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三++元素及其化合物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37569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三++元素及其化合物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三++元素及其化合物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三++元素及其化合物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三++元素及其化合物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三++元素及其化合物优秀名师资料.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试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综合测试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两部分,请将第?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括号内,第?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u64 Fe56 第?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固态硫S加热变成硫蒸气S 82B.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 C.氯化钠颗粒在火焰上灼烧产生黄色火焰 D.无色浓硝酸久置后变黄 答案:C 解析:A项、B项均是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C项实为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D项是浓HNO见光分解产生NO又溶于浓HNO而显黄色,是化学变化。 3232.固体A的化学式为NH,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5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 mol NH中含有5N个NH键(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5AAB.NH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它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 5C.NH的电子式为: 5D.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HO=NH?HO+H? 52322答案:A 解析:若NH中有5个NH键,则N原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O可写

3、成FeO?FeO,类推,PbO则可写成PbO?PbO 34233423B.NaHSO固体溶于水时既破坏离子键又破坏共价键 4C.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越高 D.1 mol Cl参加化学反应获得的电子数都是2N 2A答案:B 解析:铅元素通常较稳定价态是+2、+4价,PbO可改写成2PbO?PbO,A项错误。NaHSO34242,+SO溶于水发生电离NaHSO=Na+H+,既破坏离子键,又破坏共价键,B项正确。对44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越高,要强调“组成和结构相似”。1 mol Cl参加2化学反应,获得的电子数不一定都是2 N,如Cl与NaOH的反应。 A22,2

4、,-+HCOSOSO4.某溶液中含有、Cl和Na,若向其中通入Cl后溶液中浓度增大的2343离子是( ) 2,2,+HCOSOSOA. B. C. D.Na 343答案:B ,+HCOHCO解析:Cl+HO=HCl+HClO, +H=CO?+HO,所以浓度减小。2222332,2,2,2,+-SOSOSOSO+Cl+HO=+2H+2Cl,所以浓度减小,和Cl浓度增大。 223434,3+3+2+2+NH5.(2006北京西城区4月抽样,8)能将分别含有Fe、Al、Fe、Mg、的五种溶液4一次性鉴别开来的试剂是( ) A.KSCN溶液 B.稀HNOC.NaOH溶液 D.氨水 3 答案:C 解析:

5、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五种溶液,要求反应现象各不相同,只有C符合题意,A、B、3+2+D均不能鉴别开Al、Mg。 6.(2006高考上海,11)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下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 ? ? ?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KClO+6HCl(浓)=KCl+3Cl?+3HO,生成Cl呈黄绿色;3222?2NaBr+Cl=2NaCl+Br,生成的溴水呈橙色;?

6、2KI+Cl=2KCl+I;生成的I遇淀粉22222呈蓝色;?2NaOH+Cl=NaCl+NaClO+HO,生成的物质 22溶于水呈无色,白色棉球呈白色。A选项正确。 7.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进行反应,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 ?金属钠投入CuSO溶液中 ?过量的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反应 ?少量电石投入过量4的NaHCO溶液中 ?金属铝投入KOH溶液中 3A.? B.? C.? D.? 答案:A 解析:?项中气体为H,最终沉淀为Cu(OH);?项中无气体产生,最终也无沉淀产生;?22项中气体为CH?CH,最终沉淀为CaCO;?中有H产生,但无沉淀。 328.将1体积选项中的一种

7、气体与10体积O混合后,依次通过盛有足量浓NaOH溶液的洗气2瓶和盛有足量灼热铜屑的管子(假设反应都进行完全),最后得到的尾气中应有( ) A.CO B.CO C.ClD.NO 22 2答案:A 解析:CO与O混合后,通过盛有足量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不发生反应,通过盛有足量2灼热铜屑的管子,Cu与O,反应生成CuO,而CO还原CuO得CO。 229.下列选项中有三项指的是同一种物质,则与这一物质无关的选项是( ) A.该物质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11% B.该物质分子是三原子分子,结合一个质子后电子数为10 C.该物质既能与某些酸性氧化物反应,又能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但产物中均无

8、盐 D.该物质是“铝热反应”的产物 答案:D 解析:A、B、C选项指的是水,D选项“铝热反应”的产物有AlO和Fe。 2310.近几十年来,人们对碳结构的研究有着很大兴趣。澳大利亚人发现了碳纳米泡沫,它是由大约4 000个碳原子形成的团簇,其中很多团簇织在一起形成纤细的网。我国科学家合成出世界上最细的碳纳米管,它的直径与C分子直径相当。已知C是由正五边形和正六边3636形构成的足球状分子。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 A.碳纳米管、碳纳米泡沫与C均为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36B.碳纳米管和碳纳米泡沫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1 mol C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18N 36A-1D.C的摩尔质量为4

9、32 g?mol 36答案:B 解析:碳纳米管、碳纳米泡沫与C均为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所以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36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数有限,故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在C分子中,每个碳原子最外层有四36个电子,以三个电子与其他碳原子结合成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还剩余一个电子,因此每两个碳原子之间可形成碳碳双键,总数为18N。 A-111.一定量的Fe和FeO混合物投入250 mL 2 mol?L的HNO溶液中,反应完全后,无固体233-1剩余,生成1.12 L NO气体(标况)。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 mol?L的NaOH溶液,欲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至少应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45

10、0 mL B.500 mL C.400 mL D.无法确定 答案:A 1.12L-1-1解析:根据N元素守恒:0.250 L2 mol?L-=V(NaOH)1 mol?L,则V(NaOH),122.4L,mol=0.45 L=450 mL 12.(2006广东广州中山统一检测,4)已知白磷(P)是一个内空的正四面体结构,四个磷原4子处于四个顶点(如右图所示),白磷被氧化可生成六氧化四磷(PO),六氧化四磷的分子46中只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个电子的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是( ) A.10 B.12 C.24 D.28 答案:B 解析:P分子正四面体结构的拓展应用,每两个磷

11、原子之间通过氧原子相连,P分子中644个PP键一分为二,变成12个PO键。 13.(2006湖北黄冈5月适应性考试,9)同位素示踪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或转化中的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 1818A.2NaO+2HO=4NaOH+O? 22221818B.2KMnO+5HO+3HSO=KSO+2MnSO+5O?+8HO 422242442222C.NHCl+HONH?HO+HCl 4232 3737D.KClO+6HCl=KCl+3Cl?+3HO 322答案:B 解析:A应为,歧化反应;C应为222NHCl+HONH?HHO+HCl,注意水解反应的实质; 423 D应为,价态归中。

12、 14.下列各组物质中,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溶液Z的洗气瓶中(如下图所示),一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 X Y Z A NO SO BaCl 222B NH O Al(SO) 32243C NH CO CaCl 322D CO SO CaCl 222答案:D 解析:A项NO溶于水生成HNO,SO被HNO氧化,有BaSO沉淀生成;B项有Al(OH)232343沉淀生成;C项有CaCO沉淀生成;D项复分解反应不能发生,一定没有沉淀生成。 315.类推思维的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但类推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还要通过实践的验证。以下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由甲酸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类

13、推其余的羧酸也能 发生银镜反应 B.CO与SiO化学式相似,故CO与SiO的结构也相似 2222C.由“2Fe+3Cl=2FeCl”反应可推出“2Fe+3I=2FeI”反应也能发生 2323D.Na、K均具有还原性,Na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K常温下也能与水剧烈反应 答案:D 解析:甲酸()分子中包含醛基。其他羧酸分子中没有醛基就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O是直线型结构,属分子晶体,而SiO是空间立体网状结构,属原子晶体;Fe与22I反应生成FeI。Na、K均可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2216.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 A.Cl通入氢硫酸中 2B.NO气体通入水中 2C.足

14、量的CO通入NaOH和Ba(OH)的混合溶液中 22D.将盐酸滴入NaCO溶液中 23答案:D 解析:A项Cl+HS=S?+2HCl,溶液pH应降低,A项错。B项3NO+HO=2HNO+NO,22223HNO为氧化产物,NO为还原产物,B项错。C项先CO+Ba(OH)=BaCO?+HO,再32232CO+2NaOH=NaCO+HO,CO过量时CO+BaCO+HO=Ba(HCO),沉淀先增多,2232223232再不变,然后再减少,C项错。D项盐酸滴入时,先HCl+NaCO=NaCl+NaHCO,无CO2332产生,再加盐酸时,NaHCO+HCl=NaCl+CO?+HO,至HCl过量时,V(CO

15、)不再变3222化。D项正确。 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4分) 17.(2006北京海淀第二学期期末理综,26)(12分)物质X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X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若X为氧化物,X的化学式是_。 (2)若X为单质,X用于焊接钢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若X与稀硫酸加热反应生成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A,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反应生成气体B。等物质的量的A和B在水溶液中反应又生成X。 X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X与足量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在宇航器中,可以不断的将座舱内的空气通过盛有金属过氧化物

16、(以过氧化钠为例)的容器,以除去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科学家设计出新的航天飞船内的空气更新系统。其中一步是A和氢气在200 ?250 ?时,镍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烷和另一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答案:(1)AlO 23点燃 (2)2Al+FeO2Fe+AlO 2323 ,+HCO(3) +H=CO?+HO 223,,2,-HCONHCO+2OH=+NH?HO+HO 322343?2CO+2NaO=2NaCO+O 222232?CO+2HCH+O 2242解析:既能与稀HSO又能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Al(两性金属)、AlO(两性氧2423化物)、Al(OH)(两性氢氧

17、化物)、NaHCO(弱酸酸式盐)、(NH)CO(弱酸弱碱盐)、33423(氨基酸)等。 18.(10分)下图中每一方框中表示一种反应物或一种生成物(已知A为铵盐,常温下B、C、D是气体): 请完成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_。 (2)已知一定温度下,B和C在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反应,一定时刻的浓度如下表所示: B C F -1起始浓度/(mol?L) 6 4 0 -1平衡浓度/(mol?L) 3 3 2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保持温度、容器体积不变,若在起始时,只加入C和F两种物质,使平衡时F的物质的量分数与上表平衡中相同,则需加入C和F的物质的量分别为_、_。 (4)在测量H的相对

18、分子质量时,一般数值都偏大,原因是_。 (5)K的化学式为_。 答案:(1)NHNO 43催化剂 (2)N+3H 2NH 223高温高压 (3)2 mol 4 mol (4)一部分NO变成了NO,NO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NO 224242(5)Ag(NH)OH 32解析:A为NHNO、B为H、C为N、D为O、E为HO、F为NH、G为NO、H为4322223NO、I为HNO、J为AgNO、K为Ag(NH)OH,中学化学中,能与Ag单质反应的物质除23332HNO外就是王水,易确定I就是HNO,找到突破口。由表中数据和定温、定容、非等体33积反应构成等效平衡所需条件,起始6 mol H和4 mol

19、N与起始4 mol NH和2 mol N能达2232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19.(2006北京东城区年度综合一,26)(5分)已知A、B、C、D、E为中学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元素Y,且Y在这些物质中所呈化合价依次升高,其中只有B为单质。若在常温下将气体D通入水中可以发生反应,生成C和E。工业上以A、空气和水为原料,通过催化氧化法制取E。请完成以下问题: (1)A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B分子的电子式为_; (2)实验室制取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3)E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实验室中保存E的方法是_。 答案:(1)三角锥形 ? (2)2NHCl+Ca(OH)CaCl+2NH?+2HO 42232

20、(3)棕色瓶、密封阴凉处 解析:Y有5种价态在C、N、S、Cl中选择,气体D与HO反应生成C和E,NO气体符22合条件。 20.(2006北京西城区4月抽样,28) (7分)胆矾在受热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CuSO?5HOCuSO+5HO 4242CuSOCuO+SO 344CuO2CuO+O 222SO2SO+O 322试讨论胆矾晶体受热分解的相关问题。 (1)取一定量硫酸铜晶体(CuSO?xHO)置于已知质量的坩埚中称重,测得硫酸铜晶体的42质量为a g。用酒精灯将坩埚充分加热,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重。经多次加热、冷却称重,直到质量基本不变,测得坩埚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b g。 ?

21、该晶体中x的实验值为_。 ?将实验值与根据化学式(CuSO?5HO)计算的结果比较,实验值大于计算值。造成误差42的原因可能是_。 a.实验中部分固体溅出 b.加热温度过高 c.部分样品已风化 (2)另取25.0 g胆矾(CuSO?5HO),缓慢升温至1 000 ?, 42?在加热过程中,当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0 g时,该固体可能的组成是(用化学式表示)_。 ?在1000 ?时,除水外,其余气态产物物质的量(n)的取值范围是(不考虑实验误差)_。 80(a,b)答案:(1)? ?a、b 9b(2)?CuSO、CuO 4?0.125 moln0.175 mol ? 解析:(1)CuSO?xHO

22、CuSO+xHO 4242 160 g 18x g b g (a-b) g 80(a,b)x= 9b(2)若25.0 g CuSO?5HO失水变成CuSO,其质量为16.0 g,若25.0 g CuSO?5HO失水且42442CuSO又在高温下分解成CuO,其质量为8.0 g,8.0 g10.0 g16.0 g,固体应是CuSO与44CuO的混合物。1 000 ?,除水外,若气态物质为SO和O,n=n(SO)+n(O)=0.1 mol+0.1 32321mol=0.125 mol,此时物质的量最少。若气态产物为SO和O,即SO在高温下分解,223411则n=n(SO)+n(O)=0.1 mol

23、+0.1 mol +0.1 mol=0.175 mol,此时气体物质的量最多。2242因为SO与SO之间的转化为可逆反应,二者不可能完全转化,n取值时应不包括2个端点32值。 ,+HSO21.(2006湖北八校一联,27)(10分)已知硫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SO=H+ 244,2,+HSOSOH+,完成下列问题: 44 (1)NaSO溶液显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24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2)在0.1 mol ?L的NaSO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242,-1SOHSOA.c()+c()+c(HSO)=0.1 mol?L 2444,-+HSOB

24、.c(OH)=c(H)+c() 4,2,+-HSOSOC.c(Na)+c(H)=c(OH)+c()+2c() 442,+SOHSOD.c(Na)=2c()+2c() 442,-1-1-1SO(3)如果25 ?时,0.1 mol?L的NaHSO溶液中c()=0.029 mol?L,则0.1 mol?LHSO42442,-1SO溶液中c()_0.029 mol?L(填“”或“=”),理由是_。 4-1(4)0.1 mol ?LNaHSO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42,-SOHSO答案:(1)碱性 +HO+OH 244 ,+HSO(2)BCD (3)c()c(H)c()c(OH) 4

25、4d=r 直线L和O相切.解析:HSO的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按强电解质处理,HSO的第二步电离是可逆的,按2424弱电解质处理。 (2)相切: 直线和圆有惟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惟一的公共点做切点.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6、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22.(2006河北石家庄质检一,28)(8分)32 g铜和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完全溶解时,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NO的存在忽略不计)。 248、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1)计算反应中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 (2)通过计算确定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

26、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答案:(1)1.5 mol (2)V(NO)=5.6 L V(NO)=5.6 L 2解析:(1)不论11.2 L气体为NO或NO,还是NO和NO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n(NO)=11.2 22x-1L?22.4 L?mol=0.5 mol 第二章 二次函数由N元素守恒可得: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

27、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平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n(HNO)=2n,Cu(NO),+n(NO) 332x=2n(Cu)+n(NO) x-1=232 g?64 g?mol+0.5 mol (2)抛物线的描述:开口方向、对称性、y随x的变化情况、抛物线的最高(或最低)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1.5 mol。 (2)设NO的物质的量为x 解法一: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 -132 g?64 g?mol2=x3+(0.5 mol-x)1 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1解得:x=0.25 mol,则V(NO)=0.25 mol22.4 L?mol=5.6 L,V(NO)=11.2 L-5.6 L=5.6 L。 2解法二:由方程式可得如下关系式:Cu2NO,3Cu2NO。由Cu守恒得:(0.5 mol-x)2-1-1?2+3x?2=32 g?64 g?mol解得x=0.25 mol,则V(NO)=0.25 mol22.4 L?mol=5.6 L,V(NO)=11.2 L-5.6 L=5.6 L。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