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博物馆论著目录篇一:2021年博物馆论著目录 2021年博物馆学研究论著目录 田 静 壹、著作 世界著名博物馆顶级藏品/王鹤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 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科学出版社2021年1月 西安大遗址保护/向德主编/文物出版社2021年1月 文物行政执法案例选编与评析/文物出版社2021年3月 物与识:当代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宋向光著/科学出版社2021年3月 碑林集刊(十四)/西安碑林博物馆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3月 四川大学博物馆(带你走进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21年4月 安徽省博物馆(带你走进博物馆)/安
2、徽省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21年5月 西安博物院(带你走进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编著/文物出版社2021年5月 苏州博物馆藏工艺品/苏州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21年5月 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陈建明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5月 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文物故事/陈建明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5月 博物馆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文集/郭俊胜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21年5月 秦晋豫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选/郭宪曾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 文物巡展的实践与探索“秦始皇兵马俑全国巡回展”实录/吴永琪主编/科学出版社2021年6月 中国文化遗产词典/主编/文物出版社2021年6月 博
3、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与实施/文物出版社2021年6月 博物馆教育新视阈/北京博物馆学会编、杨丹丹、阎宏斌主编/文物出版社2021年7月 秦汉-罗马文明展/中国国家文物局、意大利文化遗产与艺术活动部编/文物出版社2021年7月 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保护技术手册/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文物司主编/文物出版社2021年7月 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WW/T0010-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文物出版社2021年8月 馆藏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WW/T0011-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文物出版社2021年8月 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WW/T00
4、12-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文物出版社2021年8月 馆藏丝织品病害与图示WW/T0013-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文物出版社2021年8月 馆藏丝织品保护维修方案编写规范WW/T0014-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文物出版社2021年8月 馆藏丝织品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WW/T0015-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文物出版社2021年8月 馆藏文物保护环境质量检测技术规范WW/T0016-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文物出版社2021年8月 馆藏文物登陆规范WW/T0017-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
5、标准/文物出版社2021年8月 馆藏文物出入库规范WW/T0018-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文物出版社2021年8月 馆藏文物展览点交规范WW/T0019-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文物出版社2021年8月 文物藏品档案规范WW/T0020-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文物出版社2021年8月 全国农业展览馆建筑艺术/林诚斌主编/红旗出版社2021年8月 千古探秘:考古与发现/首都博物馆编/中华书局2021年8月 宁夏博物馆(带你走进博物馆)/宁夏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21年8月 陕西博物馆大全/郭宪曾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9月 有朋
6、自远方来参观秦俑的各方贵宾/吴永琪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 天衣有缝:中国古代纺织品保护修复论文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出版社2021年9月 首都博物馆馆藏纺织品保护研究报告/首都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2021年9月 庆祝新中国60年华诞:我与文化遗产保护大型主题征文活动文选/中国文物报社编/文物出版社2021年9月 开创宏图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三十年纪念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 博物馆话题/田静著/三秦出版社2021年10月 传承中华文明之光改革开放30年陕西文博事业/郭宪曾主编/三秦出版社2021年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第2卷)/马里奥米凯利、詹长
7、法主编/文物出版社2021年10月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第3卷)/马里奥米凯利、詹长法主编/文物出版社2021年10月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第4卷)/马里奥米凯利、詹长法主编/文物出版社2021年10月 湘楚物华阅读湖南省博物馆/陈建明、游振群著/紫禁城出版社2021年10月 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21年10月 深圳文博论丛2021年/深圳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2021年10月 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保护技术手册/中国丝绸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21年11月 苏州博物馆藏瓷器/苏州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21年11月 山西博物馆(带你走进博物馆)/陈汾霞
8、编著/文物出版社2021年11月 大足石刻保护/王金华主编/文物出版社2021年11月苏州博物馆藏工艺品/苏州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21年11月 曾昭火橘文集博物馆卷/南京博物院编著/文物出版社2021年11月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六)/成建正主编/三秦出版社2021年11月 中国文物事业60年/国家文物局编/文物出版社2021年12月 苏州博物馆藏出土文物/苏州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21年12月 碑林集刊(15)/赵力光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12月 贰、论文 一、博物馆总论 1、总论 文化遗产价值之我见/孙刚/南方文物2021-1 试论新时期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趋势/单霁
9、翔/南方文物2021-1 文化遗产保护与民生工程/曹国庆/南方文物2021-1 发展旅游业与保护文物关系刍议/刘历群/博物馆研究2021-1 .与博物馆工作者/苏文/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21-1 关于仰韶文化博物馆建设的几点思考/侯俊杰/中国文物报2021-1-2 广东中山市博物馆: 走特色办馆之路/广东中山市博物馆/中国文物报2021-1-20 论传统博物馆的时空/刘迪/博物馆研究2021-2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博物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张微/博物馆研究2021-2 以和谐文化统领博物馆发展为培育创新文化提供支撑/刘洪/博物馆研究2021-2 正确认识博物馆的.效益和经济效益/陈楠楠/xxx科技
10、与经济2021-2 奥运为博物馆带来的机遇/西蒙史蒂芬著、李宏坤编译/中国文物报2021-2-13;博物馆杂志2021-3 培养博物馆意识发展博物馆文化/郭向东/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21-3 博物馆与大遗址保护文化遗产时代博物馆的责任/彭文、孔利宁/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21-3 宁波大力扶持民办博物馆/徐建成/中国文物报2021-3-6 培养职业精神传播红色文化关于革命纪念馆境界与职业精神培养/陈敦学、袁珊红/中国文物报2021-3-6 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调整的解读/宋向光/中国文物报2021-3-20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让博物馆成为重要驿站/中国博物馆通讯2021-5 树立大博物馆学
11、理念/李文儒/中国文物报2021-7-10 新时期博物馆学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张柏/中国文物报2021-9-16 博物馆事业60年/刘社刚、崔波、长韦/中国文物报2021-9-30 简议和谐博物馆的构建及途经/刘洪/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六),三秦出版社2021年11月 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职能的现代转向/周俊玲、张红玲/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六),三秦出版社2021年11月 改革创新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张柏/中国文物报2021-11-18 站在新起点推进博物馆事业的大发展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张俊梅/中国文物报2021-12-21 博物馆与大遗址保护文化遗产时代博物馆的责任/彭文/西
12、安大遗址保护,陕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 2、免费开放 免费开放背景下的博物馆发展/杨丽华/中华文化论坛2021-1 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几点认识/戴丽娟/博物馆研究2021-1 为免费开放政策鼓与呼/张健平/中国文物报2021-1-9 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与文化传承的思考/其其格/赤峰学院学报:汉文版2021-2 博物馆免费开放谈/郭向东/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21-2 走出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迷茫/徐忠文/中国文物报2021-2-20 博物馆免费开放漫谈/彭玉华/博物馆研究2021-3 关于博物馆免费的思考/何宏/碑林集刊(十四),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3月 上海纪念馆免费开放的探
13、索/吴美华/中国文物报2021-3-6 免费开放喝彩中的点滴问题/王虹光/中国文物报2021-3-20 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中的问题与对策/沈强/前线2021-4 免费开放条件下博物馆体制机制改革的相关思考/陈建明/湖南省博物馆馆刊(五),岳麓书社2021年4月 免费开放后河南博物馆旅游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李伟/经济论坛2021-5 免费开放形势下的中小博物馆的机遇与发展/宝聚安/中国博物馆通讯2021-6 红岩联线免费开放后的问题及其对策/厉华、雷学刚/中国文物报2021-7-3 践行与启示常州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思考/路亚北/中国博物馆通讯2021-10 免费开放下的英国博物馆/焦丽丹/中国
14、文物报2021-12-16 我看名人故居景点免费开放/刘东方/中国文物报2021-12-26 关于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利弊分析/任强/科技信息2021-12 浅议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后的几点启示/吴小燕/才智2021-16 二、博物馆管理(一)博物馆管理理论 (二)博物馆管理工作 浅谈博物馆的项目投资管理以西安碑林石刻艺术馆项目建设为例/刘东平/碑林集刊(十四),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3月 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红岩联线为大规模干部培训做贡献/雷学刚、温相君/中国文物报2021-3-6 金融风暴下的中国博物馆如何作为/张健平/中国文物报2021-3-6 企业发展中的文化阵营:企业博物馆/程京
15、生/中国文物报2021-3-6 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全国民办博物馆工作座谈会要点剖析/张柏/中国文物报2021-11-18 (二)博物馆科研管理 加强博物馆业务档案管理不容忽视/高云昊、张青/陕西档案2021-1 博物馆出版物刍议/王焕丽/中国文物报2021-1-16 图书工作者的永恒主题为读者服务谈谈博物馆的图书服务工作/李阳/碑林集刊(十四),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3月 高校博物馆步出深闺成中外学术交流的平台/魏艾/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3-24 博物馆档案与展览档案的思考/吴春璟/中国档案2021-6 博物馆科研工作与信息化/王勇/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16、博物馆科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芦建华/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对博物馆科研业务建设的几点思考以西安碑林博物馆为例/赵力光/秦晋豫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 三、博物馆陈列展览 关于陈列展览制作的几个问题/张淑娟、刘忠军/博物馆研究2021-1 科技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探索/方家增、陈四敏/科普研究2021-1 展览视觉识别设计与展览营销/彭文/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21-1 主题创意欲实践自省陕西出土体育题材文物展陈列设计谈/彭文、程乾宁/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21-2 基于高显色性白光LED的博物馆照明系统设计/吴海彬、王昌铃/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7、版)2021-1 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审美/于扬/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21-1 鸿山遗址博物馆的设计亮点/王焕丽/中国文物报2021-1-2 静态展示与动态演绎完美结合:湖州市博物馆公共文化传播服务的尝试/周颖/中国文物报2021-1-16 关于中国博物馆陈列体系的思考/董琦/中国博物馆2021-2 三十年发掘与展示结合的典范/武丽娜/中国博物馆2021-2 熔铸三代辉煌尽显古都风韵郑州博物馆“古都郑州”基本陈列综述/郑州博物馆/中国博物馆2021-2 地方历史文化类展览如何突出地方特点/蒋晟/博物馆研究2021-2 试论世界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传播/冯莉/世界遗产论坛(三),科学出版社2021年
18、2月 展览工程招标中形式概念设计的内容边界及其评审/陆建松、郑奕/中国文物报2021-2-6 陈列布展: 纪念馆工程建设中的主导/辛伟强/中国文物报2021-2-20 走近金融世界:沈阳金融博物馆展陈巡礼/陆海英/中国文物报2021-2-25 以形式设计深化展览,用艺术手段营造亮点/佟悦/中国文物报2021-2-25 观者络绎不绝盛赞不虚此行/刘长江/中国文物报2021-2-25 永恒北川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项目概念设计/吴长福、张尚武、卢永毅、吴承照、汤朔宁/城市规划学刊2021-3 设计新思维的实践武钢博物馆/胡绍学、肖礼斌、谢坚/建筑学报2021-3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虚拟展示系统的研究
19、/刘箴/系统仿真学报2021-3 也论博物馆展览制作/曹爱生/中国文物报2021-3-6 多元化解读人物是提升人物纪念馆陈展内容质量的一大关键/俞文君/中国文物报2021-3-6 应设立博物馆陈列展览资质管理制度/中国文化报2021-3-12 国之瑰宝精致演绎鸿山遗址博物馆展览的主要特色/夏晓伟、王卿、刘嫣歆/中国文物报2021-3-19 “中国古代陈列”形式设计之思考/郭萍/中国文物报2021-3-20 工程报价不宜作为展览工程评标的决定性依据/陆建松/中国文物报2021-3-20 “古代中国陈列”形式设计之思考/郭萍/中国文物报2021-3-27 竹篮浙江安吉县博物馆设计/李宁/华中建筑2
20、021-4 虚拟现实秦兵马俑遗址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孟中元、杨琦/东南文化2021-4 试谈近年来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发展与变化/吴倩/湖南省博物馆馆刊(五),岳麓书社2021年4月 上海博物馆大英展览侧记/陈曾路/中国文物报2021-4-1 看博物馆的新鲜劲儿过了以后/黎波/中国文物报2021-4-17 博物馆与展览策划人/胡小玉/文博2021-5 博物馆陈列设计浅谈/李晓清/中国博物馆通讯2021-6 博物馆馆际合作办展的思考以“秦始皇兵马俑全国巡回展”为例/田静/秦晋豫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展陈创新益阳市博物馆开展非物质
21、文化遗产展示的几点做法/陈峻/中国博物馆通讯2021-7 编年体?专题体?谈人物纪念馆的陈列内容体系/俞文君/中国文物报2021-7-3 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的策划设计/于兵/中国文物报2021-7-3 把脉博物馆陈列展览工程专业化/蒋潇/中国文物报2021-7-10 毛泽东遗物馆陈列新思路/刘伟/中国文物报2021-7-10 改工业厂房为现代化博物馆的尝试明孝陵博物馆的陈列与陈列艺术/周钰雯、王广勇/中国文物报2021-7-10 传承历史文化发挥展示功能首届历史遗址博物馆陈列艺术研讨会综述/王有庆、夏爱军/中国文物报2021-7-10 灭绝动物的呼唤xxx博物院“远古世界”陈列/李虹、张建升
22、等/中国文物报2021-7-17 传奇的故事独特的展示运城市民俗博物馆(李家大院)基本陈列/新华社/中国文物报2021-7-17 从韩国博物馆展陈中的多媒体触摸屏案例看展示软件的内容设计/龚青/中国博物馆通讯2021-8 谈谈博物馆展览照明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徐沄/中国博物馆通讯2021-8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虚拟展示系统的研究/刘箴/系统仿真学报2021-8 匠心独具,特色鲜明柳州博物馆的展陈设计/罗华、闫少朋/中国文物报2021-8-14 以我们的用心换观者的爱心简述安徽省徽州文化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叶嘉静/中国文物报2021-8-14 突出地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徽州文化博物馆展览内容策划的理念
23、/陆建松/中国文物报2021-8-14 多彩陈列展示精深的王府文化:写在恭王府府邸开放一周年之际/中国文物报2021-8-14 “红岩魂”巡展二十年/厉华/中国文物报2021-8-19(一);中国文物报2021-9-16(三) 表现差异之美浅谈“秦汉-罗马文明展”展陈设计/顾训铭、柳青/中国文物报2021-8-26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特色初探/陈永耘/中国文物报2021-8-26 让情感交流在这里升华试看博物馆的另一个侧面/冯莉、马生涛/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博物馆图书室自动化管理浅谈/周婧峰/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展览视觉识别设计与展览营销/
24、彭文/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关于大遗址展示与陈列的思考/张涛/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浅谈博物馆的标牌标示系统/郭向东/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天子脚下的秘密宝藏何家村遗宝/翟晓兰/大自然探索2021-9 从数字看展览: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材料阅读笔记/李文昌/中国文物报2021-9-16 “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展品选介/姜涛/中国文物报2021-10-14 精巧之中见气魄“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的陈列设计/董理/中国文物报2021-10-14 珍品集萃深入解读“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的内容设计/张沛心/中
25、国文物报2021-10-14 精心精彩精品:第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终评侧记/张伟/中国文物报2021-10-21 感谢时代推动工作履行职责:参加第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有感/张春雨/中国文物报2021-10-21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的靓与新/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部/中国文物报2021-11-18 关于榆中县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几点思考/钱斌/丝绸之路2021-12 秦皇岛鸟类博物馆设计/俞孔坚、刘向军、张媛/建筑学报2021-12 惠州市科技馆博物馆设计/邹子敬、曾群/建筑学报2021-12 构筑开放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方法探讨/李利、华晨/城市发展研究2
26、021-12 由内容到精神浅析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场所精神/国虹/中国文物报2021-12-16 宁波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陈列改造与创新/王宏星/中国文物报2021-12-16 专业化知识平民化解读:评“良渚文化”展/蒋晟/中国文物报2021-12-16 现代展览设计的节奏把握与运用/宋镇/碑林集刊(15),三秦出版社2021年12月 多媒体声光电同步演示技术在大庆博物馆中的应用/钟林枫/中国照明2021-19 浅谈HDLBUS智能环境艺术灯光系统在武钢博物馆的应用/陈小山/中国照明2021-19 四、博物馆藏品管理与保护 (一)博物馆藏品征集与管理 天津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的收获与思考/王建平/中
27、国文物报2021-2-6 关于文物收藏单位藏品总登记号的思考/李春玲/中国文物报2021-2-18 关于博物馆开展文物征集工作的几点思考/陈峻/博物馆研究2021-3 大连现代博物馆征集文物背后的故事/李媛媛/中国文物报2021-3-27 征集的是物面向的是人/付红/中国文物报2021-4-17 博物馆音像资料的管理与收藏/张丽文/中国博物馆通讯2021-5 关于近代遗址馆征集民国文物的思考/刘刚/博物馆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21年5月 国有博物馆藏品来源的再思考/郭继斌/中国文物报2021-9-16 浅谈博物馆藏品的登记建账与分类编目/杨维娟/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十六),
28、三秦出版社2021年11月(二)文物保护 博物馆室内微环境中碱性气体的被动采样方法研究/刘霞、李静等/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1-1 中国出土漆器文物及其保护研究现状/黄湛/南方文物2021-1 秦兵马俑博物馆陶器库房冬季室内空气质量初步研究/李华、曹军骥等/中国粉体技术2021-2 汉阳陵地下博物馆土壤,大气及风化壳的理化特征/杨雅媚、曹军骥等/中国粉体技术2021-2 免费开放形势下革命纪念馆展出文物的保管维护/桑世波、付红/中国文物报2021-2-6 陈列展览如何引发观众兴奋点/曹爱生/中国文物报2021-2-27 八路军抗战史陈列的形式设计/史永平/中国文物报2021-2-27 浅谈博
29、物馆文物库房的温湿度环境控制/刘畅/博物馆研究2021-3 博物馆藏品陈列保管中的防震问题/牟伟/碑林集刊(十四),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3月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动物标本的管理和养护/王全来、吕锦梅、匡登辉/河北农业科学2021-4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东汉绿釉陶孔雀灯的修复/杨文宗、李斌/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1-4 陕西唐墓壁画揭取后的保护与修复技术/杨文宗等/文物科技研究(六),科学出版社2021年4月 馆藏唐墓壁画侍女侏儒图的保护与修复/杨文宗等/考古与文物2021-5 曲江西汉壁画墓现场保护工作的思考/赵凤燕、李书锁/中国文物报2021-5-20 秦俑博物馆文物保护十年/吴永琪/
30、文博2021-6 秦俑博物馆陶器库房空气污染的物理化特征及其对彩绘陶器的影响/李华、容波等/文博2021-6 馆藏壁画失效支撑体研究/杨文宗等/文博2021-6 一件土质铠甲武士俑的保护与修复/杨文宗等/文博2021-6 博物馆藏品保管陈列中的防震问题/牟炜/碑林集刊(14),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6月 浅谈考古发掘现场几种脆弱质文物的保护/黄建华/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论文物保护中的密封技术/张益/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拉曼光谱在彩绘文物颜料分析中的应用/付倩丽/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秦俑二号坑T21G19出土陶俑彩绘现
31、场保护/王春燕/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秦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部分环境因子变化分析/李华/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石家庄毗卢寺壁画保存状况调查及霉菌类群鉴定/严苏梅/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秦俑坑新出土金属文物的科学保护修复研究/兰德省/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陶制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技术规范化初步探索/容波/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浅谈遗址博物馆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叶晔/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汉代彩绘茧形壶的修复保护研究/刘江卫/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彩
32、绘秦俑科学保护修复预规范/兰德省、容波/回顾与创新创新篇,三秦出版社2021年8月 博物馆无线温湿度监控系统的探索/刘树林、楼朋竹/中国文物报2021-8-14 国家博物馆对楠木展柜的保护性改造/郝寅祥、徐沄/中国文物报2021-8-26 清除博物馆展览柜中有害气体的实验/丹尼尔格罗斯金、莎S萨帕尔玛/中国文物报2021-8-28 遗址博物馆建设中的遗址保护.首座遗址博物馆建设施工中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冶飞/中国文物报2021-8-28 馆藏文物在利用中的保护/姜涛/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2021年10月 博物馆微环境中酸性气体被动采样方法的改进/施超欧、刘霞、左莹、李静、徐方
33、圆、解玉林/环境化学2021-12 对两件石质文物的表面清洗/牟炜/碑林集刊(15),三秦出版社2021年12月 洛阳龙门石窟双窑修复保护中的表面加固/牟炜等/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2),文物出版社2021年12月 博物馆微环境中酸性气体被动采样方法的改进/施超欧、刘霞、左莹等/环境化学2021-12 大漆在新津.寺保护修复中的应用/周萍/中国文物报2021-12-4 五、博物馆宣传教育 (一)博物馆教育 寓“博”于教,教博共济浅论蔡元培博物馆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指导意义/李瑶/科教文汇2021-1 试论“快乐教育” 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运用以中国茶叶博物馆青少年茶文化主题活动推广为例/郭雅敏
34、康保苓/茶叶2021-1 小议博物馆与媒体宣传/叶晔、王勇/博物馆研究2021-1 浅议如何提升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宋家慧、杨旭光/博物馆研究2021-1 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如何加强观众接待工作/张丽敏/博物馆研究2021-1 浅谈博物馆教育中手工活动的教学设计以中小学生的考古学普及教育力例/曹默/博物馆研究2021-2 跨越文化的桥:面对主动受众的博物馆教育以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园林”特展为例/池见星/新闻大学2021-2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教育工作者的定位/边晓岚/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21-2 西安碑林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纪实/贺华/中国文物报2021-2-6 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红岩联线
35、为大规模干部培训做贡献/雷学刚、温相君/中国文物报2021-2-13 博物馆“大社教”构想初探/杨丹丹/北京文博2021-3 浅议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孙鹏飞/博物馆研究2021-3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教育工作者的定位/边晓岚/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篇二:博物馆论文 中国博物馆学概念出现与发展 一第一个发展时期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兴起二、第二个发展时期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再兴起 , 梳理中国博物馆学史研究的脉络时, 一方面为大量学史材料的发掘、大量学术成果的涌现欣喜不已, 但也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不安, 如:1博物馆学研究中的传承发展问题。最近二三十年, 发表的各类博物馆
36、学研究文章成千上万, 但整体研究水平不高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我国博物馆学研究跟不少国家相比起步较晚, 研究工作尚不健全, 无论在知识、体系、方法上, 都不成熟。我们的博物馆学研究基本上尚未跳出传统博物馆学的案臼, 其研究方法也基本上是描述性的、封闭性的, 还谈不上研究的有序化、规范化、精确化、科学化。目前的博物馆学研究工作大多是一种自发的、无序无计划的个人行为, 研究中存在着“游击战” 做法, 这种做法表现为不少的研究者缺少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和主攻方向, 且一般都处于结合藏品资料和工作条件撰写论文, 博物馆学研究陷于囿于总结经验之藩篱中的状况,其直接结果就是严重影响了尚待完善的中国博物馆学理论
37、体系的突破, 从而导致中国博物馆学.学术地位低下、学术性不能引起.足够重视的局面。所以, 时至今日, 即使博物馆界内部都还存在“ 有没有中国博物馆学” 的争论。在博物馆学研究中, 不讲究学术规范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这种不讲规范的主要表现是不重视文献检索, 许多论题在重复前人的 研究, 许多新观点、新发现, 实际上早已有人讲过了。因此, 课题组不惜人力物力编辑了中国博物馆学文献目录, 收录文献条目9 0 0 0 余条, 希望为博物馆学研究者提供文献检索方便。此目录是迄今为止收录文献时间跨度最长、涉及面最广、反映博物馆学研究文献最为集中、收录条目数量多、编排较为科学合理、最能体现博物馆学学科框架体
38、系的大型文献目录。 2. 关于“ 中国博物馆学” 学科建设问题。 众所周知, 博物馆学学术史的研究是以其母体博物馆学为基础的, 博物馆学学科建立和发展的状况决定着博物馆学学术史研究的开展程度。通过近三年来对博物馆学研究史(资) 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我们认为, 伴随近代中国博物馆事业的起步和初步发展, 中国博物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成为.科学的一个新成员, 但是,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博物馆学学科理论架构与其他学科相比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中国博物馆学作为研究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理论, 其理论框架主要由以博物馆学学科性质与内容、学科体系结构、相关学科理论、博物馆学科研究方法
39、以及博物馆定义、性质与职能、作用、博物馆与.、博物馆与未来、博物馆事业建设原理等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以 中国博物馆藏品征集、保管、陈列、.教育、科学研究和博物馆管理等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理论组成。中国博物馆学发展一百多年来, 虽然在上述两个理论的研究方面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但还没有完全从传统博物馆学原有的基础上升到现代科学的水平, 而且作为支撑有中国博物馆特色理论体系构架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诸如建立具有中国个性的现代博物馆保管学、陈列学、.教育学和具有中国博物馆学特色的博物馆事业建设原理、学科结构体系等, 已经变得刻不容缓了。而目前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
40、似乎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缺少从学科特点中寻找规律的、有指导意义的探讨。 3.关于博物馆学理论研究对博物馆实践的指导问题。 走过百年历程的中国博物馆事业, 为中国博物馆学的初创、发展和创新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国博物馆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人, 理应反作用于博物馆事业, 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然而, 实际上, 这种理论指导是有限的, 一是因为中国博物馆学自身学科理论研究深度方面的不足; 二是因为理论研究与博物馆实践的脱节, 尤其表现在应用理论的研究方面。博物馆学应用理论的研究涵盖了博物馆几乎所有的具体工作, 技术指导性很强, 一旦理论研究脱离了博物馆工作的实际, 不但起不到应
41、有的技术理论指导, 甚至会适得其反, 妨碍博物馆实际工作的正常进行。诸如博物馆藏品的分类、专业机构的设置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全国各级博物馆都感到理论指导的困惑, 没有形成统一的操作规范。因此, 加速中国博物馆学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而加强中国博物馆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对博物馆工作实践的理论指导更为迫切和必要。 4. 关于应用理论的研究问题。 在整理学史材料时, 关于博物馆应用理论的探讨所占分量很大, 但最不规范的也正是这方面的研究。陈列艺术设计、内容设计、藏品管理等等, 是博物馆应用理论研究的重头戏, 也是有条件形成博物馆特色技术规范的方面,然而, 这类方面有价值的论著凤毛麟角。 5.
42、 关于博物馆学研究中的课题意识问题。 博物馆学课题的设计与研究在近10 年有很大发展, 但如何不断开拓新的博物馆学研究课题、扩大博物馆学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深度, 是新一辈的博物馆学研究者要特别努力的方向, 也是最终形成中国博物馆学理论特色必须聚集的学术能量。 6. 关于博物馆学教育。 作为中国博物馆学学科建设重要内容的博物馆学教育,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 没有属于自己的集博物馆学教育与科研于一体的教育机构, 一些高等院校开设博物馆学 课程, 不是按照博物馆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实际要求而设置, 因而难以形成中国博物馆学的整体研究氛围, 从而使得中国博物馆学的研究队伍虽然从数的角度看显得
43、人多势众、实际上却散而杂, 形成不了整体力量和集中优势, 最后的结果则导致并制约着中国博物馆学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总的来说, 我们通过对中国博物馆学史材料的初步检视, 认识到这门学科是从一种外来的知识介绍传播起步的, 而不是对本土的实践进行理论总结而上升成为一科学。随着博物馆知识的积累, 各种打上时代特色的关于博物馆的思考出现了,这种思考逐渐变成一种理论探讨、一种学术研究, 作为学问的特色逐步形成, 在这种探索过程中, 人们不可避免地要追寻其学科特点, 建立有学科特色的体系与规范。我们从学史的初步研究中看到了这种努力与发展趋势, 但就严格的科学定义而言,博物馆学家如果要把博物馆学发展成具有历史学、考古学一样的水准的学科, 要走的路还很长。篇三:论文论著目录 论文论著目录 2021年博物馆论著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