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施工过程(现用图解).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57224 上传时间:2022-02-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桩施工过程(现用图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管桩施工过程(现用图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管桩施工过程(现用图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管桩施工过程(现用图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管桩施工过程(现用图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桩施工过程(现用图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桩施工过程(现用图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用文档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一、预应力管桩施工操作工艺按照以下顺序施工1、测量放线:(1)、在打桩施工区域附近设置控制桩与水准点不少于 2个,其 位置以不受打桩影响为原则(距离操作地点 40m以外)。轴线控制桩 应设置在距外墙桩510mt,以控制桩基轴线和标高。(2)、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量完毕,经过检查复核并应办理 预检手续,归档备查。2、测放桩位根据控制点设定建筑物轴线及角桩, 按桩位布置图测放桩位,并在 桩位中心用钢筋或竹签作好标记,桩位测放后应经监理单位复核后方 能施工。为防止桩机就位时桩机自重挤压土体使已测放桩位移位,在桩机就位后正式压桩前应复核正确,桩定位偏差控制在 20mmz内。

2、文案大全实用文档3、竖桩与插桩根据已设定的控制点用直角坐标法对桩位进行二次复核,正确后下放首节桩,首节桩桩尖的中心点与桩位的偏差控制在20mmz内。4、垂直度控制当桩尖进入土层500mm后,用经纬仪调整桩机桩架处于垂直位置,然后再调整首节桩的垂直度(经纬仪一般架设在距桩机15m 以外) ,使桩架与桩身保持平行,其精度误差小于桩长的1%(首节管桩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即可压桩,并在压桩过程中进行跟踪监测,指挥桩架保持其精度。如果超差,必须及时调整,但需保证桩身不裂,必要时拔出重插应尽可能拔出桩身,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以沙土回填后再进行施工,不允许采取强扳的方法进行快速纠偏,

3、而将桩身拉裂、折断。5、打桩( 1) 、打桩( 锤击施工)用桩架的导滑夹具或桩箍将桩嵌固在桩架两导注中,垂直对准桩中心, 缓缓放下插入土中,待桩位置及垂直度校正后即可将锤连同桩帽压在桩上,同时应在桩的侧面或架上设置标尺。并做好记录,始可击桩,如桩头不平时,用麻袋或厚纸板垫平,亦可先环氧砂浆补抹平整。开始打桩应起锤轻压或轻击数锤,观察桩身,桩架,桩锤等垂直一致后,即可转入正常施打,开始打桩时,落距应较小,入地一定深度待桩稳定后,再按需求的落距进行施打。沉桩应用适合桩头尺寸的桩帽和弹性衬垫,以缓和打桩时的冲击和使打桩应力均匀分布,延长撞击的持续时间以利桩的贯入。桩帽用铸钢或钢板制成,锤垫多用硬木或

4、白棕绳圈盘面成,桩垫多用松木或纸垫或酚醛层压塑料,合成橡胶等。桩帽与桩接触的表面须平整,与 桩身应在同一直线上,以免打桩时产生偏斜。桩锤本身带帽者,只须 在桩顶护以绳垫或木块。若桩须深入土时,应用送桩。送桩用坚硬的 木料或钢铁制成,长度和直径视需要而定,使用时,将送桩放于桩顶 头上,使与桩在同一垂线上,锤击送桩,将桩慢慢打入土中。沉桩 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桩身有无位移和倾斜现象,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 正,桩将沉至要求深度或到达硬土层时,落锤高度一般不宜大于1mi以免打烂桩头,沉桩过程中作好沉桩施工记录,至接近设计要求时, 即可对贯入并或入土标高进行观测, 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然后移桩 机至新桩位

5、。6、接桩1、一般采用焊接法。2、桩段就位必须和相连接的桩节保持在同一轴线上,连接后桩 身保持垂直。3、管桩接桩(1)、管桩拼接成整桩采用端板焊接连接,焊接前桩头预埋铁件 必须清除污锈,露出金属光泽。如桩节之间间隙过大,可垫铁片填实 焊牢,接合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于 2mm焊接时,应将四角点焊固定, 然后对称同时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 焊缝要求连续饱满,焊缝厚度必 须满足设计要求。手工焊接时第一层必须用 3.2mm电焊条打底,确 保根部焊透,第二层方可用粗焊条(4mn5mrm,采用E4303或 E4316焊条。(2)、拼接处坡口梢的电焊部分应分三层以上对称进行环缝焊 接,并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正确

6、掌握焊接电流和速度,每层焊接 厚度应均匀,每层间的焊渣必须敲清后方可再焊次一层, 坡口梢的电 焊必须满焊,电焊厚度宜高出坡口 1mm焊缝必须每层检查,焊缝不 宜有夹渣、气孔等缺陷,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07)二级焊缝的要求(3)、接桩应尽量缩短时间,以避免停打时间过长导致桩周土重 固结而影响沉桩。(4)、焊缝完成后,应会同监理检查验收,待焊缝降温1min后再行打桩,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沉桩。7、送桩送桩时必须采取送桩器,可采用插销式送桩器。送桩杆送桩时, 应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好送桩深度,并在送桩杆上做好醒目标记。当送 桩至距设计标高1m左右时,测量人员指挥桩机操作工

7、减小速度,并 跟踪观测送桩情况,直到送桩至设计标高时,发出信号停止送桩。送 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时,应即时向设计和建设部门反映,以便及时 采取措施。送桩后留下的孔洞及时用道硝回填夯实。 桩顶标高允许偏 差为土 50mm桩顶位移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 送桩留下的孔洞要采用方木、筑胶板覆盖,避免物品人员掉落,并及时回填,避免陷机8、常见质量问题现象、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1.桩身断裂(1)、现象:在压桩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突然增大,施压油缸的油压显示突然下降文案大全实用文档( 2) 、 原因:、桩材加工弯曲度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入过程中桩身

8、发生倾斜或弯曲。、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插桩不垂直,在压入一定深度后,用移机方法来纠正,使桩身产生曲折。、多节桩施工时,相对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焊接后产生弯曲。、桩材混凝土强度不够,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而未被发现。( 3) 、 预防措施:、 施工前应把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钎探检查。、加强桩材外观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且w 20mm 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不宜使用。、 在插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得采用移机方法来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端面间隙要加垫铁片

9、塞牢。、 桩的堆放和吊运应严格执行规范,若桩身裂缝超过验收标准严禁使用。2、桩顶损坏( 1) 、 现象:在沉桩过程中,桩顶出现损坏。文案大全、桩材混凝土配比不良,施工控制不严,养护措施不力、桩顶端面不平,造成桩顶端面与桩轴线不垂直。、 桩顶与送桩杆的接触面不平,送桩时造成桩顶端面局部应力集中而损坏。( 3) 、预防措施:、桩制作时,离心要均匀,桩顶加密箍筋位置要准确,并按规范养 护。、沉桩前应检查桩顶有无凹凸现象,其端面是否垂直于轴线,桩尖是否偏斜,若不符合规范要求不得使用,或经过修补处理后才能使用。、 检查送桩杆与桩的接触面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应进行处理才能使用。3、桩位偏移( 1) 、现象:

10、在压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身上浮。( 2) 、原因:、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多节桩施工时,相对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焊接后产生弯 曲。、 桩数量较多且桩距较小,压桩时土被挤压到极限密实度后而向上隆起,相邻的桩被浮起。、 在软土地基施压较密集的群桩时,由于压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较大把相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浮起。( 3) 、预防措施:、压桩前应先将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加强桩材外观检查,若 实用文档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不得使用。、在压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施焊应严格执行规范。、采用井点降

11、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 压桩期间不得开挖基坑,要等桩全部压完,停置两周后才能开挖。4、沉桩达不到设计标高( 1) 、现象:沉桩压力已达到或超过设计值,但桩尖未到达设计的标高位置。( 2) 、原因:、工程地质情况未能勘探清楚,尤其是持力层的标高起伏不明,致 使设计考虑的持力层或选择的桩尖标高有误;、局部有坚硬夹层或砂夹层;、施工中遇到地下障碍物,如大石头、旧埋设物等;、群桩挤土效应导致桩入土阻力增加;、桩机压力过小。( 3) 、预防措施:、工程地质情况应详细勘探,做到工程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相符;、合理选择持力层或桩尖标高;、遇有硬夹层或砂夹层时,可采用先钻后压法(预钻孔)穿透硬夹 层,以利沉桩。、先用回转钻孔机进行预钻孔取土、调整施工顺序(先施工沉桩困难的桩) 、在工程场地布置应力释放孔和沟槽、减缓沉桩速度等,以减少挤土效应对工程场地的影响,释放土压力;文案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