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385663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届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届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届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届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 2016届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10分 2015.8.29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A.大小为7.5 NB.大小为10 N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 2.给滑块

2、一初速度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时,所用时间可能是A.B. C. D. 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位移时间(st)图像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坐标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像可以看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同时计时B.从开始计时到相遇,甲的速度始终比乙的速度大C.甲计时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s0处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4.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

3、在竖直时位置相比,小球的高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5.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杆的下端有一个轻滑轮O.另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B点处,细线跨过滑轮O,下端系一个重为G的物体.BO段细线与天花板的夹角为=30,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线BO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B.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C.a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G6 / 7D.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体上使

4、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的推力之比为A.cos +sin B.cos -sin C.1+tan D.1-tan 7.如图所示,放置在斜劈上的物块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整个装置保持静止.现在使力F增大,但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对斜劈的压力可能增大B.物块受到的合外力可能增大C.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可能减小D.斜劈对物块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8.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A.4B.4C.

5、12D.21 9.(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1的物体1,与物体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角,则A.车厢的加速度为gsin B.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C.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2-m1)gD.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2gtan 10.(多选)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一定不断变小 11.(多选)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

6、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 12.(多选)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动滑轮,其两端分别系在固定支架上的A、B两点,支架的左边竖直,右边倾斜.滑轮下挂一物块,物块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左端绳子下移到A1点,重新平衡后绳子上的拉力将变大B.若左端绳子下移到A1点,重新平衡后绳子上的拉力将不变C.若右端绳子下移到B1点,重新平衡后绳子上的拉力将变大D.若右端绳子下移到B1点,重新平衡后绳子上的拉力将不变 二、非选择题(共54分)13.(2014福建理综)(5分

7、)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cm和mm. 14.(6分)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如图所示是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1.40 cm、3.55 cm、6.45 cm、10.15 cm、14.55 cm、19.70 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4=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

8、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10分)某段高速公路最大限速为108km/h,一辆小车以90km/h的速度在该路段紧急刹车,滑行距离为62.5 m.(汽车刹车过程可认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求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2)若该小车以最大限速在该路段行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3 s,求该车的安全距离为多少?(安全距离即驾驶员从发现障碍物至停止车运动的距离) 16. (10分)汽车前方120 m处有一自行车正以6 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 m/s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

9、,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17. (11分)在寒冷的冬天,路面很容易结冰,在冰雪路面上汽车一定要低速行驶.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车辆遇紧急情况刹车时,车轮会抱死而“打滑”.如图所示,假设某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至一个斜坡的顶端A时,突然发现坡底前方有一位行人正以2 m/s的速度做同向匀速运动,司机立即刹车,但因冰雪路面太滑,汽车仍沿斜坡滑行.已知斜坡的高AB=3 m,长AC=5 m,司机刹车时行人距坡底C点的距离CE=6 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冰雪路面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5,(g取10 m/s2.)(1)求汽车沿斜坡滑下的加速

10、度大小.(2)试分析此种情况下,行人是否有危险. 18.(12分)质量为2 kg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从木板的左侧沿木板上表面水平冲上木板,如图(甲)所示.A和B经过1 s达到同一速度,之后共同减速直至静止,A和B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A与B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2)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3)A的质量.福州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物理 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56分)1-8. D C B A D B D D9-12. BD BC BD BC二、非选择题(共54分)13.答案:60.

11、104.2014.答案:0.4050.75615.解析:(1)根据题意,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2as,v0=25 m/s,vt=0,s=62.5 m,代入数据解得a=-5 m/s2.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5 m/s2.(2)小车在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s1=v0t=300.3 m=9 m.小车在驾驶员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设位移为s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s2,v0=30 m/s,vt=0,代入数据解得s2=90 m该车的安全距离为s=s1+s2=99 m.答案:(1)5 m/s2(2)99 m16.解析:(1)设经t1时间,汽车追上自行车,则有v2t1=v1

12、t1+s,代入数据解得t1=10 s.(2)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用时tm,tm=9s停止前汽车的位移sm= tm=81 m自行车追上的时间t=13.5 s9 s故再经过13.5 s两车第二次相遇.答案:(1)10 s(2)13.5 s17.解析:(1)设AC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汽车在斜坡上行驶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mgcos =ma1由几何关系得sin=,cos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汽车在斜坡上滑下时的加速度a1=2 m/s2.(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2a1sAC解得汽车到达坡底C时的速度vC=m/s经历时间t1= =0.5 s汽车在水平路面运动阶段,由mg=ma2得出汽车的加速

13、度大小a2=g=5 m/s2汽车的速度减至v=v人=2 m/s时发生的位移s1= =11.6 m经历的时间t2= =1.8 s人发生的位移s2=v人(t1+t2)=4.6 m因s1-s2=7 m6 m,故行人有危险.答案:(1)2 m/s2(2)有危险18.解析:(1)由图像知,A在01 s内的加速度a1= =-2 m/s2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mg1=ma1 解得1=0.2.(2)由图像知,AB在13 s内的加速度:a3=-1 m/s2对AB由牛顿第二定律:-(M+m)g2=(M+m)a3解得2=0.1.(3)由图像知B在01 s内的加速度:a2= =2 m/s2.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mg1-(M+m)g2=Ma2解得m=6 kg.答案:(1)0.2(2)0.1(3)6 kg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