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作文课教学设计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425421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后感作文课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读后感作文课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读后感作文课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后感作文课教学设计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后感作文课教学设计汇编.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推荐- 读后感作文课教学设计读后感一般应当写清楚读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联想到了什么,对自己有什么作用等。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作文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读后感作文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学习并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并写一篇有关鹬蚌相争的读后感教学重难点:掌握读后感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作文课。(板书:写读后感)2、什么是读后感呢?师述:读后感就是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的感想、收获写下来,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二、 学习写读后感。下面我们按三个步骤来学习。1、审清题意,明确内容。学生默读,思考:这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要求是什么?交流。2、确定感点,

2、选择材料。、明白“感点”:就是最让你受感动的那一点或方面,也可以说是观点(主题)。、给文章列感点。学生浏览课文鹬蚌相争命,师生共同列出文章的感点。、师述:同样一篇文章,若让全班同学来写读后感,每位同学的感点不一定相同;同样一篇文章,若要你来列感点,你也许会列出许多个来,你则只需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感点来写。3、按序写作,详写重点。、拟题。直接拟题:读读有感读后想到的读的感想读后的感想读后读后感读后我读有感于以感点为正题,以“读有感”等为副题:如:宽容读鹬蚌相争命有感、读后感的写法。开头:关键字:篇名感点(用一两句话点明原文篇名,说明感点。)中间:关键字:介议联介(简介原文主要内容,注意:一定要侧

3、重与感点有关的主要内容,以便自然地引出下文的感想。)议(用一两句话,对原文内容加以议论,引出下文的“联系实际”) 联(具体联系你所了解的、听到的、看到的社会实际或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谈感想感受。)结尾:关键字:照应总结(照应开头的内容,再次强调感点)三、例文赏析。四、列提纲、动笔写作。师提示:写读后感三忌:一忌大段抄录原文,读后感变成了“读后抄”。二忌大段写检查、作保证,读后感变成了检讨书。三忌感想脱离原文内容,感想与所读脱节、无关。五、写读后感好,刚才我讲了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你们回忆一下都是什么,下面你们试着写一篇读后感好吗?鹬蚌相争这篇课文已经学过了,我们就写一写这课的读后感吧。

4、学生写作,师巡视指导。读后感作文课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通过学写读后感,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会写读后感。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1、谈话导入。 最近你看过什么书?或者读过什么文章? 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呢?2、师述:如果我们读别人的文章只是走马观花地读,那还不算读。真正地读,是从文章中“读出自己”,好比看一场电影,看到动情处,你会流泪,这说明你不仅仅是在看电影,而是从电影中“看出了自己”;再如我每天带上随身听,徒步上班,对老师的窗前百听不厌,这同样是因为由此很自然地想

5、起过去的校园生活,总之,我是把自己给摆进去了,也就是“读出了自己。”同样,我们读到一篇好的文章,会为之浮想联翩,会为之感慨万千?我们说这也是“读出了自己”。今天我们把这种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所产生的感想给它一个科学的名字读后感。3、明确目标。读后感可以是阅读时即兴写在书旁的一句话,可以是及时写下的一段话,也可以是一篇文章;读后感可以是边读边做批注,可以是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认真反思后写下的一篇文章。今天我们要学的是读完一篇文章后掩卷而思,用几段话或一篇文章写下自己的感受。(板书:写读后感)二、确定感点。1、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先读后感,只有把文章读懂了,读通了,才有感受可言。2、理解“

6、感点”。感点就是读完了文章后最使你感动的那一点或方面,也叫“观点”或主题。3、阅读大仓老师,说说你最感动的是什么?指导学生给这篇文章列感点。三、畅谈感受。1、推荐文章学生阅读。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3、全班交流。四、学写读后感。1、默读例文,看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该怎样写读后感呢?2、交流。 强调重在写自己的感受。3、除了像例文这样写之外,读后感还可以怎么写?五、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辅导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的内容构思好后自主习作,教师对写作较差的同学个别辅导(如:整段、整段抄原文的,联系实际空洞的和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六、文后指导1、朗读习作,评议

7、修改。2、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3、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4、出示两篇作文: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5、修改作文。6、誊写作文。读后感作文课教学设计3一、 教学背景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针对学生在写读后感时无从入手,不是照抄原文,就是漫无目的写些感受,总之没有章法,不得要领。因此特借本次作文的机会,向学生系统的介绍一些写读后感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读后感的写作要领,从而激发写作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

8、水平。(二)题目分析:1、内容读有感习作要求学生从最近读的书、看的节目中选择感受最深地,写一篇读后感。2、 题目题目可以用“读有感”或“读后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如“我与扬科比童年小音乐家扬科读后感”。3、 要求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要写清楚读的是什么书或看的是什么节目,要联系什么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也可以写对其中某些内容的不同见解,侧重点在“感”。二、 教学设计理念:本设计努力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三个习作教学新理念:1、重视学生准备读后感写作材料的过程。读好文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和关键。2、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教师不能以一个模式来要求学生,更不要用范文来束缚学生。

9、让学生自选内容,自读自悟,自主拟题,自由写作。 3紧密结合习作例文让学生体会学习写作方法,忌空洞的说教。要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不写空话、大话、套话。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音乐导入:听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们感觉舒服吗?其实如果你是个细心观察生活的人,你就会发现,一首动听的乐曲、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件事、一本书常常会引发出我们许多的感想,把自己的这些体会、感想记录下来就叫做读后感。2、出示读后感的定义。在这些感想中有的是学到的知识,有的是弄懂的道理,有的是受到的启发教育?能够及时地写下这些所思所感,既有利于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又能提高写作能力

10、,我们何乐而不为呢?那么怎样写读后感或观后感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二)问题讨论。要想写好读后感,先要明白以下四个问题:1、是否读过的每篇文章都能写读后感?引导学生认识到读的懂得文章能写读后感,而文章太深奥,读不懂就没有办法写读后感;文章读着有意思,激发了你的情感,是你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就能写读后感,而文章读着没有意思,就不能写读后感。2、读后感的侧重点是“读”还是“感”?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读后感应该侧重在“感”字上。如果侧重于“读”,那么读后感就成了“读后抄”了。3、读后感中的“感”指什么?引导学生用感来组词,明白读后感的“感”字是感受、感想、感动、感情、感悟,即获得的知识,明白的

11、道理,情感的波动以及不同的见解等。4、写好读后感的前提是什么?在讨论中让学生认识到:“读”是写读后感的前提和基础,是最关键的一环。要想写好读后感就得把原文读好。走马观花得都,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让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三)结合例文,学习写法。1、分析例文一本叫人大开眼界的书,让学生仔细读例文,并画出文中作者的感受,指名分节朗读,回答作者有什么“感”?2、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白:一是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感受得深刻一些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的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

12、也可以写成读后感。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选取感受最深的点去写。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不要面面俱到,要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3、通过分析例文,让学生初步学会读后感的基本写作方法:(1)紧扣原作。这是写读后感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如果读后感与原作品的主要内容相违背,别人读了以后将不知所云。(2)抒发真情。读后感要有感而发,只有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读后感才生动感人,要避免空话、大话。(3)联系实际。写读后感应该选择具体事例,联系我们自己或周围的一些人和事,这样写出的“感受和想法”,才让人信服。(4)叙议结合。包括先叙后议和夹叙夹议。不管是先叙后议,还是夹叙夹议,都要做到“叙得少,议得多”。(四)选文读文,命题写作。1、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读后最有收获体会、受益最多的读物作为阅读对象。2、读好原文,选择感受最深的点。3、自由命题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