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35668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傻傻2018/2/1历史知识点归纳必修一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相、卿、士等。地方:侯、伯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列国争纷(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3、西周的宗法制:(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

2、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第2课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积极作用:(1)使秦朝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2)使秦朝能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

3、速激化。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秦:三公九卿制汉: 汉承秦制,分为内外朝,内朝 决策机构,外朝 执行机构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三省六部制宋: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 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行政权,三司 管理财政元: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 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秦:郡县制汉: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后期:设刺史制度隋唐: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宋:文臣做地方官;州县两级制元:行省制,使地方行政制

4、度重大变革。3、特点:相权,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中央权力不断增强。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强化,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2、清朝: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1、 基础:梭伦改革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改革2、特征: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平等3、作用:积极作用:促进希腊民族性格形成 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展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消极作用:只有男性公民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弊端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

5、马成文法的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2、影响: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反对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1)光荣革命:1688年(2)权利法案:1689年。特点:议会的权力日益高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3)责任内阁制: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2、影响:国内影响:提供保障、稳定社会、走入民主、树立模式;国外影响: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响。3、特点:英国是君主立宪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

6、一体的混合物。君主是象征性的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1787年宪法”的制定:独立初期的美国,只是一个邦联制国家。原则:“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制约达到平衡;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本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约。行政权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总司令,在战时可行使独裁权。立法权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司法权 联邦法院 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联邦法院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2、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促进了美国资本主

7、义的发展;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3、局限性: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共和政体最终确立)(2)内容:行政权归于总统;立法权归于议会;司法权归于最高法院。(3)意义: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建立:187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内容:政体:统一后的德国为邦联制的君主国家;立法权: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行政权:皇帝是国家元首。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是内阁首脑。(3)性质: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4)影响:消极影响:君主制被保

8、留下来,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积极影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德国迈入资本主义门槛,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5)意义: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制度的确立;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 鸦片战争1、1840年6月,英军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2、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9、3、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旅游、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1860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1)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2)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每

10、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3)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核心思想),无人不饱暖(目的)”的理想社会。2、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积极意义: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消极意义: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3、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未能实行。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

11、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2、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3、辛丑条约: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4、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战败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第13课 辛亥革命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1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辛亥革命意义:伟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打击帝国主义势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性质:是一次不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召开。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1、1927年

13、8月1日南昌起义意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3、遵义会议(1935年1月),成为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第16课 抗日战争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淞沪、太原、徐州、武汉。作用:迟滞了日本侵略。2、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胜利。原因:(1)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坚持全民族抗战;(3)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国际上失道寡助;(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

14、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第17课 解放战争1、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坚决避免内战,保证人民权利。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淮海战役(1949年1月)、平津战役(1949年1月,)3、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统治中国22 年的国民党政权结束。4、意义:(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 (2)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的士气;(3)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第五单元 从

1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2、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1917年3月,“二月革命”。2、列宁的四月提纲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1917年11月彼得格勒,“十月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无产阶级领导。意义: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

16、争。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1、1949年9月,中国人民第一届全体会议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2、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实施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实行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1966年“文化大革命”。影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3、1982年全国

17、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宪法。4、1984年,政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2、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3、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4、回归最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实力提高。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体现在“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2、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

18、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准则和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在日内瓦会议5、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同:遭受殖民主义的灾难和痛苦;解除殖民主义的痛苦和灾难,发展民族经济。异:指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意义:加强中国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1、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内恢复了一切合法权利。2、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改善关系首要

19、前提是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1972年,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因周恩来访华3、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4、由中国主导创立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是上海合作组织(SCO)(亚太经合组织)。 (7)二次函数的性质: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1、美苏矛盾主要原因: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2、美国以经济手段:马歇尔计划,苏联以经济手段:经济互助委员会3、形成的标志:出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1)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

20、=c2;4、两级格局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设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d;dr 直线L和O相交.5、美国在亚洲地区的热战主要是侵略朝鲜和侵略越南战争。推论:平分一般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世界

21、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原因:4.二次函数的应用: 几何方面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丧失;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平方关系:商数关系:(2)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2、“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欧盟经济政治实力增强,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摆脱美国控制; 日本经济发展,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国际地位提高;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