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基础练习题.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15226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柳先生传》基础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柳先生传》基础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柳先生传》基础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柳先生传》基础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柳先生传》基础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柳先生传》基础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柳先生传》基础练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柳先生传基础练习题一、文学常识及字音:本文选自 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作者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朝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给下列的字注音嗜( ) 辄( ) 吝( ) 褐( ) 箪( ) 屡( )晏( ) 黔娄( ) ( ) 汲( ) 兹( ) 俦( )觞( ) 欤( )二、结构、内容和中心: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性格、志趣等第二段: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赞语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宅边有五柳树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4、“五柳先生”的

2、生活境况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中 心: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三、解词和翻译: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ng)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dn)瓢屡空。晏(y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1何许:何处,哪里。2不详:不知道。详,详细地知道。3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

3、因,因此;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相当与“矣”。号,别号。4) 荣利:荣誉,利禄。5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含义,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甚:过分的。6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领会。(7)性:人的本性。(8)嗜:爱好,喜欢。(9)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老朋友。(10) 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11)或:有时。(12)置酒:准备酒。(13)招之:邀请他。(14)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到去。辄,就;尽,指喝完。15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希望。(16)既:既然17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

4、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预期。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18环堵(d)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19短褐(h)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上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衣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20)晏(yn)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21)箪(dn)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22自娱:使自己欢娱。(23) 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24)自终:自己过完一生。终,终了,结束。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

5、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他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旧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赞曰:黔(qi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6、,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chu)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葛天氏之民欤(y)?(25)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26黔(qin前)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27戚戚:忧虑的样子。28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30) 极:推究。29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31)兹:代词,此,指五柳先生。(32)若人:这样的人,指黔娄。(33)俦:类。(34) 衔觞:口衔酒杯,指饮酒。觞,酒杯(35)以乐其志:

7、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乐,使快乐。志,心意,志向。译文: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统治下的百姓吧?”四、问题研究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这与他“不

8、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5.文中写道:“常著文章自娱,

9、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请结合你课内外读过的陶渊明的诗文的内容,说说“五柳先生”的“志”是什么?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回归自然。6、从第一段中“曾不吝情去留”的句子,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性情 率真、洒脱的人。7、从第-一段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特征、生活条件、志趣爱好的语句。(1)性格特征: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生活条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3)志趣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 性嗜酒,期在必醉。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8、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溺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

10、象地说明了作者 “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9、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1)“好读书”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这是他不追求名利的体现。(2)饮酒。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3)著文章。其目的“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他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10、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世礼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基础知识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造饮辄尽(

11、 ) 箪瓢屡空 ( )短褐穿结( ) 衔觞赋诗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每有会意: 造饮辄尽:环堵萧然: 晏如也: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3、翻译:好读书,不求甚解4、本文是一篇 ,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他的散文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

12、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5、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造饮辄尽_ _ 衔觞赋诗_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译文:_7、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的形象,赞美了他_的精神。8、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答:_9、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答:_ _探究拓展训练 王勃传(节选)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

13、,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注释宿:事先。 沆然:轻松、愉快之意。 矍然:惊惶的样子。 寤:睡醒。10、用/画出下面句子中该停顿的地方。引 被 覆 面 卧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宴 ( ) 遣 ( ) 辄 ( ) 易 ( )12、文中加方框的寤意思与学过的狼一文中 (填一词)的意思相反。13、选出对画线句子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 )A.因此拿出纸和笔请遍所有的客人(作序),(客人)没有一个 敢当真的。B.于是,拿出纸

14、和笔逐一请客人(作序),(客人)没有一个 敢承当的。C.于是,出示纸和笔邀请所有的客人(作序),(客人)没有一个 敢来的。D.因为出示了纸和笔遍请客人来吃饭,(客人)没有一个 敢答应的。14、王勃的创作过程有何与众不同之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好读书( ) 嗜酒( ) 造饮辄尽( )短褐( )自娱( )2.说出下列加粗字古今词义的区别。(1)造饮古义: 今义:(2)赞曰古义; 今义: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现象。(以 之)(1) 因以为号焉( ) (2)葛天氏之民欤( )以此自终 ( ) 或置酒而招之( )4.你怎样理解“不求甚解”一词?5.“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

15、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二、课内阅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筋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 本文选自 ,作者_ _,_(朝代)人,谥号_ 。2.用原文语句回答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分别表现出一个怎样的五柳先生?3.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 的看法。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五柳先生传基础练习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