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42069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1.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1)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或。(2)等差数列的通项:或。如等差数列中,则通项 ;(3)等差数列的前和:,。(4)等差中项:若成等差数列,则A叫做与的等差中项,且。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及,其中、称作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2)为减少运算量,要注意设元的技巧,如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公差为);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公差为2)2.等差数列的性质:(1)当公差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的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前和是关于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

2、2)若公差,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则为常数列。(3)当时,则有,特别地,当时,则有.(4) 若是等差数列,则,也成等差数列 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25,前2n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n和为 。(5)若等差数列、的前和分别为、,且,则.如设与是两个等差数列,它们的前项和分别为和,若,那么_;(6)“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首负”的递增等差数列中,前项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法一:由不等式组确定出前多少项为非负(或非正);法二:因等差数列前项是关于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但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上述两种方法是运用了哪

3、种数学思想?(函数思想),由此你能求一般数列中的最大或最小项吗?3.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1)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其中或。(2)等比数列的通项:或。如设等比数列中,前项和126,求和公比. (3)等比数列的前和:当时,;当时,。如等比数列中,2,S99=77,求;特别提醒: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有两种形式,为此在求等比数列前项和时,首先要判断公比是否为1,再由的情况选择求和公式的形式,当不能判断公比是否为1时,要对分和两种情形讨论求解。(4)等比中项:若成等比数列,那么A叫做与的等比中项。4.等比数列的性质:(1)当时,则有,特别地,当时,则有.如在等比数列中,公比q是整数,则=_;各项均

4、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则 。(2) 若是等比数列,则数列,也是等比数列。 如在等比数列中,为其前n项和,若,则的值为_ ;(3)若,则为递增数列;若, 则为递减数列;若,则为递减数列;若, 则为递增数列;若,则为摆动数列;若,则为常数列.(4)如果数列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那么数列是非零常数数列5.数列的通项的求法:公式法: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如已知数列试写出其一个通项公式:_;已知(即)求,用作差法:。如已知的前项和满足,求;数列满足,求已知求,用作商法:。如数列中,对所有的都有,则_ ;若求用累加法:。如已知数列满足,则=_ ;已知求,用累乘法:。已知递推关系求,用构

5、造法(构造等差、等比数列)。特别地,(1)形如、(为常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后,再求。如已知,求;(2)形如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倒数法求通项。如已知,求;注意:(1)用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你注意到此等式成立的条件了吗?(,当时,);(2)一般地当已知条件中含有与的混合关系时,常需运用关系式,先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或的关系式,然后再求解。如数列满足,求;6.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 公式法: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特别声明: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务必检查其公比与1的关系,必要时需分类讨论.;常用公式:,.如等比数列的前项和S2,则_ ;(2)分组求和法

6、:在直接运用公式法求和有困难时,常将“和式”中“同类项”先合并在一起,再运用公式法求和. 如求和:(3)倒序相加法:若和式中到首尾距离相等的两项和有其共性或数列的通项与组合数相关联,则常可考虑选用倒序相加法,发挥其共性的作用求和(这也是等差数列前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如 已知,则_;(4)错位相减法:如果数列的通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与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相乘构成,那么常选用错位相减法(这也是等比数列前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如 设为等比数列,已知,求数列的首项和公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5)裂项相消法:如果数列的通项可“分裂成两项差”的形式,且相邻项分裂后相关联,那么常选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常用裂

7、项形式有:115.75.13加与减(二)2 P61-63 数学好玩2 P64-67(1)定义:顶点都在同一圆上的正多边形叫做圆内接正多边形,这个圆叫做该正多边形的外接圆.(2)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 7.同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周 次日 期教 学 内 容如(二)知识与技能:求和: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1.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在数列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平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中,(2)如圆中有直径的条件,可作出直径上的圆周角.(直径添线成直角),且S,则n_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