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保护母亲河行动特色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444725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保护母亲河行动特色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贵州省保护母亲河行动特色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贵州省保护母亲河行动特色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省保护母亲河行动特色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保护母亲河行动特色工作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贵州省保护母亲河行动特色工作总结 贵州省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五年来,全省各级团组织始终立足本地实际,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和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发展要求,稳中求进,大胆创新,坚持抓特色主题活动和特色工作项目,把突出整体效益放在首位,使保护母亲河行动得以不断推进。 一、特色主题活动 全省各级团组织按照团省委统一部署,紧扣主题,积极开展了“保护母亲河革除陋习,天天环保”行动。 团遵义市委与当地主要媒体联合推出专栏节目聚焦母亲河世界环境日特刊,启动了青年志愿者“为党分忧,为民解难”行动,并组织中小学生清扫垃圾、发放宣传资料和对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和制止,使得保护母亲河行动深入人心。

2、团黔东南州委发动各县(市)招募一支至少有200人的革除陋习青年志愿服务队,及时投身农村防治“非典”主战场。同时开展“革除陋习11红领巾行动”,组织少先队员深入校园、社区、街道进行宣传和监督,在青少年中树立起环保意识和文明理念。 团安顺市委认真抓好“革除陋习争当文明先锋”体验教育,倡议广大青少年珍爱野生动物,共筑生态屏障,带头革陋习,树新风,促进了全社会共同参与。 团黔西南州委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宣传和环境整治活动,并围绕“什么是生活陋习”、“怎样革除生活陋习”、“革除生活陋习我应该怎么做”等主题开展问卷调查、征文和辩论赛,形成了强大声势,为整个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特色工作项目

3、贵州省保护母亲河领导小组办公室、团省委青农部于2002年底发起的保护母亲河植树活动,按照社会化运作、项目化管理的方式实施,不到半年时间就接受110多家单位和部分个人捐款近25万元,认植树木2.5万株。 安龙县新桥镇团委依靠镇党委、政府支持,发动团员青年绿化荒山3000多亩,兴办共青团经果林基地800多亩,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方面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的好路子。 金沙县板桥村党支部书记李才军,从2002年开始在该村大力推广沼气,短短一年时间就帮助群众建起207口标准沼气池,使农村改灶、改厕、改圈工作同步推进,在极大地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同时,也保护了森林资源,真正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4、三、主要做法 一是广泛动员,全民参与。为实施好保护母亲河行动,我省各级团组织始终注重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动员广大青少年植绿护绿,保护环境,带头革除各种陋习,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促进全民参与,进而形成强大声势,营造人人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是大胆创新,科学管理。在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中,我省及时引入创新机制,在内容和方式上把坚持做到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充分调动各基层团组织在保护母亲河行动中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同时,不断强化监管措施,提高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从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负责全省项目的技术论证、评比、指导和考核验收,

5、使成效得以不断巩固。通过大胆创新和科学管理,既理顺了各种关系,完善了工作机制,也使得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三是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五年来,我省紧紧围绕共青团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按照“三个服务”(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基层)的原则,实行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保证了保护母亲河行动的顺利实施。各基层团组织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积极采取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的有力措施,从而避免了一刀切和流于形式。 四、形成的长效机制 在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的过程中,团贵州省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统一部署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综合治理与全面预防相结合、道德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6、形成了“保护母亲河,建设新家园”的长效机制,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注明日发展,熏陶绿色心灵”是竹箦中心小学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为此,我们以成功创建江苏省绿色学校为契机,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开展环境教育,在本年度着重做了以下几个工作。一、小处着手,创设氛围。1、创设优美的环境。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我们投资10多万元对学校的环境重新进行了布局。现在,学校内景色优美,四季花香。形状各异的花坛内栽满了近百种花草树木。在每种花木下,都有一块学校自己制作的“植物标志牌”,介绍各种花木的名称、类属、特征及相关的诗句;每个洗手池的上方都有一

7、块充满童趣、意味深长的小标语;在主要的道口,还特别制作了“奇妙的大自然”等大型版面,供学生学习和观赏2、从小事做起。走进教室,学生自己培育或从家里带来的盆花使室内充满生机。再仔细看,花盆竟都是人们丢弃的纸制方便面碗、塑料瓶、饮料罐等,虽形状、颜色各异,但更让人觉得鲜艳美丽。角落里,摆着一只“再生纸篓”和一只“污物桶”,分别摆放废纸和其它污物。每天放学后由学校“环保小卫士”负责分类回收,变卖后的废纸款用来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学习用品。学校文印室用纸也按“再生纸”和“废纸”分类投放,规定所有文件初稿必用再生纸打印,所有文件必须双面印刷,油墨、版纸、碳粉等耗材也必须按规定使用。二、开展活动,加强渗透。

8、 1、在学科中渗透。 学校始终将开展环境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规定每学期工作计划中必须将环境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规定语文、社会、自然、思品等各相关学科必须完成教材及大纲中要求完成的环境教育内容,在学校36年级中利用班队课开设“绿色家园”环境教育课程,由各班班主任承担上课任务,每两周上一节课,保证每学期至少达到10课时;规定少先队必须每学期定期举行有关环境教育活动。通过学科渗透与环境教育相结合。2 在活动中渗透。每学期,学校都要结合“植树节”、“爱鸟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传统的环境教育日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徒步远足、采集标本、主题中队

9、会”等。这些“寓教于乐”的环境教育既扎实又生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学生们在少先队的指导下成立了“小牛园艺”、“环保监督岗”等,自己动手扦插、培育盆花,修剪花木,监督卫生,清洁了校园,美化了环境。一年来,先后有5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环境教育活动中获奖;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有关论文、习作近40余篇。其中,刘菊萍、诸冉两位同学在国家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保护地球,爱我家园”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奖赛中均荣获“优秀奖”,学校也被评为“集体组织奖”;2002年元月,在首届省绿色学校学生绘画摄影作品比赛中有30多名学生获奖,史菲老师获“绿色园丁奖”,学校获集体组织奖我们知道,在这

10、样的教育环境中,孩子们也许不会懂得很多环保技术方面的知识,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早已播下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种子,那是一种信念,一种生活的态度,靠的是引导和熏陶,而非机械的灌输。 用声级计测定城市交通噪声1.教学目的:了解本地区的噪声情况、噪声危害,提出治理噪声的建议,从活动中增强环境意识。 2.教学用具:声级计。 3.教学过程 噪声的大小可以用声级计来测量。声级计的原理是通过传声器把接收到的噪声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在表头上显示出录声的分贝数。用声级计测量学校附近的交通噪声的方法如下: 1在学校附近通过车辆较多的交通路口马路边选择一个测试点,此点离马路边沿20厘米。 2把声级计固

11、定在测试点(手持或固定在三角架上,声级计的传声器离地面的高度应在1.2米以上)。 3把声级计调至慢档,每隔5秒钟从表上读一个声级的数值记录下来。连续记录200个数据。 4将测得的200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第20个数据记作l10,第100个数据记作l50,第180个数据记作l90。 5用下面的公式算出测试点的等效声级leg。 legl50d2/60 其中dl10l90 说明: (l)测量时要详细记录时间、地点、天气、当时周围环境状况,最好选在无雨、无雪天进行,风力在3级以下。 (2)测量时要避免高温、高湿、强电磁场和地面、墙面对声波的反射。 结论:结合活动写出有关噪声的危害及其防治的小论文,提出改善建议。 5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