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预防高处坠落方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50782 上传时间:2022-0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工程预防高处坠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市政工程预防高处坠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市政工程预防高处坠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市政工程预防高处坠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市政工程预防高处坠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政工程预防高处坠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工程预防高处坠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工程概况4二、编制依据4三、预防高处坠落事故领导小组4四、专项措施5(一)基坑开挖5(二)模板工程5(三)钢筋绑扎5(四)临边作业5(五)脚手架拆除6五、高处作业安全预防管理6六、预防高空坠落应急预案7一工程概况*路北起*路(不包括本路口),中心桩号K0+000;南至机场路(不包括本路口), 中心桩号K1+,沿线共与五条道路相交,近期均为平交交叉口,*无平曲线。道路设 计速度40km/h,红线宽40m,双向四车道,路幅形式为三幅路。*北起* (不包括本路口),中心桩号K0+000;南至* (不包括本路口),中 心桩号K0+,沿线与沙塘大道相交,近期均为平交交叉口,花园路无平曲线。道路设 计

2、速度30km/h,红线宽30m方9m,双向四车道,39m段路幅形式为两幅路,30m段 路幅形式为单幅路。桥涵工程本工程*共有三处桥涵:K0+633框架桥、K0+429箱涵、K1+400圆管涵。(1)国奥路与新规划的“临桂新区机场路以北片区水系”相交于道路桩号K0+633 处,与道路相交处规划水系水面宽度为30m,水系标高为,河床标高为,水深1m。 此处设置一座3孔净跨布置为llm+14m+ll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桥,用于道路两侧 水系沟通,拟建框架桥与道路正交,设计常水位标高为,框架桥底板板面标高为,框 架桥顶板厚100cm,底板厚110cm,边墙厚90cm,中墙厚90cm。边跨桥洞内设置4m

3、宽人行步道。&(2)西干渠秧塘支渠与*路相交于道路桩号K0+429处,此处设置一座单孔钢 筋混凝土箱梁衔接沟渠。拟建箱涵与道路正交,设计常水位为,涵洞尺寸为X(净宽 X净高),涵洞中心道路设计标高,涵洞中心管内底标高,涵洞顶面覆土厚度128cm, 箱涵顶板厚45cm,底板厚45cm,侧墙厚40cm(3)机场路北侧有一条现状灌溉沟渠与国奥路道路相交于道路桩号K1+400处, 在此处设置一座单孔小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衔接沟渠,管涵与道路正交。其中主要有框架桥:框架桥梁最大高度达米,在施工中对桥梁支架模板系统进行 专项设计,从支架基础处理、支架搭设、支架检查验收、支架预压和支架施工监控5 个环节控制支架

4、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二、编制依据1、安全生产法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6、建筑施工模板及作业平台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范DB49T618-20097、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绿色施工标准化图册(广西五建2012版)8、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9、本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三、预防高处坠落事故领导小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职责*总指挥长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工作,负责调 集人员、物资等立即抢险;向上级报告。*抢

5、救组组长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开展现场抢救工作, 协助医疗人员搬运和护送伤员前往医院治疗。*疏散组组长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疏散与抢险、抢救工作 无关人员,指引人员到安全地带,避免扩大伤 亡。*排障组组长负责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为抢 救伤员工作扫清障碍,并负责搜救伤员和防止 连锁事故。* * * *保卫组组长自始至终要维持好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 靠近事故现场及消防场地,保护消防设施,制 止一切对抢险活动起消极作用的行为。*车辆引导员引导场内车辆腾出有效空间,同时引导消防 和救护车辆进入场地合理布局、有效作业。四、专项措施(一)基坑开挖1、基坑四周设计的护栏,附近要设置警示牌。2、基坑周

6、围范围内不得堆放任何物料和土,以外临时堆积的泥土高度不得超过, 挖出的泥土要及时运走。3、基坑夜间要设置红色警示灯。(二)模板工程1、支撑基础应牢固稳定。开始施工时,支撑应连接成一定整体,能承载足够荷载 后才能上支撑拼装模板:2、模板工程在绑扎钢筋、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临空面应设置高的防护栏杆,设置高度不应小于180mm的挡 脚板;3、模板及其支撑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规范要求;4、模板应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作业。(三)钢筋绑扎1、绑扎梁钢筋时,在模板上要有足够的可靠的立足点。不得踩在木方条上作业;。2、绑扎柱

7、钢筋时,不够高的,不能攀登柱箍,要搭设稳固的操作平台。I(四)临边作业1、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栏板的结构临边,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2、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底面通道上部应装设安全 防护棚;3、各种垂直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五)脚手架拆除、拆卸的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工具应系绳放稳,操作层 须满铺脚手板。、脚手架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系等是否符合构 造要求。、应根据检查结构补充完善施工组织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 方可实施。I、脚手架拆除前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底面障碍物。、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拆除,

8、严禁上下同事作业。连墙件必须逐层拆除, 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大 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高空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保护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2、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计划由项目经理部编写,材料科负责采购,安全科负 责质量鉴定,任何个人和部门都不得跨越工作范围进行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工作;3、安全防护用品计划必须经安全科签字后,方能进行采购;4、安全防护用品的厂家必须有生产许可证,安全防护用品必须有合格证,有国家 建设部推荐书并按规定进行拆验方能使用;5、安全网按照要求搭设,佩戴安全带必须坚持高挂低用的原则;6、四口防护必须按

9、施工现场高处作业技术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设置;7、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与维修“四口”防护。所有安全防护设施,未经安 全员批准,任何人不准拆除移动,以确保安全生产;8、高空作业人员必须配好安全带方可上岗,安全带使用前要进行全面检查。五、高处作业安全预防管理1、作业人员按规定正确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2、各类防护用品、安全措施用品必须经过质量验收方可投入使用;3、各类脚手架、模板支撑、临边防护、垂直运输机机械在使用前经过专业人员进 行验收方可投入使用;4、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并在适宜的地方设置安全标识(含色标),夜间应设低压红灯警示;5、对各类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和人员按公司规定进行检查

10、,检查物的安全状态, 发现存在隐患的地方应立即整改,对违章损坏的人员应进行教育,同时按规定处罚;6、对项目以及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失职行为,应同绩效考核、工资、奖金发放挂 钩;7、预防工作的细点(针对以下情况列出对策)(1)人的不安全因素a、人的思想波动:节假日前后、探亲假前后、新婚前后,家庭发生变化和不幸的 时候,自己突发重病的时候,自己遇到极为高兴的时候。对策:要同从业人员情感交流,相互沟通,时刻了解其思想动态,思想工作,如工作 未果,应安排非高处作业或休息。b、人的安全意识:从业时间不长,对安全知识缺乏,思想不重视,蛮干;不经培 训、不交底、无方案、无防护措施,违章指挥作业;指挥无作业证的

11、从业人员从事高 处作业、违章作业;室内照明不足违章指挥作业。对策:加强安全法治化,加强安全教育,加强安全体系的有效性,加强安全管理纪律, 加强安全业绩与考评、工资、绩效等挂钩。(2)物的不安全因素未按规范、标准、专项施工方案落实。安全设施未能保持与施工进度相适宜的要 求物的位置、数量未按规定摆放要求或超过规定的标准。对策:强化意识,严格按方案 实施,即时巡查纠正违章行为。(3)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对大风、大雨、大雪、冰冻、大雾、高尘无相关作业规定。对策:制定作业规定。六级以上大风:严禁吊装作业,停止使用塔吊。大暴雨:严禁临边露天作业。大雾:高尘能见度3m以内视线不清,停止高处作业。以上恶劣天气如

12、突然发生,应按应急预案处置:从业人员在高处作业应迅速撤离 临边、高处作业场地。7、附图:临边防护土aooo. 20003.件胆ft的护栏卅SI费/华打林和不 采用白真我推次.立面图一、基垸修边防护i.星凯开怙深女时.必*外发的t右边防生汽喷边防竹封忏采用储住外收设罪:道水了.在打何年不.大r*xx)E附门入地面以 下滑收去78H 护护也M F然”?f 200皿而18m停恒灯;权丹火忆 防护归杆的水样,立棺及下脚板必双刷间题48的氏照相的弩小怯涕立杯尚改必 泉致所廿水平杆控制伸出证杆恤IOOE2、防/检HT,W垃侧楣件优U交全网.在那目处悬甘“力心蛤落安华警示杯芯.W校苕也”登水5六、预防高空坠

13、落应急预案1、制定目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以及吊装物的坠落事故导致财 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为预防突发的事故,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积极采取的应急准 备和响应预案。2、机构和职责、设立抢险组织机构:抢险组织机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职责* * * *总指挥长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工作,负责调 集人员、物资等立即抢险;向上级报告。*抢救组组长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开展现场抢救工作, 协助医疗人员搬运和护送伤员前往医院治疗。*疏散组组长 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疏散与抢险、抢救工作 无关人员,指引人员到安全地带,避免扩大伤亡。*排障组组长负责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为抢 救伤员工作扫清

14、障碍,并负责搜救伤员和防止 连锁事故。*保卫组组长自始至终要维持好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 靠近事故现场及消防场地,保护消防设施,制 止一切对抢险活动起消极作用的行为。*车辆引导员引导场内车辆腾出有效空间,同时引导消防 和救护车辆进入场地合理布局、有效作业。、各机构人员职责和执行任务(1)指挥长,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工作,负责调集人员、物资等立即抢 险,把人员和物质损失控制在最小限度。并立即报告公司,调查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2)抢救组,事故发生后立即开展伤员救护工作,在医疗人员到来前对伤员进行 初步医疗护理并运离事故现场,对伤员妥善安置并在医疗人员抵达后帮助医疗人员了解 现场人员伤亡情

15、况,以利抢救并辅助搬运伤员。(3)疏散组,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疏散与抢险、抢救工作无关人员,指引人员到 安全地带,避免扩大伤亡。(4)排障组,负责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为抢救伤员工作扫清障碍, 并负责搜救伤员和防止连锁事故。(5)车辆引导员,负责引导场内车辆为抢险腾出有效空间,同时引导消防和救护 车辆进入场地合理布局、有效作业。3、应急和响应措施、事故发生后,最先发现者要立即报告直接领导、主管领导或值班领导。领导接到 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对伤亡人员的抢救,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扩大,并积极配合相关 救援单位的救援工作。(紧急求援电话:公安:110 消防:119 急救:120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

16、,现场负责人或值班人员要立即报告公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公司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事故单位书面报告 公司。公司现场取证、核实后,报主管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对事故报告的内容进行核准、 判定后,再由于事故发生时起24小时内,向市行业安全管理部门提交书面报告,报告 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项目名称、所属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算;、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事故抢险情况及采取的措施;、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及时间。相关部门电话:总公司安全处电话:*4分公司安全科电话:0*8桂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07*、抢救

17、组首先要了解事故情况以及伤员地点、数量和轻重,然后依情况分组携带必 要器械组织救护。、人员疏散组立即在组长指挥下奔赴通往事故地点的通道,指挥人员有序行动,并 为方便医疗和抢险人员及时进入事故现场维持人员撤离秩序。、排障组得到事故信息立即分别组织人员携带器械赶赴现场,搜救被物体压住、掩 盖的伤员,同时清理事故现场障碍物,为投入更多抢险人员并进行有效工作提供方便。 同时观察事故现场情况,对于潜在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护或排除。、车辆引导员要时刻注意场内抢险部署,及时引导对抢险和人员撤离有影响的车辆 转移到妥善地点,在消防车和救护车赶到现场时引导员指引车辆进入现场。需要车辆、 大型机械辅助抢险时

18、及时联系相关人员。、保安组自始至终要维持好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靠近事故现场及消防场地,保 护消防设施,制止一切对抢险活动起消极作用的行为。、每个抢险小组成员都要明确自己在事故发生时的职责,还应进行预演来检查应急 的组织、人员、设施、工具是否能满足抢险的要求。如有不符合抢险要求的环节和措施 应予以纠正。4、应急预案的装备、防护用品、基本装备序号名称用途序号名称用途1扳手清除障碍6铁锹清除障碍2撬棍支撑7镐*清除障碍3移动电话联络通讯8大型照明灯具照明4% 钳子清除障碍9指挥旗指挥联络5大绝缘剪清除障碍10绳索救护、特种防护品:如绝缘鞋、绝缘手套,绝缘电木、千斤顶等;、一般性防救护品序号名称用途序号名称用途1急救箱消毒5担架救护2绷带止血、包扎6手电筒照明3温度计测量体温7医生救护4手术剪清理黏结衣物等8担车转运伤员5、应急预案的技术措施、积极按照施工国家标准规范规定的要求开展和组织抢救,防止事态的继续发展、 扩大。、及时划分应急区域、安全区域,事故边坡危害半径以内的任何区域为应急区域范 围。、开展救援工作时制定统一的指挥信号和行动方案、组织路线,任何人的行动和 作业都必须服从统一指挥和领导。、加强救援工作的过程控制,提高救援工作质量,及时处理好连带突发事故。、加强应急救援措施的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应急水平,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