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学期第9讲第7章语言、文化与社会(Language,CultureandSociety)7.1语言与文化n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理论框架,能让我们同时从若干不同但同样重要的角度对语言进行综合研究。此外,能不能构建出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框架,至少现在还有疑问。明确这一点,对于语言研究非常重要。n约翰.莱昂斯(1981)7.1 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化n对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文化进行联合研究的重要意义nLanguage is anindispensablecarrierofculture.Culturefindsabetterrepresentationthroughlanguage
2、use.Ajointstudyofthesetwosubjectswilldefinitelybroadenthehorizonofhumanknowledgeingeneralandenrichtheresearchofthesesciencesinparticular.7.1.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n自18世纪初以来,语言研究先后有:历史比较取向、结构主义与形式主义取向。n二十世纪初以来,语言研究又出现了人类学取向,即在社会文化语境中研究语言。n以Malinowski、Firth为先驱和代表的英国传统n以Boas、Sapir、Whorf 为先驱和代表的美国传统nn评论:这是两
3、个平行独立的学术传统,为语言研究开创了一种新的范式(paradigm)。n英国的人类学取向的语言研究n起源:Malinowski 在Trobriand群岛的实地调查(fieldwork),研究成果及重要意义n继承:Firth 提出了theoryofcontextofsituation(情景语境理论)n发展:Halliday 的理论贡献n美国的人类学取向的语言研究nAspeechcommunityrefers toagroupofpeoplewho“sharenotonlythesamerulesofspeaking,butatleastonelinguisticvarietyaswell”(H
4、ymes,1972)n言语社团言语社团是指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不仅遵守相同的语言使用规则,而且至少使用一种相同的语言变体。”(Hymes,1972)“语言”、“方言”、“个人言语”及“语言变体”1语言语言社团2大方言1大方言2语言社团3方言1.1方言1.2方言2.1方言2.2语言社团4小方言小方言小方言小方言小方言小方言小方言小方言语言社团5个人言语个人言语个人言语个人言语个人言语个人言语个人言语个人言语个人言语个人言语个人言语个人言语个人言语个人言语个人言语个人言语语言现实n萨丕尔沃尔夫假说n(theSapir-WhorfHypothesis)n附加:hypothesis.n.(有少量的事
5、实依据、但尚未被完全证实的)假说,假设;(凭空的)猜想,猜测nTheSapirWhorfHypothesissuggeststhatourlanguagehelpsmouldourwayofthinkingand,consequently,differentlanguagesmayprobablyexpressspeakersuniquewaysofunderstandingtheworld.nFollowingthisargument,twoimportantpointscanbecapturedinthistheory.Ontheonehand,languagemaydetermineou
6、rthinkingpattern;ontheother,similaritybetweenlanguagesisrelative.nFortwodifferentspeechcommunities,thegreatertheirstructuraldifferentiationis,themorediversetheirconceptualizationoftheworldwillbe.nForthisreason,thishypothesishasalternativelybeenreferredtoasLinguistic DeterminismandLinguistic Relativi
7、ty.nTwoversionsoftheSapirWhorfhypothesishavebeendeveloped,astrongversionandaweakversion.nThestrong versionreferstotheclaimtheoriginalhypothesismakes,emphasizingthedecisiveroleoflanguageas the shaper of our thinking patterns.nTheweak versionofthishypothesis,however,isamodifiedtypeofitsoriginaltheory,
8、suggestingthat thereisacorrelationbetweenlanguage,cultureandthought,butthecross-culturaldifferencesthus produced in our ways of thinkingarerelative,ratherthancategorical.n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决定语言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语言本身怎样描写世界,那么它的使用者就会怎样观察世界;世界上的语言不同,所以各个言语社团中的人对世界的识解和观察也不同。n 这里的“语言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其实就是思维,所以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本质是旨在
9、说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该假说认为,语言决定思维。nTheviewwas first clearly expressed by19thcenturythinkers,suchasWilhelm von Humboldt,whosawlanguageastheexpressionofthespiritofanation.nThe20thcenturyschoolofAmericanAnthropologyheadedbyFranz Boas,Edward SapirandBenjamin Lee Whorfalsoembracedtheidea.n威廉威廉.冯冯.洪堡特洪堡特(Wilhelmvon
10、Humboldt,1767-1835),德国政治家、教育家和语言学家。普通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创始人。n洪堡特洪堡特的语言学理论与索绪尔的“就语言而研究语言”的学说不同,他强调语言与民族精神的联系,甚至提出“语言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的论断。n代表作: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这部著作总结了他在该领域的全部工作。两个概念两个概念nLinguistic determinism语言决定论is theideathatlanguageanditsstructureslimit and determinehumanknowledgeort
11、hought.nTheprincipleoflinguistic relativity 语言相对论 holdsthatthestructureofalanguageaffectsthewaysinwhichitsspeakersareabletoconceptualizetheirworld,i.e.theirworldview.n关于语言相对论的最新观点nCurrently,abalancedviewoflinguisticrelativityis espoused bymostlinguistsholdingthat language influences certain kinds of
12、 cognitive processes in non-trivial ways,but that other processes are better seen as subject to universal factors.n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反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决定思维,如果假设这种说法成立,下面的现象如何解释?有研究指出,先天性聋哑人,即使没有上过聋哑学校,不懂手势语,仍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儿童2岁才能说些简单的话,但是婴儿从第5个月开始就能根据颜色和形状来区别事物,这种根据事物外部特征和本质属性进行概括的能力,事实上已经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过程,这种思维活动就是在语言产生之
13、前就有的。语境理论及其发展语境理论及其发展nn语境就是“语言的环境”。语境(context)理论在国外的阅读教学中颇受重视。最早提出语境这一概念的是波兰裔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他认为:“话语和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语境对于理解语言必不可少。”n英国语言学家弗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他提出:语境除了指“语言的环境”,即上下文外,还包括“情景语境”,即语言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n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继承了马林诺夫斯基和弗斯的语境理论,对语境因素的种类及其在语言系统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语域”(register)这一概念。他发现n人们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会随着情景的变
14、化而变化,还将决定语言特征的情景因素归纳为三种:语场(fieldofdiscourse),语旨(tenorofdiscourse)和语式(modeofdiscourse)。n语场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情,即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谈话话题、讲话者及其他参与者参加的整个活动;n语旨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n语式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如说还是写,是即兴发挥还是有所准备,另外还包括修辞方式。n语域三要素中的任何一项发生改变,都会引起交流意义的改变,从而造成语言的变异,产生不同的语境类型语境类型。第七章语言、文化与社会2第二节 语言与社会必要的理论准备必要的理
15、论准备n“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按词源学本义,是指个人是不可分割、也不该分割的社会单位。n个体主义认为,个人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也是最高的社会单位。没有一种社会单位比个人更小,也没有一种社会单位比个人更高,以致于凌驾在个人之上。个体主义只承认有比个人更大的社会单位,如国家、阶级、政党、家庭、公司、社区、教会以及其他自愿性的结社。n而集体主义则认为,个人是最小的社会单位,个人必须服从的社会单位,如政党、阶级、国家、政府等。n个体主义蕴含着一整套的道德和政治原则,同时也提供了一系列行为准则。它把个人当作看待一切事物和问题的核心和出发点。n作为一种道德原则,个体主义强调个人本身就
16、是目的,因而具有最高的价值,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n作为一种政治哲学,个体主义主张个人自由、权利和平等,强调自由民主,反对国家对个人自主事务的干预。n作为一种经济学说,个人主义主张私有财产权和自由市场经济。n个体主义不否定社会的存在,及其给人类的生存所带来的好处。个体主义只是认为人自身就是目的,是价值的最终决定者,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另一个人的工具。任何团体或集体,不管大小,仅仅是无数个人的组合。除了个体成员的权利之外,团体没有其它权利。在自由社会,任何团体的“权力”都是从其成员的权利中引伸出来的,是个体自愿的选择和同意的产物。个人参加团体之后,既不能获得新的权利,也不能丧失他应该具有的权利
17、个人权利是所有团体或联合体的唯一道德基础。如果集体的活动不是从个人权利出发,它就是一种暴民统治的原则。名词解释名词解释nSociolinguisticsis the descriptive study oftheeffectofanyandallaspectsofsociety,includingculturalnormsandcontext,onthewaythatlanguageisused,andtheeffectsoflanguageuseonsociety.nSociolinguisticsdiffers fromsociology of languagein thatthefoc
18、usofsociolinguisticsistheeffectofthesocietyonthelanguage,whilethelattersfocusisonthelanguageseffectonthesociety.nSociolinguisticsoverlaps to a considerable degreewithpragmatics.nSociolinguisticsalsostudieshowlanguagevarietiesdiffer betweengroupsseparatedbycertainsocialvariables,e.g.,ethnicity,religi
19、on,socialstatus,gender,levelofeducation,age,etc.,andhowcreationandadherencetotheserulesis used to categorizeindividualsinsocialorsocioeconomicclasses.nAstheusageofalanguagevariesfromplacetoplace,andalsoamongsocialclasses,anditisthesesociolects社会方言thatsociolinguisticsstudies.nDialect方言、地方话meansthefor
20、mofalanguagethatisspokeninoneareawithgrammar,words,andpronunciationthatmaybedifferentfromotherformsoflanguagenAccent口音、腔调、土音meansawayofpronouncingthewordsofalanguagethatshowswhichcountry,area,orsocialclassapersoncomesfrom.nIdiolect个人言语meansthewaythataparticularpersonuseslanguage.n“口音”与“方言”之间最显著的区别是:
21、前者指发音的多样性,而后者涉及语法和词汇上的差异。n但是,在日常用法中,这两个概念常常被混淆在一起。例如,有些人讲标准英语时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于是就很有可能被认为是在讲方言。nsituational variation情景变异nstylistic variant 文体变体ncommunicative event交际事件You are what you say.Robin LakoffnEthnic identity(族群认同):theextenttowhichoneidentifies withaparticularethnicgroup.Itrefers toonessenseofbelo
22、ngingtoanethnicgroupandthepartofonesthinking,perceptions,feelings,andbehaviorthat is due to ethnic group membership.nTheethnicgroup族群tends to beoneinwhichtheindividualclaimsheritage(Phinney,1996).n族群认同是指个体成员对自己所属族群的认知和情感依附。n 族群认同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政治困境。在西方和东方,族群对立和冲突都是一个棘手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形形色色的专家、学者、政治领袖都在寻找对策,但时至今日,
23、甚至在可预见的将来,族群对立和族群冲突非但不会缓和,反而有更加恶化的趋势。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族群问题往往并不孤立,而是同宗教、阶级、意识形态等社会政治问题纠缠在一起。族群对立和冲突往往在一个甚至多个国家引起“多米诺骨牌”似的连n锁反应。轻则政局和社会动荡,重则社会分裂和国家解体,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种族屠杀和血腥战争。n 从历史角度看,族群对立和冲突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在前现代或传统社会中,比比皆是。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四年)族群对立和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常态。Stratification of English in New York
24、City纽约市英语的社会分层William Labov威廉拉波夫n威廉拉波夫在Stratification of English in New York City中采用统计学的控制变量方法,控制语言变量(linguisticvariable)及社会变量(socialvariable),研究纽约的社会阶层。n他认为,英语中的r音在纽约社会是一个很关键的发音,可以区分不同的社会阶层。他选用“four floor”这个英语词组,然后在纽约的三种档次的服装店中,假装问路进行调查。这三家服装店按服装的平均价位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Saks、Macys和S.Klein。他事先就已知道四楼是女装部,但是在问路
25、时还是假装不知道。n他会先问卖女装的在几楼。当对方第一次回答:“Fourfloor”时,他假装没听清,又问一遍,然后仔细听对方说第二遍“Fourfloor”,然后他就在一个没人看见的地方偷偷记录两次回答的差异。n这是一种巧妙的诱导方法;可以发现,人们在不留心说话和留心说话时会有所差别。原先他预计r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随着社会等级(根据服装店的价位高低确定其消费者社会阶层的高低)的提升而增多。n但结果显示:年龄越偏小的人说的r音越多,并且说r音最多的是中产阶级以下的人,而不是上层社会和中产阶层偏上的人。n他解释道,这是因为人们对语言过于讲究(hypercorrection)造成的。他认为,
26、r音是上层社会的语音标志,中产偏下阶层的人非常想要达到上流社会的语言标准,于是就在自己英语中刻意添加r音,却导致不是r音的也带上了r音。n结论:一个人讲话时的口音和方言会随着自己所处语境的正式化程度而发生系统性的变化。nphonological variation音位变异nlanguage sexism语言中的性别歧视nHymes的theory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交际能力理论nSpeech event言语事件第七章语言、文化与社会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7.3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n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nCultural stereo
27、type文化定势n相关知识n为了帮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族人民在对他族文化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更迅速、更有效地进行跨国、跨民族交流,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学者采用高度概括的形式对不同国家、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特征进行客观描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定势”(culturalstereotype)。n“文化定势”是由美国政治评论家W.Lippmann在1922年版的大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一书中首先采用的术语。它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的社会分类,形成的是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n胡文仲教授把“定势”定义成“是对于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属性的一套信念,这些信念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
28、的,并且现在使用这个词一般带有贬义”。n人们要进行有效交际就必须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文化的差异性是文化自身所固有的。虽然我们没有和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实际接触,但是,我们在交际中常常已经对它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如:中国人腼腆谦逊,美国人坦诚乐观,德国人固执己见,法国人罗曼蒂克,而英国人冷僻孤傲。这些文化定势可以帮助我们加速信息加工过程,以应付复杂的局面。在缺乏个体信息的情况下,效果更明显。可见,文化定势是人类在应付复杂的外部世界时普遍使用的一种基本认知策略。此外,文化定势还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文化定势一旦形成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并且很可能感染周围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n文化定势对跨文
29、化交际中有很大影响。n在中国人传统的定势思维中,日本人锐利进取,美国人自由富有,德国人呆板僵硬,法国人浪漫闲适,非洲人懒惰贫穷,犹太人聪明绝顶。而这些都是属于过于一般化、简单化的定势造成的偏见,是忽略了个体及细节差别的过于概括的思维方式。n根据RonScollon和SuzanneWongScollon的看法,定势是一种无视群体内部差异和无视普遍性之外还存在着特殊性的思维方式。它抛开了对象与对象之间微小的个体差异,笼统地进行认知,从而得出了许多笼统而模糊的看法。文化定势是对各文化的过于概括的,不以时间、地点、对象的改变而n变化,是一种过于静态的研究。它将瞬间的对异域文化的印象作为永恒的对所有群体的印象,被认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具有几个基本特点,即:以偏概全、过分简单化、有影响力、又很顽固。全章结束全章结束谢谢大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