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72504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它有一个特点,它透 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课文讲述 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 丽的姑娘织女。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王母 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 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 女,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的天河隔开。从此,牛郎织女 只能隔河想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 星和织女星。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 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2、【学情分析】: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 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王母 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狡猾的丑恶嘴脸。我们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 述课文。2 、会写本课田字格中7 个生字,会认舔,拽两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2 、通过精读课文,初步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出人物性格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课文,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

3、,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从而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课时安排】:2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2 、通过精读课文,初步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出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 、通过品读课文,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现在有哪一位同学能为大家讲讲牛郎和织女

4、他们都发生了什么故事呢?2 、俗话说千里姻缘一线牵,这条线可真长啊,从天上一直牵到人间。在老牛的巧妙安排下,牛郎与织女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人间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二、体会美满。1 、齐读第6 节。2 、解读:美满。体会幸福的真谛。美满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想象牛郎织女美满生活的画面吗?3 、牛郎织女恩恩爱爱,这样的生活真令人羡慕。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6 小节。三、王母发怒。1 、快乐美好的日子总是这般短暂。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了此事。同学们想一想,作为天庭的最高统治者,她会有什么反应呢?3 、王母得知织女下嫁人间,什么反应?品悟:暴跳如雷、发誓、严厉惩

5、罚。4 、这是书上描写的,你脑海中的呢?5 、你能演一下王母生气的情形吗,怎么说的?6 、同学们,你们想想,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却私自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妻。真正让王母娘娘气得暴跳如雷的原因是什么?四、隔河相望。1 、师:王母娘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潜心 读读 9 至 10 节,哪些句子或词语能让你感受到,圈画出 来,一会儿我们来交流。2 、抓住关键词体会人物特点。( 1)画出描写王母的句子。A 、王母趁牛郎不在家,可以体会到什么?(王母不承认织女有了家庭,不想看到牛郎,觉得凡人没资格出现在她的眼前)B 、死死地、狠狠、拽着,可以体会到什么?(王母铁石心肠,不近人情,自私自利。对小孩也如此狠毒

6、。)C 、她拔下玉簪一划,霎时间出现了一条天河,将牛郎织女永远地隔开了。师:这是怎样的一划啊!她划断了什么?(同学们感悟得这么好,就将你的爱恨之情放进去读。)( 2)解读牛郎织女的表现。织女不愿意离开牛郎。牛郎没有追赶上。小结:王母用她的玉簪分隔了牛郎织女,其实是用什么分隔了牛郎织女。(残暴专制)( 3)体会喜剧到悲剧的演变。A 、指名读第6 节,重温美满。B 、王母破坏了一个美满的家庭,你想对她说些什么?3 、学习第7 节。牛郎追赶织女,用到了什么?解读老牛的神态和遗言。A 、紧急的事,就是什么事?可见老牛预见了这个悲剧。B 、满是泪花,你体会出了什么?(伤心,无奈、痛苦)C 、老牛预见了结

7、局,但它又无法改变,它的心理世 界你能想像吗?我们看到这样的结局,我们想说什么?齐读这一节。五、寄托思念:1 、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真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可是牛郎织女有多少话要说啊!河此岸的牛郎会想些什么呢?河彼岸的织女又想倾诉什么呢?请同学们选择一方,写一写他们的内心独白,让我们来为他们鸿雁传书!2 、故事到这儿已经结束了。让我们来读读12 小节,想一想 12 小节可以去掉吗?为什么?学生齐读12 小节。师:谁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3 、织女决定嫁给牛郎时,她会有什么顾虑?既然如此,她为什么还是选择与牛郎生活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4 、民间

8、故事就是这样,用这样较为圆满的结尾来表达老百姓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天下有情人的深深祝福。这座桥还不如说是老百姓在心中架起的一座鹊桥。让我们用秦观的鹊桥仙来结束今天的这节课。5 、师出示小黑板上的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六、作业读读中国四大爱情故事另外几篇。【板书设计】:13 牛郎织女牛郎:善良勤劳织女:心灵手巧王母:冷酷无情老牛:无私奉献【教学反思】:由于这个故事,孩子们大多已经从书报电视上了解, 再加上课文浅显易懂,于是课上,在轻声的朗读中,在 和学生们的交流讨论中,我们

9、轻松地结束了对整个故事 的学习。孩子们通过课文,不但重新认识了善良、诚实、 勤劳和敢于通过斗争来追求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夫妇, 也知晓了古代劳动人民就是通过这么一个个浅显移动、 便于流传的民间故事来表达当时他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 渴望,以及对男耕女织普通生活的追求,这一最朴素的 思想的。课上,我还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小练笔:鹊桥相会请你设想一下,如果牛郎与织女相会时,会说些什么? 并提醒大家,不要写成牛郎说,织女说的对话记录,而 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想当时这两个人内心会怎 么想,把当时牛郎织女见面时的神态、动作刻画由来, 就更生动、逼真了。由于当时时间比较紧,而且学生因 为害羞等原因,这一环节在上课的时候并没有充分的展开,未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下午,翻开学生交上来的练笔作业,翻看着这一个 个设计续写的小片断,我是又惊讶,又忍不住地偷笑。 惊讶的是,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这么长的课文,同时 也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到爱情这一主题。虽然,爱情这一 话题在我们文学作品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小 学课本里正式由现,还是个唯一呢。没想到,这个主题, 孩子们通过他们的小眼睛、去看,小心灵起悟,竟然诠 释得如此精彩!使我忍俊不禁。还有许多学生写成了现 代版的鹊桥相会什么传短讯,什么宝马汽车。让你不敢想象他们对相思之苦和有情人终成眷属。等理解得 已经相当透彻。不能小看这些小大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