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音乐多媒体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 摘要应充分认识多媒体音乐教育的功能,以现代化媒体为教学手段。文章根据笔者的探索和尝试,就高校音乐多媒体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 音乐多媒体 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庞梅(1972- ),女,广西玉林人,玉林师范学院艺术系艺术教学实训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艺术实训实验管理与教学。(广西 玉林 537000) 1111G642.011111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41-01 多媒体实验教学的发展与普及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作为音乐教育者,应当成为积极的实施者和普及者。因此,探索音乐多媒体实验教学
2、应成为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音乐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多媒体实验教学手段,承担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音乐多媒体实验教学的实践 多媒体实验教学形式和内容都比传统的教学要丰富,为音乐教学的教学多样化和教学资源多样化带来无限可能性。它提供的全方位的表述方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教学形式,解决了很多以前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涉及了以前一些无法涉及的领域,丰富性、可视性、即时性是它的独特之处。 1.拓宽了教学渠道。相对于过去单一的一部钢琴、一部录音机的上课模式,使用多媒体后,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层次感更丰富、立体、清晰。由于音乐课堂的几个内容,如歌唱、欣赏
3、音乐知识、音乐表演等都是联动的,所以如果少了某一个环节,上起课来就会感到费劲。而有了多媒体,就能解决所有的不便。如音乐表演,如果教师在这方面不太擅长,就可以用多媒体演示。因此,在音乐实验室借助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进行教学,每一个学生不仅能看到、听到老师的示范,而且自己的表演、演奏或者演唱能得到及时反馈,即学即练,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在课堂里表现出来的积极性特别高,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在相同的课堂里都能得到足够多的练习机会,这是以往的教学所无法达到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同样的发展机会是我们完成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条件。 2.丰富了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可将
4、来自报纸、杂志上的文字、图像,教师自己用数码相机拍下的照片,电视播放的内容等不同渠道、不同储存介质、不同类型的多种媒体信息有机地集合在一起,并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多媒体组合教学课件的运用大大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如在“中国民族乐器介绍及经典民乐欣赏”这一课中涉及中国传统器乐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的代表独奏乐器、不同时期对声音的审美习惯等知识。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以弘扬祖国的音乐文化。以前教师在讲授本课时,只能运用图片资料,而现在通过多媒体课件,选用十多种乐器的图片及相关的音响资料,让学生通过视听结合的欣赏,加深对各种独奏乐器音色的记忆。同时,相
5、关音乐片段也选用了一些名曲。如介绍笛子选用了鹧鸪飞、琵琶选用了夕阳箫鼓等。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不但了解了乐器,同时又浏览了中国名曲,开阔了音乐视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提高了教学效率。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使组合式的人工分别控制转变为计算机集中控制。即教师在课前备课过程中将有关课件制作好之后,通过设置好的程序,由计算机键盘或鼠标控制,按次序将有关内容投影到屏幕上,甚至可以不止一次地出现相关的音乐片段和谱例。如在欣赏交响曲时,对主部主题、副部主题多次播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马上熟悉,这对欣赏整个交响曲会很有帮助,避免了教师为寻找这一主题反复地倒磁带。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
6、控制的难度,减少了时间的浪费,使各种信息类型的转换和过渡变得自然、平稳、迅速,避免了因信息传递过程的中断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4.突破了思维障碍。利用多媒体适时巧妙演示,通过诱导、点拨,使学生沟通遇阻的思维,突破思维障碍,很好地掌握音乐作品的内涵与意境。如二胡曲二泉映月意境凄凉,音乐起伏,旋律抑扬顿挫而委婉深沉,扣人心弦。欣赏此曲如果只让学生干巴巴地听录音,听老师述说,则学生很难理解其蕴涵的深意。在教学中,首先把经过剪接的影片资料利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先了解阿炳的悲惨坎坷的生平遭遇,然后看夜静月高,水中小庭,湖水清澈,一人手持二胡静坐湖边等画面,曲子适时播放出来,那如泣如诉
7、的乐曲,就如同涓涓的小溪流入学生的心坎里,洗涤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在欣赏曲子的过程中感受到阿炳一生的艰辛、苦难的命运和顽强自傲的性格与意志。 5.加强了人文素质教育。科学是求真,为立世之基;人文是求善,为做人之本。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才竞争的需要、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发展科学技术的需要。多媒体实验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加强人文知识教育,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与丰富的文化土壤,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而且增加了相关学科知识,加强了信息传递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做到了信息化的特点,实现了音乐与其他学科衔接的要求。 二、音乐多媒体实验教学的思考 音乐多媒体实验教学将抽象的音乐与画面经过一系列处
8、理而变得通俗易懂,使音乐更加形象化。但它毕竟只是一种教学工具或手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媒体为“辅助工具”的原则。提高音乐多媒体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教师、学生和媒体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媒体为“辅助工具”的原则。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更需要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师充满感染力的范唱、范奏和鼓励的眼神,是电脑永远替代不了的。多媒体实验教学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而学生则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
9、的。 2.应用启发式多媒体课件设计体系。所谓启发式设计就是将启发式教学思想与方法融入多媒体教学过程,探索和创造出适合多媒体教学特性的启发式教学策略与方法,以深化多媒体教学。启发式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能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按科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去组织、设计和展开课件内容,使学生沿着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发现、分析和最终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 3.正确处理课件移植和个性化教学之间的关系。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
10、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的,它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主体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每个课件都是独特的、个性化的。而教学中,对象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和形式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地复制和移植势必造成教学机械、僵化和缺乏个性。 4.运用多媒体的时间不宜过长。多媒体的确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有人认为,使用多媒体的时间越多越好。有的教师把音乐教学变成课件演示,屏幕上的内容变换频繁,学生应接不暇,导致对知识的感觉模糊,甚至思维凌乱,心生厌烦。所以,使用多媒体应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使用,不宜过多过滥,更不宜长时间甚至整节课使用。 总而言之,多媒体实验教学的运用将是未来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作为高校音乐教师应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大力推广多媒体技术在音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加速音乐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