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429019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在我理解其实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2、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应该成为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

3、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执政党应如何去满足。从这一点看,“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二、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和开放二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的总结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无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政治上的科学发展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不正视党内存在腐败到开展反腐败斗争,从我国在20年来陆

4、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胡锦涛总书记和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阶段性的,既指导了改革开放的20年,也必将指导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还将指导奔小康的全征程。三、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这里要把握四条: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发展,四是持续发展。其次是注意把握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

5、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三是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之中。第五,要树立“四个观念”,也就是以人为本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良好的作风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

6、观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近年来,党内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搞了不少次,比如“三讲”、“三个代表”、“党的先进性”教育等。学习教育活动,较好地统一了全党同志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创新实践了一批卓有成效的长效机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的铺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学习教育活动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不良风气和倾向。本人认为,为了使即将分批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7、活动取得更加实在的成效,要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学习与应用的关系。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努力学深学透,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更不能稀里糊涂,当门外汉,搞瞎指挥。但是,学习只是途径,不是目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应用。学而不用,顶个屁用。应该说,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外延等概念和理论并不是不知晓、不懂得,而是知之不行、学之不用,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造成了学与用、知与行的严重脱节。这样,无论是对个人决策还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都是不利的。实践已经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

8、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真理,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更要应用应用再应用,并且在应用中检验学习效果,在应用中转化学习成果。二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离开实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缺乏理论指导,将会走弯路、走错路。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实践。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围绕党员干部

9、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既抓好理论学习,又突出实践特色,只有把学习成果运用于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真谛;既解决突出问题,又创新体制机制,为从根本上、长远上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既突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又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确保全体党员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既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又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 导干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实事求是查找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团结一致向前看,齐心协力推动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理论指导实践,是将抽象变为具体的过程。为此,必须在学习实践过程中,

10、紧密结合实际,紧密联系实际,不能“空对空”,而应“实打实”。三是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干部是学习的主体,群众是实践的对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都是为了群众得实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要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坚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广泛吸引群众参与进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通过干部的模范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给人民群

11、众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青山绿水、和谐安宁、美满幸福,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转变干部作风,引导和带领群众建设好全面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共同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四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学习实践,离不开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实践方式。但是一定要始终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要服从于、服务于科学发展。无论是什么样的创新活动、创新实践,都不能一味地追求名字的好听、响亮,而要更多地关心、关注其是否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坚决做到不利于科学发展的

12、形式坚决不搞,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事情坚决不做。要以内容统领形式,而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造势而造势,将学习实践活动搞成“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五是眼前与长远的关系。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主要的障碍是,我们现行的干部考核总是“爱近恶远”对基层干部眼前的成就看得多些,对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似乎还不太关注。这就形成了干部任用中的一个导向性问题,还容易使一些干部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这里,一方面,需要改革干部任用方式,另一方面,更主要的,还是需要广大基层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政绩观、价值观,要有“不怕今人说不好,就怕后人骂脊梁”的忧患意识,把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

13、和得失看淡些,把党和国家的千秋事业发展看得更重些,只有这样,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文件中走向当地发展的实践中,并在生动、实在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党中央号召,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实践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着重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落实领导责任,加强分类指导,鼓励探索创新,搞好舆论引导,坚持统筹兼顾,努力达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应该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时间、原则和目标任务已经十分明确,接下来就需要全体党员干部掏出真心、付出真行。总之,作为一名经济管理部门工作

14、人员,本人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认真反思不足,积极对照整改,努力弥补差距,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敬业的态度、更加踏实的作风,把工作做得再深入一些、再细致一些、再贴近实际一些,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社会要进步,我市中小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自身建设,落实岗位职责,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配合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推动煤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

15、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抓好党管武装工作的落实。一、开阔思想视野,从更高的层次认识加强党管武装工作的重大意义党管武装,事关党的执政地位,事关我军的性质宗旨,事关国家的安危。党管武装工作,不是一般性的工作,而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原则。各级要以全新的视野,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加强党管武装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迫切要求。强大的国防始终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

16、织。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党的十七大着眼新形势下国家安全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的特点,强调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因此,各级必须把党管武装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促进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一旦需要,能有效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的时代要求。国富不等于国强。清朝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实力世界第一,国防却相对衰弱,结果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一败涂地。贯彻富国与强军统一的战略目标,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自觉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统筹谋划,既要考虑平时改革发展稳定需要,又要考虑未来战争需要;既要适应生产力要求

17、,又要坚持战斗力标准,努力实现生产力发展和战斗力提高互相促进,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党管武装,是我们党宝贵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提高党管武装的能力水平,本身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汶川大地震发生后,13万人民子弟兵和7万多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闻风而动,紧急驰援,力挽狂澜,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生力军和主力军作用。事实证明。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既是巩固国防、打赢未来战争的需要,也是抵御风险、应对非传统威胁的要求。各级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提

18、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武装、建武装、用武装的能力,进一步提升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二、紧贴形势任务,用统筹的方法抓好党管武装工作的具体落实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正确处理好抓经济工作与抓武装工作的关系,牢固树立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围绕新的形势任务,高标准抓好党管武装工作的落实。着眼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大力加强后备力量质量建设。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紧贴任务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实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凝聚军心,不断坚定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理想信念。要坚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后备力量建设的出发点和

19、落脚点,按照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要求,努力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提升训练层次,培育战斗精神,健全保障机制,不断增强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的能力,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打下扎实的基础。围绕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扎实抓好应急动员准备工作。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仗可以百年不打,战备不可一日不抓。各级要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切实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各项工作往前赶、往实里抓。重点抓好动员准备工作的落实,着力提高“四个能力”。要优化民兵作战分队体系,改革训练方式,提高后备力量参战支前能力;要深入开展经济潜力调查,探索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防潜力的有效途径,提高国民经济平战转换能力;要加快人防工程建设步伐,强

20、化民兵防空力量,提高城市综合防护能力;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交通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交通保障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切实走开国防动员军民融合之路。十七大要求,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当前,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结合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高。各级要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充分依靠和利用现有经济社会资源,加快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要强化统筹协调意识,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兼顾和落实军事需求,积极引导和推进基础设施军民共用、高技术军民两用、科技人才军地共享、形成军用民用兼容、平时战时一体、应急应战联动、市场战场双

21、赢的国防动员格局。按照军地联合、灵敏高效的要求,构建高度融合的应急指挥体制;按照精干合成、实战管用的要求,建设高效多能的应急力量;按照统筹规划、平战结合的要求,建设功能完备的战场设施;按照军民一体、综合配套的要求,构建优质高效的保障体系。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军民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逐步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参与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的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要高度重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的作用,为他们参加“三个文明”建设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要发挥他们在经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动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社会主义新

22、农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大会战等建设中打头阵、显身手。要发挥他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组织和引导民兵预备役人员贯彻精神文明建设走在社会前列的要求,积极参加群众性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创建活动,当好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者、传播者、维护者。要发挥他们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作用。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队伍的应急力量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机制,加强训练演练,提高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改革开放的成果。要发挥他们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卫士作用。以民兵应急分队为主体,构建军警民联防联治网络,配合政法机关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3、做贡献。三、强化组织领导,以有力的抓手推动党管武装工作的创新发展党管武装工作涉及军地双方和经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任务重、要求高、政策性强,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不断加大力度,努力推动党管武装工作创新发展。坚持抓根本,始终确保党管武装工作的正确方向。要坚持党对武装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把民兵预备役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强化军魂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始终做到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确保正确的建设方向。坚持抓培养,不断提高武装工作基本队伍的综合素质。要下功夫抓好人武干部、专武干部、民兵干部和国防动员机构干部的选拔培养。着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敢打敢拼的武

24、装工作骨干队伍,为推动武装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坚持抓解难,积极解决党管武装工作的实际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党管武装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范畴,真正做到管方向、抓大事,解难题。要加强协调,形成军地合力,共同解决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预备役队伍人员难集中、活动难开展、教育训练质量难提高、军事任务难落实等问题。要加大投入,适当增加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经费,增长的幅度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应急动员准备和军事演习所需的 各项经费,要优先保障。对武装工作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要特事特办,优先解决。坚持抓制度,不断完善党管武装工作的法规建设。按照党委管武装、政府办武装、军事机关建武装的总体工

25、作要求,构建党管武装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健全纳入机制,将武装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健全领导决策机制,坚持党委议军制度,定期召开党政军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军会、国动委全会、现场办公会,及时研究解决武装工作的重大问题;要健全保障机制,将经费保障纳入财政预算安排,推动形成综合保障体系;要健全检查督导和考评机制,将武装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任职谈话、述职、质询、问责等制度,加强军地联合督查,推动责任落实;要健全国防教育机制,落实国防教育制度,推动国防教育进党校、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形成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生动局面。粮食安全问题的几

26、点心得体会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粮食安全问题危机潜伏,对此,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发展粮食生产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首当其冲。过去所指的粮食局限于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禾本淀粉种籽。其实从大粮食观点出发,范围十分广泛,应包括栗、枣、柿等木本粮食,以及藕、莲、菱等水生粮食,如果再扩大一步,凡是可以满足人体需要的蔬菜、瓜果,甚至肉、禽、奶等食物,都可以作为粮食。我市山地很多,湖、河、水库等水资源丰富,在发展粮食生产中,除积极发展水稻等禾本淀粉种籽外,因地制宜,在山地广种木本粮食,利用水面发展水生粮食,以及放养鱼类,这不但能丰富餐桌上的食物,而且能有效抵充禾本淀粉种籽的不足。历史是一面唯物主义的镜子,

27、建国以来,粮食生产经历着“三起两落一稳定”的曲折过程。建国初期,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粮食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一九五二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这为“一起”;一九五八年实现“生产大跃进”,生产归大堆,到六十年代初,粮食生产急剧下降,进入粮食困难时期,这为“一落”;从一九六三年开始,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字方针,粮食生产又逐步发展,这为“二起”;十年文化大革命,粮食生产受到制约、生产徘徊不前,这为“二落”;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获得较快发展,这为“三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农村

28、深化改革、以工支农,工业反哺农业、减免农业税,粮食生产稳定增长,这为“一稳定发展期”。第二粮食消费问题。当人类进入科学文明时代,食物消费,要力求讲究营养好、疗效佳、口味美。我们通常所说,粮食是特殊商品,除人多地少,产消矛盾突出外,从消费的视角来说,粮食还具有人人所需、天天必须、需要量大的特点。但是,特殊商品的地位不是不可以改变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粮食作为特殊商品的地位逐步减弱。一九五三年,计划经济开始,粮食首先实行统购统销,从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九三年,经历了四十年,粮食消费,按照人们的年龄大小、从事体力劳动差别,实行定量供应、计划用粮,在粮食紧缺的状况下,对节制粮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毕

29、竟是限制消费的措施。六十年代初,因粮食短缺,实行“瓜菜代”,一度造成部分地区饿病逃荒,经历者印象颇深,我们不能让历史重演,要使有时想无时,勿使无时想有时。如今的粮食消费,不少人饮食有些过量,特别是节日和请客宴会,饮食超过肠胃承受能力而引起疾病,应引以为戒。第三粮食流通问题。粮食流通是生产连接消费的纽带,是实施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流通包括收购、销售、调运、储存、加工等五个环节。粮食收购的核心是粮价合理,要使种粮农民有利可得,但粮食收购价格过高,国家财政难以承受。在较长时期,国家为了保护农民种粮利益,购价高于销价,实施粮价补贴。粮食销售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利益,在工薪收入偏低岁月里,国家实施的

30、粮食销售价格,低于购价,称为购销倒挂,今后应力求做到比价合理。粮食是物价的龙头,一直来有着合理的比价,常言道,斗米三斤肉。粮食调运,是物流中流量较大的商品,如今粮食流转方向起着变化,由南粮北调改变为北粮南运。我市所需粮食很大一部分从数千里之外的吉林、黑龙江等地运来,运载工具要车船连接,十分费时。今后应努力做到自身发展粮食生产,逐步减少外地输入。粮食储存是稳定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国库有了充足的存粮,才能达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国库存粮,更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粮食加工,是原粮加工为成品粮,数量最多的是稻谷碾成大米、小麦磨成面粉,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粮增加,利用粗粮配制成饲料,也是势所必行。在粮食加工中,还应考虑到粮食复制品,诸如各种酒类及酱、醋等各种调料,以及生产糕饼等干粮,在加工中力求做到节约用粮,综合利用。粮食是生产在自然界的资源,经常受洪涝、冰雪、风霜等灾害侵袭,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深化,世界形势复杂多变,这对粮食安全不是没有影响的。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即使国内粮食形势宽松,也应高度重视,警钟长鸣,牢记在心。五十多年前,陈云同志在粮食“三定”时告诫我们“粮食定、天下定”的道理。 15 /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