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位线 (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4419456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位线 (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4.位线 (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4.位线 (第二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位线 (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位线 (第二课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4.4中位线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在经历观察、操作、探索三角形中位线及重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梯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推理过程。2、通过梯形中位线定理的推理证明,渗透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培养自主探究、猜想、推理论证的能力,并能应用定理解决问题。学习重点:1、梯形中位线的定义和定理以及定理本身的证明过程;2、应用梯形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学习难点:梯形中位线定理证明思路以及辅助线的添加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1、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内容是什么?三角形的重心定理的内容是什么?2、在ABC中,D、E分别是AC、BC、AB的中点,已知AC=6cm,BC=8cm,AB=10cm,则DE= cm

2、,DEF的周长为 cm。3、梯形中常见的辅助线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二、讨论交流,探究新知1、仿照三角形的中位线定义写出梯形的中位线定义。2、在课本后的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梯形(四个顶点均在格点上),找出两腰的中点,连接两点,用刻度尺测量梯形上底、下底与两腰中点连线的长度,并思考三者之间有何关系并加以归纳(包括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个体思考探究)3、试着说出梯形中位线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并根据题设和结论画出图形,写出该定理的已知和求证,并思考如何用理论证明。(个体思考后小组交流)学法指导:转化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化未知为已知,化难为易是我们解决新问题和难题时必备的一种思路,所以当你遇到新的

3、问题和难题时,不要害怕,要积极的去思考如何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想一想,你学过哪些与中位线有关的内容。小组交流:如何证明梯形中位线定理?并根据不同的证明方法归纳梯形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学生板演图14、如图1,梯形ABCD的面积可以表示为S梯形ABCD= ,现在你学习了梯形的中位线,不知道你能否把这一公式进行变形?变形后的几何意义又是怎样的?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1、教材P70练习12、教材P70练习23、教材P70练习3四、达标测试,巩固提高1、如果梯形的上底长4cm,中位线长5cm,则梯形下底长为 cm。2、如图2,在梯形ABCD中,ADBC,BD为对角线,点O为EF中点,中位线EF交BD于O点,若FOEO=3,则BCAD= 。3、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且AC=6,BD=8,则梯形中位线长为 。4、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中位线长8cm,求它的高。五、课堂小结,学有所获。你今天有什么收获与疑惑?六、课外作业:教材P70 习题24.4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