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地理地图能力研究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44542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生地理地图能力研究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高中生地理地图能力研究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高中生地理地图能力研究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生地理地图能力研究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生地理地图能力研究优秀名师资料.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地理地图能力研究本校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北京市大成学校 李红秀 2010-9-14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域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域性这一特点决定了以地图为核心的空间想象和图像运用能力在地理学科能力中的特殊地位,从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说,发展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是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基础。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经常是:“学会

2、运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初步技能。” 而新课改下各种层次的地理考试,也趋向于要求学生具备一定从图像系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可以说,学生能否学好地理,就看学生是否掌握好学习地理的工具和方法,尤其是能否学会阅读地图,用好地图,能够从地图中获取多少相关的地理信息。 在实际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本校学生的读图习惯、读图方法、读图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难点问题和障碍,甚至经常忽视对图像系统的使用,对一些图像系统的解读存有恐惧心理,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差。因此研究学生阅读、分析、提取图像系统的能力,即研究本校高中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读图能力,不

3、仅对于提高学生地理学科学习能力、还对于学生养成基本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对教师的地理教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希望通过这个研究,能够加深教师本身对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理解,加深对学生认知能力的理解,进一步促进地理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二、研究内容: 学生的读图能力怎样, 哪些因素会对学生读图能力产生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来促进图像教学, 采用某些策略的教学效果如何,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中学地理教材 狭义的中学地理教材:一般所说的中学地理教材指中学地理教科书,是根据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编选和组织的具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等教育功能的知识体系。它

4、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1 广义的中学地理教材: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一切教学教材,包括中学地理教科书、地图册、填充图册等师生兼备的书本教材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所使用的地理直观教具和其他教学媒体(包括挂图、投影片、录像等),其中中学地理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和核心。 本研究所涉及的中学地理教材指狭义的地理教材,即中学地理教科书。主要研究的教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3),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制。这套书是北京市很多高中的现行教材。 2、图像系统 本研究中的地图指的是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图像系统。 对中学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分类最常用的有两种: 一是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社出版的

5、地理分类图表解读与训练中的分类系统,将地理图表明确分为四大类: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包括政区图、地形图、等值线图等;地理示意图,包括原理示意图、过程示意图等;景观图和主题漫画,包括景观照片、手绘图、漫画等;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包括表格、坐标图、结构图等。 二是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课题组在综合能力测试考核内容与要求一书中的分类系统,将地理图表概略地分为地图,包括政区图、地形图、地理要素等值线图等;示意图,包括地理原理示意图、过程示意图、框图、略图、主题漫画等;景观图,包括地理景物素描图、照片等;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包括表格、坐标图、结构图等。简略的坐标图、结构图往往也同时是示意图。 2 可以看出两种分

6、类体系大体上是一致的,只是在局部有所不同。本文采用的分类方法以第一种为基础。(见表1) 政区图、地形图、等值线图等 地图和地形剖面图 原理示意图、过程示意图、框图等 示意图 地理图表 景观照片、素描图、漫画等 景观图和漫画 表格、统计图、坐标图 统计图表 其他 主要指组合图 表1 地理图表分类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教室多媒体的普及,基于flash 等平台制作出来的动态图像在教学中被使用得越来越多了。这些动态图像可以声形兼备,能够比一般的地理图像更真实直观地再现地理过程,甚至有些还能做到互动教学,所以在地理教学中非常受欢迎。本研究的图像系统暂时不包括这种动态图像。 3、调整后实际研究采用的图像系统

7、 由于时间的紧迫性,笔者开始本课题时正处于高三教学的第二学期,教学和备考任务繁重。我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确保课题研究仍能取得一定的进展。这种特殊的情况意味着:一方面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高三艺教部的学生,能够针对本届学生进行研究的时间只有一个学期,如果要按照原定的2年课题计划,下一阶段只能从新带的年级开始;另一方面,课题研究必须伴随高三备考而进行,带动高三复习教学的研究和反思,因此为了提高高三复习的效率,提高学生备考的能力,本课题只采用了高考中重点类型的图像判读进行研究。 高考中重点图像类型有4种:地理分布图、等值线图、地理统计图、地理示意图。 4.读图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有时候会把地理

8、读图能力与地理解题能力相混淆,尽管地理读图能力与地理解题能力之间有很大的关系,甚至读图能力是解题能力的重要基础。但是并不能因为学生没有得分就完全归因于读图能力的问题,会存在读图过程清楚而没有得分的情况,有欠缺答题技巧和表述不当等各种原因。 读图能力评定:基于上面问题,本研究判断读图能力的标准是对4类高考重点图像有清3 晰的一般判读方法和读图步骤,为合格;能根据题目要求提取出重要信息为良;能描述图中较完整相关事物的信息并能提取出题目要求的信息为优。对图像类型的判读方法不清、思路混乱为不合格。 五、调整后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法、案例法、观察记录法。 1.舍弃问卷调查法:原来想

9、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高一新入学的学生分析其获取知识的来源,并用地理学科中难易程度不同的主要图像类型来考查学生的读图现状。但是时间上不允许,高三的课程最为重要,无法从高一开始获取信息。因此舍弃了这一方法。 2.改资料测试法为资料测试后的观察记录法:原来的资料测试法是想通过三次读图测试或者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了解学生读图能力达到的程度。针对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教学策略的调整。但是实际上,这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因为每次考试的难度都在不同,学生的成绩也只是有略微差别而已,因此学生成绩无法成为一个衡量的标准。因此,我修改后采用的方法是,在每次测试结束后的讲评课上,通过让学生自己来说

10、出他们在每道读图题中的想法和遇到的困难,用观察记录法归纳出学生读图障碍所在,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本研究对高三美2班进行了2次记录,第一次是在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第二次是在一模考试后。 第一次:通过高三期末考试的分析和讲评过程,归纳出影响高三美2班学生读图能力的障碍因素有哪些,另外,针对读图能力程度不同的学生,跟踪观察他们的读图学习过程,分析导致他们读图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在期末考试结束后,根据高考要求的重点图像类型,针对学生某一方面的读图障碍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在一模考试讲评时进行总结和反思,观察记录学生原先的读图障碍是否依然存在,或者存在什么新的障碍,反思并开展新的教学

11、策略。 3.比较法:只对教学策略调整前后学生前后读图的效果进行比较,无法按原定计划跨年级开展课题对不同教师进行比较。 4.案例法:主要对某类图像类型的教学设计过程进行思考和分析。 六、原定研究时间:2年 本阶段到起止时间:2010.1-2010-5月(高三已毕业 研究对象:高三美2班) 即将所处阶段:对高一新入学学生重新开始本研究 七、研究进展 (一)读图能力等级评价: 根据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讲评时学生解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定,学生读图基础和读图能力较低, 学生在高三期末时能够按照地理读图的基本三个步骤读图(图名、图例(或横纵坐标)、事物分布特征),只是具有基本合格的读图思路。但是图型复

12、杂多变,世界和中国区域定位模糊,导致即使读出了图中内容,无法在空间上进行定位而得分很低。同时也无法完整描述图中信息,并且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清。 根据高三期末学生的读图情况在后来课堂中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区域定位和心理地图构4 建,以及针对高考4类重点图型细化读图的具体步骤 。在一模中出现新图和变式图时学生能够较清晰地解释图中完整的信息和要提取的内容。对不同类型图像读图步骤的清晰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但考试难度不断提高,学生调用相关知识答题得分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 (二)影响学生读图能力的因素: 高考中出现变式图、新图的情况十分常见,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题也是如此。通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

13、试讲评和与学生进行交谈,归纳出影响学生读图能力的因素可能有6个: 1?畏惧心理。学生一看新图没见过,内心就表现出畏惧情绪,心态不稳,从而导致看图时惊慌失措,非常容易理不清头绪而出错。 2?性别。男生对读图表示出来的兴趣和自信心比女生要高一些,读图时能够以比较心态平稳地看待新图。 3?个人兴趣。知识面较广的学生,逻辑思维较好的学生,以及地理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对读图热情和能力较高。 4?读图习惯和学习基础。有些学生养成较好的读图习惯,能按步骤进行分析,针对题意往往能够正确解答。学习基础打得比较扎实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图中概念和内容。 5?学习成就感。从读图中能获得较高答题正确率的学生,能够增强学

14、生对图像信息的兴趣和思考,促进地理学习。 6?教师的影响。有学生比较喜欢地理教师,从而喜欢地理课堂,对地理学习和读图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乐于分析图表。 7?智力水平。有个别的学生,存在只能看懂学习过的图示,只要图示稍微有一点改变,或者是隔一段时间没有接触旧图,就茫然不知。 (三)教学策略的尝试与应用 根据影响学生读图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到本校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思考的特点,研究学生读图能力的提升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是,不论怎样,除了智力和性别是不可控的因素以外,地图教学过程中仍然可以尝试各种方法给学生以信任,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读图习惯和读图方法,消除恐惧心理。借助于读图能力的不断进

15、步,提高学生对读图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效能感,增强学习地理的信心。实现良性循环。 策略一:帮助学生,鼓励学生,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步骤。 老师有时会对解不开题的学生失去耐性:“动动大脑啊”动动大脑,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没见过学生在听从这个命令之后能够解决了问题的。“自己再看一遍”也是,“这不都讲过多少遍了”也是。学生们常会鼓起勇气向老师求助,希望老师帮助解决某个问题,这些命令多少让学生受到惊吓,不敢回答老师说:“喂,这位老师,我已经看了12遍了,就是看不懂才问你啊。我需要帮忙啊”。 5 身为师长的我们,不该常用无意义的指示来搪塞遭遇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为学生耐心指出解决问题的流程,让他

16、们知道如何理解、破题,从而解决问题。 (1)地理分布图 地理分布图是最基础的一类地图,地理分布图常常与特定的区域相联系。如:必修1中重要气候类型相对应的区域;必修2中重要的农业区、工业区;必修3中涉及的世界和中国12重要区域。判读地理分布图的关键步骤是:?定位;?从图名、图例、注记、结合区域特征提取有效信息来分析答题。 (2)等值线图 等值线图类型很多,包括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 这类图都遵循“等值线原理”即:凸向高(指数值)处反而低。(如山谷、低压槽、寒流等),凸向低处(指数值)反而高。(如山脊、高压脊、暖流等)。具体含义是:若为等

17、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凸向低处为山脊;若为等压线,凸高处为低压槽,凸向低处为高压脊;若为海洋表面等温线,凸向高处为寒流,凸向低处为暖流。 1由于多数等值线图的考点主要考查2个方面:一方面是一条等值线的分布特征,要求?先2判断延伸方向,?有转折则分段描述;另一方面是描述一组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必须掌握的123一般步骤是?最大值、最小值;?在方位上如何递变;?数值区间。 (3)地理统计图 人文地理试题最常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主要有坐标图和结构图。 12坐标图读图步骤一般是:?读图名:该图反映什么数据;?读坐标:坐标的含义、向哪34个方向延伸;?读数值:坐标点数值、最大值、最小值、重要转折点数值;?判

18、断规律,分析答题。 12结构图判读的一般思路:?看图例和图中文字说明,了解比较的地理项目;?看图中各3项目的比例排序,特别关注比例最高的项目;?揭示或归纳反映的问题,做出评价。 (4)地理示意图 常见的地理示意图,包括地理原理示意图、过程示意图、关联图、模式图、地理景观图1等。既然是示意图,那么示的什么意是判读的关键。因此地理示意图判读的一般步骤:?了23解图意,图文转换或图图转换;?知识回顾,寻找依据;?紧扣题意,准确答题。 策略二:地理分布图中定位问题 地理分布图往往以区域为载体,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 12这类图的判断步骤是:?定位;?从图名、图例、注记、结合区域特征提取有效信息来分

19、析答题。 这类图可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分为区域地形图、气候图、洋流图、资源图、农业地域图、工业分布图、交通图等等。但是都以区域定位为基础。定位对学生来说既是突破点又是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定位的问题,同时又能够了解世界或中国主要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人文地理环境在高考中往往会以素材的形式出现),因此区域定位和相关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解题的基础和关键。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世界和中国的空间概念,并把区域对应的地理环境背景联系起来,我为此尝试采用了两个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个教学设计方案是世界区域定位,同时把高中地理主干知识在世界地图上进行叠加,在空间上串起知识体系。 第二个教学设计方案是中国区域定位,同

20、时把中国概况知识在地图上进行叠加。 方法是都是看图、绘图、默图。只要学生通过绘图建立起清晰的心理地图,在解题判读过程中将会增进系统而清晰的思维,快速能进行定位和判断。 6 教学设计一:世界区域定位串联主干知识 教学流程: 一.绘制世界轮廓简略图。标注7大洲4大洋。 二.叠加重要经纬线: oo 纬线:赤道,南北纬30,南北纬60。识记穿过的重要地区。 oooooo 经线:0, 180,60E,90E,90W,60W。识记穿过的重要地区。 oo 三.叠加东西半球:20W,160E。判断在东、西半球的大陆。 oooo 四.叠加时区换算:已知当时的北京时间,计算出60E,90E,90W,60W所在时区

21、的区时。 五、叠加三圈环流:在大陆西岸绘制三圈环流形成过程和气压带风带。 六、在亚欧大陆叠加气候类型名称并分析成因、特点:大陆西岸-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东岸-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归纳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七、叠加洋流运动方向: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上绘制大洋环流方向。 八、增加副图:在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非洲气候类型空白图上填出气候类型名称并分析特殊地区气候成因。归纳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 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 九、叠加自然带:在对应气候类型区叠加世界

22、自然带名称。分析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及其影响因素。 十、叠加世界著名大河:尼罗河、刚果河、亚马孙河。分析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以及 海陆间水循环过程。 十一、叠加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美国商品谷物农业、阿根廷潘帕斯 草原大牧场放牧业、西欧乳畜业、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分析其形成的有 利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 十二、叠加世界工业地域:德国鲁尔传统工业区、意大利传统轻工业区、美国硅谷高技 术工业区。分析其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以及鲁尔区的治理措施。 十三:最后归纳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指出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7 教学设计二:中国区域定位串联中国概况 教学流程1: 一

23、、准备一幅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以东亚地区为背景)。标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名 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叠加经纬线: oooooo叠加经线:80E、90E、100E、110E、120E、130E。识记经过的重要地区。 oooo 叠加纬线:20N、北回归线、30N、40N、50N。 三、叠加四至点:我国最南、最北、最东、最西端位置的经度或纬度。 四、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特征,掌握地理位置描述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流程2: 一.准备一幅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地图。叠加重要经纬线。 二.叠加绘制我国主要17座山脉及其名称。识记几座重要山脉的经纬度:横断山脉、秦 岭、巫山。 三.叠加我国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

24、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外加河西走廊。 四.叠加我国三级阶梯:绘制我国三级阶梯分界线,标注出每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 五.分析我国地形特征:地形、地势特点。掌握描述地形特征分析方法。 教学流程3: 一. 准备三幅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地图。叠加重要经纬线。 二. 在一幅上叠加我国气候类型。分析其形成原因和特点。叠加自然带,分析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 三. 在第二幅上叠加我国温度带。分析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四. 在第三幅上叠加我国季风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并标注我国干湿地区。分析我国降水分布特点。 五. 在第三幅图叠加我国旱作和水田区的分布。 教学流程4: 一.准备三幅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地图。叠加

25、重要经纬线。 二(叠加绘制我国主要河流: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黑龙江、松花江、 乌苏里江、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长江)、塔里木河。 三、画出长江八大支流和上中下游分界,以及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分析长江水文特征及其原因。 四(画出黄河四大支流和上中下游分界,以及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分析黄河下游河段 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 教学流程5: 一(在教学流程2的地图上典型地区叠加自然灾害类型:洪涝、旱灾、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寒潮。 二(叠加: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图。 三、分析长江洪涝、华北春寒、江淮伏旱、东南沿海台风、西南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及其对策。 8 教学流程6

26、: 一. 准备一幅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地图。叠加重要经纬线。 二. 叠加:绘制黄河及其四大支流,标注流经的地形区名称。 三. 叠加:绘制长江及其八大支流,标注流经的地形区名称。 四(叠加:我国农业地域类型名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季风水田农业、东北西北的商品谷物农业、西北的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和高寒牧业。 五、对比评价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条件。 分析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教学流程7: 一(准备一幅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地区。叠加行政区名称和重要经纬线。 二(叠加:写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名称。 三(分析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最后

27、归纳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指出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通过测定,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针对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判断定位和捕捉背景信息的能力。在第二次考试讲评中,多数学生在有关区域定位方面的问题大大减少。而且,经过以上训练,当给你地球上一点或线时,学生脑海中涌现的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策略三:等值线图和地理统计图表专题训练描述能力 等值线图和地理统计图表的高考描述都有规范的要求,因此学生并不难掌握读这两类图型的步骤。但是却总在描述时词不达意、或表述不准确而丢分。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意识到考查自己熟悉的知识点,因而抛开图像本身直接写上答案,导致

28、与图示信息不对应丢分。因而需要对学生据图准确表述方面进行专题训练。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读图分析的要求,要求务必从图中归纳信息,再提取地理相关原理,综合起来解答。这是可以通过加强多次练习达到的。 下面以等值线图作为例子。等值线图类型很多,高考主要考查描述分布特征上。有两种情况: 一种“线”状分布。有的是要求描述一条线的分布特征,如果线的伸展方向单一,说清楚由什么方向向什么方向延伸就行,如线的伸展方向复杂,就要在整体把握基础上,进行分段说明。 以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的一道题为例:在这道题中,学生普遍能够按照三个步骤描述出雪1线高度的变化规律,但基本上都没能得分。原因是学生在描述是这样的

29、?“中间高,四周低”,9 2没有根据图中沿AB线的位置说明。?“中间高两边低”,“两边”没有地理方位的说明。由于这个线段中间出现了最高值,必须分段描述:北段雪线高度北低南高,南段雪线高度北高南低。也唯有如此,才能分别对两段阐述成因。 读图“我国某区域雪线高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1中沿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并简要分析主要成因。(4分) 图22 图1 另一种是多条线状地理事物分布图,往往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数值变化趋势等,一般123步骤是?最大值、最小值;?在方位上如何递变;?数值区间。如“读图2,分析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可先找全最大值1000mm,和最小值200

30、mm的分布区,再观察空间变化趋势,然后综合得出“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中部、西部递减,呈半环状”这样的答案。这里的两类极值一定要找全,否则就会出现“从东向西递减”或“从北、东、南向中部递减”等错误的或不完整的答案。 图2 为了避免重犯错误,无论是等值线图还是统计图表,在解题之前让学生多次明确读这类图型的步骤,找准相关的地理信息再答题,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学生不断练习和积累。 10 策略四:地理示意图正向绘制、反向呈现 常见的地理示意图,有地理原理示意图、过程示意图、关联图、模式图、地理景观图等。1既然是示意图,那么示的什么意是判读的关键。因此地理示意图判读的一般步骤:?了解图23意,图文转换或图

31、图转换;?知识回顾,寻找依据;?紧扣题意,准确答题。 在地理主干知识当中,很多是以地理示意图的形式出现的,地理示意图中蕴含着重要的地理过程和原理。是考试考查的核心知识。 但是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在每一个步骤都出现了重大的问题:首先是审题有障碍,对图名的概念没有清晰的把握,所以总是不能确定这是什么图,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抽象的概念。其实在有图文信息出现时总是忽略掉其中的一个信息;第三,在知识回顾中无法调取学过的相关图示或知识。 本研究着力解决学生已经复习过的地理原理示意图,如何在看到相关概念时调取出原来的那幅图,改善学生在概念和图示之间无法建立联系的情况。采取的教学策略是正向绘制、反向呈现。做法

32、是在复习主干地理原理时,先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地理过程,再根据这个过程绘制地理示意图,反复增强记忆要求能够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在下一阶段复习时,一一呈现所复习过的地理原理示意图,让学生说出这个地理原理的名称及过程。再到下一阶段,反过来,给出地理原理名称,让学生绘制示意图。从而设法提高图文转换的能力。 针对学生在有图文信息出现时总是忽略掉其中一个的问题,做法则是要求学生把文字材料信息写到图示上,在图中综合进行做答。 七、阶段性成果 1、提交北京市第二届智慧教师征文: 把握生情,构建学生心理地图 2、可以完成的论文报告: 1?影响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因素及其案例分析 2?利用地图串联高考地理主干知识复习

33、的设想(或教学设计) 3?关于帮助高中生构建心理地图的探讨 八、课题实施中的体会和收获 1、促进教学反思,帮助我不停在思考发现学生的问题之后可以怎样更好地去解决;帮助我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利用课题的思想整合到高考复习当中,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指引着我在教学中一种明确的探索方向,想办法帮助学生突破读图心理障碍,给予信任和关注、赞扬,增强他们读图的兴趣。 2、增进阅读,引发对教育心理学和地图教学方面更多的关注。 3、促进对他人课堂中地图教学的关注,如何利用图像处理课堂核心内容,思考他人为何如此处理图像,能够更深地理解他人的教学目的和方式。 4、借助于课题倾听到各种对于这个主题研究的思路和看法

34、。帮助我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提高对课题的意义的认识。 九、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由于艺教部高三学生的课程比较少,教学任务很重。这半年中复习时间十分有限,借助于本课题,我也在不断探讨如何对涉及到主干知识的各种图像进行绘制整合,一方面为了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希望通过绘图增强学生对图像的认知和记忆,也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之间关联性的认识,拓展思维的宽度。本课题的教学策略相当于一直是在根据考试的读图结果对学生进行分析、对教学进行自我反思。 课题进行到这个阶段,我有很多收获。因为这个课题,促使我对地图教学方面更多的思考,促使我去学习地图教学的诸多理论和书籍。并且认为地图教学与学生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应

35、该尽量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地图教学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兴趣、热情、信心来推动地11 |a|的越小,抛物线的开口程度越大,越远离对称轴y轴,y随x增长(或下降)速度越慢。图教学的开展,这就需要加强在教育心理方面的研究意识。对下一步的思考有很多帮助。 sin由于时间仓促,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如下: 四、教学重难点:1.我原来一直希望做一个完整的研究,从学生高一阶段一直到高二或高三全过程,去对比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变化,去测查学生的进步。但是开始这个课题时我在带高三的第二个学期,考试题目难度的变化注定了对这届学生无法进行定量的测量,只能定性地观察分析。 2.虽然是中期汇报,但是对这一届学生的研究即将结束了。

36、时间太短了,如果能有一年的时间,想到和做到的事情会多一些。 3.观察记录过程应该有正式的书面记录,但是我只能在学生每一次做题过程中进行观察和在讲评时对学生进行询问得到反馈。还是应该有一份科学的记录。 tanA不表示“tan”乘以“A”;4.在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学会针对不同类型图像采用不同的读图方法和表达方式,也学会了基本的地理原理,但是高考模拟题当中原始图、区域图、变式图、新型图的出现或变化,还是成为学生的薄弱环节,丢分严重。 地理事物总是在动态变化和发展的,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学生无法利用已经知晓的静态图,进行清晰的文字表达;无法在静态图中根据文字资料描述出其动态的发展;文字表述能力欠缺,体

37、现了学生在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体现了学生阅读文字资料的能力很低,更体现了学生无法理解地理图像中的关键概念背后的图景和具体形象等等。 这个课题研究的是读图能力,除了读图本身的过程和步骤,与之相关的文字阅读能力、基本概念的清晰性形象性、学生的知识面、思考能力、以及能够把口头表达转换成文字表达的能力,都是相辅相成的难以分割的关注要素。 回到最基本的问题,学生不热爱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切读图教学和指导都是徒劳的,因此在教学一开始和教学全过程都必须关注最基本的学生学习热情的调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十、下一阶段的工作 9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长想等,圆外切四边形

38、对边相等,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公式.如果还有可能继续这个课题,从高一新接的一个年级,我想我会更懂得提前做详细的地图教学计划和安排。经过高中三年一轮教学,也更有意识地从高一开始循序渐进地在教学过程中、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把读图教学贯穿在平常的教学中和日常生活中。在图像演示、模型制作、图像绘制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 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又要符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展。下一阶段工作: 1、修订并完善研究方案,调整评价方式,使目标更具有条理性、可操作性。 2、深入研究不同层次学生读图能力的差异及其原因,积累案例,寻找、分

39、析共性,总结规律,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来验证经验规律的可行性。 3、完善各类资料,进行研究成果总结,撰写相关论文。 12.与圆有关的辅助线参考文献: =0 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1】 张茜.高中地理图像系统教学现状调查以北京市101中学为例.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三、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2】 黄显华.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涉及的理论M.人民出版社,2001. 【3】 雷鸣.地理教学中图表达分类和应用.地理教育J,2002(4). 【4】 廖克.现代地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3. 156.46.10总复习4 P84-90【5】 万必文.地理教学地图漫谈J.地图,2003(3). 3.余弦:【6】 彭晓风.中学地理教材图像系统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7】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8】 纳爱琼.中学地理教材图像系统分析J.云南教育,2001(9). 【9】 纳爱琼.中学地理教材中的漫画分析J.云南教育,2001(8). 【10】杜小初.中学地理课程与教材发展研究二十年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12).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