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162《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23863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162《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思想品德162《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思想品德162《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思想品德162《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思想品德162《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162《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162《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青岛市初中思 想品德公开课 (研究课)教案课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授课人:王岩青岛第四十九中学内容标准一 3.5学习在特定情景下自我保护的方法,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 律同违法犯罪行行为作斗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能力:1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并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获得法 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2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技巧和方法。知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

2、途径。教学内容分析“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是第七单元第十六课的第二个项目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敢于和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 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敢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本项目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 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如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何运本项目由引言和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第一层次是讲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或意外的伤害,用有效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保护自己免受不法侵害;第二层次是讲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后,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项目的

3、两个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其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是教学重点, “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是教学难点。这两个方面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因此,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去学以致用。学情分析作为未成年人,初中生属于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存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因素,应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法律以及司法和行政机关,有给予他们特殊保护的义务,在他们的权利遭到侵犯时,应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习和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增强未成年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犯罪分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具有防范意识和能力。为成年人只有学会了自护,

4、才能在不法侵害发生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临危不惧,运用有效的防卫手段,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课前准备1 学生准备:搜集典型案例,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通过上网、到图书馆等多种途径了解可以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2教师准备:搜集典型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一、看视频导新课教师:同学们,在上课前,请大家看一段视频,看完后请告诉我它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请看小梅智擒歹徒。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谈启示。教师:不少家庭为了防止盗贼的进入,花费几千甚至是上万元安装防盗窗、防盗门,要真正做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重要的是在心中树立防卫意识。小梅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未成年人应树立自我保护意

5、识,学会自我保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六课第二个项目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师出示课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二、师生互动学习新课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这样或那样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接下来让 我们走进生活,出谋划策,请看我们的同龄人小雨的故事。让我们掌声请出刘欢同学。【生活在线】学生表演小品:小雨的故事情境一:放学路遇高年级同学抢劫情境二:书店买到了缺页的辅导书情境三:回到家妈妈正在偷看自己的日记表演结束后,主持人提出思考问题:【百家争鸣】( 请你分别评价故事中人物的言行。( 如果你是小雨遇到这些情况会怎么做?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师归纳:小雨遇到的情况都是侵害程

6、度较轻的,这种时候我们采取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教师出示)侵害程度较轻时,可以( 1 )宣传法律知识( 2 )协商( 3 )调解( 4 )借助于法律教师: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我们未成年人又该怎样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请看一个真实的案例。教师出示:【案例回放】少女手机被抢遭歹徒割喉血迹达40 多米20XX 年 11 月 7 日晚 8 时许,在青岛人民路与南宁路路口,将手机挂在脖子上的15 岁初二女生媛媛(化名),在离家门口不到500 米的地方突遇一持刀歹徒要抢劫她的手机,为保住手机,她拼命反抗。在反抗过程中,歹徒两次将其摁倒在地上,在她的脖子上连捅两刀,其中一刀刺穿了她

7、的颈部大动脉。鲜血流了一地,血迹长达40 多米。媛媛被送到医院抢救了8 个小时后,在11 月 8 日凌晨 4 时终因失血过多死亡。据急救医生回忆,伤者当时浑身的衣物已经全被鲜血浸透,脖子上还套着一条半截的手机链。教师:因反抗歹徒抢劫,花季少女死在了归家的路上。不用说她的父母,就是我们也无不感到悲愤与惋惜。媛媛的做法与我们开头看到的小梅的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学们,看了这则案例,请你思考下 列问题:教师出示:【请你思考】(1)如果是你,遇到歹徒行凶的情况会怎么做?(2)这起血的教训给了你什么启示?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师:学生在回答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树立生命第一的意识。教师出示:当面对违法

8、犯罪行为时,特别是歹徒行凶时一一(1)有能力制服,要勇敢地同其搏斗(2)没有能力制服,采取呼救法、周旋法、电话报警(3)比较后果,两害相权比其轻(4)必要时,实施正当防卫请学生自读课本P70相关链接,了解什么是正当防卫。教师:“猝然临之而不惊,这是胆略与智慧的表现。在险境中,只要镇定,迅速调整自己的言行,定会化险为夷,保护自己。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绝不能硬见义智为(教师出示)拼。对未成年人而言,应记住生命第一的原则,即做到四个字:教师:以上我们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几个方面学习了未成年人怎样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和技能。请同学们试试看,除了这些侵犯未成年

9、人合法权益的因素外,还存在哪些因素?教师出示:【大家谈】1 .在社会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可能危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因素?2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合法权益被侵犯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做的?如果需要,就先小组交流再全班回答。教师出本:火灾溺水触电交通教师:总之,要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最重要的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刚才同学们说了不少自我保护的方式方法,老师也找了一段公交车防范方法。教师播放视频:公交车上常见的几种盗窃手段及防范方法。教师:刚才我们所说的这些存在的可能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因素,都是可以预防或可以制止或可以减少侵害的,然而生活中还存在一些已经发生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

10、这时我们又该怎样做呢?请听小雨的故事。【出谋划策】最近小雨遇到烦心事了。妈妈工作的单位老板不知去向了,妈妈三个月的工资还在老板手里。没有了固定收入,他们的生活难以保障,小雨也面临着失去学业的危险,再婚的父亲也不愿意增加抚养费用。请你帮帮他们:小雨和他妈妈该怎么办?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出示:【法律帮助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拨打市长公开电话)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仲裁(劳动仲裁机构)诉讼(打官司)寻求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教师:这些机构都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协调,解决问题。如果能够以协调的方式解决问题,省时省力,是最好的。如果这种协调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就应采用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

11、诉讼。诉讼通常分为三种,请同学们看书告诉我哪三种?学生: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教师:老师出示三则案例,请你判断一下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诉讼类型?教师出示:【我来判断】案例一:我市16 岁少年孙某自20XX 年 8 月至 11 月间,因伙同8 名青少年,抢劫作案12 起,其中孙某单独抢劫4 起, 在该团伙中起组织领导作用,20XX 年 11 月市北法院依法判处孙某有期徒刑4 年。刑事诉讼案例二:20XX 年 3 月 4 日中午江苏南京的戴先生开着自己的雅阁轿车到一家饭店用餐,戴先生把车交给了饭店的泊车员由他们统一停放。可当他准备离开时,却发现崭新的车子被撞得面目全非。在与饭店协商未果的情况

12、下,他将饭店告上了法庭。法院依法宣判饭店方赔偿戴先生各种损失12 万元。民事诉讼案例三:少女小张步行经过一小区时,一不留神掉进了没有井盖也没有任何警戒标志以及拦护设施的污水井中,因此丧生。其父母将该污水井的所有者和管理养护单位,当地乡政府和北京市市政管理处送上了被告席。行政诉讼教师:同学们判断很准确,民事诉讼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最密切,请一位同学告诉大家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学生阅读:民事诉讼基本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递交民事起诉状,被告应诉,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调解,法庭宣判等。三、谈收获,点思路。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都有了不少的收获。【收获平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

13、学会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思路点拨】教师出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总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让我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面对行凶歹徒,要斗志斗勇,见义智为,努力维护法律的尊严!【课后作业】请你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通过分组合作,制作班级自我防护手册。【课后反思】1 本教学设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案例的选取、环节的设计斗力求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实践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2本教学设计力求做到教学内容活动化,教学活动内容化。比如设置了“生活在线”、 “案例回放”“出谋划策”、 “试试看”等活动,给出一些生活现象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给出一些价值冲突情境,让学生自主去比较选择,较好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较好的调动,课堂气氛活跃,但某些问题拓展不够,对学生的生活能力关注不足。如“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这部分教学难点,对于生活中具体帮助途径的补充不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