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大选修课药膳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4436103 上传时间:2022-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大选修课药膳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药大选修课药膳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药大选修课药膳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药大选修课药膳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药大选修课药膳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大选修课药膳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大选修课药膳复习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医注重药物五味与五脏关系,以脏补赃;提倡辨证用药,因人、因时施膳。同样的药膳在一般的食品烹调基础上又根据中药炮制的理论来烹制成这种特殊形式的食品。以此来达到辩证施。本人学了一个学期的药膳课,嘿嘿,所谓学以致用。故特写一篇听课总结,希望大家对大家有用啊,其实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做一做,即是餐桌上的一道菜,又可以达到“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功效。 首先是针对那些易感人群的,嘿嘿 平时爱感冒的童鞋就要注意了。没事做几道菜给自己预防预防。中医认为长夏易感受湿邪,要注意“春夏养阳”,药膳用解暑汤为宜。冬天易感受寒邪,药膳则宜遵“寒则温之”的治疗原则。所以药膳中多以甘、微温的黄芪为主料药。例如:黄芪牛肉汤黄芪

2、是豆科植物,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益气固表”的功效,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中医认为,平时体质虚弱,容易患感冒的人是“表不固、气虚”的表现,对症之药首选黄芪,用来预防感冒的黄芪牛肉汤也正是利用了黄芪“益气固表”的功效。之所以选择牛肉,是因为牛肉里的油脂更能防止药效的挥发。原料:黄芪20g 牛肉250g 白术10g 防风10g 大枣10枚。做法: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水中煮沸,同时把上面的血沫撇掉,3分钟后端下来,将牛肉捞起,在凉水里过一下。在锅里放适量的水,将洗净的黄芪、白术、防风、红枣放进锅里,搅拌均匀,然后用大火煎煮半小时。然后把备好的牛肉块放入已经煮了半个小时的药汤锅里,

3、改用小火再炖两小时,等到牛肉熟透,将黄芪、防风、白术捡出来,然后加入适量盐、葱、姜后,继续用大火再煮8分钟,最后放少许味精,视频地址:ps:如果觉得味道不好,可以加桂圆做成桂圆黄芪牛肉汤,个人认为功效补益作用增强,因为桂圆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另外做药膳的话最好用生龙眼,不要用桂圆干泡发,桂圆干还是当零食吃的好啊!O(_)O黄芪蒸鸡黄芪性温,味甘,与人参同为补气要药,二者在补脾肺气虚的应用中有许多相似的功能,对脾气虚弱,运化失健而致面色白光白或萎黄、倦怠乏力、纳少便溏有明显效果,民间常用食疗方法为黄芪蒸鸡。原料:嫩母鸡1只,黄芪153

4、0克,食盐2克,黄酒15克,葱、生姜各10克,清汤500克,胡椒粉2克。做法:鸡宰杀后,去毛、爪、内脏,洗净,入沸水焯后冲洗沥干;黄芪洗后切段,入鸡腹内。鸡放入容器内,加葱、姜、酒、盐、清汤,上屉蒸2小时,取出加胡椒粉调味即可食用。视频地址:黄芪猴头汤原料:猴头菌150g 黄芪30g 嫩母鸡250g 生姜15g 葱白20g 食盐5g 胡椒面3g 绍酒10g 小白菜心100g 清汤750g 做法: 1.猴头菇冲洗后放入盆内,用温水发涨30分钟;2.捞出猴头菇,削去底部的木质部分,再洗净,切成约2毫米厚的大片;3.发猴头菌的水用纱布过滤待用;4.鸡肉洗净后剁成约3厘米长、1.5厘米宽的条方块;5.

5、黄芪用温毛巾揩净后切成马耳形薄片;6.姜、葱白均切成细节;小白菜心用清水洗净待用;7.锅烧热,下入猪油,投入黄芪、姜、葱、鸡块共煸炒;8.放入食盐、绍酒、发猴头菌的水和少量清汤,用武火烧沸后再用文火烧约1小时;9.下入猴头菌片再煮半小时;10.撒入胡椒面和匀;11.先捞出鸡块放在碗底部,再捞出猴头菌片盖在上面;12.汤中下入小白菜心,略煮沸片刻,舀入碗内即成。视频地址十全大补汤配料:党参10克 炙黄芪10克 肉桂3克 熟地黄15克 炒白术10克 炒川芎6克 当归15克 酒白勺10克 茯苓10克 炙甘草6克 墨鱼50克 猪肉500克 猪肚50克 生姜30克 猪杂骨、葱、料酒、花椒、食盐、味精各适

6、量。做法:1、将以上中药装入洁净的纱布袋内,扎口备用。2、将猪肉、墨鱼、猪肚洗净;猪杂骨洗净,捶破;生姜拍破备用。 3、将猪肉、墨鱼、猪肚、猪杂骨、药袋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生姜、花椒、料酒、食盐,置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煨炖,待猪肉熟烂时,捞起切条,再放入汤中。捞出药袋不用。4、服用时,将汤和肉装入碗内后,加少许味精,食肉喝汤,早晚各吃一碗,每天2次,全部服完后,隔5天再服。视频地址:下面是治疗风寒感冒者的药膳中医多讲究辨证论治,故针对感冒就有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之分,所以一定要着眼于证的分辨,正确的施治。神仙粥个人认为这是一道非常容易做的药膳。配料:生姜7片 葱白7段,糯米。做法:糯米50

7、克冲洗净,加适量水煮成稀粥,再加入葱白7根(约30克)、生姜7片(约15克)共煮5分钟,然后加入米醋50毫升搅匀起锅。视频地址:Ps:苦口良药啦,味道虽不是很好,但比姜糖水好很多,而且效果也不赖哦!麻黄牛肉葱姜汤麻黄是常用的解表药,性温、味辛,入肺、膀胱经。既善发汗散寒而解表,又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还能发汗而利尿。牛肉甘平,补脾胃,益气血。医林纂要中说:“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一补一散,散而驱邪除病,补而防虚益健,配伍性味辛温、发汗解表之生姜和辛温、发汗解表、通阳之葱白,甚是至当,得食疗之妙法。配料:麻黄15克,牛肉250克,生姜10克,葱白10克。 制 法 :牛肉洗净,切

8、块。将麻黄加水煮沸,去浮沫,再煮,去麻黄。将牛肉放入麻黄汤中,煨炖至牛肉熟烂,加入姜、葱即可。视频地址:紫苏姜糖饮这个可以当茶喝配料:姜10克,紫苏叶10克,红糖适量。做法:姜洗净,切成细丝。紫苏叶洗净沥干,同生姜丝一起放入大茶杯中,加入红糖,冲滚开水250毫升,温浸10分钟,搅匀。注:这个很简单,所以就不写视频地址啦!夏季炎热,容易中暑,下面这道药膳就是很有效的预防中暑的名膳哦茯苓鲫鱼汤 配料:鲫鱼 600g 山药 150g 麦冬6g 扁豆6g 薏苡仁100g 陈皮6g 茯苓 3钱 葱姜少许 盐 酒做法:麦冬 白扁豆 陈皮 茯苓用滤纸包好,锅里加1000ml水,加入薏苡仁一起煮20分钟。2、

9、葱姜切好、山药切滚刀块。3、取药包、加鱼、山药、葱姜、酒、盐,煮熟即可。视频地址:下面是这道药膳就厉害了,主要是治疗虚寒腹痛,主要功效是温中补血、调经散寒,所以用于那些妇女血虚寒凝之月经不调,月经推迟,血虚经少,血枯经闭,痛经,经期头痛,寒疝,乳胀,子宫发育不良,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产后腹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肉肉嫩味羹,是滋补之佳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成分;其性味甘,温;能养肝补虚,善治虚劳赢瘦、产后虚冷、腹痛、寒疝;千金要方载本品“主暖中止痛,利产妇。” 当归补血调经,活血行滞,以增强羊肉补虚温肝之力;使该汤既补血活血,又能止痛。 生姜温散,以助羊肉散寒暖胃,又可辟除羊肉之膻味。合而为汤,温补肝血,散寒调经止痛。配料:羊肉一斤,当归一两,生姜二两。做法:1.羊肉洗净、切块,用开水拖过,沥干水;当归、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净,生姜切片。 2.将生姜下锅内略炒片刻,再倒入羊肉炒至血水干,铲起,与当归同放砂煲内,加开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3小时,调味供用。视频地址:(视频上是做的丸子汤,其实丸子肉片都一样啦)以上是我个人认为比较经典的药膳,其实还有很多药膳都很好,比如止咳消渴、脾胃虚寒、失眠多梦等等,不断补充不断更新啊!嘿嘿,其实也算证明我学的是中药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