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寒假作业(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381438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寒假作业(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寒假作业(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寒假作业(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寒假作业(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寒假作业(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寒假作业(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寒假作业(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一寒假作业(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2011重庆一中高一期末)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解析: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A错误;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C错误;在反应时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D错误。答案:B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

2、正确的是()A分散系的分类B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C光线通过时,溶液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则无丁达尔效应D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解析:胶体是一种分散系,显电中性,B错误;光线通过时,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胶体有像胶水、果冻类的液溶胶,也有像水晶、玛瑙类的固溶胶,还有像烟、雾类的气溶胶,故D错误。答案:A3下列图示说法中正确的是()解析:并非失电子多还原性强,而是越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强,B错误;Ca2中钙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C错误;Fe2中铁元素处于中间价态;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错误。答案:A4下列反应中,同一种物质既作氧化剂

3、又作还原剂的是()ACaCO3CaOCO2BCu2(OH)2CO32CuOH2OCO2CCl2H2OHClHClOD2H2S3O22SO22H2O解析:A、B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中Cl2分子中一半化合价升高(HClO)被氧化、一半化合价降低(HCl)被还原,故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中,O2作氧化剂,H2S作还原剂。答案:C5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即是铜锈,它的化学成分是Cu2(OH)2CO3(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是氧化还

4、原反应B该反应中氧元素和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C该反应中铜得电子,O2失电子,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变价的只有两种元素解析: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铜元素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答案:D6(2011福州高一期末)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OH、ClBNa、Cu2、SO、NOCMg2、Na、SO、Cl DBa2、HCO、NO、K解析:强酸性的溶液中OH、HCO不能大量共存,A、D错误;Cu2为蓝色,B错误。答案:C7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Na、Ba2、C

5、l、SO BCa2、HCO、Cl、KCMnO、K、I、H DH、Cl、Na、CO解析:A项因为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BaSO4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能大量共存;C项在酸性条件下MnO将I氧化为I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D项H和CO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H2O和CO2气体,而不能共存。答案:C8菜谱中记载: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5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3价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该反应中维生素C作催化剂B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是3价C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D上述反应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解析:河虾中5价砷与西红柿

6、同食时,被其中的维生素C还原为3价,表现出维生素C的还原性,同时推断含砷化合物的毒性是由3价砷造成的。答案:B9. 现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是Fe、HCl(稀)、NaOH(溶液)、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的反应关系及反应类型如下:则物质B为() AFe BHCl(稀)CNaOH(溶液) DAgNO3(溶液)解析:物质B与A发生中和反应,则B为酸或碱,又由于B与C可发生置换反应,可判断B为HCl(稀),B项正确。答案:B10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如下:甲K2SO4、BaCl2、NH4NO3乙NaCl、Ca(OH)2、K2CO3

7、丙HCl、Na2SO3、NaCl丁K2SO4、NaNO3、KCl其中记录合理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甲中K2SO4和BaCl2,乙中Ca(OH)2与K2CO3均可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BaSO4、CaCO3白色沉淀,不可能为澄清溶液;丙中会发生反应:Na2SO32HCl=2NaClSO2H2O;丁中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共存于澄清溶液之中,D正确。答案:D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O2H=H2OCO2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硫酸溶液:Ba2SOHOH=BaSO4H2OC向稀盐酸中加Fe:3Fe6H=3Fe33H2D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AgCl=Ag

8、Cl解析:A中碳酸钙难溶于水,应写化学式;B中,离子方程式中同一物质的阴、阳离子要符合化学式中的配比关系,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C中,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2。答案:D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CO2H=CO2H2OBa22OH2HSO=BaSO42H2OAgCl=AgClFeCu2=Fe2CuCl2H2O=HClHClOA BC D只有解析:代表Ba(OH)2与H2SO4的反应,还能代表Ba(OH)2与过量NaHSO4的反应,代表Cl2与H2O的反应。答案:D13将K2SO4、Al2(SO4)3两种盐混合于硫酸酸化的水中,测得

9、c(SO)0.03 mol/L,c(Al3)0.005 mol/L,c(H)0.01 mol/L(假设溶液中H2SO4完全电离为H和SO),则c(K)为()A0.045 mol/L B0.035 mol/LC0.005 mol/L D0.040 mol/L解析:根据电荷守恒,c(K)3c(Al3)c(H)2c(SO),所以c(K)20.03 mol/L30.005 mol/L0.01 mol/L0.035 mol/L。答案:B14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16H10Z2XO=2X25Z28H2O2A2B2=2A32B2BZ2=B22Z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判断错误的是()A溶液中可发生:Z2

10、2A2=2A32ZBZ2在反应中为还原剂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Z2B2A3DX2是XO的还原产物解析:关于氧化性,由得:XOZ2,由得,B2A3,由得Z2B2,即XOZ2B2A3,同理还原性的强弱为:A2BZX2,因此Z22A2=2A32Z可发生,Z2在反应中为氧化产物,而在中为氧化剂。答案:B15在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还原的硫与被氧化的硫的质量比为()A21 B12C31 D13解析:被还原的硫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硫在反应中作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反应中3 mol S,其中2 mol S化合价降低,1 mol S化合价升高,所以被还原的硫与被

11、氧化的硫的质量比为21。答案:A16(10分)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1)现有下列6种物质:CO2、SiO2、CaO、MgO、Fe2O3、C。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5种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写出两种分类方法):_。_。(2)从上述物质中分别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各写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_、_。(3)生活中的食醋和淀粉溶液分别属于分散系中的_和_,用_可以鉴别(填化学专用名词)。解析:仔细观察物质类别,确定分类标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答案

12、:(1)CO2,CO2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余是固体C,C是单质,其余都是氧化物(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2)CaOCO2CaCO3(或MgOCO2MgCO3等其他合理答案)CCO22CO(3)溶液胶体丁达尔效应17(12分)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如图,已知沉淀2为蓝色。(1)沉淀的化学式:沉淀1_;沉淀3_;(2)写出混合液A的离子方程式_,溶液B的离子方程式_。解析:沉淀Ba2用Na2SO4溶液,沉淀Cu2用NaOH溶液,而沉淀Ag用盐酸,因为沉淀2为蓝色,故B为NaOH溶液,沉淀2为Cu(OH)2,再结合离

13、子要逐一沉淀,故A为盐酸,沉淀1为AgCl,C为Na2SO4溶液,沉淀3为BaSO4。其中加入盐酸时离子反应为AgCl=AgCl,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离子反应为:HOH=H2O,Cu22OH=Cu(OH)2。答案:(1)AgClBaSO4(2)AgCl=AgClHOH=H2OCu22OH=Cu(OH)218(8分)现有铁粉、铜粉和氢氧化铜三种固体,以及CuSO4、KOH、FeSO4和稀H2SO4四种溶液,已知它们中的某几种在常温下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固体甲溶液B溶液C水溶液A溶液C固体甲K2SO4固体乙溶液B溶液D氢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甲_,乙_,A_,D_。(2)写出

1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若为氧化还原反应,则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反应:_;反应:_。解析:固体甲溶液B溶液C水,知甲为Cu(OH)2, B为H2SO4,则C为CuSO4,溶液A溶液CuSO4Cu(OH)2K2SO4,则A为KOH,同理,乙为Fe,D为FeSO4。答案:(1)Cu(OH)2FeKOHFeSO4(2)Cu(OH)22H=Cu22H2O19(12分)(1)请指出下列做法中分别应用了哪些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结晶)a熬煮中药_;b.分离豆浆和豆渣_;c用海水晒盐_;d.海水淡化_。(2)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HOH=H2O所对应的两个不同类型化学方程式。_;_。

15、(3)在下列反应中:A2F22H2O=4HFO2B2Na2H2O=2NaOHH2CCaOH2O=Ca(OH)2D2H2O2H2O2水只作氧化剂的是_,水只作还原剂的是_,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_,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_。请用单线桥法表示B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2Na2H2O=2NaOHH2解析:(1)熬煮中药是从植物体中将有效成分萃取出来;分离豆浆和豆渣采用过滤的方法;蒸发的方法晒盐;蒸馏海水可以得到淡水。(2)符合HOH=H2O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强酸与强碱反应,但没有难溶盐生成,也可以是强酸的酸式盐与强碱反应。(3)A项,F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B项,Na是还原剂,水是氧

16、化剂;C项,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H2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答案:(1)a.萃取b过滤c蒸发d蒸馏(2)2NaOHH2SO4=Na2SO42H2ONaHSO4NaOH=Na2SO4H2O(3)BADC20(13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利用身边物品也可以适当进行化学实验。(1)将碎蛋壳放到盛有食醋(含CH3COOH)的家用杯子中,会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可推知蛋壳的化学成分中含有_;如果给你少量澄清石灰水,你在家里如何操作可验证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简述操作过程:_。(2)我国大部分地区缺碘,消除碘缺乏病的最简便方法是食盐加碘,食盐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

17、可以用下列方法检验:取适量食盐溶于水制成溶液,用碘化钾淀粉试纸和食醋(醋酸水溶液)检验,如果试纸变蓝色证明是加碘食盐。碘酸钾和碘化钾在溶液中能发生下列反应: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氧化产物是_。当有3 mol I2生成时,有_mol还原剂被氧化。当有1 mol氧化剂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mol。解析:(1)蛋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碎蛋壳溶于醋酸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即可。(2)该反应电子转移情况为:则反应中氧化剂为KIO3,还原剂为KI,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当有3 mol I2生成时,有5 mol KI被氧化,当有1 mol KIO3参加反应时,转移5 mol电子。答案:(1)CaCO3取一个玻璃片,涂上石灰水盖在反应的杯子上,有浑浊生成即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2)KIO3I255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9 -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