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金融一体化现状及发展策略.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07235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能源金融一体化现状及发展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能源金融一体化现状及发展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能源金融一体化现状及发展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能源金融一体化现状及发展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能源金融一体化现状及发展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能源金融一体化现状及发展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能源金融一体化现状及发展策略.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国能源金融一体化现状及发展策略能源金融,即是通过能源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整合,实现能源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不断优化聚合,从而促进能源产业与金融产业良性互 动、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金融活动。能源和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4月24日,由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和中国能源研究会共同发起的“能源金融俱乐部”正式启动,“能源金融俱乐部”旨在贯彻国家能 源战略和产业政策,促进能源发展和金融深度融合,发挥开发性金融 先锋先导作用,引领和组合各类社会资源,支持国家能源安全体系建 设和能源企业健康发展。该俱乐部的成立是能源领域和金融界密切合 作的重要创新,将为金融支持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服务国家能 源战略搭建新的平

2、台与合作机制。一、我国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和对外依存度都呈现加速增 长的趋势。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加亿 吨标准煤,同比增长其中石油天然气占比达 24%从国际比较来 看,2013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约吨标准煤/人,略高于世界平均水 平,约为加拿大人均能源消费量的1/4;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约吨 标准煤/人,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人均石油消费量约吨/人,约 为2012年世界人均石油消费量的60%加拿大的12%美国的%从 能源进口来看,2013年我国原油进口 28195万吨,比2012年增加1092 万吨,增长%煤炭累计进口

3、亿吨,比上年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为% 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二、国际能源金融市场发展较为成熟能源金融化是能源的金融属性产生、发展并不断深化的动态过 程。能源金融市场最早形成于1886年,在威尔士的卡迪夫出现了世 界上最早的能源交易所一一煤炭交易所,它运用金融交易的管理模式 对当时的煤炭交易商进行管理与运作。 随后一个多世纪以来,金融市 场的期货、期权等工具不断地应用在能源产品上, 其中金融化程度最 高的能源产品为石油。1978年11月,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推 出世界上首个成功上市交易的能源期货合约一一取暖油期货合约,随后成品油、原油、燃料油为基础的期货合约相继推出。国际能源金融场内交易市场

4、主要包括纽约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三大场内交易所。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能源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占全球能源场内衍生品交易量的一半 以上,西德克萨斯轻质低硫(WTI)原油是全世界交易量最大的商品 期货;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布伦特(Brent)原油期货占原油期货 交易总量的40溢右。WTI原油和Brent原油是全球石油市场最重要 的定价基准。当前国际能源金融不仅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 等传统领域,还包含碳交易市场与碳金融、能源税与碳税、能源效率 市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投融资等新兴国际能源领域。发达国家相应的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极为迅速, 交易品种多,除了石油期货以外

5、,主要还包括煤炭期货、电力期权以及新能源等多方面。全球主要原油衍生品交易市场情况概览主要市场所在地主要交易原油商品合约单位报价会员机制场内能源市场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美国纽约WTI轻质低硫原油期货、期权、WTI轻质低硫原油日历差价期权1000 桶美元美分/桶清算商和企业投资者(得到交易所审核通过)、个人投资者国际石油交易所(IPE)英国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布伦特原油期权1000 桶美元美分/桶在ICE欧洲所在地有实体办公室、满足ICE期货欧洲所要求的其他条件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日本东京中东原油期货100千升日元/竹经纪商(日籍)、交易商(日籍)、其他投资人(不限国籍但必须通过经济

6、商交易)场外能源市场纽约港、海湾地区、西海岸美国远期合约、掉期合约场外期权、其他能源衍生品无标准非标准化无标准西北欧、地中海、阿拉伯湾欧洲新加坡市场亚洲资料来源: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课题组,全球能源格局下我国的能源金融化策略J,国际金融研究,2012(4)三、我国能源金融市场薄弱我国能源金融市场的产品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自1990年建立期货市场后,1993年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石油期货业务,当时大部分期货经纪公司均可从事境外期货交易,但无序发展与监管不力导致石油期货交易被停止,所有期货经纪机构的境外期货业务也被叫 停。2004年8月,燃料油期货品种180cst在上海期货交易所重新上 市,成

7、为中国发展石油期货的一个重要标志,到目前为止,燃料油期 货是国内唯一的能源类型期货品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多种能源期 货、能源企业和能源产品的资金结算业务、能源产品的利率及汇率风险服务等目前还无法实现;国内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能源金融业务类 型也较为单一,主要以中长期的能源信贷业务为主。 我国最早开展石 油期货的交易市场是南京石油交易所, 但交易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 是上海石油交易所,在其于1993年推出石油期货一年以后,便已经 超过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成为世界第三大能源期货交易市场, 尽 管如此,对于基础薄弱的我国能源金融市场仍面临着不少问题。1、交易机制不成熟,缺乏定价权目前中国缺少成熟的交

8、易机制,对于能源交易基本上没有定价 权,都取决于美国或者欧洲的定价。以碳排放为例,中国在碳排放交 易方面已经成为巨大卖家,但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与国际价格落差甚 殊。对于石油来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主要受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和 英国伦敦石油交易所影响,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 当 前我国原油及其他主要石油品种的定价机制仍实行政府指导价格,中国在影响国际石油定价的权重上还不足 2、融资渠道单一,开放程度低,产业发展引导功能不足 统计资料显示,2000-2010年期间,能源行业投资资金来源中, 利用外资比例很少,金融机构贷款和自筹资金是我国能源行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2010年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的

9、比重达到八成以上。而在自筹资金中,以地方政府的财政投资为主,股票和债券融资的比重不到1%可以看出,我国能源行业的投融资渠道单一,开放度较差。根据我国能源发展的实际情况,单一的能源融资环境对我国新能源产 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明显动力不足。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动力仍 以政策推动为主,缺乏实质性的技术开发,多数投资者均以借助国家 政策获得短期利益为目标。从长期来看,以政府推动为主体的新能源 融资模式不利于我国能源产业的结构变革, 完善的市场机制、多元化 的投资渠道才能给予新能源行业以良性引导。3、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落后,能源金融创新能力较弱当前,发达国家的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迅速,交易品种多,

10、 主要包括石油期货、煤炭期货、电力期权以及新能源等多方面,而我 国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规模较小,产品单 一,燃料油期货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能源类型期货品种,单一的燃料油期货也使得我国在能源金融产品运作方面的经验极度匮乏。针对全球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如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碳排放、新能源开发利用等一系列问题,欧美发达国家在不断进行能 源金融产品的创新研发,一方面引导能源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可作为 保护本国经济的有力武器。如近年欧盟频繁利用碳关税来限制中国的 产品出口,2011年11月30日,欧盟气候谈判代表梅茨格更是在德 班气候大会上宣布,欧盟将在 2012年1月起把欧盟和

11、进入欧盟空域 的国际航空运输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即征收所谓“碳税”)。届时,所有在欧盟境内飞行的航空公司的碳排放量都将受限,超出部分必须掏钱购买。止匕外,国际能源金融创新涉及的领域还包括节能量交易 (白 色证书交易)、可再生能源配额交易(绿色证书交易)等方面。相比 而言,我国在能源金融创新方面则表现出严重不足, 其尚未完善成熟 的传统能源金融市场在面对国际发达市场的挑战时压力较大。四、我国能源金融市场的发展对策1、推进石油金融一体化进程,完善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石油进口规模也在逐年快速扩张。2013年我国石油消费量约亿吨,同比增长其中原油进口 28195 万吨,比

12、2012年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将继续面临日益增大的石油成本压力,石油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目前,石油与金融关系日益紧密,国际金融资本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着石油市场的走势。因此,我国有必要制定石油的货币 金融政策,加速推进石油金融一体化进程,从而降低因汇率带来石油 价格波动的风险。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来看,大宗商品市场的运行机制基本与金融 市场联系紧密,煤炭、电力、天然气市场都有其金融衍生品市场。当 前,在中国不断深化对煤炭、电力、天然气行业体制的过程中,应逐 步利用金融衍生品市场功能来预期价格信号和规范交易行为,完善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2、实施全方位能源金融支持

13、政策,引导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全方位的能源金融支持政策,改变现有能源企业较为单一的 融资模式。一方面在以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为主的原有融资基础上, 逐步引入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能源信托等金融产品。另一 方面可建立专业性的能源发展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融通的长效机制, 为国内能源企业海外发展提供贷款担保,向能源产业提供多方位的金 融支持,进而有效地引导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3、加快能源金融创新,增强国际风险抵御能力一方面,在能源产业发展中,可结合实际国情,模仿发达国家现 有的较为成熟的能源金融产品所推出的一系列能源类相关产品和服 务。另一方面,可学习国外经验,逐步增加能源类金融衍生品的种类, 如电力、煤炭、生物质能、太阳能等类别的期货合约,在促进能源金 融市场不断完善的同时,增强国际风险抵御能力,为节能减排提供投 融资平台以及规避、转移环境风险的工具,促进环境健康发展。(经济预测部袁剑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