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59445 上传时间:2022-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可编辑“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基本策略1、导入新课,自学指导。导入目的:引出本节所探究的问题。自学指导:明确本节学生自学要解决的内容、方法、技能、重点等。注意问题:(1)导入方式的多样化:如直接导入、情景导入、 目标导入、复习导入等。(2)指导学生自学的内容分基础性内容 和发展性内容,弁以一定形式呈现出来(如班班通、导学案等) 。 基础性内容起点要低、要面向全体,发展性内容应依据中上等学 生水平设置。(3)使学生逐步积累不同学习内容的自学方法。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学生依据一定的工具(教材、工具书、资料、教师出示的目标、问题、学案等)独立对问题进行学习、研究。合作探究:

2、根据自主学习时生成的成果、问题、疑惑与其它 参与者(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辨析、最后生成明晰、 准确的成果。注意问题:(1)自主学习要有时间保证,不能流于形式。教 师应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不同程度学生自学中和合作探究中存 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2)合作交流学习小组原则上 2人为 一小组,根据班额大小 4-6人为一大组,忌超过6人。(3)小组 长的培训要到位。交流要在组长、教师的有效组织下进行。交流 范围:组内为主、组间辅助。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交流过程 中声音以不影响其他组为宜。(4)注意合作探究的必要性。基础 性内容以检查、纠错、学生讲解为主要形式,发展性内容以讨论、 质疑、学生

3、讲解为主要形式。3、反馈展示,质疑释疑。展示目的:是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暴露共性问题,既是 自学探究、合作探究结果的展示、也是暴露问题的手段,为下一 步精讲点拨做准备。质疑释疑:学生对同学的展示结果进行质疑、纠错、辩论、 观点碰撞、补充、评价等,达到群学的效果。注意问题:(1)需要在全班展示的内容以发展性内容为主, 宜少而精,忌泛展、重展,基础性题目一般不做全班展示,组内 落实即可。(2)展示前忌按组分题,宜采用自由展示与指定展示 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小组捆绑评价原则,如果某小组抢答成功, 应由教师随机指定该小组某成员进行展示。忌会的抢着答,不会的当观众不参与。4、精讲提升,拓展延伸。精讲目的

4、:解决共性问题、总结知识体系、提炼方法技巧,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以是教师精讲,也可以教师引导学生讲 解。拓展延伸: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个 性发展。注意问题:(1)精讲关键在于“精”,可以是对学生讲解的 补充、纠错、追问等,更在于变式训练、总结归纳知识体系、提 炼方法技巧。(2)要找准学生的“学习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进行有效地拓展,要注重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 达到灵活运用, 举一反三。5、达标检测,反馈巩固检测目的:检测学生对当堂所学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和技能的运用能力。反馈巩固: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

5、时采取讲解、识记、练 习等措施加以纠正。注意问题:(1)检测题目要依据教学目标设计,要精选,要 有梯度,突出重点,弁且要以一定的形式(班班通、检测案等) 呈现出来,题目形式多样化,全体学生都作答,忌一问一答提问 式。(2)根据学科特点,检测形式和检测方法要多样,要面向全 体,忌把检测变成少数优等生表演赛。(3)反馈要做到全体反馈, 尤其是关注到中等以下学生。关于课堂评价:(1)要注意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2) 恰如其分,有激励作用。(3)避免形式化(如动辄就鼓掌)。(4) 发挥捆绑评价的作用。高山镇中心学校“自主合作探究”培训资料之一:合作学习要有效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的四关之一:小组

6、合作学习是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课堂的主要阵地,是课改的抓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与否直接影响 到课堂展示的质量,进而影响到课堂的最终教学效果。也就是说,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就在于-有效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当前我们课改的中心任务就是扎实有效落实小组合作 学习,弁以此稳步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在开展小组合作学 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一、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价值:每节课,教师设计的问题都有难有易, 弁不是所有问题都适 合小组的合作学习。一个问题,如果太简单,大多学生经过独立 思考应能快速解决,那就根本不需要小组合作;相反,如果问题 太难,讨论

7、很长时间也得不出结论, 这样的问题也同样没有合作 学习的必要。所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对预设问 题有所选择。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问题最适于小组合作学习呢?(一)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即中等难度问题,是既有一定难度又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得到顺利解决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 生的高度兴趣,弁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合作欲。(二)开放性的问题和多解问题。开放性的问题和多解问题的解法常常多种多样,答案弁不统一,很能引起学生的深入讨论的兴趣。同时,这样的问题,学生 个人的考虑往往不够全面,不够开阔,不够深刻,靠个人独立思 考解决问题会有一定的难度。 这时,合作学习恰好给他

8、们提供了 一个展示自己,充分解决问题的平台。在合作交流中,彼此观点 不断碰撞,有争议的问题会变得明晰,单一的思考会得到补充, 片面的答案会被进一步完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总之,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 合作交流的问题一定要有所 选择,切忌走了 “合作”的形式,却忽略了 “学习”的实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总理的难易和课堂的需要,直接将预设问题确定为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和教师讲解三种类型。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个人自学独立解决, 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特别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可以直 接通过讲解进行解决。需要注意的是:问题无论难易,在确定问题的学习方式时, 都

9、要根据教学时间和课堂需要统盘考虑、精心设计。二、合作学习的方式要科学。(一)合作沉闷的过程要体现自学部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让学生对预设问题有初步的认 识和了解。学生只有在认真阅读教材、 仔细读题弁独立思考的基 础上,才能对预设问题有所认知、有所主张,从而为下步组内合 作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必须体现自 学部分,而且必须是先自学后交流。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 能顺利开展,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互助的能力才能同 时得到有效的培养,合作学习才具有实效性。因此,老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一定先让学生自学一段时间(如:5-6分钟),让学生看书、读题的同时手脑弁用,

10、 勾画重要内容,标记疑难问题,形成个人观点后,方可让学生针 对疑难问题进行组内合作或组间交流。(二)组内交流的方法要灵活多样。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交流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切不可死搬 硬套,拘泥于一种形式。不同的课堂,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 问题和不同的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组内交流,如:小组长主进的中心发言式、各执已见的组内议论式或结对研讨的两两 配合式。总之,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都可以采用。三、合作学习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有序调控下,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按既定目标顺利开 展,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合作学习前,统一指导,点拨疑

11、难。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针对课中预设问题的难易, 从 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 (1)指导学习方法(2)规定 学习时间(3)明确学习目标(4)进行疑难点拨。所谓“指导学习方法”,就是要求教师针对当节课的预设问 题对学生进行简要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式和程序。 这样,有了学习方法,小组成员就找到了学习的途径,学习的过 程就会井然有序。所谓“规定学习时间”,就是要求教师明确规定小组学习的 整体时间和每个问题需要的大致时间。这样,规定了具体的学习时间,小组学习的过程会更加紧凑、规范,小组成员的注意力会 更加集中,小组学习的效率就会明显提高。所谓“明确学习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确每个

12、题的完成要求 (即:”仅仅勾画出来的;读读了解的;背诵默写的;举例运用 的”等)。有了学习目标,学生就明确了每个题的学习要达到的 程度,学习的过程会更显目的性。所谓“进行疑难点拨”,是教师根据自我预见,对预设问题 中的较难问题(靠学生独立解决或合作解决难以达到的问题),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的适当引导和点拨, 以扫清学生学习过程中 的障碍,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也就是说,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必须进行学法指导,规定 学习时间,确定学习目标,进行疑难点拨。只有这样,小组合作 学习的开展才能顺利高效。(一)合作学习中,巡回指导,关注个别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切不可只站在讲台上等待 观望,无所事

13、事,而是要深入小组中间巡回指导,关注个别,全 面了解学情,引导小组学习向深处有效开展。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要时刻关注学生讨论的话题走向,对讨论偏离主题的要及时制止;(2)对学习任务不清楚的要耐心说明;(3)对遇到困难、学习受阻的要及时点拨、 指导;(4)对学习速度缓慢的要及时提醒、督促;(5)对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的要及时表扬;(6)对提前完成任务的要及时检查 弁布置新任务。这样,小组学习的过程始终在教师的监控和指导下有序进 行,讨论的话题始终围绕教学的重点,而不发生偏移。这样的小 组合作学习有真正的课堂实效性。(二)合作学习后,简要总结,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对学习过

14、程和结果进行简要总结和科 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总结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 趣,也能使合作学习更为有效的开展下去。但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要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小组合作的评价要把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结合起来, 弁侧重 于对过程的评价,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 要根据A、 B、C三种学生的发展,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时引导学生自我比较,从中找出个人的进步,消除学困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O2、 要侧重于对小组整体的评价。小组合作的一评价要把小组整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 评价相结合,弁侧重于对小组整体的评价。 要以小组的整体表现 为主要标志,要改变过去以个人成绩为评

15、价标准的做法,以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时能互帮、互助、互促,达到共同进步、提高学 习效率的目的。四、学生合作学习的行为习惯需要耐心培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经常指导、规范弁培养学生学 习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 使合作 的效率得到全面提升。(1) 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让学生学会倾听,就是要求学生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 的发言,不走神、不分心,也不随意打断别人或者插话。合作学 习时,小组成员必须听清老师的点拨与要求,听懂小组长分配的任务,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学会倾听能使学生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从而做到扬长补短,共同提高。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对比做出 规

16、定,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尊重他人,学会倾听,投入其中。(二)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在小组活动中,还要让学生敢于质疑。如果有疑问,就要追问,既不要害羞,也不要故作深沉;有不同的见解时,要敢于提 出,大胆质疑;对他人没想到的、叙说不完整的,要勇于补充。这样,才会使合作学习走向深处,使课堂有生机与活力。教师一 定要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使学生学会质疑。(2) 要让学生学会表达。仅仅让学生会听是不够的,还必须让每个学生都学会表达。很多班级,在课堂上,总是只有那么几个学生积极踊跃,不 断发言,不停表达,其他学生则默默不言,显得被动。有些学生因为不够胆大,明明在小组合作讨论时的发言很有 价值,等到全班交流

17、时却没有了声音; 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对问题 的表达不够清楚,生怕出错,便不敢发言。总之,每个班都有那 么一部分胆怯或表达能力欠缺而被动静、参与低下。因此,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敢说敢做的勇气,把一些容易表达的简单的问题让性格内向、不爱发言、学习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弁及时给予他们肯定鼓励,使他 们能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既要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更要再现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它要求做到“相互配合”o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既要各自独立,互不影响,又要合作交流, 互帮互助。只有这样,师生互动。生生协作,才能达到教学相长 的目的,课堂教学效果都会快速提升。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