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03454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一、圆柱体插座活动名称:圆柱体插座教具构成:圆柱体插座4 组第一组:直径和高同时递减第二组:高固定不变直径递减第三组:反比例组第四组:直径不变高度递减直接目的:培养孩子视觉的敏锐性,学习辨别物品大小,高低,粗细的特征。间接目的:1.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配对、排序); 2. 为书写作准备。操作方法:配对:1. 邀请孩子,说: “今天我们来做圆柱体插座的工作。 ”2. 双手握住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把圆柱体插座拿到桌子上(注意一次只出示一组)。3. 坐在孩子右手一侧。4. 用三指捏的动作捏住圆柱体的手柄部分,从粗到细把圆柱体抽出,放在插座前。5. 三指捏住最大的圆柱体插座将其

2、插回插座。6. 如此示范2-3 个后请孩子尝试。7. 展示结束后可让孩子自由操作一会儿。8. 注意: “每次给孩子展示一组,分成四次展示完。排序:1. 请孩子取来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放在桌子上。2. 将圆柱体插座取出随意混放,通过视觉的辨别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桌子的左边。3. 在从剩余的圆柱体插座中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上一个的右铡,依次类推将其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4. 将排列好的的圆柱体插座一一放回凹曹中,结束工作。5. 注意:每次给孩子展示一组,分成四次展示完。三阶段教学法(名称练习):1. 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放在一起。2. 用三阶段教学法将两个圆柱体插座的特征“大的”小的”教给孩子:第一

3、段:命名一介绍概念和物体或名称,把感觉和名称联系起来。用手指着大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大的”,重复 2-3 次并示意孩子模防; 用手指着小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小的”,重复 2-3 次。第二段:辨别一名称、概念或物体的再确认,使用选择性的问题让孩子来回答,问题中要出现“大的” “小的” ,如: “请你指一下哪个是大的 / 小的?” “请你把大的 / 小的放在我的手上” “请你摸一下,这个是大的还是小的?”等。第三段:发音一名称、概念或物体的记忆重现,请孩子发音说出正确名称。 “这是什么?”注意: 在第一次教孩子认识“大、小”时,选择最大的和最小的两个,给孩子视觉上反差最大的刺激,等孩子比较熟练后,

4、再选择相近的两个让孩子来认识。变化与延伸:1. 两组、三组、四组的组合操作2. 将家里的日用品(碗、杯子、拖鞋等)进行排序和配对3. 名称练习:第一组:大的小的第二组:粗的细的第三组:又粗又矮的又细又高的第四组:高的矮的适用年龄:2 岁或 2 岁半以上的孩子错误控制:教具本身二、粉红塔活动名称:粉红塔教具构成:边长递减的十个粉红色立方体直接目的:通过视觉的辨别了解物体的大小。间接目的:1. 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及专注力;2. 发展肌肉运动的控制能力;3. 增强手眼协调能力;4. 为书写做间接准备。操作方法:感官展示一垂直积塔:1. 铺好工作毯,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粉红塔的工作。2. 握

5、住最小的粉红塔,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将粉红塔一一取到工作毯上散放工作毯的右侧(在孩子看清楚拿粉红塔的动作后可以请孩子参与取的步骤)。3. 从粉红塔中选取最大的一块,放在毯子中央。4. 再从剩余的粉红塔中选取最大的粉红塔,叠大最大粉红塔上,成搭状。5. 按照同样的方法将粉红塔一一叠起,摞成宝塔形。6. 询问孩子: “你觉得它象什么?”7. 把塔轻轻拆除,并询问孩子是否愿意再尝试。8. 教具归位(从大到小)。三阶段教学法(名称练习):操作方法同圆柱体插座,名称为“大的”、 “小的”粉红塔与形式卡的配对(形式卡需自制):1. 铺好工作毯,取来形式卡后和孩子一起取粉红塔。2. 将形式卡按照大一小或小一大

6、的顺序摆好。3. 一一取来粉红塔放在相应的卡片上。变化与延伸:1. 套娃从大到小的排列(家长可自行购买)。2. 套碗的排列(家长可自行购买)。3. 可用粉红塔按一定的顺序摆出不同的图形。适用年龄:2 岁半以上或能熟练操作圆柱体插座的孩子错误控制:视觉和教具本身三、棕色梯活动名称:棕色梯教具构成:边长等量递减的十个棕色长方体直接目的:通过视觉的辨别了解物体的粗细。间接目的:1. 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及专注力;2. 发展肌肉运动的控制能力;3. 增强手眼协调能力;4. 为书写做间接准备。操作方法:感官展示一水平排列:1. 铺好工作毯,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棕色梯的工作。2. 握住最细的棕色梯

7、,按照由细到粗的顺序将棕色梯一一取到工作毯上散放工作毯的右侧(在孩子看清楚拿棕色梯的动作后可以请孩子参与取的步骤)3. 用视觉选取最粗的棕色梯放在孩子正前方。4. 在从剩余的棕色梯中选取最粗的一块,放在最粗的棕色梯前方。5. 按照用样的方法将棕色梯一一摆好,平铺成楼梯状。6. 询问孩子: “你看它象什么?”。7. 询问孩子是否愿意尝试或教具归位。三阶段教学法(名称练习):操作方法同圆柱体插座,名称为“粗的”、 “细的”棕色梯与形式卡的配对(形式卡需自制):方法同 粉红塔与形式卡的配对变化与延伸:1. 可用棕色梯按一定顺序摆出不同的图形。2. 可用粉红塔和棕色梯按一定顺序组合出不同的图形。适用年

8、龄:2 岁半以上错误控制:视觉控制和教具本身四、色板活动名称:色板教具构成:色板 11对一红、黄、蓝、橙、绿、紫、粉、棕、灰、黑、白各一对直接目的:培养孩子视觉分辨颜色的能力,认识色彩的名称。间接目的:1. 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及专注力;2. 培养孩子的色彩美感;3. 启发孩子的艺术感觉。操作方法:配对练习:1. 准备好工作毯(桌子),邀请孩子在一起来工作,介绍色板的工作。2. 取出红、黄、蓝的色板6 块,散放在工作毯(桌子)上。3. 进行配对的工作。名称练习:1. 准备好桌子,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色板的工作。2. 右手拇、食指捏住色板白色的边缘将红色和蓝色取出拿到桌上( 每种颜色的色板只

9、拿一片)3. 用三阶段教学法教给孩子颜色名称。4. 请孩子在屋子中找出和色板相同颜色的手物品进行配对。5. 教具归位。变化与延伸:1. 在生活右发现学过的颜色同,如“请你找一找在房间里哪些物是红色的?”2. 做涂色和调色的练习。3. 自由的用颜色画画。适合年龄:3 岁以上错误控制:视觉控制五、构成三角形活动名称:建构三角形教具构成:5 盒建构三角形一长方形盒1、长方形盒2、三角形盒、大六边形盒、小六边形盒直接目的:1. 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及专注力;2. 发展肌肉运动的控制能力;3. 增强手眼协调能力;4.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5. 为数学学习打基础。操作方法:长方形盒1:1. 铺好工作毯

10、,邀请孩子一起参与建构三角形第一盒一长方形盒的工作。2. 取来教具后,将盒内的三角形一一取出散放在毯上。3. 对孩子说“请你按照三角形的形状把它们分开”,分类摆放顺序为一2 个黄色等腰直角三角形、 2 个绿色等腰直角三角形、2 个黄色直角三角形、2 个绿色直角三角形、2 个灰直角三角形、 2 个黄色等边三角形、1 个红色直角三角形、1 个红色钝角等腰三角形。4. 取下第一对三角形,食、中两指并拢按照指示线将三角形建构成其他图形。5. 请孩子尝试。6. 教具归位。长方形盒2:1. 操作方法同上。2. 分类摆放顺序为一蓝色等腰直角三角形、蓝色直角三角形、蓝色等边三角形、蓝色钝角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盒

11、:1. 操作方法同上。2. 分类摆放顺序为一1 个灰色三角形、2 个绿色三角形、3 个黄色三角形、4 个红色三角形。3. 4 个组合后的三角形可再建构成一个大的三角形。大六边形盒:1. 操作方法同上。2. 分类摆放顺序为一1 个黄色等边三角形、3 个黄色钝角等腰三角形(指示线在底边)、 3个黄色钝角等腰三角形(指示线在腰)、 2 个灰色钝角等腰三角形、2 个红色钝角等腰三角形。小六边形盒:1. 操作方法同上。2. 分类摆放顺序为一6 个灰色等边三角形、6 个红色钝角等腰三角形、3 个绿色等边三角形、3. 个红色等边三角形、1 个黄色等边三角形。变化与延伸:1. 生活中的那些图形是由三角形构成的

12、。2. 孩子在熟练后可建构任意图形。3. 告诉孩子三角形所组成的新图形的名称。4. 在孩子能熟练构图后,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解三角形之间所蕴涵的数学关系,如等分、 等量交换等。适用年龄:3 岁半以上六、几何立体组(神秘袋)活动名称:几何立体组教具构成:5个原木色的几何立体组一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小布袋一个。直接目的:透过视觉和触觉,让孩子感知并了解几何立体组的特征。操作方法:1. 准备好桌子,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几何立体组的工作。2. 取来教具放在桌子的右下角,从中拿出球体、正方体、圆锥体横行摆在桌子上。3. 指球体说“这是球体”,拿起球体放在两手心中来回滚动,感知球体的

13、外形,也递给孩子感知一下,放回原处。4. 同样方法认识正方体和圆锥体。5. 进行三阶段教学法。6. 教具归位。延伸:神秘袋的工作一将几何立体组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家长说出一个名称,让孩子从袋中摸出。适用年龄:4 岁以上错误控制:教具本身七、二项式活动名称:二项式教具构成:二项式木盒一个直接目的:培养孩子视觉能力间接目的:1. 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及专注力;2.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3. 手眼动作的协调;4. 为数学学习打基础。操作方法:1. 准备好桌子,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二项式的工作。2. 取来二项式放在桌子上,拿起箱盖,盖面向上,放在木箱边。3. 一一取出各个立方体,无序的

14、放在桌上。4. 按红色和黑色将立方体分类,先选出纯红色和纯蓝色的两块摆好,再将红黑、蓝黑摆在其下。5. 依照箱盖的颜色找相应颜色的立方体摆在盖子上一第一层以纯红色的为控制、摆好后平移回箱子内、顺序不能变,第二层以纯蓝色的为控制、摆好后平移回箱子内、顺序不能变。6. 全部摆完后给孩子看箱子侧面的色块和摆好的立方体颜色一致,箱盖也同样。7. 比较后盖好箱盖。8. 请孩子尝试或教具归位。适用年龄:4 岁以上错误控制:教具本身,依据颜色及视觉八、数棒活动名称:数棒教具构成:数棒直接目的:学习1-10 连续的数量、学习数数。间接目的:1. 导入数的根念;2. 为学习十进位法打基础。操作方法:数棒的命名:

15、1. 铺开工作毯,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数棒的工作。2. 握数棒两端对齐,由短至长一一取出并散放到工作地毯上。3. 数棒左端对齐,按照由长至短的顺序排列在工作毯上方。4. 取出数棒1,指着它说“1,这是 1”。5. 取出数棒2,拿着数棒1 比着 2数“1、 2 这是2”,将数棒1 放回原位。6. 依此类推,数完后按照由长至短的顺序将数棒送回去。7. 注意:数棒是孩子第一次接触数量的工作,每次只要认识3-4 根就可。变化与延伸:1. 为数棒配上1-100 的数字卡片。2. 按照一定顺序摆出不同的图形,亦可和粉红塔、棕色梯搭配。适用年龄:3 岁或 3 岁以上注意事项:数棒红色在左端九、纺锤棒

16、箱活动名称:纺锤棒箱的展示教具构成:纺锤棒箱一套直接目的:认识0、巩固数和量的对应练习。间接目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操作方法:1. 准备好桌子,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纺锤棒箱的工作。2. 双手将纺锤棒箱取来放在桌子上。3. 指并读出数字1, “ 1” 从箱中点数出1 根纺锤棒放在1 的格子中,指并读出数字2, “ 1、 2,2 ”从箱中点数出 2 根纺锤棒放在2 的格子中,依此类推。4. 数完后,给孩子示意装纺锤棒的箱子已经空了。5. 之后指并读出数字0, “ 0 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用放。6. 最后按照0-9 的顺序将纺锤棒收回箱子里。变化与延伸:可以用吸管、木棒、牙签或筷子代替纺锤

17、棒,用橡皮筋将其按一定数量捆好,加0-9 的数字卡片一起使用。适用年龄:熟悉数棒和量练习的孩子。注意事项:要一个一个点数并请孩子参与。十、数字与筹码活动名称:数字与筹码教具构成:木制数字1-10各一个,55片红色圆形筹码教育目的:直接目的一巩固1-10 的点数,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操作方法:数字与筹码一奇数和偶数的发现:1. 准备好工作毯,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数字与筹码的工作。2. 取来教具放在工作毯上,请孩子将木制数字按1-10 的顺序横行摆开。3. 每读出一个数字就从盒中取同样数量的筹码摆在数字下面(可请孩子帮忙取筹码)。4. 全部对应摆好,家长说“我们现在来给筹码排队好么?”,

18、将筹码左右对称摆好。5. 指着 1 的筹码说 “这是1、 1 有小伙伴么?没有,给他起个名安叫奇数,我们请他站出来”。将 1 的木制数字向上挪动。6. 指着 2 的筹码说: “这是2、 2 的筹码有小伙伴么?有、给他起个名字叫偶数,请他站着不动” 2 的木制数字不动。7. 依次类推,将1、 3、 5、 7、 9 的木制数字均向上挪动,和2、 4、 6、 8、 10 的数字区分开8. 总结, “我们看看, 1、 3、 5、 7、 9 都有个筹码没有伙伴,他们叫奇数,2、 4、 6、 8、 10的筹码都有伙伴,他们叫偶数。”9. 可用三阶段教学法巩固练习。10. 教具归位。变化与延伸:可用纽扣、硬

19、币、核桃等物品。适用年龄:能熟练操作纺锤棒箱的孩子。注意事项:摆放时筹码要左右对称。十一、接龙减龙串珠棒游戏活动名称:接龙减龙游戏教具构成:1-9 的彩色串珠两套,1-9 的灰色串珠一套,1-9 的黑白串珠一套,10 串黄色串珠。教具目的:巩固1-9 数和量的配对,为四则运算打基础。操作方法:1. 准备好桌子,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接龙减龙的工作。2. 取来教具,将棉布铺开,将彩色串珠一个个拿出散放在布上。3. 按由 1 至 9 的顺序将彩色串珠水到渠成排列成三角形放在棉布的上方。4. 取彩色串珠1( 红色) 放在孩子面前。5. 再取彩色串珠2(绿色)放在孩子的面前。6. 依此类推,数完

20、后再将彩色串珠与其它的串珠等一一收回。变化与延伸:1. 用小数字卡片和串珠棒配对。2. 在纸上用对应彩色串珠棒颜色的彩色铅笔画出串珠的数量。适用年龄:3 岁以上或熟悉数量的孩子十二、 1-100 板活动名称:100 板教具构成:一百板一块,控制板一块,1-100 的木制数字板,10 个小盒(可用胶卷盒,每个内放10个数字,盒外要贴有标签 1-10。11-20, 21-30 .91-100 )直接目的: 认识并能正数,倒数100 以内的数字。间接目的: 导入间隔计数,培养儿童专注力和耐心。操作方法:1. 准备好桌子,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100板的工作。2. 取来教具,100 板放在中间,

21、控制板放在100板左边,数字板小盒放在控制板前。3. 从标签 1-10 的小盒中倒出数字板,铺开摆放在100 板下方。4. 手指指着控制板中的“1”说“1”,从数字板中找出1,放在100板相应的位置,再次说“ 1”。5. 手指指着控制板中的“ 2” 说 “ 2”, 从数字板中找出2, 放在 100相应的位置,再次说 “ 2”1.1- 10 完成后,同样方法做11-2091-10007. 收数字板时从最下一行开始,分别放入对应的数字小盒中。8. 教具归位。变化与延伸:1. 自制 0-99 的控制板和数字卡。2. 随意将一个数字摆放在100 板相应的格子里,让孩子找出上下左右的相邻数。3. 设计纸

22、张练习纸,让孩子练习书写数字。4. 数字接龙游戏:将1-20 的数字混在一起,家人每人分4-6 个,说开始后,让孩子与家人一起按照数字的排列顺序,将各自手中的数字板排列在100 板上。5. 让孩子总结出100 以内奇数偶数的规律。注意: 这个活动要在孩子比较熟悉100 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适用年龄:4岁以上的孩子错误控制:控制板注意事项:因为数字板较多,每次展示时以2-3个盒子的数字板为宜十三、邮票游戏活动名称:邮票游戏教具构成:邮票盒(内有代表个、十、百、千的邮票和位数小人),小盒子(进位或退位时交换邮票用),大小数字卡片(除邮票盒外,其他工作材料需家长自己准备)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一学习大

23、数量的不进位,进位和不退位和退位的四则运算间接目的一进一步认识个、十、百、千和关系,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确定位的概念。操作方法:加法邮票游戏:1. 铺开工作毯,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加法邮票游戏的工作。2. 将邮票游戏盒取来放在工作毯的右下角。3. 拿出题目卡片,例如:2135+3462=?读出题目后说“爸爸有2135 张邮票,妈妈有3462张邮票,我们一共有多少呢?”。4. 拿出位数小人千位在左,个位在右依次排列在工作毯上方。5. 从邮票盒中取出2135 的邮票,从个位到千位摆放在相应的位数小人下,边摆边点数。6. 按相同方法将3462 摆放 2135 下方后,在相应的地方摆上红线、加

24、号、等号。7. “让我们将个位的邮票加在一起。 ”取盒子把个位所有的邮票放进去,然后转移到红线以下个位的位置上,边放边数“1、 2、 3、 4、 5、 6、 7、个位的得数是7, ”。8. “让我们将十位的邮票加在一起”其它各位同样进行。9. “得数是5597,爸爸和妈妈的邮票放在一起一共有5597张。 ”10. 教具按一定顺序收好归位。11. 注意在进行加法邮票游戏的学习时,要先带给孩子不进位的计算,再带给孩子进位的计算。 (进位计算的方法同乘法邮票游戏)。乘法邮票游戏:1. 铺开工作毯,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乘法邮票游戏的工作。2. 将邮票游戏盒取来放在工作毯的右下角。3. 拿出题目

25、卡片,例如:2344*3=?读出题目后说“妈妈有 3 本邮票册,每本里有2344张,那我 3 本里一共有多少张?”。4. 拿出位数小人千位在左、个位在右依次排列在工作毯上方。5. 妈妈每次取2344 张邮票,一共要取3 次。6. 从邮票盒中按序取出2334 的邮票, “这是第一次的 2334 张邮票”从个位到千位摆放在相应的位数小人下,边摆边点数。7. 如此反复取3 次后,放红线,加号,等号。8. “让我们将个位的邮票加在一起。 ”取盒子把个位所有的邮票放进去,然后转移到红线以下个位的位置上,边放边数“ 1、2、9、10、个位的邮票满10 了,需要进位,我要 用 10 个 1 的邮票换回1 个

26、 10的邮票放在个位与十位之间代表进位的量。9. 继续数盒子中的邮票点数在红线下个位的位置“1、 2、个位的得数是2”。10. 计算十位时,提示孩子“这个 10 是从个位进位来的,要把它也加上”,用同样方法求出得数。11. “得数是7032,妈妈的3本邮票一共有7032张” 。12. 教具归位。注意: 在进行乘法邮票游戏的学习时,要先带给孩子不进位的计算,再带给孩子进位的计算。减法邮票游戏:1. 铺开工作毯,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减法邮票游戏的工作。2. 将邮票游戏盒取来放在工作毯的右下角。3. 拿出题目卡片,例如:2374-1706=?读出题目后说“妈妈有 2374张邮票,送给了李阿姨

27、1706 张,那我还剩多少张?”。4. 拿出位数小人千位在左、个位在右依次排列在工作毯上方。5. 按题目卡版取出与被减数2374 等量的邮票,从个位到千位摆放在相应的位数小人下,边摆边点数。6. 减数位置上要空出来,在减数下方放红线,减号,等号。7. “我们从个位邮票开始减,用 4 减去6”。将被减数个位的邮票一一转移到减数个位的位置上,边放边数“1、 2、 3、 4、个位的邮票不够减,我向十位借一个10, ”从十位上拿出一个 10 换成 10 个 1 的邮票放在被数的个位上。8. 在借位之后继续减,“ 5、 6、个位减完了,我数数还剩下多少”,用盒子将被减数上剩余的邮票收好,一一点数到红线下

28、方个位得数的位置上,“ 1、 2、 3、 4、 5、 6、 7、 8、个位的得数是8”。9. “下面我们来进行十位的减法,十位上原来有70,借给个位10还剩下60,我们现在用60减去”其它各位同样进行。10. “得数是668,妈妈的邮票还剩下668 张” 。11. 教具归位。注意: 在进行减法邮票游戏的学习时,要先带给孩子不借位的计算,再带给孩子进位的计算(进位计算的方法同乘法邮票游戏)。除法邮票游戏1. 铺开工作毯,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除法邮票游戏的工作。2. 将邮票游戏盒取来放在工作毯的右下角。3. 拿出题目卡片,例如:4457*4=?读出题目后说“妈妈有4457 张邮票,要平均分

29、给爷爷、奶奶、爸爸和你4 个人,那每个人能分多少张呢?”。十四、加法板A. 教具加法板在30 cm X 42 cm的板上画横18格纵12格的方格,上端写1-18阿拉伯数字(1-10是红字, 11-18 是蓝字) 。 10的旁边画一条纵的红色分隔线。定规红色和蓝色板子各9 支装在木箱中。每支木板各有规定的尺寸,故称为置之不理规。蓝色定规当成加数使用。有1-9共9支,数字写在木板右端。红色定规当成加数使用。有1-9共9支,上面标明数字与刻度B.提示A 10的基本加法练习(10的构成)1、在加法板上方的左侧按顺序排列1-9 的蓝色定规。2、右侧同样排列红色定规。3、 将蓝色定规1 放在加法板上1 的

30、上面, 也取红色定规9 排在板上。老师说: “ 1 加 9 是 10。 ”4、这时指着答案10 和红线, (加法板上段所印的数字代表加算的答案。)5、其次取2的蓝色定规和8的红色定规放在板子上,“2加8是10”跟着指答案10和红线。6、同样进行3 加 7 等于 104 加6 等于105 加5 等于106 加4 等于107 加3 等于108 加2 等于109 加1 等于10一直到全部结束。7、让小朋友注意到每个组合的结果都是10。8、依小朋友的要求,让他继续反复这项组合成10 的基本加法练习。提示 B 构成 11-18 的加法练习1 、先把蓝色定规拿走,在加法板上放2 的定规,再放9 红色定规。

31、“ 2 加 9 等于 11 ”老师指数字 11 说道。2、接着加法板上放蓝色定规3 和红色定规8。“ 3 加 8 等于11 ”3、同样地进行4 加 7 等于 115 加6 等于116 加5 等于117 加4 等于118 加3 等于119 加2 等于11在加法板上排列出全部的组合。4、把红、蓝定规全部归回原位。5、其次拿掉蓝色定规2,在板上放3 的定规,及红色定规9。“ 3 加 9 等于12”6、以下同样地全部进行答案为12的加算。7、其次进行答案为13, 14, 15, 16, 17 的各组组合练习,一直到最后9 加 9 等于18为止。十五、乘法板A. 教具乘法板自然色板上有纵横各10 排,共

32、 100 个圆穴。上方印1-10 的数字(相当于乘的回数,代表乘数) 。左端上方有一个稍大的圆穴,放红色小圆标识(指示乘法回数)。在左侧中央有一圆孔,由侧面插入数字卡片,从圆孔中可看到数字卡片上的数字。附带教具有:印 1-10 的卡片和红色珠子。100 个红色珠子放在塑胶盒中。数字卡片(被乘数)1-10 共 10 枚。以上乘法板进行问题集的练习。用订正板订正。1. 老师引导小朋友并说明教具之后,将乘法板、红色珠子(连盒子)、数字卡片等搬到桌上。乘法板的附近排出数字卡片(1-10 )和放串珠盒。2. 对小朋友说:“4乘3回是多少?拿出左上端的红色小圆标识。例:4 X 3二3. 把数字卡片4 从左

33、侧面插进去。4. 左手手心放4 颗珠子,红色小圆从左上移到数字1 上方,把珠子在下面垂直排出来。5. 老师跟着说:“第1回1, 2, 3, 4”。6. 其次把红色小圆移到2的地方,左手手心再放4颗珠子,一边说:“第2回1, 2, 3,4 ” ,一边把珠子填进圆穴内。7. 其次以同样的方法,移动红色小圆到3,并纵向排出4 个珠子。8. 排好的红珠子由左列开始纵的计数。“1, 2, 312。4X 3的答案是12。”如此告诉小朋友。9. 小朋友能理解整个练习的结果后,将问题集订正卡片(教师自作)给他自行练习。B. 直接目的:记忆 100以内乘法。C. 错误的订正:用订正板。D. 适用年龄 : 完成加

34、法组、彩色串珠棒乘法的小朋友。E. 备注红色珠子因为小,容易滚动,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在练习时可先倒在杯子里。十六、减法板A. 教具减法板和加法板大小相同,在30 cm X 42 cm的板上画横18格纵12格的方格,上端写1-18阿拉伯 数字( 1-9 是蓝字,10-18 是蓝字) 。 9 的旁边画一条纵的蓝色分隔线。定规(1) 红色和蓝色板子各9 支装在木箱中。每支木板各有规定的尺寸,故称为置之不理规。蓝色定规有1-9共9支,数字写在木板右端。红色定规有1-9共9支,上面标明数字与刻度。(2) 自然色的木制定规17 支 , 盛放木盒中. 宽 2 厘米 , 长 34-2 厘米 , 以每 2 厘米

35、递减。B. 提示 A 不用自然色定规的减法练习18 9=?1. 引导小朋友,说明教具之后,将减法板、红、蓝定规及自然色定规(下个提示使用)都从教具架拿到桌上(桌面宽度须足够排列所有定规),如数棒的方式排列。2. 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说: “我们试试看从 18 减 9。 ”指减法板右上的数字18拿蓝色定规9,定规一头9字要刚好放在数字18(最上段右端)的下面。3. 指着最上段左侧的空格,读出数字9之后,开始数空格。“18-9答案是9。”拿红色定规9和蓝色定规并排。这时让小朋友注意红色定规和减法板上段的数字同样是蓝色字。4. 最后将教具归回原位。提示 B使用自然色定规的减法练习在提示 A 完毕后继

36、续进行。1. “再来我们试试从 17减 9。 ”指着减法板上 17的数字。2. 从自然色定规中拿起最短的盖在减法板18 的数字止面。(因为 18 与这次提示无关。)3. 其次取蓝色定规9,一端对齐17 下面排好。4. 进行与上个提示相同的操作。“179答案8。”拿红色定规8排在蓝色定规旁边。5. 把每一枝定规还原。6. 找一些适当的题目(例如12 8)让小朋友试试看是否已熟悉减法板的操作。注意: 题目必须从减法题目集,由教师自己提出(答案为个位数)。减法板的蓝色分隔线(在9 和 10 之间)表示减法的答案是在9 以下。也就是红色定规一定出现在蓝色线的左侧。C. 直接目的:1-18 的减法练习(

37、答案全都是个位数)D. 错误的订正:用订正板或老师订正。十七、除法板A. 教具除法板自然色的木板上纵、横各印 1-9 的黑色数字。横排的数字下有一列较大的圆穴作填放绿色小人之用,又配合纵横各个数字的位置有81 个小圆穴。绿色小人:木制的西洋棋式小人9 个。绿色珠子:81 颗圆形绿色珠子,盛放在塑胶盒内。B. 提示 A 使用除法板进行能整除的除法练习1. 将除法板、绿色小人及81 颗珠子(装副教授盒子内),及另外一些杯子、白纸、铅笔等搬到桌上。2. 从盒子中取出绿色小人排列在除法板旁边。3. 老师对小朋友说: “请在杯子内放进 24 颗珠子。 ”4. “请把它们平均分给 8 个小人。 ”取 8

38、个小人排列在横列数字下方的圆穴内。5. 先在8个小人下面依次各排队一颗珠子。说:“第一回,1, 1, 1,”6. “第二回,1,1,1,”完子之后,同样分配“第三回1,1,1,”7. “全部珠子都已经平均分配完子。 ”确认杯子中没有剩下的珠子之后这样说。“分到 3 颗, 248. 老师说: “那么现在每一个小人分到几颗珠子?请数数看。除以 8 等于3,这就是答案。”(并把问题写在纸上。)9. 反复操作练习。提示 B 使用除法板进行不能整除的除法练习1. 老师引导小朋友,说: “请在杯子内装 24颗珠子,然后平均分给7 个小人。 ”2. 和提示 A 的操作方法相同,把7 个小人下的圆穴内同样分配

39、珠子。“第1回1, 1,”“第2回1, 1,”“第3回1, 1,”当分配到中途的时候,会发现珠子不够。3. “第4回1, 1,”4. “珠子不够了,所以不能平均分配。” 再说明: “把这些放到下边的圆穴内, 这些叫做余数。”5. “这个问题, 24除以 7等于 3这是答案。然后写余数3。 ”教小朋友问题和答案的写法及余数()的记号。用红铅笔写作数。6. 像这种有作数的反复练习几次之后,开始用除法问题集(教师自作)做练习。C. 直接目的:直接导入除法的练习导入数的分割。( 除数与被除数)D. 错误的订正:使用心算板或靠老师。十八、分数小人A. 教具4 个木制小人。其中一个未分割。其余3 个分割成

40、2 等分, 3 等分, 4 等分。本教具主要是让小朋友理解从1 个整体( =1)分成若干部分,以引导进入分数的抽象概念。可以和分数嵌板教具并用。B. 提示1. 让小朋友观察教具并详细说明,接着将教具搬到桌上。在搬动时注意不要让小人落地上。2. 先拿整体的小人(代表1)放在桌上,用两手角模整个小人自上至下和所有的面,以熟悉整体。3. 其次取出1/2 的小人,红色侧面朝向自己并排。用食指在平的剖面上下滑动,说: “这边是 1/2 ,这边也是1/2 。 ”4. 再把两个1/2 的小人转成面对面,然后合在一起,说: “两个 1/2 现在已经合成1 了。 ”再用手上下抚摸合在一起的小人。5. 同样方法继

41、续提示1/3 和 1/4 的小人。6. 最后把小人一个一个放回台子上。这时台面上有4 个整体( =1)7. 如果小朋友喜欢,可继续反复练习。8. 最后进行1/2 , 1/3 , 1/4 的名称练习。C. 错误的订正1/2 , 1/3 , 1/4 各个侧面的颜色不合。由于分割的比率不同,各个部分的大小各异,组合时就不能构成一个整体(=1)D. 直接目的知道 1 个整体(=1)如何分成若干部分。作为进入分数的准备。对于分数抽象概念的准备。E. 备注将 1/2 , 1/3 , 1/4 的部分小人各1 个拿来与整个1 的小人排列比较。指示 2 个 1/4 与 1 个 1/2 是相同的。学习 2/3 ,

42、 2/4 , 3/4 的记号。十八 /(一)接龙游戏A.教具1的串珠 红色4的串珠 黄色7的串珠 白色2的串珠 绿色5 的串珠 - 天蓝色8的串珠 褐色每样各 10 串 , 同时要与个位数字卡片同时使用3的串珠 粉红色6的串珠 紫色9的串珠 蓝色, 分别表示数量和数字。B.适用年龄:对基本数量概念的练习已经熟悉的小朋友。C.教具的准备:放在下一个接龙游戏教具的旁边,或者整组放在个人练习用的桌上A1. 引导已经熟悉1-9 数量概念的小朋友,介绍说明教具。2. 在桌上铺好绒布,把教具搬来。3. 老师对小朋友说:“ 这些是彩色串珠棒。”从箱子中将1-9 的串珠棒依次拿出来排在绒布上。4. “ 1 的

43、彩色串珠棒是红色的。 ”数串珠说: “ 1”。5. “这是 2 的彩色串珠棒,绿色的。 ”同样数串珠: “ 1, 2”6.3 的彩色串珠棒,4的彩色串珠棒,一直到9 的彩色串珠棒,都是同样的提示。7. 全部介绍过之后即可进行名称练习。8. 将彩色串珠棒从1 开始在绒布上按顺序排成金字塔形。9. 最后收进原来的木箱里。提示 B1. 将数字卡片随意排在绒布上。2. 从 1 的数字卡片,2 的数字卡片,到9 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排成纵列。3. 排完之后将卡收齐还原。提示 C1. 彩色串珠棒不依顺序放在绒布上。2. 数字卡片同样地散置于右下方。3. 找出与彩色串珠棒相当的数字卡片,放在串珠棒旁边。4.

44、从 1-9 的配合全部以同样的方法进行。5. 反复进行练习。提示 D1. 找出彩色串珠棒的1 放在绒布左上方。1.2, 3, 4之间保持一点间隔,按顺序排好,再把相当的数字卡片摆在用珠棒左边3. 同样的操作进行到9。4. 其次先按1, 2, 3的顺序排列数字卡片,再将相当的彩色申珠棒排在卡片旁边。5. 反复操作加强练习。E.错误的订正:彩色用珠棒的量与数字卡片不一致,由老师订正。F.直接目的记忆与量相当的彩色串珠的数。加强名称的记忆。G.间接目的数的念法与相等量的概念。作为接龙游戏的准备。视觉上作量的记忆。H.备注制作一册彩色串珠棒与数字的问题集,在问题中涂上与串珠棒一样的颜色将与数字卡相当的量着色。(二)接龙游戏的加法A.教具彩色串珠棒1-9,各有 5-10 根盛放在木箱中。用厚纸或塑胶片制作桥。黑白串珠1-5为黑色,6以上至9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