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测试题及答案(1).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08228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测试题及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测试题及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测试题及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测试题及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测试题及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测试题及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测试题及答案(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测试题及答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或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机械能一定守恒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或系统)做功为零,则机械能一定守恒C.物体沿光滑曲面自由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守恒D.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可能守恒2.如图所示,木板 OA水平放置,长为L,在A处放置一个质量为 m的物体,现绕。点缓慢抬高到A端,直到当木板转到与水平面成 a角时停止转动.这时物体受到一个微小的干扰便开始缓慢匀速下滑,物体又回到。点,在整个过程中(A.支持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mgL sin :B.摩擦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C.木板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D.木板对物体做的总功为正功3

2、.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受方向始终水平向右、大小先后为Fi、F2、F3的拉力作用做直线运动,t=4s时停下,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块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全过程中拉力做的功等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B.全过程拉力做的功等于零C. 一 定有 Fi+F3=2F2D,可能有 Fi+F32F224.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下落的加速度为4g ,在物体下洛5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4.A.物体动能增加了 一 mgh 5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1C.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一mgh 5D.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5.如图所示,木板质

3、量为 M,长度为L,小木块的质量为 m,水平地面光滑,一根不计质量的轻绳通过定滑轮分别与M和m连接,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科.开始时木块静止在木板左端,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m拉至右端,拉力至少做功为A. mgLB. 2 NmgLC.JmgLD. N(M +m)gL6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板 m2的左端,右端与小木块 mi连接,且叫、m2及m2与地面之间接触面光滑, 开始时mi和mb均静止,现同时对mi、mb施加等大反向的水mi、m2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J* J.| mt平恒力Fi和F2 ,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过程中,对个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正确的说法是(A

4、.由于Fi、F2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B.由于Fi、F2分别对mi、m2做正功,故系统动能不断增加C.由于Fi、F2分别对mi、m2做正功,故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加D.当弹簧弹力大小与 Fi、F2大小相等时, N、m2的动能最大7 .如图所示,滑雪者由静止开始沿斜坡从A点自由滑下,然后在水平面上前进至 B点停下.已知斜坡、水平面与滑雪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巴滑雪者(包括滑雪板)的质量为m, 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L.在滑雪者经过 AB段的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A.大于mgLb.小于/gLC.等于MmgL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 .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

5、上升,如果前后两过程的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A.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一定比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B.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一定比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C.两过程中拉力的功一样大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 .如图所示,在不光滑的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B间用一轻弹簧相连接,现用水平拉力F作用在B上,从静止开始经一段时间后, A、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它 们的总动能为 R时撤去水平力F,最后系统停止运动,从撤去拉力 F到系统停止运动的过程中,系统()A.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系统的动能&B.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系统的动能Ek工;C.克服阻力做的功可能小于系统的动能Ek-D.克服阻力做的功一定等于

6、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10 . 一物体悬挂在细绳下端,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与位移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05过程的图象为曲线,s1s2过程的图象为直线,根据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si过程中物体所受拉力一定是变力,且不断减小B. siS2过程中物体可能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s1s2过程中物体可能在做变加速直线运动D. 0s2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可能在不断增大11 . (8分)一位同学要研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的关系,他的实验如下: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着与桌子边缘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的一小钢球

7、接触.当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小钢球恰好在桌子边缘,如图所示.让小钢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钢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球在空中飞行后落到水平地面上,水平距离为 s.(1)请你推导出弹簧弹性势能 &与小钢球质量 m、桌面离地面高度h、水平距离s等物理量的关系式:.(2)弹簧的压缩量x与对应的钢球在空中飞行的水平距离s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弹簧的压缩量x (cm)1.001.502.002.503.003.50钢球飞行的水平距离s (m)1.011.502.012.483.013.50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请你猜测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弹簧的压缩量x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12 . (12分

8、)在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其中O点是起始点,A、日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三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点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重锤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 g=9.80m/s2.(1)这三组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 .(2)该同学用重锤取 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先计算出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 ,接着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O数起,数到图中B点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 9个点,他用VB=gt计算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得 到动能的增加量为 (均保留三位有效

9、数字).这样他发现重力势能的减 小量 (填“大于”或“小于”)动能的增加量,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是13 . (13分)一辆质量为 m的汽车,以恒定的输出功率P在倾角为0的斜坡上沿坡匀速行驶,如图所示,汽车受到的摩擦阻力恒为f (忽略空气阻力).求:(1)汽车的牵引力F和速度v的表达式;(2)根据F与v的表达式,联系汽车上、下坡的实际,你能得到什么启发?14. (14分)如图所不,质量分别为3m、2m、m的三个小球A、日C用两根长为L的轻绳相连,置于倾角为 30。、高为L的固定光滑斜面上,A球恰能从斜面顶端外竖直落下,弧形挡板使小球只能竖直向下运动,小球落地后均不 再反弹.由静止开始释放它们,不计

10、所有摩擦,求:(1) A球刚要落地时的速度大小;(2) C球刚要落地时的速度大小.15. (14分)如图所示,倾角为 0的直角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顶端固定有一轻质定滑轮,轻质弹簧和轻质细绳相连,一端接质量为m2的物块B,物块B放在地面上且使滑轮和物块间的细绳竖直,一端连接质量为mi的物块A,物块A放在光滑余面上的 P点保持静止,弹簧和斜面平行,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Ep.不计定滑轮、细绳、弹簧的质量,不计斜面、滑轮的摩擦,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k, P点到斜面底端的距离为 L.现将物块A缓慢斜向上移 动,直到弹簧刚恢复原长时的位置, 并由静止释放物块 A, 当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 A

11、的速度即变为零,求:(1)当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 A的加速度;(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物块A最大速度的大小16. (16分)如图所示,光滑弧形轨道下端与水平传送带吻接,轨道上的A点到传送带的竖直距离和传送带到地面的距离均为h=5m,把一物体放在 A点由静止释放,若传送带不动,物体滑上传送带后,从右端B水平飞离,落在地面上的 P点,x=2m;若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速度大小为v=5m/s ,B、P的水平距离OP为则物体落在何处?这两17. (16分)如图所示,A、B、C质量分别为mA=0.7kg, mB=0.2kg,mc=0.1kg, B为套在细绳上的圆环,A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科

12、=0.2,另一圆环 D固定在桌边,离地面高h2=0.3m,当 B、C从静止下降 h1=0.3m,C穿环而过,B被D挡住,不计绳子质量和滑次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功之比为多大?轮的摩擦,取g=10m/s2,若开始时A离桌面足够远.(1)请判断C能否落到地面.(2) A在桌面上滑行的距离是多少?18. (17分)质量为m的小物块A,放在质量为 M的木板B的左端,B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滑动,且 A、B相对静止.某时刻撤去水平拉力,经过一段时间,B在地面上滑行了一段距离 x, A在B上相对于B向右滑行了一段距离 L (设木板B足且N2 Api,求x的表达式.够长)后A和B都停下.已知A、B

13、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N1 ,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P2 ,AEh;参考答案1 .答案:CD如果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做匀 速直线运动,其机械能守恒。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机械能就不守恒.所以A错误;合外力做功为零,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如在粗糙水平面上用绳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外力做功为零,但其机械能就不守恒。所以 B错误;物体沿光滑曲面自由下 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所以C正确;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可能守恒,如自由落体运动,所以D正确.但有时也不守恒,如在粗糙水平面上拉着一个物体加速运动,此时就不守恒.2 .答案:AC

14、 物体从A点到A/的过程中,只有重力 G和支持力N做功,由动能定理WN _mg$Li=0,在此过程中支持力做功为 WN =mgLsinot ,从A,回到O点的过程中支持力的方向与路径始终垂直,所以支持力不做功,A正确.重力做的总功为零,支持力做的总功WN =mgLsince ,由动能定理得 Wg +Wn +Wf H得Wf =mgLsinc( , B不正确.木板对物体的作用力为支持力 N和摩擦力F,由Wg +Wn +Wf =0得Wn -+Wf =0即木板对物体做的功为零,C正确,D错误.3 .答案:AC 根据动能定理知 A正确,B错误.第1s内,Fi Mmg =ma , 1s末到3s末,F2 -

15、Mmg =0 ,第 4s 内,MmgF3=ma,所以 Fi+F3=2E.4 .答案:ACD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为,说明物体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为f mg ,5g5 g由动能定理,皿卜=mghmgh =4mgh ;其中阻力做功为 mgh,即机械能减少量;又 555重力做功总与重力势能变化相对应,故ACD正确.5 .答案:A 若使拉力F做功最少,可使拉力F恰匀速拉木块,容易分析得出F=2hrng (此 时绳子上的拉力等于 g),而位移为2 ,所以W=Fs=2Mmg,L =MmgL .6 .答案:D本题可采用排除法.Fi、F2大于弹力过程,m1向右加速运动,12向左加速动,R、F2均做正功,故系统动

16、能和弹性势能增加,A错误;当R、F2小于弹力,弹簧仍伸长,Fl、F 2还是做正功,但动能不再增加而是减小,弹性势能在增加,B错;当m1、m2速度减为零, mi、m2反向运动,这时 Fi、F2又做负功,C错误.故只有D正确.7 .答案:C本题容易错选,错选的原因就是没有根据功的定义去计算摩擦力的功,而直接凭主观臆断去猜测答案,因此可设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然后根据摩擦力在斜坡上和水平面上的功相加即可得到正确答案为C.8 .答案:D 因重物在竖直方向上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 mg、拉力F,这两个力的相互关 系决定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状态.设匀加速提升重物时拉力为 Fi,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

17、F1 -mg =ma ,所以有F1 =mg +ma ,则拉力F1做功为Wi =Fisi =m(g%),2at2 =2m(g 4a)at2匀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F2,由平衡条件得F2=mg ,22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vt=at,力F2所做的功 W2 =F2s2 = mgat2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拉力Fi、F2分别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可以发现,一切取决于加速度a与重力加速度1i的关系.若 ag 时,-(g +a) g ,则 W1W2;右 a=g 时,-(g +a) =g ,则 W二W2;右 ag时,;(g )g,则WiF2时,V1V2,即汽车沿斜坡上行时,车速 5小,换取汽车较大的牵引力5;当

18、汽车沿斜坡下行时,车的牵引力F2较小,则车速V2较大.(3分)14.解析:(1)在A球未落地前,A、B、C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设A球刚要落地时系12统的速度大小为 V1,则 -(mA +mB +mc)V1 =mAghA -mBghB1 -mcghc1 , (2 分)1gL 八又 hA=L, hB1 =b=Lsin306GL (2 分)代入数据并解得,v1(1 分)(2)在A球落地后,B球未落地前,B、C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设 B球刚要落地时系统的速度大小为 V2,则(mB+m)C遥(mB +mC)v2 =mBghB2 -mCghC2 , (2分) 22又hB2=L,hC2=Lsin30、1

19、L (2分)代入数据并解得,v2 (1分)在B球落地后,C球未落地前,C球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C球刚要落地时系统的速度大小为 V3,则gmCv2 -1mCv2=mCghC3, (2分)又小,代入数据得,14gLV3 =y-.(2分)15.解析:(1) B刚要离开地面时,A的速度恰好为零,即以后 B不会离开地面.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零,设绳上拉力为F.B受力平衡,F=m2g(2分)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设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migsin 0 F=mia(2 分)联立解得,a=(sin 祚g(2分)由最初A自由静止在斜面上时,地面对B支持力不为零,推得 migsin 0 m

20、2g,即sin。m2 故A的加速度大小为(sin 0 g2)g,方向沿斜面向上(2分)(2)由题意,物块 A将以P为平衡位置振动,当物块回到位置P时有最大速度,设为Vm.从A由静止释放,到 A刚好到达P点过程,由系统能量守恒得,12migxosin 0 =Ep+ - m1vm (2 分)当A自由静止在P点时,A受力平衡,m1gsin。=kxo(2分)2 . 2口 E联立式解得,mig sin 8 EP、 八 vm =港(4) . (2 分) km1,12 f.16.解析:原来进入传送带:由mgh=2mvi ,解得Vi=i0m/s (2分)1 x离开 B:由 h = gt2 ,斛得 t2=1s,

21、 v2 =- =2 m/s (4 分)因为V2 vh2,因此B被挡后C能落至地面.(2分)(2)设C落至地面时,对 A、C应用能定理得,,.1 ,、,/22、mcgh2 一即Agh2 =2 (mA -+mc)(v-v,(2 分)1 /2 一 .对A应用动能定理得,%Ags=0mAv(2分)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s=0.165m (2分)所以 A 滑行的距离为 Sa= +h2 +s= (0.3+0.3+0.165) =0.765m (2 分)18.解析:设A、B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v.撤去外力后至停止的过程中,,,f1,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f1=N1mg (2分)其加速度大小ai=m=Rg (2分)-2(m M )g - 1mg此时B的加速度大小为 a2 =(2分)由于N2 A/,所以a2 A N2 g A N1g =司(4分)即木板B先停止后,A在木板上继续做匀减速运动,且其加速度大小不变12对A应用动能定理得 f1(L+x)=02mv2 (2分)12对B应用动能定理得 MmgxP2(m+M)gx=0-Mv ( 2分)消去v解得,x=(传_岫二场).(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