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炼山造林技术及应用效果_顺昌县.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63580 上传时间:2022-0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炼山造林技术及应用效果_顺昌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不炼山造林技术及应用效果_顺昌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不炼山造林技术及应用效果_顺昌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不炼山造林技术及应用效果_顺昌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不炼山造林技术及应用效果_顺昌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炼山造林技术及应用效果_顺昌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炼山造林技术及应用效果_顺昌县.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不炼山造林技术及应用效果_顺昌县论文导读::不炼山造林具有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林区生态环境、减少CO2及烟尘大量排放、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发生等优点,其生态和社会效益均明显高于炼山造林,利大于弊。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不炼山造林技术,从科学采伐、林地清理、整地挖穴、树种选择、良种壮苗、混交造林、控草抚育等技术环节,总结了应用此项技术的实践经验,并对其推广应用的成效进行了初步的评价。论文关键词:不炼山造林,炼山造林,应用效果,顺昌县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特有的主要速生用材树种和南方林区的重要造林树种1.2。大量研究表明130,随着大面积杉木

2、速生丰产林基地建立,大面积炼山及连栽地重复炼山是造成迹地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主要因子之一,大规格整地和全面除草松土抚育也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和林分生产力逐代下降,直接影响林地的可持续经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生态保护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最紧迫、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采用皆伐劈草炼山大规格整地纯林造林全面松土除草抚育这种传统的造林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林业生产及生态环保的要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林业科技人员研究采用科学采伐不炼山清理林地块状整地混交造林控草抚育的不炼山造林技术,可控制林地水土流失,维护林地肥力,尽量减轻对土壤及植被的

3、过度干扰,最大程度维持人工林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能取得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不炼山造林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实际生产中正得到大力应用推广。顺昌县近几年来积极推广应用不炼山造林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现总结如下。1 不炼山造林技术1.1 科学采伐借鉴近自然林业理论,在发挥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兼顾生态效益。宜采用小面积皆伐或强度择伐的采伐方式,采伐那些工艺成熟有较好经济价值的林木;采伐与更新紧密结合,把那些暂时没有经济价值或经济价值较小的林木保留下来,特别是保留阔叶树的幼苗幼树和结籽下种母树,通过栽针保阔、林冠下套种,使更新的林分形成结构稳定的针阔混交林或复层异龄混交林。1.2

4、林地清理不炼山造林关健在于伐区清理措施的改进顺昌县,以全面劈杂,带状清理林地代替全面炼山。采伐后采用不炼山方法清理林地,把剩余物散铺或带状堆腐,从而达到减少对土壤干扰,增加幼林地地表覆盖度,保蓄养分之目的中国学术期刊网。“新林业”创始人Franklin教授将“生物学遗物”的概念应用到采伐上,认为伐区清理要尽量把采伐剩余物留在迹地上,保留一些倒木和活立木,依靠迹地留下的大量有机物为下一代的森林更新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这是维持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并为野生动物提供必需的生态条伴,为下一代的更新提供种源,增加森林结构的特殊性3。故宜采用全面劈除采伐迹地内的杂草、灌木,保留阔叶树的幼苗幼树。采

5、用化学灭草代替人工劈草炼山,可降低成本,且枯死杂草覆盖林地,可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4。对于林地植被以五节芒或杂竹为主的采伐迹地,在采伐前或采伐后用化学除草剂喷施,可有效减少或消灭五节芒、葛藤、杂竹等恶性杂草。1.3 整地方式整地的时间应比造林时间提早3个月,整地季节宜在秋后冬初进行,即911月之间,考虑到整地的劳动强度,减少用工量,选择雨后抓紧整地。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挖穴来提高工效,降低成本。机械挖穴比人工挖穴可省工83%,节资60%,提高工效46倍。整地方式有以下两种:1.3.1带状整地把采伐迹地内的剩余物沿等高线(水平)方向按一定距离(2m左右),自上而下水平堆放成带,然后在带内清理出l

6、m2的净地,挖60cm40cm40cm 或40cm30cm30cm的明穴,穴厚壁上方留足4O50cm 见方的净地,便于回土5。这种整地方式主要适用于采伐剩余物、杂草、灌木较多的迹地或立地条件较好的、类造林地。1.3.2块状整地把采伐迹地内的剩余物散铺于林地上,然后按一定的株行距清理出1m2 的净地,然后挖出60cm40cm40cm 或40cm30cm30cm 的明穴,穴厚壁上留足4050cm见方的净地,便于回土5。这种整地方式适用于采伐剩余物较少的迹地,或立地条件较差的、类地和植被稀少的造林地。1.4 造林密度依据树种特性、经营目的、培育目标、立地条件和经营条件而定,可比炼山造林的密度适当高些

7、,以促进林分提前郁闭。培育大径材的山场造林初植密度宜小些;培育中、小径材造林初植密度可适当大一些;立地条件好的,造林树种为阳性树种,密度可以小些;立地条件较差,造林树种为耐荫树种,可适当增大造林密度6。生产中一般培育大径材初植密度为18002400株hm-2,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为24003300株hm-2;培育小径材初植密度为33004500株hm-2。1.5 树种选择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采取纯林、针阔混交、阔叶树混交、林冠下套种等多种造林模式。依据经营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选择造林树种,以杉、松与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为主。考虑到生态、经济效益及本林区实际情况顺昌县,应

8、以杉阔混交造林模式为主。针阔混交类型主要有:杉木与马尾松、柳杉、秃杉混交;杉木与珍贵树种楠木、檫树、红豆杉等混交;杉木与火力楠、观光木、乳源木莲、福建含笑、深山含笑、乐东拟单性木兰等木兰科树种混交2;杉木与枫香、木荷、酸枣、杜英等混交。1.6 良种壮苗不炼山造林应选择良种壮苗上山造林。壮苗的基本特征是顶芽饱满,苗茎粗壮挺直,分枝较少,枝叶色泽正常,根系发达且充分木质化,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根系比例适宜,无病虫害,未受机械损伤2。采用良种壮苗和容器苗(马尾松、珍稀阔叶树)造林,可增强目的树种与杂草、灌木的种间竞争力,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加快林分郁闭、保障造林成果,将起到显著作用。1.7

9、 植苗技术凡采用裸根栽植的,均应在起苗后栽植前,苗根沾黄泥浆,以保苗根湿润,提高造林成活率。植苗技术口诀“三埋二踩一提苗”,栽植时要做到“挖明穴,栽正中,根系舒展,适当深栽,覆土打实,不反山。”即栽植时把苗根放入穴中,苗茎扶正,覆土到穴的1/3时,用手往上稍提苗,使根系舒展,深度适宜,然后踩实覆土,再覆土再打实,第三次覆土不再踩实,以防止土壤板结6中国学术期刊网。技术关键:一是保持苗木根系舒展不窝根;二是覆土分层砸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根系生长;三是覆土略高于地面,防止雨季积水烂根。1.8 控草抚育过去传统幼林抚育普遍采用全面松土除草,而且越细致越好,认为只有这样对林木的生长才有利。正

10、是由于这种幼林抚育观念,忽视了土壤肥力的维护和提高,致使地力严重衰退、立地质量下降、单位面积上的林木蓄积量减少7-9。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不同抚育技术进行多目标决策,结果表明1012:块状抚育是南方林区较好的杉木幼林抚育方式,它既能有效地减少林地植被对杉木的竞争,保持杉木的正常生长 ,又能降低抚育成本和保持地力及物种多样性,因此,幼林抚育最好采用块状抚育。块状抚育:全面刀抚局部松土除草,即以杉木蔸为中心在5060cm半径范围内松土、除草和培蔸;对邻近周围的林地植被实施高度控制,以较少影响杉木幼树的光照条件为限。特别是对一些不影响杉木生长的灌木和乔术幼苗及幼树予以适度保留。在造林后每年45月抚

11、育一次,89月再抚育一次,杂草较多的林地7月份增加一次抚育,直至林分郁闭。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有条件的山场可采用化学除草或机械割草抚育顺昌县,提高工效,降低抚育成本。机械割草比人工劈草工效提高3倍,省工66%、节资23.9%;应用免耕化学除草技术,与传统营造林方法比较,能节约造林抚育成本费用30.4,效益比较显著30。幼林抚育时适时、适量合理施肥,能促进林木快速生长、郁闭,效果更佳。2 应用效果分析2.1推广应用顺昌是福建省重点林业县,是唯一的“中国杉木之乡”,是杉木中心产区的核心区,杉木是顺昌林区当家造林树种,在林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目前杉木人工林面积6.533万hm2,占全县林地面积39

12、.2%,而且每年新造幼林在0.25万hm2以上。随着杉木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日益严重。为改变“刀耕火种”的传统落后营林耕作方法,避免炼山引发的森林火灾与CO2排放,避免炼山对林地原生态的毁灭性破坏和水土养分的大量流失,从九十年代起,全县国有林场、采育场就进行了不炼山造林试验。近几年来,顺昌县贯彻落实“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积极总结不炼山造林技术,并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2004年起全县国有采育场推广不炼山造林,2009年全县国有采育场全面实施不炼山造林,乡村部份实施不炼山造林,至2010年共推广不炼山造林162片、1203hm2。推广不炼山造林的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木荷、杜英、光皮桦、枫香、南方红豆杉、闽楠、乳源木莲、深山含笑、乐东拟单性木兰等优良乡土树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