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隶书的特点书法特征.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387038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汉隶书的特点书法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东汉隶书的特点书法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东汉隶书的特点书法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汉隶书的特点书法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汉隶书的特点书法特征.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东汉隶书的特点书法特征东汉隶书的特点(1)、隶书字体特点一是“方劲古拙,隶书是从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把 篆书的圆转笔画改革为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法,而隶书是比拟古老的书 体,“方劲古拙道出了隶书的概貌.(2)、隶书字体特点二是“蚕头雁尾,笔必三折,指的是隶书特有的横 画一一波横(即带有挑脚的横画)的形状与隶书笔画的写法步骤.写波横时先用力向 左“藏锋逆入,然后转笔往右.形状就像蚕虫的头 ;随即笔稍为提起,使笔毫至 中锋向右运笔,这是“平出;最后写挑脚时,笔锋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 出,形状就像大雁的尾巴,一般是露锋收笔,亦有尚未露锋即缓缓的收住的处理. 写挑横时要注意,采用“提引的写法

2、.这样,笔势才舒展自然.“笔必三折是 说写隶书笔画要注意落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亦称“三折法,不要横扫直抹 一滑而过、“藏锋逆入,中锋行笔是隶书用笔的根本方法.(3)、隶书字体特点三是“雁不双飞,蚕无二色,说的是在隶书的一个 字里面,笔画的挑脚不要重复.如一个字有两笔或两笔以上的横面,只能把一笔写 成波横,其余写成平横,这就叫“雁不双飞;而“蚕无二色是指起笔蚕头的写 法根本相同,但蚕头的形状可以有微小的变化.(4)、由于隶书字形方扁取横势,很多笔对称展开,尤其撇、捺的组合, 有明显的横势增加了生动的感觉.隶书的点画写法隶书点画的写法于篆书有明显的不同,篆书的点画可概括为点、直、弧3种,而开展

3、到隶书已经具备了永享八法中的 8种笔画.在用笔上,篆书多为圆笔, 而隶书已有方圆并用之笔,并且笔画有了粗细变化.隶书的点有中点、上点、左点、右点和横点的不同.中点的写法是落笔 后,提笔逆锋向上,转笔回锋向右,顿笔向下,继回笔收锋于点内.隶书的点与篆 书的点不同的是,已有倚侧的变化.上点的写法略同中点,只是末笔不向点内回笔 收锋,而想向下渐提出锋.左点和右点及横点的写法与上点的写法相同,但起步的 位置和出锋的方向各不相同.隶书中的左下挑、右下挑的写法与左点、右点写法相似,不同处是末笔出锋较长隶书竖的.写法于篆书相同隶书的横有短横和长横两种,短横起笔逆入平出,横末护尾,略似篆书. 长横起笔藏锋向上

4、逆入,继之用方笔折下转向右,使之成蚕头的起笔,继而向右行 笔,笔稍涩,不可浮滑,至横的三分之二处,按笔带出一向下的波凹,继之提笔稍 向上翘出锋,形成雁尾.这一运笔又称为波磔.捺与长横的写法相似,只是笔势向右下,较横更舒展.撇的写法,与写左下挑相同,起笔后用过笔向左下行笔,行中略增曲势, 至全画三分之二以下处用力顿笔,到画的末端捻笔外旋,略提向左上,回笔收锋于 线中.钩的写法有几种,这里只介绍常用的长钩的写法,出锋后不提而是用过笔向 下行笔,行至竖下端再依次蹲笔、挫笔、顿笔向左画近似水平的圆弧,至弧末提笔 出锋.另外,隶书的书写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如一字中有数横相迭时,一般是最 末一横写成带蚕头雁

5、尾其余都是短横.如一字中既有长横又有长捺,一般是长捺用 蚕头雁尾,长横不用,如“大的写法就是.如横在别的笔画包围之中,横的写法 也不用蚕头雁尾.就是说,蚕头雁尾在一个字中只能出现一次,否那么就会影响字的 美观,所以前人说“蚕无二色,雁不双飞.隶书的定义关于隶书的定义,近人吴伯陶先生一篇:?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 书?的文章中说道:“可以用这个字的本义来作解释.说文解字中解释隶 的意义是附着,后汉书冯异传那么训为属,这一意义到今天还在使 用,现代汉语中就有隶属一词.晋书卫恒传、说文解字序及段注, 也都认为隶书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其次究竟什么样子才叫隶,隶与篆又有什

6、么样的严格区别,吴伯陶先生在 上述的文章中又有所分析订定,这里再节录吴文中值得考虑的几小段.吴云:“小 篆还保存了象形字的遗意,画其成物随体诘屈;隶书就更进了一步,用笔画符号破 坏了象形字的结腹,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他有字形举例,可参阅原文.他又说:“小篆和隶书实际上是两个系统,标志着汉字开展的两大阶段. 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 “我们判 断某种字体是否隶书,就要首先看它是否出现有破坏篆书结构失掉象形原意之 处.吴先生经过仔细排比研究,得出那样的科学论据来,作为学术上篆、隶的 不同定名的分野,自然是很值得重视的.不过还有两个问题想要问,那就是:一, 篆书也

7、不能够个个是象形字,一开始就有象形以外的许多字存在,因此,仅仅失掉“象形原意似乎有些不够.我的意思是说隶的破坏古文 “象形字是一种字体 的笼统名称,事实并非个个“象形,例子甚多,不待列举 ,不仅仅是破坏象形 而已.二,今天看到的从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和湖南长沙马王堆墓中出土的简帛书 中发现其中字的结构有变篆体,也有未变.用笔有圆有带长方的,那种字当时又称 之为何名这种“半篆半隶的字形从秦昭襄王时代开始一直到西汉初秦云梦简到 汉马王堆帛书,吴文有详述可参阅还存在,始皇帝以前,字还未有“体的区 别,可是到汉初,肯定那种字已经归入隶体,二者合起来考虑,那么对吴先生的区 别篆体之名,是否有些矛盾了呢事实

8、上结构之变,光讲象形不象形,定然不够全 面.我估计区别问题,在当时一一在字体初变时一般人肯定还不太严格的,那种“蝙蝠式的字形,大都随着新名称而名之一一也称为隶,其中稍为保存些旧结构 也是可以的.因此我认为如果设身处地来推测当时的命名,和今天用学术研究来区 别的命名是可以有些距离的,是无足为怪的.明确地讲,篆与隶的不同除形象变为 符号以外,还有笔法变化一方面的区别,例如:生 篆、上变笔法未变结构、之 笔法结构全变.三字的名实异同,决非单论结构,其他相似的情况也很不少,可 以类推.西汉中期以来,隶书的脱去篆体包括结构、笔画的写法而独立的形式, 已经完全形成.所见有代表性的例如本世纪出现于西陲流沙中的西汉宣帝五凤元年 前57年、成帝河平元年前28年、新莽始建国天凤元年14年的书简、乐浪 汉墓出土的西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的漆盘上的铭文 等等,不但结构全变,从字形来讲也全成方形或扁方形,笔势那么长波更自然横出, 和接近篆体的直垂形大大不同了.相像的字形还能在东汉的碑刻中见到很多.最著名的如桓帝延熹八年165年的?华山庙碑?、灵帝建宁二年 169年的?史晨碑?、中平二年185年的 曹全碑、又三年186年的张迁碑等等,其他不再一一例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