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寓言二则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10722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寓言二则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2寓言二则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2寓言二则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2寓言二则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2寓言二则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寓言二则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寓言二则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2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亡、牢”等 6 个生字。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1、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

2、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3、检查自学效果:( 1)选择正确的读音窟窿(kdmg;kdong)废窿(l eng long)街坊(f mg fang) 坊本(f mg fang)圆圈(qu m ju m) 羊圈(qu 由 ju cn)钻研(zu m z eun)钻石(zu n zu cn)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 思。(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1、 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

3、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板书:第一次第二次2、 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 4 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 自然段。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4、练习复述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友情提示

4、: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2)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评价( 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A、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大家尝试读一读,指名朗读。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从“赶快”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读出劝的语气)指名尝试读分角色来读对话,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的心情。B、从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又”,感觉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 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又有了

5、第二次的丢羊。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 4 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默读最后一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 “不该不”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你能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改成一般陈述句)抓住 “赶快” “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养羊人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而且很有信心)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 “现在修还不晚”, 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自由交流。小结: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

6、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 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自由谈)3、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奉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发现问题及时地改正。 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亡羊补牢”

7、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五、明确寓意,指导实际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板书:亡 第一次丢羊毫不在意未羊第二次丢羊后悔修羊圈为补结果再也没丢迟牢 (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也12 寓言二则揠苗助长教材分析:本课由 揠苗助长和 亡羊补牢两篇寓言组成。揠苗助长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的人;教学目标:1、会认 7 个生字,会写“精、疲”两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8、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出示课题 “寓言两则”, 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 “寓言” 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 “寓” 是 “寄托” 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二、教学揠苗助长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学生讲解题意:“堰”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按照“理解题意一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 的顺序 来进行学习。 播放课件,

9、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习生字: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巩固生字: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 时纠正。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出示四个问题: 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 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用课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 拔苗的情景。读第3、4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 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 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