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05693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摘要】 在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中,始终贯穿着浓厚的人文思想,充满着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精神的核心。文章论述了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概念、内涵。重点阐述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关键词】图书馆;人文精神;图书馆人文精神一、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内涵在汉语中, “人文”指与自然天象相对应的人类文明或文化。 易传 说“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为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现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因此, 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珍视人的生命和自由, 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坚持人类进步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

2、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而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是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扬、改进、充实与提高,图书馆人文精神是指在图书馆工作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作为图书馆活动的宗旨。是具体化了的人文精神。图书馆具有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1987年EG霍利说:“我们的职业基本上是一种人文职业,我们的目标实质上是人。”这里的人,既包括作为图书馆服务主体的人图书馆员,即他们在工作中无私的“爱国、爱馆、爱人、爱书”的精神;也包括图书馆

3、服务的对象读者, 即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并极力提倡信息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组织精神。后者价值的实现是以前者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前提的。这就是在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工作实践中一直存在和不断发展完善的传统人文精神。二、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自古以来人文精神导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同科学精神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以社会人文精神为依托,不断发展、完善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包含着一种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的现代理性精神。上薄拜神教,即对人的重视,而对人来说,文化最重要;下防拜物教,即节制物欲,追求自

4、身素质与道德修养。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位即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为终极关怀,进一步说,在私家藏书活动中,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对文化价值的承认和重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对社会的责任感。但在图书馆界“人文精神”理念真正意义上的确立, 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理念图书馆学派的兴起,标志着图书馆学人文传统的正式确立。美国图书馆学理论和教育家巴特勒,在其代表著作图书馆学导论认为:图书馆学理论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强调图书馆学的学科地位,二是强调人文因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另一位世界著名图书馆学家,美国的谢拉在认为:尽管图书馆学在逐渐地利用各门科学的研究成果,同社会科学有密切关系,但

5、其实质仍然是人文主义的。“图书馆事业”主要还是一个人文主义的事业。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于1931 年创立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充分地强调图书馆的人文因素,提出的图书馆五条定律的前四条:书是为使用的:人有其书; 书有其人;节约读者的时间,都跟人有直接关系,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思想。1939 年美国政府在美国图书馆权利宣言中明确提出:图书馆是保证知识信息自由的社会机构和社会制度。194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公共图书馆宣言,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最高认识。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物,也是民主社会的保证;必须立法保障并完全由公费支持公共图书馆事业;对社区所有成员实行同样条件的

6、服务,对所有人免费服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图书馆进入现代图书馆时期,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更为突出。 美国图书馆学家学者施蒂格提出了“人文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的新论点,西方图书馆学家普遍认为,圄书馆基本上是一种人文职业,图书馆的 目标实质上是人。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图书馆诞生才一百多年。中国近代图书馆的理论主要受受到欧美图书馆的影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图书馆界学者,也逐步形成了图书馆人文理论的学术流派。1931 年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认为:图书馆学的三要素是“书、 法、 人”, 指出图书馆学的理论重心从以书为重心,转移到以法为重心。 杜定友先生提出的“法”, 是指图书馆的工作方法,

7、后来他又提出要从“法”转移到以人为重心。 可见杜定友先生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注意到了图书馆学中的人文思想。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图书馆学五要素”中, 就把读者和图书馆员作为主要要素。刘国钧先生提出中国应学习“美国图书馆精神”, 所谓“美国图书馆精神”就是通过图书馆保障民众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平等权利的人文精神。旧中国的图书馆也有过“通俗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的藏书更注重通俗性和普及性,公共图书馆向中小城市普及,上海还出现了不收取图书押金的上海通讯图书馆。可见图书馆界在为建立起真正的图书馆人文精神而努力。建国以后,长期受到“左”的干扰, 图书馆界不提人文精神。直到改革开放以

8、后,才能重提人文精神。明确提出图书馆人文精神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98 年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博士在21 世纪图书馆新论一书中,提出了“图书馆工作重心: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产生了从重“藏书本位”到重“用人本位”的转变, 以书为本还是以人为本,是传统型图书馆和现代型图书馆的最根本性区别。尽管书本位和人本位仅一字之差,它们却从本质上反映出传统图书馆与现代图书馆不同的办馆思想及运作模式。传统图书馆是以藏书建设为主,重视的是作为人类文化知识最重要载体的书的保存和传承,它在选书上注重的是书的本体价值、未来价值, 为的是更多、更好地收藏有保存价值的书,它往往是高高在上以居高临下的姿

9、态对待读者,读者多少并不重要,读者满意与否并不在乎。与传统图书馆不同,现代图书馆是从读者的利益出发,向广大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对多样化信息的需求,它注重人类文化知识在现实社会的传播和运用,以及读者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它在选书上更侧重于书的现实价值、使用价值, 其目的是更好地为现代读者提供及时性的优质的服务,可以说以人为本的现代图书馆无论是在信息收集和加工整理的过程中还在是在信息传递和咨询的手段上, 及其整个业务环节始终贯穿着以人本位的思想。这种变化体现了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他创导的“人本位”和“读者本位”就是图书馆的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近几年来,论述图书馆精神及图

10、书馆人文精神的文章日益增多,既表明图书馆界学术民主空气,更主要的是反映出新世纪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参考文献】1 曾晓珊,张立英 . 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核心理念及原则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XX( 1) : 57.2 印度 阮冈纳赞,著 . 夏 云, 等译 . 图书馆学五定律M.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120.3 王若慧 . 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J. 呼 兰 师 专 学 报,20XX( 6)4 王海泉 . 以人为本: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新理念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XX, 28 (4): 45 48.5 吴建中 . 21 世纪图书馆展望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11.【作者简介】潘萍(1975),女,江苏溧阳人,本科学历,现任职于常州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读者服务。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