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秋词》.ppt

上传人:peixunshi 文档编号:14427519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秋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上册《秋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上册《秋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上册《秋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上册《秋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秋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秋词》.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秋词,刘禹锡,1、了解作者,体会诗歌大意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的进取精神,学习目标:,刘禹锡 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有刘梦得文集。 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后写的。反映了他虽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而遭受打击,却毫不气馁,仍保持着高昂的进取精神。,了解作者,自学指导(一),听录音,初步感知诗歌大意,体会诗人感情时间:1分钟,秋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 悲寂寥, 我言/秋日/ 胜春朝。 晴空/一鹤

2、/ 排云上, 便引/诗情/ 到碧霄。,自学指导(二),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简述这首诗歌的大意。时间:1分钟,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逢:遇到。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春朝(zho):春初 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蓝天。,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自学指导(三),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时间:2分钟,1、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

3、对比来表现的。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2、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反映作者高远豪迈的心情。,合作探究,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极富哲理意蕴。请以这一首诗中“鹤”的意象为例作一简要赏析。,在秋日晴空中,这只振翅高举的鹤,排云直上 ,矫健凌厉,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诗言志”,作者以其说明:人只要有志气,就会有奋斗精神,就不会感到寂寥。,赏析“排”和“引”,说说它们各自的妙处。,“排”字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引”字写出了作者看到白鹤冲天而引发出来的豪迈乐观之情。,中心思想,秋词(其一)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借冲天一鹤,表达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乐观豁达的情怀。,1、通过学习,请比较山行与秋词的异同 。,同:二者都描写秋景,都赞美秋天胜过了春天。,异: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练习,2、同是写秋,马致远与刘禹锡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3、在表现手法上,秋词是 ,而天净沙秋思却是_,议论兼抒情,借景抒情,4、课本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天净沙 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