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多学科协作型综合诊疗的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doc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42268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质疏松症的多学科协作型综合诊疗的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骨质疏松症的多学科协作型综合诊疗的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骨质疏松症的多学科协作型综合诊疗的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骨质疏松症的多学科协作型综合诊疗的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骨质疏松症的多学科协作型综合诊疗的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年份2018推荐奖种医学科学技术奖项目名称骨质疏松症的多学科协作型综合诊疗的临床实践推荐单位:四川大学推荐意见: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审查,所有内容均属实,符合填写要求。该项目组历时近20 年,进行了以下研究与创新:1.率先建立骨质疏松症的规范化诊治体系,创建国际领先的骨质疏松症专病病房;2.国内率先建立骨质疏松症多学科协作型“药物手术康复”综合管理模式,成立骨质疏松症诊疗中心;3. 建立骨质疏松症的阶梯式筛查和双向转诊模式,牵头构建四川省区域性的骨质疏松症诊推荐单位疗协作中心。成果评价认为,该项目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性,技术成熟、可重复性好,对提高区域的整体诊疗水平意义

2、重大。项目成果发表高质量论文20 篇,共引用 288次,参与制定指南2 项,参编专著 8 部。项目组牵头发起“西部骨质疏松症论坛”、开展专科病房进修培训七年,举办十届培训班,累计培养专科医生及护士200名,其成果在北京协和医院等13 个单位应用,累计惠及数万例患者。该项目推广应用改变了我国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诊疗现状,显著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推荐该项目申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本项目属于内分泌代谢疾病骨质疏松症领域。截止2009 年,我国50 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5.7%。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是发生骨折,其中髋部骨折一年内死亡率超过20%,致残率

3、为 70-80%。目前骨质疏松症的诊疗存在以下问题:骨质疏松症的漏诊、误诊和误治的现象普遍;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不规范;专科间缺乏协作,骨折患者术后缺乏科学的康复训练,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治收效甚微。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于1995 年启动,历时近20 年,在 1 项国际合作项目、 1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 项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资助项目和7 项临床药物试验等的资助下,进行了系列研究和自主创新。1. 率先建立起骨质疏松症的规范化诊治体系,创建国际领先的骨质疏松症专病病房。摆脱了以 DXA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单一依据的简单思维,创新性地综合了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全身核素骨显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4、以此三点为基石建立起骨质疏松症初诊体系;创新性地应用改善骨骼氧供、血供等方法辅助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建立骨质疏松症规范化治疗体系,创建国际领先的骨质疏松症专病病房。自该诊疗体系建立以来,漏诊、误诊、误治显著降低,骨折风险、药物不良反应明项目简介显降低,总体生存质量有了明显提高。2. 国内率先建立骨质疏松症多学科协作型“药物手术康复”综合管理模式,成立骨质疏松症诊疗中心。2004 年形成以内分泌科、核医学科、介入治疗科、骨外科和康复医学科为主的多学科协作型诊疗模式,涵盖了门诊、病房、随访管理,自上述综合管理模式建立以来,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效果得以显著提高,同时缩短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5、特别是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由15 天缩短为 7-10 天。3. 创新性建立骨质疏松症的阶梯式筛查和双向转诊模式,完善了骨质疏松症的立体网络诊疗系统;牵头构建四川省区域性的骨质疏松症诊疗协作中心,协助各级医院建立骨质疏松专科门诊、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疾病诊治的医疗中心,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基层医院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治能力。成果评价认为,该项目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性,技术成熟、可重复性好,对提高区域的整体诊疗水平意义重大。本项目成果发表高质量论文20 篇,共引用288 次,参与制定指南2 项,参编专著8 部,对骨质疏松领域的研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项目组牵头发起“西部骨质疏松症论坛”,

6、在国际、国内和区域性学术会议上进行技术推广。开展专科病房进修培训七年,举办十届培训班,累计培养专科医生及护士200名,其成果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等13 个单位应用,累计惠及数万例患者。本项目推广应用改变了我国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诊疗现状,显著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序号类别国别授权号授权发明人知识产权具体名称时间无代表性论文目录年 , 卷通讯作SCI通讯作者影响他引序号论文名称刊名(期)及者(含共他引单位是否因子总次页码同)次数含国外单数位Growth and AgingofJournal of2015是Proximal Femoral年 3 月B

7、one and6.28Sulin1Bone: A Study WithVol.57Mineral4ChengWomen Spanning30,ResearchThree GenerationsNo. 3 ,The associationsof2014是年 10serum serotonin月2.80Sulin2with bone traitsPLOS-ONE811VOLUME6Chengare age-and9/ISSUgender-specificE 10Concordane of OSTAJournal of2006否and lumbar spineOrthopaedi年 111.543B

8、MD by DXA inc Surgery陈德才1215月5identifyingriskofandpage1osteoporosisResearchCT-Guided2012否年PercutaneousISSNVertebroplasty ofPain2150-14the Upper Cervical2.84廖正银1117Physician149Spine Via a15(5):TranslateralE733-EApproach741一家大型医院住院患中华骨质疏2010否5者骨质疏松症诊治现松和骨矿盐年 3 月0陈德才014状的初步调查疾病杂志第 3 卷第 1 期2010否骨质疏松女性 1

9、 455中国组织工年 5 月6程研究与临14 日0何成奇012名运动行为分析床康复VOL.1,NO.20中华骨质疏2010否年 3 月7骨质疏松的筛查松和骨矿盐0陈德才06第 3 卷疾病杂志第 1 期2007否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年 108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椎西南军区月第 90廖正银02体压缩性骨折 54例卷第 5期首次使用唑来膦酸治2013否年 44疗骨质疏松症 急性四川大学学9( 4):0陈德才013期反应及其危险因素报681-68分析42007否年 1110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中国骨质疏月第0陈德才028疗松杂志13 卷第 11期2010否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新年 5 月11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华西

10、医学第 250陈德才06素探讨卷第 6期口服国产阿仑膦酸钠1999,否12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中国药房( 6):0魏松全01的多中心疗效观察31-322005,否1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现代临床医( 2):0陈德才021学129-13314甲状旁腺素治疗骨质中华骨质疏2012 ,0陈德才050否疏松的研究进展松和骨矿盐02:疾病杂志151-156中华骨质疏2011 ,否经皮椎体成形术研究04:1505松和骨矿盐0陈德才进展疾病杂志274-280长江上游女性骨质疏2014 ,否中国骨质疏07:16015松患病率及相关危险0徐勇因素调查松杂志833-8382007 ,否17现代临床医11:014继发性骨

11、质疏松0陈德才学809-8132007 ,否18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01:014西部医学0陈德才进展139-1402011 ,否19普通维生素 D 与骨质中国实用内07:0220陈德才疏松科杂志514-5162001 ,否20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及14:05现代康复0魏松全相关危险因素分析112-113主要完成人和主要完成单位情况1. 姓名:陈德才排名: 1职称:教授 , 教授行政职务:院长工作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负责项目设计、实施、临床推广应用及论文撰写等工作;在全国主 要 完成立“华西医院骨质疏松医疗教育中心”,率先建立国际领先的骨质疏松症专病病房,成 人 情建立骨质疏松症多学

12、科协作型“药物手术康复”综合管理体系,负责该项目的况1、2、3。 旁证材料 : 附件 5:以第一作者全国推广应用。主要参与并完成了创新点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论文1, 2, 3, 5, 7, 9, 10, 11, 13, 14, 15, 16, 17, 18,19, 20;负责编写指南一部;参与编书1-8 ;作为课题总负责人负责所有项目工作实施。2. 姓名:卢春燕排名: 2职称:副主任医师行政职务:无工作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负责项目实施、临床推广应用及论文撰写等工作;参与建立国际领先的骨质疏松症专病病房、参与骨质疏松症多学科协作型“药物手术康复”综合管理体系的临床实践,负责该项目

13、的全国推广应用。主要参与并完成了创新点1、 2、 3。旁证材料:附件 5: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5,7,13。参与编写专著2、3、 7、 8;作为课题参与人完成1 项国际合作项目、1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资助项目和多项临床药物试验。3. 姓名:王覃排名: 3职称:副教授行政职务:无工作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负责项目实施、临床推广应用及论文撰写等工作;参与建立国际领先的骨质疏松症专病病房、参与骨质疏松症多学科协作型“药物手术康复”综合管理体系的临床实践,负责该项目的全国推广应用。主要参与并完成了创新点1、 2、 3。旁证材料 : 附件 5:以第

14、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 2, 19;参与编写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指南1项 :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参与编写专著 6 、 7 。作为课题参与人完成1 项国际合作项目和多项临床药物试验。4.姓名:廖正银排名: 4职称:副教授 , 副主任医师行政职务:无工作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负责项目实施、及论文撰写等工作;主要负责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椎体成形术治疗,参与骨质疏松症多学科协作型“药物手术康复”综合管理体系的临床实践。主要参与并完成了创新点2。项目研究期间,约完成 1000 例椎体成形术 ( 超过 2000 个椎体 ) ,有着娴熟的手术经验

15、旁证材料:附件 5: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5.姓名:魏松全排名: 5职称:教授行政职务:无工作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参与项目设计、实施、临床推广应用及论文撰写等工作;协助建立国际领先的骨质疏松专病病房、参与骨质疏松症多学科协作型“药物手术康复” 综合管理体系的临床实践 ,参与该项目的全国推广应用。 主要参与并完成了创新点 1、 2、 3。旁证材料:附件 5: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12, 20。参与编写专著 1;作为课题参与人完成多项临床药物试验。6. 姓名:裴福兴排名: 6职称:教授行政职务:无工作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 负责项目设计、 实施

16、临床推广应用及论文撰写等工作; 成立“华西医院骨质疏松医疗教育中心” ,建立骨质疏松症多学科协作型 “药物手术康复”综合管理体系,负责该项目的全国推广应用。主要参与并完成了创新点2、 3。参与编写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 ;参与编写专著 2。7. 姓名:何红晨排名: 7职称:教授 , 主任医师行政职务:无工作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 负责项目实施、 临床推广应用及论文撰写等工作; 协助开展骨质疏松症多学科协作型“药物手术康复”综合管理体系在康复医学科中的应用,主要负责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等外科手术治疗后的术后康复和运动治疗,术后疼痛、

17、康复运动指导,参与该项目的全国推广应用。主要参与并完成了创新点2。旁证材料:附件5: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本领域研究成果论文6。参与编写教材与专著 1 部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技术( 主编何成奇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8. 姓名:黄蕤排名: 8 职称:教授行政职务:无工作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本项目的贡献:负责项目实施、临床推广应用等工作;其主要贡献在于骨骼影像学方面, 长久以来 SPECT骨显像核素显像以定性的方式运用于骨代谢疾病的辅助诊断,而本项目创 造性地以定量定位的方式分析骨显像结果, 对于核素显像应用于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鉴别诊断意义重大。主要参与并完

18、成了创新点 1。1. 单位名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排名: 1对本项目的贡献:本项目主要是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并完成,从内分泌科建立骨质疏松症专病病房综合管理到协调多学科共同管理的临床实践,所涉及的科室广泛,如内分泌科、核医学科 、介入治疗科、骨外科、康复医学科。项目组牵头构建了区域性的骨质疏松症诊疗协作中心,协助各级医院建立骨质疏松专科门诊、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疾病诊治的医疗中心:1、在华西医院内分泌科骨病组开展专科医师进修培训 ; 在基层医院开展授课培训,指导基层医院的临床工作。2、牵头发起了“西主 要 完地区的 12个省市的骨质疏松领域学者提部骨质疏松论坛” ,为全国各地特别是西部成 单 位骨

19、质疏松领域中担任了重要的学术供了交流和沟通平台。 项目组主要完成人在全国情况任职,参与国际、全国和区域性骨质疏松学术会议和口头发言,推广骨质疏松症的多学科协作型综合诊疗模式。3、开展人群科普宣传, 在病房开展患者健康教育讲座,定期举办骨质疏松症义诊活动,推动公众健康教育的宣教工作。基于以上区域性的骨质疏松症诊疗协作中心的建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2009 年被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医师协会遴选为 “全国骨质疏松症培训与诊疗技术协作基地”(全国共 4个基地 );2011 年被遴选为卫生部骨质疏松症诊断和质量控制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共 9家医院参与起草,西部地区唯一,且排名第二) ; 2012年被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授予“全国骨质疏松症诊断和质量控制标准示范基地”( 西部地区唯一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临床医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