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练习(含答案讲解)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39402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练习(含答案讲解)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练习(含答案讲解)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练习(含答案讲解)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练习(含答案讲解)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练习(含答案讲解)优秀名师资料.doc(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 地球运动知识解析 在宇宙环境中,地球运动有关知识既是高考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正确使用最佳的解题技巧,可以提高学子们的解题速度,同时也可以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1、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顺着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和顺着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 2、南北半球的判断和两点相对位置的判断: 南北半球的判断- 在地球运动北极俯视图中,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则中心点为北极点;呈顺时针方向自转,则中心点为南极点。归纳为:北逆南顺 判断两点的相对位置-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离开南(北)极的所有点都在北(南)方;北半球纬度大(小)相对方向为北(南),南半球则相反。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顺(

2、逆)着地球自转方向,都是向东(西)方。同一纬线比较东西必须两点经度差小于或等于180。 3、远、近日点的判断: 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若地球的地轴偏向太阳,判断地球公转至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较慢。若地球的地轴偏离太阳,判断地球公转至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较快,并且从近日点至远日点,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4、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晨昏线的特点一是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 方法(1):昼夜半球的界线-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线为昏线。 方法(2):利用地方时判断晨线和昏线。因为赤道全年昼夜等长,从地方时角度看,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3、,若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则为晨线;若为18时,则为昏线。 5、地方时的推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地方时就早(即东早西迟),因此,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依据地球自转角速度,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在日照图上计算的关键是要找到一条经线的地方时,再以此经线的地方时推算其他经线。 方法(1):在俯视图中: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正午时刻(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24时。 方法(2):利用晨线和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推算出一条经线的地方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 通过两

4、种方法确定了某一条经线的地方时后,看将地球分为多少等份,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多少度,再按东加西减的原理计算其他地方的地方时。 6、判断经纬度: 以0经度(本初子午线)为起始线,0经度以东为东经度,以西为西经度,且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增大为西经度;若以180经线为起始线,180经线以东为西经度,以西为东经度,且向东减小为西经度,向西减小为东经度。 假设无0或者180起始线,则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向东,经度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减小为西经度。 7、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偏移的判断: 由于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顺着物体运动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移,南半球向左偏移,赤道上不偏转。 8、判断

5、太阳直射点和节气: 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点,位于这天太阳直射的那条纬线与正午时刻的那条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太阳直射经线,地方时为12点)的交点上。 节气主要依据晨昏线的位置和极昼极夜的范围来判断:若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经线重合;南北两极周围无极昼和极夜现象,则为二分日日照图;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以内为极昼(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内为极夜(极昼),则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冬至日)。 9、昼夜长短的判断和昼长、夜长的计算: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北半球或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另一半球则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极周围的极昼(极夜)范围扩大(缩

6、小),南半球则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则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周围极昼(极夜)范围缩小(扩大);南半球则相反。 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相等,二分日任何地方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其他时间不同纬度的昼夜长短不同。昼长为日出至日落的一段时间。若所计算昼(夜)长的点不在晨昏线上,可过该点做一条纬线,再计算该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的昼(夜)长即可。因为同一纬线昼夜长短相同,纬度相同的纬线南北半球上昼长等于另一半球夜长。 10、日出和日落时刻的推算: 根据该地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的地方时或根据昼长时间推算日出时刻: 方法1:日出时刻+日落时刻=24时方法2:日出时刻=12-昼长的一半

7、;日落时刻=12+昼长的一半 1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太阳高度减小的度数等于两地的纬度差。纬度相关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减小多少度。 12、日期更替和日期范围的判读: 日期更替线有两条:一条为自然日界线(24/0时日界线)时间为0/24时,即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今天到明天;一条为国际日界线(180经线),两侧区时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要早一天。日界线以西为今天,以东为昨天。但日界线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或顺着地球自转向东跨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逆着地球自转方向日期加一天,即东减西加。 日期范围为:顺着

8、地球自转方向从180经线到零时经线为昨天(晚一天),逆着地球自转方向从180经线到零时经线为今天。即零时经线以东比西要早一天。若日界线180经线上地方时为24时,全球范围为一个日期,若地方时为12时,全球一平分为两个日期。 13、日期比例问题 确定“今天”和“昨天”的范围,关键是求算0点所对应的经度。 常见题型是根据极地投影图,判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分属不同的日期。解题关键是不能把阴影误认为是夜半球。 14、日照图的解题内容和步骤 (1)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 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特例除外)。 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 从经度数排列上看,自转方向与东经

9、度数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 (2)确定晨昏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互垂直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太阳直射经线的确定: A.地方时12时的经线。 B.平分昼半球的经线。 C.根据已知某经线的时间来计算。 D.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经线。 直射纬线的确定。 A.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B.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纬线。 C.利用晨昏线相切的纬度计算:直射纬度=90-相切纬度(北半球昼长长则该直射北半球)。 D.利用极昼、极夜的范围计算 (4)时间的确定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8时。 晨昏线与纬线圈

10、切点时间:切点所在经线通过赤道地区位于昼半球则经线时间为12时,切点所在经线通过赤道地区位于夜半球则经线时间为24(0)时。 (5)季节或日期的确定 利用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来判定:北半球昼长夜短或北极地区是极昼,则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反之则为冬半年。 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 (6)太阳高度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并非正午太阳高度)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 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是90度(也是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某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点可能有两个(位于同一经线上,与直射纬线之间的角距离相同),也有可能只有一个。 某一时

11、刻,太阳高度相同的点有无数个,即以直射点为圆心,以(90-高度角)的角距离为半径的圆。此图被称为“等太阳高度线图”,其判读方法见“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7)昼夜长短 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范围是(90-直射纬度)N 以北地区;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极地区出现极夜极夜范围是(90-直射纬度)S 以南地区。太阳直射南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如果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则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如果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则北极地区极夜范围缩小。南半球相反;直射点向南移相反。 (8)确定太阳出没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

12、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先计算出该地昼长的时间,然后以正午12时为起点,减去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出时间,加上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落时间。 (9)变式图 无论是什么样的变式图,都利用上述方法的中某一种或几种来确定所隐含的要素。抓住关键点,不要被图的变化所迷惑。 对于无图的资料题,同样需采用上述方法。 15、黄赤交角的影响: 由于地球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大小为2326。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假设黄赤交角增大,则太阳直射点范围,热带、寒带、极昼(极夜)、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幅度

13、都增大。唯有温带范围减小。假设黄赤交角减小,则太阳直射点范围,热带、寒带、极昼(极夜)、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幅度都减小。唯有温带范围增大。 16、日期分界线的确定与应用 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今天和明天”的分界线,叫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地球上每个新日期就从这里开始,旧的一天也在这里结束。因此人为规定的日界线就成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日界线东侧是西十二区,西侧是东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钟点相同但日期正好相差24小时,即一天。因此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从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上一天。 实际上,为了不使

14、横跨180经线的国家“一国两日”,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国际日期变更线和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而是稍有弯曲,在三个地方偏离了180经线(如图1):为避开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半岛而向东偏离180经线,从白令海峡上(最东端位于西十一区)穿过;这是因为西伯利亚属于俄罗斯领土,生活中采用的日期与俄罗斯 其他地方的日期要保持一致;阿留申群岛西部向西偏离180经线,因为阿留申群岛(最西端位于东十一区)属于美国领土阿拉斯加的一部分,采用的日期要与阿拉斯加的日期保持一致;考虑到地处西经172左右的汤加使用统一时间,在南纬15至45之间的大洋洲附近向东偏离180经线,大约东移了大半个时区。这样大洋洲

15、的 岛国斐济和汤加群岛等全部属于东十二区,与新西兰的日期保持一致。 即使是这样,日界线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1884年国际 子午线会议确定日界线弯曲东移时,大洋洲的基里巴斯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因此 没有把基里巴斯包括在赤道 国际日期变 更线 180经线 图1 内。日界线从基里巴斯中部拦腰而过,形成基里巴斯“一国两日”的状况。为了维护基里巴斯统一使用首都塔拉瓦时间,1995年基里巴斯主张将日界线东移到基里巴斯最东端、地理位置为(150W、10S)的卡罗林岛(此岛东离180经线约2000千米,基本无人居住),但一直没有使之成为现实。在争睹21世纪曙光时,为了争得“世界上最早迎来新世纪的国家”的称号

16、,基里巴斯人为地将日界线向东移动,使其达到150W经线附近,并将其改变日界线的决定报告了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最后终于得到了国际天文学会的认可。基里巴斯从此成为世界上最早迎来新的一天和新世纪的第一个国家。 正因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经线的不一致,所以穿过180经线不一定穿过日界线。这样自东向西穿过180经线,日期和时间的变化就出现了下面几种情况: 日期和时间都不作变更。如在阿留申群岛附近、15S至45S之间的大洋洲和白令海峡上从西经度穿过180经线到东经度都没有穿过日界线。不需要作日期和时间的变化。 日期加一天,时间不变。这种情况发生在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经线重合的地方。 例1:一艘航行

17、于太平洋的船只,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解题思路:题干没有明确是从东向西还是从西向东,所以解题时必须把两种情况都考虑进去。首先假设船只是自东向西航行并穿过180经线,这时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穿过180经线的同时也穿过了日界线,日期上就要加一天,变更为12月31日;另一种是只穿过了180经线,但没有穿过日界线,日期上就不需要上作变更,还是12月30日。然后假设船只是自西向东航行并穿过了180经线,这时也存在两种情况:一种

18、是穿过180经线的同时也穿过了日界线,日期上就要减一天,变更为12月29日;另一种是只穿过了180经线,但没有穿过日界线,日期上也不需要上作变更,还是12月30日。 最后把这几种情况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并加上航行时间就可以得出A、C、D三种情况都是可能的,只有B是不可能的。 特别提醒:在解题时一定要考虑全面,以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出现错误。 通常情况 .下,我们还是认为国际日期变 .更线与 (180) .经线是一致的 .。 除180经线外,我们还必须掌握地球上的另外一条日期分界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或者区时为23时的时区的东部分界经线、区时为0时(24时)的时区的西部分界经线。 这两条日期分界线都是地

19、球上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两者之间即有联系也有区别(见表): 180经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相同点都是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是地球上日期更替的开始。 不同点 人为日界线自然日界线 固定不变的 不固定,可以是地球上任何一 条经线 钟点不固定,从0点到24点钟点固定,0点或者24点东侧日期晚一天,西侧日期早一 天 东侧日期早一天,西侧日期晚 一天 在高考中,仅仅知道这两条日期分界线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如何确定日期分界线。一般来说,确定日期分界线包括确定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在有图的试题中可以根据图上的经度(东经度自西向东由小到大,西经度自西向东由大

20、到小)或者经线两侧的 . 日期( (180) .经线东侧日期晚一天,西侧日期早一天) .进行推断确定180经线。 在无图的试题中可以采用图解法确定180经线:一般采用绘制极视图的方法,也可以绘制侧视展开图。在图上先确定180经线(可以任意绘制,但一旦确定,其它的经度就要以此为准),然后根据解题的需要确定其它的经线。 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的确定必然借助题干或者图中提供的信息。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夜半球中间的经线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昼半球中间的经线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与此经线共同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就 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根据晨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线地

21、方时为18时,或者其它已知经线(或时区)的地方时(或区时)进行推算。 为了便于你对以上确定日期分界线方法的理解,下面举几个典型例子: 例2:当30E 地方时为9月2日10时时,求全球地方时为9月2日的经度范围。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无图考图题,解答时最好采用图解法,先绘制一幅以北极为中心的极视图(如图2),在图上先确定180经线和30E 经线,然后通过推算找出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120W ,此时全球地方时为9月2日的经度范围为120W 180。 特别提醒:在写经度范围时一定要遵循自西向东的原则:先写西侧的经线度数, 后写东侧的经线度数。 例3:当东九区为9月2日6时50分时,求全球区时为9月2日的

22、经度范围。 解题思路:和例2一样,解答时最好采用图解法,先绘制一幅侧视展开图(如图3),在图上先确定180经线和东九区的时区范围及东九区的中央经线135E 经线,然后根据区时的计算方法推算出区时为9月2日0时50分(东三区)或者9月1日23时50分(东二区)所在的时区,这两个时区之间的经线(37.5E )就是9月1日和9月2日的分界线。此时全球区时为9月2日的经度范围应该是:37.5 E 180。 特别提醒:这里要求用区时进行计算,不是用地方时进行计算,所以关键是找出两个时区的分界线。 例3:右图(图4)中,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并回答: (1)NA 的

23、经度为 ;NB 的经度为 ; (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 日 时。 解题思路:本题的解答关键是找出180经线。从试题题干和地图提供的信息,借助地球自转方向可推知图NB 为180经线,因为NB 东侧为3月21日,西侧为3月22日,东侧比西侧晚一天。找到180经线后,就可推知NA 的经度为60E 。NA 东侧为3月22日, 西侧为3月21日,东侧比西侧早一天,因此NA 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北京时间所在的 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 位于60E 以东60,时间要早4个小时,因此北京时间应该 为3月22日4时。 特别提醒:180经线东侧比西侧晚一天,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东侧比西侧早一天。 例4:读“北极为

24、中心的投影图”(图5),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 代表晨昏线,黑粗线OE 和OF 为日期分界线,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 解题思路: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和地理推理能力,解题时关键是要充 分利用题干和极视图提供的信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方向、ABC 为晨昏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或者极夜现象(这是解题最重要的隐性信息)。NE 和NF 为日期分界线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由NF 平分晨昏线可知:NF 应该为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另一条粗线NE 就是180经线。隐性信息被挖掘出来后,后面的解答就

25、比较容易了:此时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时间应该是6月22日(夏 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 ),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正好与0时所 在经线NF 组成经线圈。因为NE 为180,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及经度分布规律可知太阳直 射的经线应为135W ,也就是说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为:2326N 和135W 。最后由135W 地方时为12时可推算出北京时间为6月23日5时。 特别提醒:平分晨昏线的经线的地方时一定0时或者12时,昼半球中间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间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例5:图6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6完成1

26、2题。 180 30E N 10时 120W 0时 图2 9月2日 9月2日 9月1日 135E 180 142.5E 127.5E 9月 2日 6时 50分 45E 30E 52.5E 37.5E 22.5E 9月 2日 0时 30分 9月 1日 23时 50分 图3 B N 120 图4 C A B N E F 图5 图6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日期分界线的基本特

27、征通过南北极点的经线,首先确定出通过南北极点的那条虚线为日期分界线,再结合题干中“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此时北极地区为极昼),推知该虚线应该是180经线(昼半球不可能出现地方时为0 时的经线)。再进一步推出另一条虚线为晨线。这些信息提取出来后,就可以按部就班地按常规思路解题:甲的经度为150E,晨线与赤道在120E处相交,则120E的地方时为6时,甲地地方时应为8时。因为180经线西侧日期总是早一天,日期应该为8日,即8日8时。当北京时间为6时时,通过计算就可以推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特别提醒:无论是180经线还是地方时为0 时的经线,都必须通过南北极点。 地球的运动练习

28、第一组: 1.长江口泥沙不断堆积,若干年后,崇明岛将和_岸相连。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有关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的有关知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 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因长江水自西向东流,所以长江水对南岸的侵蚀力大于北岸,最终岛屿将与北岸相连。 答案:北 2.下列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 地方时对地球形状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黄赤交角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左右偏转昼夜现象昼夜交替现象 A. B. C. D. 思路解析: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昼夜交替现象;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左右偏转;不同经度有不同地方时。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黄赤交角存在导致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9、及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在其影响下产生了四季和五带。 答案:A 3.二分二至日指什么时间?二至日与近日点、远日点是不是相同的日期? 思路解析:二分日指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二至日指冬至日(12月22日)和夏至日(6月22日)。地球公转到近日点的时间为1月初,到远日点的时间为7月初。所以冬至日与近日点,夏至日与远日点时间上很近,但不相同。 答案:二分日指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二至日指冬至日(12月22日)和夏至日(6月22日)。不同。 第二组: (2010广东,1113)图1-3-1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2题。 图1-3-1 1

30、.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 思路解析:AB为夜弧,同一纬线上的ABCD夜长相等,为5小时,昼长相等,为19个小时,日出地方时为2时30分。 答案:B 2.若AB弧表示2010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点为零时,则100E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日1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思路解析:新的一天从0时经线开始向东到日界线止,B点为0时,AB弧为3月1日,则BCD弧为3月2日,NA经线为日界线,NB经线为105W,即西七区为0时,则东七区

31、为3月2日的14时。 答案:C 读图1-3-2,完成34题。 图1-32 3.图中c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此季节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B.此季节新加坡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C.此季节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D.此季节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以下两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并能够根据图示判定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和二分二至点的位置;(2)全球各地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答案:D 4.图中b代表的季节出现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最长的是

32、() A.哈尔滨 B.北京 C.海口 D.济南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全球各地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及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的掌握程度。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答案:A 5.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B.地球成为略扁的球体 C.四季的形成 D.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区分地球自转和公转带来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带来的地理意义有四条:昼夜更替、地方时、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答案:B 6.太阳直射的地方()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最长,夜最短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思路解析:太阳直射的范围

33、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直射的地点除了赤道,昼长夜短,但不是昼最长,夜最短。只有6月22日,北半球昼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最短;12月22日,反之。太阳直射的地方当然就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地方。 答案:D 7.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图1-3-3),完成下列问题。 图1-3-3 (1)在图中用字母S标出太阳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 (3)在A、B、C、D、E、F六点中,近日点为_点,每年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远日点为_点,每年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夏至日为_点,冬至日为_点,春分日为_点,秋分日为_点。 (4)A、B、C、D、E五点公转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 思路解析:太阳位于椭圆

34、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注意椭圆轨道的焦点应位于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连线上,而不是二至点的连线上,应在BE连线中心点稍偏向E的位置上用S表示出太阳位置。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即从地球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所以用箭头在轨道上按逆时针方向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答案:(1)(2)(略) (3)E 1 B 7 A D F C (4)E、D、C、A、B 8.读图1-3-4和图1-3-5,完成下列问题。 图1-3-4 图1-3-5 (1)图1-3-4左图中所画的地球表示_(季节)的日照状况图,此季节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的_附近,公转的速度较_。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_。 (3)图

35、1-3-4左图与图1-3-5表示的日期相同的是_。 (4)图1-3-5所示的季节过六个月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此时正值北京的_(季节)。 (5)在图1-3-4右图中较为准确地表示出此时全球昼夜状况图示。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及各类图示;(2)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全球各地其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3)晨昏圈的定义及晨昏圈与经线、赤道的关系。 答案:(1)北半球冬季近日点快 (2)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A、D (4)向南夏季 (5)见下图 第三组: 1.下列关于地球及地球自转的论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

36、地轴总是固定不变地指向北极星 B.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24小时 C.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D.地球自身是不发光的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及地球自转的有关知识。对于选项A,由于地球在宇宙空间所做的运动为“进动”, 地轴所指的方向是在不断变化的,目前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转的周期就是指地球自转真正的周期,即23小时56分4秒,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地球并非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 答案:D 根据图1-3-6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26题。 图1-3-6 2.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及图中箭头所表示的地球上的方向,可以判断出() A.地球在自东向西旋转 B

37、.地球的运动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 C.图中中心为南极 D.图中中心为北极 思路解析:地球上与方向判断问题有关的规律总结: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面对地球,地球上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度数在增加的为东经的各个经度,减小的为西经的各个经度;如果知道地球上几个地点的经度数,可以根据其经度的增减情况判断出地球自转的方向,道理与第三条相同;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地球的自转,其为逆时针方向的运动,从地球的南极上空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其为顺时针运动。对于选项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不变的,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均为自西向东的;对于选项B,单纯由静态的地球自转的方向表示并不

38、能判断出地球自转运动的周期性;对于选项C、D,具体请参考上面总结的规律中的第条。 答案:C 3.根据图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此时地球公转的状态为() A.此时地球正处于地球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处 B.此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近 C.此时太阳的公转速度最快 D.此刻之后地球公转的速度先增大,然后约6个月的时间则一直减慢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日点、远日点与冬至日地球所处公转轨道的位置、夏至日地球所处公转轨道的位置的区别与联系;同时考查对地球公转运动的速度变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冬至日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而近日点为1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而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其日期为7月初。所以前

39、三个选项全部不正确。 其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大,远日点最小。 答案:D 4.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点之间的相对方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在C点的正南方 B.A点在B点的东南方 C.C点在B点的西南方 D.C点在D点的正西方 4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地球上方向的判断,具体解释请参考第2题中的相关总结。 答案:C 5.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点太阳高度角的论述,正确的是() A.此刻B点的太阳高度角为90 B.此刻D点的太阳高度角为90 C.此刻A、C两点的太阳高度角均为0 D.此季节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思路解析:根据太阳高度角的定义:某一时刻观察者与太阳的连线与此观察

40、者所处的地平面的夹角即为此刻的太阳高度角。此刻B点尽管位于南回归线上,但是因为没有正处于一天的正午,所以太阳高度没有达到其最高,所以不会是90;此刻D点尽管正好是正午太阳高度角,但是D点没有位于南回归线,所以其正午太阳高度角也不会是90;而A、C两点因为正处于晨昏线上,所以,其此刻的太阳高度角均为0;因为此刻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处于赤道的A点其正午太阳高度角必定小于90。 答案:C 6.下列关于A、B、C、D四点及全球其他各地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刻A、C两点的地方时均为18时 B.此刻A、C两点的地方时均为6时 C.此刻北京时间为14时 D.此刻B点为15时 思路解析:正确解答

41、此题要解决以下几点:首先根据地球自转的箭头表示判断出晨线和昏线的位置;根据经线随地球自转的增减情况,判断出图中D点所处的经线为90E;根据12时为各点白昼时刻的平分点,判断出只有春、秋分时或处在赤道上的地点其晨线上的点才可能是6时,昏线上的点为18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各个地点其地方时是相同的,从而可以排除A选项和B选项;根据第条的分析可以判断出此刻0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而顺着箭头的方向为东方向,所以时间应该是增加的,再根据每向东15,时间可增加1小时,所以北京时间(即东经120的地方时)此刻为14时。 答案:C 7.图1-3-7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9月21日,外阴影部分为9月22日,判断OA

42、、OB的经度分别为() 图1-3-7 A.60W,180 B.60E,180 C.180,60E D.180,60W 思路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地球上如果存在两个日期时,两个日期的界线分别为180和0时所在的经线。我们已知180的东侧为西十二区,日期应该晚一天,180西侧为东十二区,时间上应该早一天。图中所示为北极,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阴影晚一天,那么可知OB应为180,AOB为120,那么可知OA为60E,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C。 答案:C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读图运用以下公式及相关知识完成第8题。 图1-3-8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

43、的大小H=90-|-|。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当地纬度,取正值;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tan350.7,tan451,tan601.732。 8.房地产商在某城市(北纬30)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如图138所示。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 思路解析:根据题目要求,在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使北楼所有朝南的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计算南楼的高度,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房屋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南楼的影长最长,此时该处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90-(30+2326)=3634,接近35,因此南楼的高度最高应该是40米0.7=28米,B选项最接近。 答案:B 9.读图1-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