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说课.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07690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说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说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说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说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说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说课.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说课( 2)附知识图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说课李世池知识树知识树编写说明:一、教材内容分析。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大数知多少,教学“万以上数的认识”。在以前人教版教材中,这部分知识的标题是“亿以内数的认识”。那么知识标题为什么不用“亿以内数的认识” 呢?这是因为“亿以内数”不能涵盖“亿以上的数”,而“万以上的数”既涵盖“亿以内的数”,也涵盖“亿以上的数”。为什么青版教材把这一部分叫做“万以上数的认识”呢?课标实验稿对内容的描述是:认、读、写亿以内的数。而课程标准修订稿对内容的描述是:认识万以上的数。因为这是整数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如果把对数的认识仅仅局限在“

2、亿以内的数”的话, “亿以上数的认识”就没有机会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5 个方面,共有5 个信息窗: 1.计数单位及数的读法; 2.数的写法;3.数的大小比较及改写;4.求近似数;5.数字编码。 其中“数字编码”是新教材中新出现的内容,以前的教材中从没有出现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 在具体情境中, 认、 读、 写亿以内的数, 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会用万、 亿表示大数。在这里注意用的是“认、读、写亿以内的数”,把数的范围限制在亿以内,并且把认数局限在认、读、写三方面。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3、 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会用数表示事物, 并能进行交流。其中“数字

3、编码”就是为了体现这一目标而编写的。二、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素材选取注重现实性、广泛性,从关注学生生活到关注现实。例如课本中的图书馆藏书数量、人口、国土面积、世界之最、数字编码等。选取这些素材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感受大数、开阔视野。2、 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由情景图过渡到信息图。 大家都知道青岛版教材的一个亮点就是情境图,情境图要有情节、人物、时间、主题等,图文并茂、直观有趣。而信息图是图片加文字资料,还有表格等。例如 P11 页信息窗三的信息图,就是由世界地图和统计表这两部分组成的。3、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包括三方面:( 1)借助经验感受大数,这里要正确运用推理、操作

4、、估计等方法进行。(2)促进知识迁移。(3)引导概括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每一个信息窗的教学。信息窗 1 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我们需要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认数教学的重点是什么?我们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这一单元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计数单位、数位顺序表、会读数,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数概念、发展数感,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并且才能真正实现课标要求。2、千亿以上的计数单位还有什么?亿级以上的数级是什么?在P3页的数位顺序表,大家可以看到最高数位是写到“千亿位”,再往 后是用“”来表示的,上课的时候,学生可能会问:“老师,比千亿大 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也有可能老师问孩子们:“这个省略号

5、表示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问,我们可以这样说:比千亿大的计数单位还有很多,这个省略号就是还有很多的意思,你知道比千亿大的计数单位还有哪些吗?是“兆”。这是我们的先人规定的,再往后是十兆、百兆、千兆。按照四位一级的划分方法,再往后还要再产生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就是京。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教材中不再列出“兆”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进行统计的时候才用到大数, 但不需要再用到“兆”。 如 2007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是 35.4 万亿元, 这里用到的计数单位是“万亿”, 再往上就是“十万亿”、“百万亿”、“千万亿”。再有一种方法就是初中要学习的科学计数法。所以不需要的计数单位就不再列出来。另外,

6、在古代一百万叫一兆,而现在我们经常说如一台计算机的内存是多少兆,一个U 盘的内存是128 兆等等,“兆”在这里是一个信息容量单位,而不是计数单位。3、什么是计数单位?什么是数位?对于我们成人来说,用来计数的单位叫计数单位。但是孩子不理解,所以在书P3页,是用列举法来下定义的,像一(个)、十、百、千、万、十万、 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什么是数位呢?每一个计数单位都占有一定的位置, 这样的位置叫数位。新课程的教材中没有这个定义,因为死背定义是没有用的。在教学“计数单位”和“数位”这两个概念时,必须要让孩子弄清楚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让学生通过比较来区分这两个概念。如果教学不到位就容

7、易形成思维的混乱、概念的混淆。4、数位顺序表需要记住吗?需要记,务必要记,只有记住后才能在读数、写数的时候不容易发生错误。关键是怎样来记。不要死记硬背,有的老师让学生抄上5 遍、 10 遍,这样的方法不可取。我们可以通过这几种方法来记: ( 1)用填表的方法,像填一填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填表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 2)画表。画出数位顺序表有难度,可以放在第二课时进行。(3)记关键数位。如可以问学生:从右边起第 5 位是什么位?第 9 位是什么位?第5 位是万位, 第 9 位是亿位,这两个数位要特别让学生熟记于心、脱口而出,这对于后面的四位分级也很有用。 ( 4)记相邻计数单位。如问孩子:与“亿

8、”相邻的计数单位是什么?通过这样一些形式让学生熟记数位顺序表。5、 需要让学生记住读数法则吗?所谓法则, 概括性极强, 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不行。 读数法则不需要记, 但要求学。信息窗 2 主要教学大数的写法。重点强调 2 条:1、对比练习强化“0”占位的意义。例如要写出“一千零二万三千四百五十六”这个数, 第二个数是正确的, 要通过对比让学生再一次体会“ 0”占 位的意义。123456100234562、以练习写整万整亿的数强化数级概念。教材中没有这样的写数练习写数的时候应该适当补充整万整亿的数, 如写出十万、 一百万、 一千万、一亿、 十亿等等,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就是要让学生不厌其烦的

9、圈“ 0”,圈“0”的目的还是要强化数位顺序表。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听写练习,现在的听写练习不多见,就是听到读数把数写出来。刚开始听写的时候要借助数位顺序表写那些简单的数,如十万、一百万,熟练以后就可以听写复杂的大数了,要注意的是,读到计数单位时一定要加强重音,强调“万”和“亿”,如三百二十五万三千二百五十,读到“万” 的时候就应该加重音。信息窗 3 主要学习大数的比较及数的改写。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三点:(一)借助迁移比大小,体会策略多样化。这个信息窗的知识应该放手给学生自己比较,让孩子通过知识的迁移,因为从方法上看没有新的比较方法,无非就是直接比和间接比。直接比就是比位数有多少,比数的组成,

10、比数级,看看这个数是含有三级还是两级,含有三级的数一定比含有两级的数大,含有两级的数一定比含有一级的数大。间接比就是与标准数比,两个数差不多大,先找一个标准数,和这个标准数比,然后再把两数进行比较。(二)对比练习强化书写“万”或“亿”的必要性。也就是书上P12 页绿点问题:怎样以“万”或“亿”为单位表示我国的陆地面积与人口数呢?9600000= 960万,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加上“万”,否则就变成 960 了。(三)引导交流体会改写的简捷性,改写的方法。为什么要把数字进行改写呢?要让学生在改写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量的简捷性。信息窗4主要教学求近似数。主要有三点建议:(一

11、)联系实际体会近似数的意义。教学第一个红点问题时,要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中的数据,鼓励学生 说出自己的发现。引出近似数后,可以问:“你能从生活中找到近似数吗?”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精确地表示出来,用近似数 表示更方便,从而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个广泛应用。(二)借助经验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学第二个红点问题时,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四舍五入”的方法,而是 让学生凭自己的经验来判断11030最接近多少万,178680000最接近多少亿, 然后把她们分别精确到万位和亿位改写成以“万”和“亿”为单位的数。在完成“小电脑”提出的问题后,适时点拨: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 舍五入”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怎样确定 是“舍”还是“入”。(认识一般方法:先思考,后介绍。)(三)重视改写与求近似数的比较。“改写”和“求近似数”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它们的相同点是:者B 用简便方法表示大数。不同点是:数的改写不改变大小,如 9600000改写后 还是960万,大小不变;求近似数改变了大小,如 9603200四舍五入到万位 就是约等于960万,大小发生变化。附件国知识树.jpg200MS-04 21;WitOO .com/较写TO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