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教材知识点+岳麓必修一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38974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历史教材知识点+岳麓必修一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最新高中历史教材知识点+岳麓必修一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最新高中历史教材知识点+岳麓必修一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历史教材知识点+岳麓必修一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历史教材知识点+岳麓必修一优秀名师资料.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教材知识点 岳麓必修一2008年高二历史会考纲要(必修一岳麓版)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P课本第2-3页)?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 ?目的:巩固统治。 ?内容:?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有异姓诸侯国; ?周王的亲族、姻亲和功臣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但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作用:?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2、(P课本第3-4页)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 ?内容: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确立了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工具: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以维护宗法分封制 3、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

3、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大、小宗具有相对性;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二)知道秦的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P课本第6页) 意义:?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 (P课本第7页)A、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皇权至上,大权总揽;?“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三公丞相、

4、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相互配1 合、相互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P课本第8页)?目的:吸取春秋战国割据混战的教训,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地方机构:分郡、县两级。 3、影响: 有利于巩固统治,国家统一和社会经济发展;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秦法以“轻罪重罚”为指导思想,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 4是与宗法制相

5、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官位不世袭。 拥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军事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 (三) 了解汉朝刺史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基本内容,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汉朝刺史制度(P课本第10页) (1)目的: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强化皇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表现: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臵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2、唐朝三省六部制:?确立: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P课本第14页) ?结构

6、:?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作用: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P课本第15页)?原因:?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左右皇位继承,引起政局动荡?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 ?废除:1380年,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影响: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高

7、峰。 (P课本第15页) ?原因:废丞相后,为提高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 ?设立: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内阁。 ?职权:?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内阁有专门的衙署和署官,帮助皇帝批复2 意见,称为“票拟”,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4、清朝设立军机处:(P课本第16页) ?清承明制,设内阁,处理日常事务,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军国大事。 ?军机处?时间:雍正年间?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 ?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

8、发展的重要标志。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的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的历史特点。 补充: ?中央政治制度:秦朝,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汉朝,建立中朝;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完善;宋朝,中枢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削弱相权;元朝一省制中书省;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地方政治制度:秦,郡县制;汉朝,郡国并行制,并设州部;宋朝,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下设通判,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元朝,行省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

9、主。 形成了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错误。绝对君主专制,使大小官吏只能惟上是从,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它又必然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所有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 核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基本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 进步作用: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明朝以前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消极影响:地方政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中央易产生腐败现象和决策的失误;明清时期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一)列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

10、,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影响;概述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P课本第53页)3 ?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0-1842年,签定了中国历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19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定(P课本第54页) 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关税协定() ?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P课本第60页)?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了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P课本第60页)

11、 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P课本第61页)?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直接目的: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1901年9月,签定了辛丑条约主要内容: 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 划定北京的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拆除天津大沽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 关沿线要地。 a.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天津

12、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c.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d.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5、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A、政治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大量割地赔款不平等的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B、经济上,他们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依赖列强丧失独立性。 C、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P课本第60页)。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人物有:海军提督 ,“定远”舰管带,“志远”舰管带,“经远”舰的全体官兵,管带,“靖

13、远”号管带。黄海海战战争后,由于李鸿章的“避战保舰”政策,命令北4 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最终在。 (P课本第61页)?义和团运动反帝运动的背景: ?义和团的口号:?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 清政府态度的转变的目的是: ?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二)了解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意义,列举凇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P课本第87页)?A、屠杀中国人民,进行细菌战、毒气战 B、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 C

14、、进行经济掠夺() D、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P课本第87页)A、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缺点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八一三事变后,国共双方军事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D、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P课本第88页) 如:八一三事变后组织了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期间,参加会战,取得了 中,在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15、的指挥下取得了的胜 利,这。 5 :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等。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延安。6、:1940年下半年,指挥一百多个团正在进行了威震中外的, 7、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 签署投降书。 (P课本第90页)?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一)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过程,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P课本第57页)

16、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爆发后,相继攻克广西、湖南、湖北等地一些重要城市;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与清王朝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 ?军事:为拱卫天京,太平军进行北伐和西征,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原则。)(P课本第58页) ?原因:?曾国藩组织湘军、李鸿章组织淮军,成为镇压太平军的主要力量;?领导集团内部发生严重内讧。(P课本第58页) ?转折: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此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挽救危局:?提拔年轻将领陈玉成

17、和李秀成;?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P课本第59页)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破天荒地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P课本第59页) (P课本第58页)?太平天国建立理想社会的纲领文件 ?改造封建社会的政治方案 ?太平天国运动成为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主要标志 ?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农民阶级受到双重压迫与削弱 历代农民起义反封建的升华反封建土地私有制 农民阶级追求平等、平

18、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自然经济 ?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平均原则分配农民土地,反映了农民的要求和愿望;?标志着太平天国是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6 ?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后来太平天国被迫实行“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实现,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落后性:此纲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没有超越封 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P课本第59页)太平天国在转折时期由洪仁玕颁布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性文件。 ?天国政权危机,急需改革内政,扭转形势; ?资本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潮流; ?洪仁玕个人经历

19、使其对资本主义有了具体的了解。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这是一个改造封建社会,救国救民的方案。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太平天国政权,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 是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 ?理论上: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没有涉及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 由于当时紧张严峻的军事环境和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而落空。 没有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 (二)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包括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准备:?组织同盟会:(P课本第6

20、3页) ?性质: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成立:1905年在东京成立。 ?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民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指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指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创立民国”即民生主义,核心是土地问题,主张进行社会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 ?思想(论战):?内容: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 ?作用: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P课本第64-65页)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在武昌起义 ?成立湖北军政府,国号“中华民国”

21、?政体为“五族共和”(汉满蒙回藏) 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其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临时约法: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形势:仅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没有实现统一。?袁世凯夺权 ?原因:同盟会组织涣散,成分复杂;立宪派旧官僚希望袁世凯主持大局;孙中山表示“虚位以待”?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7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

22、人心。(P课本第65页) ?进步性:?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并试图以革命手段解决这些矛盾,它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利益和经济上的要求,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包括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三大内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抗争探索的最高成就。 ?它在与改良派的斗争中,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斗争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是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局限性:?它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它主张民族主义,但民族主义仅仅停留在推翻清

23、政府的统治、光复汉族国家的层面上,仍保留大汉族主义情绪,如指斥清朝(满洲人)统治者为“鞑虏”,把国内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问题与外国侵略相混淆,把满洲排挤到“中国之外”,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只把对帝国主义的仇恨集中于清政府身上,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它主张民权主义,但其矛头所向,主要是皇帝和贵族,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又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找不到真正出路。 ?它主张民生主义,不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不能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因此民主革命不可能完成使命,不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胜利: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4、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之后,中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 ?失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中国仍然被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 ?认识:从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的直接结果来看,这一目标达到了,可以说革命是胜利了;从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最终结果来看,它又是失败的,

25、所以革命“尚未成功”。这就是两者的统一。 (三) 概述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认识其在中国民主革命史的地位与作用;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内容,认识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五四运动(P课本第67页) 1、背景:?一战期间,日本妄图通过“二十一条”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 ?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卖出国家主权; ?巴黎和会上欧洲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2、概况:?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8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勿作五分钟爱国心”,“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P课本第68页) ?中心:由北京

26、转到上海,上海的“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P课本第68页) ?特点: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结果:?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3、五四精神:爱国、民主、科学、进步(P课本第69页) 4、五四运动的意义(P课本第69页)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是中国

2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 ?从此以后,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它是一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伟大斗争,加快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直接加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展开。 ?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

28、;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P课本第84页)?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中国各地共产党组织成立,在上海、北京、武昌、长沙、广州等地相继建立。 ?中共“一大”:?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召开,后来在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P课本第84页) ?历史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共“二大”:1922年

29、召开,制定新阶段奋斗目标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P课本第85页) (P课本第85页)?领导机构:1921年8月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时间:1922年1月1923年2月 ?运动: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而告结束。 ?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9 (P课本第85页)?使中国有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真正担负起领导人民革命的重任。 ?中共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中共成立后,放手发动工农群众,为中国革

30、命找到了真正的力量源泉。 ?中共成立后,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中国革命引向了社会主义方向,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时期。 (四) 概述国民大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解放战争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P课本第85-86页)?原因:?中共方面:?1922年6月,中共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7月,中共“二大”正式确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 ?孙中山方面:接受建议,同意合作。?共产国际的帮助。 ?实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

31、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3、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在国共两党推动下,一场以“国民革命”为口号、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全国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发展:?1926年7月北伐;?工人运动发展。 ?失败: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动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动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P课本第86页)?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军队占领南昌城。 ?意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P课本第86页)?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2、。?最初武装斗争以夺取城市为目标,以后针对城市地区敌强我弱的现实,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P课本第86页) (P课本第87页)?1927年10月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正确道路的开端,中国革命的策略从此发生了转变。 (P课本第87页)?原因:?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过程:?遵义会议:1935年,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发表,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0 ?结果: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

33、达陕北,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P课本第88页)?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政府内部发分化。 ?爆发: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等人。 ?中共方针:逼蒋抗日,和平解决 ?意义: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P课本第90页)?两种命运:?中共和平民主建国方针: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 ?国民党独裁内战方针: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确立 ?中共为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 ?重庆谈判:1945年10月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政治协商会议,

34、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国民党的态度和对策:?坚持一党专制独裁的方针; ?迫害民主人士(李立三、闻一多等),破坏政协会议;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公然推翻政协通过的民主和平建国路线; ?加紧内战部署,全面内战一触即发。 (P课本第91-92页)?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6月底,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规 模的内战爆发。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经过8个月歼敌71万余人,到1947年2月,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停止。 ?1947年春开始,中共采取了避敌主力、诱敌深入,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战役)、山东(孟良崮战役)解放区的

35、重点进攻。 ?战略进攻:随着敌我力量对比变化,中共对国民党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1947年夏,三军挺进大别山;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解放战争的胜利: ?国共谈判:1949年4月20日,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发起,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从此揭开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篇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标志着中国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结束,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的结束; ?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从而大大丰富

36、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从而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使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新生的历史转折点。 11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二大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就是民主革命纲领; ?又领导工人运动,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革命,反帝反封建; ?开展武装起义,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开辟革命根据地,进行工农武装割,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进行抗日战争,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领导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反动统治。?社会性质相同: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7、 ?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 ?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思想武器,以争取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 ?革命发展与发动群众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 ?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结果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后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

38、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上将最终遭到了失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一) 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的基本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P课本第95页)?政协第一次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时间:1949年10月1日。 ?政治特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39、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 ?历史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P课本第95-96页)?时间:1954年 ?性质: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主要内容:分为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和首都等四章。 ?意义: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P课本第96-97页)12 ?确立

40、:1954年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的产生:经全国人民普选产生,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 ?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曲折:?1957年发右派斗争扩大化,建设趋于停顿; ?“文化大革命”期间,名存实亡。 ?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断发展。 (P课本第97-98页)?多党合作的基础: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主要形式:政治协商(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

41、基本组织) ?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曲折:?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干扰了政协工作的正常开展; ?“文革”期间,政协工作陷于瘫痪。 ?发展:1982年,中共提出了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 (P课本第99页)?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 ?实施情况:先后形成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省级自治区,还建立了100余个自治州

42、、自治县。 ?新发展:1984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总结: 1.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主要为(或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是):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1949年新政协会议的主要任务: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即筹备建立新中国。 3.1954年宪法的性质: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最高立法权;最高监督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 6.中共领导

43、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政治协商 7.多党合作的指导思想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8.多党合作的新发展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二)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P课本第101页)?原因:?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 ?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 13 ?危害:“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严重倒退。 ?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民主与法制遭到破坏; ?随着“全面夺权”的展开,司法部门陷于瘫痪;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

44、踏; ?中共各级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 (三) 知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上的成就,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以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的确定,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P课本第101 页) ?历史转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全面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表现:?首要环节:在当时中央组织部部长胡耀邦德主持下,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 ?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了基层政治和基层民主建设。 ?加快法制建设:颁布了1982年宪法,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规范政府行为:?1989年4月,

4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1999年4月行政复议法公布,反映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法制化建设:?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3月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三、基层民主选举(P课本第102-103页) ?地位: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概况:?建国初,村委会、居委会干部都是由上级政府任命的; ?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年11月,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

46、法。 ?意义:?乡村基层选举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中国基层民主选举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展;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四)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最初提出:针对台湾问题;(P课本第105页) ?酝酿:“九条方针”及统一后对台湾政策;(P课本第105页) ?形成: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两制”; (P课本第105页) ?确立:?1982年宪法的规定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P课本第105页)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全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14 ?实践:在香港、澳门问题上成功运用 (P课本第105页)?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日渐完善; ?英国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