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AB股企业股利政策分析.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16425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战略AB股企业股利政策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企业战略AB股企业股利政策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企业战略AB股企业股利政策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企业战略AB股企业股利政策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企业战略AB股企业股利政策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战略AB股企业股利政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战略AB股企业股利政策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文档资源 摘要:文章特别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中同时发行 A股和B股的企业的股利 政策特征,并与上市公司整体股利水平进行了比拟分析,发现了一些异于市 场整体的现象,同时讨论了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以供其他学者与投资者参 考.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外资股;A+B股;实证研究一、 引言股利政策(Dividend Policy )是指公司税后利润在向股东支付股利与 企业内部留存收益之间的分配选择.我国股票市场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 上市公司也日渐成熟,投资者日趋理性,治理层的监管日益标准.但从股利 政策上来看,与兴旺国家相比还很不成熟.一直以来,不断有大量国内学者 对中国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2、整表达状及成因作了进行了分析.较为一致的认为,中国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如下特点: 股利分配形式多样化; 股利支付率偏低;送股、转增股本比例大;不分配比重大;缺乏连续性等.而相比之下西方兴旺市场股利政策那么表现较稳定,且主要以现金股利分配为主.同时,也有学者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股利政策的成因进行了研究.据已 有的研究说明,股利政策影响因素主要有股权结构、盈利水平、公司规模、 成长水平、负债状况、货币资金充足性、股利政策连续性、行业因素等.其 中对于股权结构的影响研究中,多是集中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对股利政策的 研究上,而较少研究股权的其他性质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多方面的了解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及

3、趋势,对分析、预测我国资 本市场的开展以及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都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本文选取了国内上市公司中同时发行 A股和B股的企业以下称作A+B股企业作为研究 对象,收集、整理了这类含有外资股的公司1992年2004年的股利分配资料 数据来源:雅虎财经网,并与市场整体的股利分配状况进行了比拟,分 析了这类有特殊股权结构的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及原因,以便进行学术交流和供投资者参考.二、我国A+B股企业股利政策现状分析1. A+B股企业股利分配中,2000年之前派现现象普遍,比例明显高于 上市公司整体水平;但 2000年之后的派现现象逆市场而行,出现了低于市 场整体水平的趋势.A+B股企业中纯派现公

4、司所占的比例,除股市初期派现公司比例稍低, 其他年份的派现公司比例根本上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1995年2004年期间, 平均有勺A+B股公司分配了纯现金股利,这一比例最高时到达 86%深沪两市含派现包括纯派现、派现加送股、派现加转增股的A+B公司所占比例,1993年1999年曾平均达彳S 2000年之后股利政策中包含派 现的公司比例那么下降至 %这一变化那么正好与市场整体变化方向相反.连艳 玲,王树锋对中国股市整体分析中那么发现,股市初期出现高派现之后,1995年之后派现公司比例开始下降,并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2000年底由于 证策原因,派发现金股利公司数量才得以上升.2. A+B股企业中

5、,不分配现象在 2000年之前几乎不存在,但是 2000 年之后不分配的公司出现突增.不分配现象在 2000年含2000年忽然增 多,2000年2004年平均有勺A+B股公司选择了不分配,而在这之前这一 比例几乎为零.即使是除去 ST企业后,这种现象仍存在.从股市整体上来看,虽然1994年以前较少有上市公司不分配利润,但从 1995年开始不分配现象就开始大幅增加,直到2000年以后才有所“收敛.邵正林、林云刚的 研究中,发现1995年2001年上市公司中不分配的公司比重分别为: 20% 35% 54% 59% 62% 36% 40%可见A+B股企业中不分配现象也异于股市 整体.3. A+B股企

6、业中,送股与转增股现象只是在股市的初期较盛行.A+B股企业中,送股现象只是在股票市场开放的前几年较为普遍,1993年2004年单纯送股的 A+B股企业分别占:% % % % % % % % 0, 0, 0, 0. 即使是与其他分配方式结合在一起而派送的股票股利在2000年之后也开始大幅下降.根据邵正林、林云刚的研究,市场整体的纯送股公司比重2000后才有所降低,且2003年由于政策原因送股现象又出现了 “反弹,主要表现在既 送红股又派现的公司增加,仅仅派现的公司所占比例下降.相比之下, A+B 股企业中送股现象还是较为“谨慎,近几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A+B股公司中,仅在1996年1998几年转

7、增股的企业较多,分别有 % % 的企业推出了转增股,其它时期转增股公司数量都很少.与送股比拟可以发 现,转增股盛行期正是送股减少时期.但总的来说, A+B股企业中转增股并 不普遍,仅在1996年1998几年中转增股的企业较多,其后便与送股一样处 于较低的水平.三、A+B股企业股利政策原因分析1 .派现异于市场整体,表现出 A+B股企业股利政策的理性.A+B股企 业中,相对来说派现现象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外资股的参与,使这类 公司在经营治理、股利政策的制定上更为科学,通常经营业绩也较理想,自 然派现就较普遍.而在2000年含2000年出现低于整体水平现象,主要 是由于政策原因.2000年,中

8、国证监会出台了关于上市公司申请配股或增发 必须满足近三年现金分红条件的规定.2001年又陆续推出新规,增强对未有 分红派现公司的监管.为了跨过这一再筹资的门槛,好多公司一改正去一毛 不拔的做法,开始对投资者派现.这成为 2000年之后市场整体派现公司比 例增加的最主要原因.而 A+B股企业的反向现象,且波动性减少,这一方面 说明了 A+B股企业中大多股本已经较大,不需要再配股,所以受政策影响较 小.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公司的股利政策开始稳定,留存与派现之间的决 策更具有长期性,减少了外部筹资,更多的使用内部筹资.2 .不分配现象突增,说明A+B股企业受政策影响,加大了内部筹资. 2000年之前

9、A+B股企业中极少有不分配现象,反映出这类公司的业绩要好于 股市整体水平.而2000年后不分配的增加,一局部是由于 2000年之后出现 了一批ST企业及业绩不佳企业.但除去ST企业后,2000年后不分配的公司 比例增大现象仍存在,主要是由于受政策影响,再筹资的门槛提升,这些企 业开始增大了企业的留存比例,将利润留存,更多的使用内部融资.这也正 好符合了筹资的优先顺序,即优先使用本钱小的资本.3 .公司开展初期,大量采用送股与转增股,符合股市开展规律.A+B股企业送股现象在股市初期普遍,是正确推行资本战略的必然结果,完全符 合股份经济运行规律.从市场开展的趋势来看,初期上市或处于发育阶段的 上市

10、公司以“股票方式分配股利或不分配,可以节约周转资金,为企业的 开展筹集更多的资金.同时也迎合了股东追捧股票股利的需要.但送股或转增股会导致股本规模扩大,如果利润增长跟不上股本的扩张速度,企业的每股利润将会被稀释,一旦亏损容易导致净资产低于面值.所 以送股多发生企业开展初期,此时企业成长性好,且股本规模有再扩大的余 地.但2003年市场整体的既送红股又派现的公司比例却出现大幅度增加, 而仅派现公司比例那么明显减少.主要是受 2003年4月财政部一条新规定的 影响,即要求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中现金分红在提请股东大会通过之前在所有 者权益中单独列示,不再转移到负债类的“应付股利工程,从而也就不能 借此在

11、年度报告中调低净资产金额,提升年度净资产收益率.这一会计准那么 不可防止的影响了局部公司的利润分配决策.相比这下,A+B股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受这一政策的影响就较轻,送股现象并未增加.这更表达了这类公 司股利分配上的稳定性和长期性.送股是从当期利润中转出的,如果当期利润不多,那么送红股就不会令市场 满意.很多公司经过几年的经营,一方面业绩存在下滑,另一方面又出现了 大额的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所以选择用转增股代替送股,也同样可以迎合 市场股票投机的需要.四、结论及启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其它企业,A+B股企业在制定股利政策时要更为谨慎,也更合理,受政策的影响较轻.其派现现象较普遍,并具有

12、长期性;不分配情况好于市场整体水平,且更为理性;送转股也仅是在股市 的初期较盛行.了解这些不同于市场整体水平的股利政策上的差异,不仅为 那些有着不同投资目的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也对我国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开展变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1 .公司引入成熟的大股东,特别是外资股股东有助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不断理性化.我国上市公司中 95娓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股权分 置改革之前它们中仅有1/3是流通股,而流通股股东中主要为个人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所占比例非常小.从而流通股股权较分散,没有形成合力,不能 对上市公司形成有力的制约,因此公司是否分配红利,分配多少,以什么形 式分由控股股东

13、决定.在此情况下,治理层的决策并不代表大多数流通股东 的权益,由其决定的股利政策难免会损害流通股利益.引入外资股或成熟的 国内机构投资者,不仅有助于企业改良经营治理,也有利于科学的制定股利 政策.2 .市场整体的股利分配趋势会向 A+B股企业股利分配趋势靠拢.从股 利分配现状的分析上可以看出,A+B股企业的股利政策要明显好于市场整体 平均水平.随着市场的不断开展与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者开始 重视股利分配及其制定,不分配的趋势会转好,以派现作为分配方式的上市 公司占总上市公司的比例将大幅上升, 我国资本市场也将发挥其应有的监督 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化,股利政策将更为投资者所关 注,非流通股大股东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左右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象也将成 为历史.上市公司增强治理,科学制定股利政策势在必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