一社会

23、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得出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根据材料二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得出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 【答案】,1,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6分, 相同:政府主导,设臵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8分, 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4分, (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1(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表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24、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1846,1924年欧至1850年黑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洲移出4800奴约为1500万1974年为947(5人口迁移数量 万1834,1941万为白人移万1985,1990年年年亚洲移出民的4,5倍 增长率为2(59% 1200,3700万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知识点】,1,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试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25、所学知识由1500,1850年时间段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50,1945年时间段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45,2000年时间段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可分析得出数量不断增加,由1500,1850年、1850,1945年时间段的移民主要移入地是美洲到1945,2000年时间段主要移入地是西欧、北美洲、大洋洲可分析得出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由1850年时

26、间段的移民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到1850,19451500,年时间段的黑人移民从主要移出地名单中消失可分析得出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答案】,1,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1(2016?北京文综?20)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 ?资本市场的发展 ?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海外殖民掠夺 A(?

27、 B(? C(? D(? 【知识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试题解析】新航路开辟以后荷兰与英国均较早地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市场无论内外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高增长故?正确,荷兰是商业立国英国要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的19世纪中期才确立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故?错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错误,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荷兰、英国都加入了海外殖民掠 夺的行列大量的殖民财富涌入国内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表2 近代以来全

28、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1846,1924年欧至1850年黑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洲移出4800奴约为1500万1974年为947(5人口迁移数量 万1834,1941万为白人移万1985,1990年年年亚洲移出民的4,5倍 增长率为2(59% 1200,3700万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知识点】,1,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试题解析】

2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由1500,1850年时间段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50,1945年时间段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45,2000年时间段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可分析得出数量不断增加,由1500,1850年、1850,1945年时间段的移民主要移入地是美洲到1945,2000年时间段主要移入地是西欧、北美洲、大洋洲可分析得出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

30、家迁移,由1500,1850年时间段的移民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到1850,1945年时间段的黑人移民从主要移出地名单中消失可分析得出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答案】,1,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1(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

31、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试题解析】19世纪上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城市工厂产生大量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口寿命导致后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产生是在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后死亡率上升所以不会出现人口膨胀食物短缺的问题故C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会不断上升故D项错误。 【答案】A (2016?浙江文综?20)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

32、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2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收入状况 工种数 典型工种例举 9 最高 机械安装工、枪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 16 居中 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 6 最低 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 ?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 ?“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 A(? B(? C(? D(? 【知识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试题解析】据所学工业革命是从轻工业开始的慢慢发展到动力和交通等重工业的革命从材料所反映的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各行业工种收

33、入状况来看纺织业等轻工业工种数量相对较少收入最低而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工种数较多收入最高可以得出结论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的结构变动故?正确,材料中最高收入的都是机器制造或生产的相关工种有制造工、安装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可以得出结论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故?正确,材料中的机器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均是由于蒸汽机的广泛使用而推动而革命或产生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故?正确,材料所反映的是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反映不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也没有涉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问题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3(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3

34、)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知识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美国铁路轨距建设, 【试题解析】根据铁路有多种轨距?可以看出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存在不便这必然会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成熟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铁路有多种轨距未涉及经济增长故B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科技水平无关更无法体现限制制造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多

35、种轨距的出现与战争无关而是由于美国国内铁路建设不平衡和国内市场没有统一故D项错误。 【答案】A 4(2016?江苏单科?17)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 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 B(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 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 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试题解析】从上图可知从1801年到1901年英国农业、林业、渔业发展总体来说变化不大,但略有起伏因此不能说处于稳定增长阶段故A项错误,从上图可知贸易和运输业

36、制造业、煤矿业和建筑行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收入的增长明显高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说明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相符故B项错误,从上图可知来自政府、专业机构、国内服务行业以及海外的收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收入远远高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体现了工业化的阶段特征故C项错误,从上图可知英国从1801年到1901年国民经济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例显著增加国民总收入也显著增加两者是相一致的故D项正确。 【答案】D 5(2016?天津文综?14)(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 西北部的许多

37、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 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6分) 【知识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城市化进程 【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动力从材料一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可知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是工业的发展,第二小问影响从材料一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以及时代背景可知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是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城市兴起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

38、市人口。 【答案】,1,动力:工业的发展。,2分, 分析: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城市兴起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4分, 6(2016?北京文综?37)(36分)“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三 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承。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

39、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 (3)?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6分) ?教育内容既受限于历史时代,又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你如何看待上述教育争论中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知识点】,3,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 【试题解析】,3,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三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归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材料三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归纳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根据材料三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目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

40、?归纳为理性主义的发展,第二小问观点及论述关键是紧扣题目要求观点明确实际上题目已经限定了观点可以直接饮用然后运用相关的中外历史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即可。 【答案】,3,?时代背景: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主义的发展。 ?观点及论述:,略,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2016?江苏单科?7)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

41、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试题解析】材料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表明对洋货的需求并没有说店铺增多故A项错误,材料 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表明由于受到洋货的冲击中国农村传统经营的产业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材料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表明洋货的销售并没有遭到抵制故C项错误,材料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表明传统手工业遭到破坏没有促进手工业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B 2

42、(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情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试题解析】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于鸦片战争后材料无法推断出关税主权是否丧失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商品经济所取代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入到中国偏远农村民众使用洋货日益增多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材料只

43、是讲述中国市场的洋货增多无法推断中国是否主动开放市场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试题解析】鸦片战争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相继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大门被迫向世界开放不是主动开放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

44、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结构但整个近代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商品经济并没有取代自然经济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日常生活用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人和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协定关税使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但并非完全丧失故D项错误。 【答案】C 4(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

45、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知识点】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甲午中日战争,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试题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洋务运动只是对军队进行初步的西式改革并没有全部完成故A项错误,集权制度不一定带来有效作战指挥也不属于军备优势而且之前两次鸦片战争也是集权制度但结果还是失败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前的洋务运动中兴办军事工业筹划海防建立了三只近代海军推动军事近代化的努力收到较大成效属于军备优势故C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外部援助而是受到外部的侵略故D项错误。 【答案】C

46、5(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知识点】维新思想,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演变 【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可得出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据材料一清朝取消了人头税?可得出税收制度的变革,据材料一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