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1.3 原子结构的模型(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67778 上传时间:2022-0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1.3 原子结构的模型(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1.3 原子结构的模型(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1.3 原子结构的模型(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1.3 原子结构的模型(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1.3 原子结构的模型(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3 原子结构的模型(第一课时)教案 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第1课时)“原子核式结构发现”的课堂教学中,尝试用“特殊一般”的归纳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角色效应”,让每一位学生都扮演小科学家,在假想让时光倒退100年的前提下,一起作原子世界的科学探索,努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 (l)了解a粒子散射实验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学重点 a粒子散射实验原理及原子核式结构的建立。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师生共同讨论教具准备 高亮度液晶投影仪、实物展示台、多媒体、鸡蛋1只、盛水烧杯1只教学

2、过程一、新课引入 出示一只鸡蛋并设问:假如你以前从来没有吃过鸡蛋,甚至没有见过鸡蛋,你想知道蛋壳里面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把它打碎! 又问:如果你不想打破它但又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议论,提出实验方案:透视、摇晃、称量等等 演示实验:将鸡蛋放入清水中。 实验现象:这只鸡蛋漂浮在水面上 学生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想、假设 演示实验:得出鸡蛋里面是空的 归纳得出: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时常用的思维方法:即观察物理现象建立理想模型理论实验验证。 (注1:用1只鸡蛋作为课题的引入,一是寓意原子的核式结构;二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们对第一个问题会不介意,对第二个问题

3、觉得有点棘手。但为了能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个个开动脑筋争先恐后地发言。当他们看到鸡蛋漂浮在水面上时,他们感到惊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猜测,此时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创设具有感染力的物理情境,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是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索的方法。)二、新课教学 (l)电子的发现 简单介绍汤姆生发现电子的过程。 提问:不同物质都能发射电子,这说明了什么?电子的发现有何意义? 让学生讨论并回答。 (2)汤姆生原子模型 根据原子是电中性的、电子是带负电的事实,让学生讨论、猜测原子的结构投影展示学生提出的原子结构方案,并介绍汤姆生原子模型。 课件演示:汤姆生原子模型(如图1所示,说明:

4、球体表示带正电荷的物质,黑色球形小粒子表示电子)。 原子是球体; 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 电子却像枣糕里的枣子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 (3)a粒子散射实验 介绍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a粒子来探测原子结构 介绍a粒子散射实验装置;课件演示a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现象: 绝大部分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a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粒子偏转角超过90度,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度。 让学生进一步讨论、猜测原子的结构,投影展示学生提出的原子结构方案 (注3:根据已有现象作进一步的猜测,让学生体会科学家在探索未知世界时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学会分析研究,大胆设想。) (4)卢

5、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课件演示:原子的核式结构(如图4所示,说明:中心黑色的大粒子表示原子核,黑色的小粒子表示高速运动着的电子,曲线是其运动轨道) (5)原子核的电荷和大小 原子核带正电,由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测得所带的正电荷的量。 原子核大小:原子核半径是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其体积是原子体积的万亿分之一,集中了几乎全部的质量,密度约为1016kgm3。 形象比喻:若把电子运动的范围比做一个大型的运动场的话,那么原子核就象在运动场内的一粒芝麻. (6)介绍卢瑟福生平事

6、迹 根据课前的布置,要求收集有关卢瑟福的资料,让学生代表上讲台介绍卢瑟福生平事迹(本文略),并展示画面。 (注4:以物理学家们的成长历程、卓越贡献为素材,让学生们多了解物理学家的高尚的人格、拼搏进取的精神和取得的科学成就,从中获得成功启示和力量,增强学生的情感迁移,促使学生自觉地把科学伟人作为自己的学习楷模,发奋学好物理这门学科。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课外自己去收集卢瑟福的业绩,在课上互为补充热烈发言。)思考:学习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已知氦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你能建立一个氦原子的模型吗?(用图表示)典型例题分析: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一切物质粒子 B.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的粒子

7、C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析:物质可能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原子不是构成一切物质的粒子;物质由哪种粒子保持其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该物质是由哪种粒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故选B、D。巩固拓展:(当堂练)第一课时1、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 ,发现原子里有电子的科学家是 。2、原子是 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 电的 和核外带 电的电子构成的。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答案:B)A质量不同 B.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D.分子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答案:A、B)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原子核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B、C)A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B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们都是在不停地运动的C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D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发生了变化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